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现状及教育对策
——以贵州大学科技学院为例
2016-03-19贾付强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贵州贵阳550001
贾付强(贵州师范大学 历史与政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现状及教育对策
——以贵州大学科技学院为例
贾付强
(贵州师范大学 历史与政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对贵州大学科技学院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虽然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有较高的认知与认同,但也存在认知模糊化、差异化、失衡化等倾向。要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高校在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同时,需秉持分众理念,加强社会实践的教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对策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是在大学生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即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认知与认同,并外化为他们的实践行动。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了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现状,然后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为此,本课题组对贵州大学科技学院的424名大学生进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关问题的调研,以期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增添一份实证材料。
一、调查问卷的样本结构
在本次调查中,共发放了426份调查问卷,回收了问卷426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424份,有效率约为99.5%。调查问卷的样本结构具体如下:
1.性别。男生有185人,占总样本数的43.6%;女生有239人,占总样本数的56.4%。
2.民族。汉族大学生有252人,占总样本数的59.4%;少数民族大学生有172人,占总样本数的40.6%。
3.学科类型。文科专业的大学生有309人,占总样本数的72.9%;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生有115人,占总样本数的27.1%。
4.年级。在受访的424名大学生中,处于一年级学习阶段的大学生有118人,占总样本数的27.8%;二年级的有98人,占总样本数的23.1%;三年级的有123人,占总样本数的29.1%;四年级的有85人,占总样本数的20.0%。
5.政治面貌。大学生党员(含中共预备党员)有105人,占总样本数的24.8%;共青团员有270人,占总样本数的63.7%;政治面貌为“群众”的大学生有46人,占总样本数的10.8%。此外,是民主党派或无党派的大学生有3人,占样本总数的0.7%。
二、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状况
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包含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的内容,因此调查问卷的内容也主要从这四个方面展开。
(一)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认知状况
对于“您是否同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观点”这一问题,有17.9%的大学生表示“完全同意”,还有46.9%的大学生表示“基本同意”,即有64.8%的大学生认为在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另外,有12%的大学生“基本不同意”或“完全不同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观点,还有23.1%的大学生表示“不清楚”。
对于“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的问题,共计有36.6%的受访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在当前已经过时了,还有25.9%的大学生“说不清”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而只有37.5%的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在当前没有过时。
(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知状况
对于“您对'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的看法是......”这一问题,有72.1%的受访大学生“同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的看法,但也有13.4%的大学生表示“不同意”这种看法,还有14.4%的大学生表示“不清楚”。
对于“您赞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吗?”这一问题,受访大学生中68.0%的大学生表示“非常赞同”或“基本赞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说法,有13.7%的大学生表示“不清楚”,还有18.4%的大学生表示“基本不赞同”或“很不赞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说法。
基金项目:文章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中的认同状况及对策研究——以贵州为例”(编号:11YJC7100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贾付强,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三)对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认知状况
对于“您认为您爱国吗?”这一问题,有高达95.1%的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非常爱国”或“比较爱国”,而只有2.1%的大学生表示自己“不爱国”,还有2.8%的大学生“不清楚”自己是否爱国。对于“您认为爱国主义是否应成为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这一问题,有87.2%的大学生表示爱国主义“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只有6.4%的大学生表示“不应该”,还有6.4%的大学生表示“不清楚”爱国主义是否应成为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
对于“您认为改革创新是否应成为我们今天时代精神的主要内容?”这一问题,77.4%的大学生表示改革创新“应该”成为我们今天时代精神的主要内容,只有12.5%的大学生表示“不应该”,10.1%的大学生表示“不清楚”改革创新是否应成为我们今天时代精神的主要内容。
(四)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知状况
对于“您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吗?”这一问题,有21.5%的大学生表示“很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还有57.3%的大学生表示“基本了解”。与此同时,有17.4%的大学生表示“仅听说过”,还有3.8%的大学生表示“不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
对于“您对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看法是……?”这一问题,72.4%的大学生表示“非常赞同”或“基本赞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但也有26.4%的大学生认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没有实际意义”,还有1.2%的大学生“不赞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存在的认知问题
上述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有较好的认知与较高的认同,但调查结果也显示存在下述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存在认知模糊化倾向
有学者在探讨语言表达的模糊性时指出,一个人之所以使用模糊性的语言是因为他不知道使用该项表达是否合适,“他之所以不知道,不是由于他对事实的无知”,而是这项表达存在可争辩性。[1]这种情况也存在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问卷调查上,即部分大学生常使用模糊性语言来回答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问题。例如,有23.1%的大学生“不清楚”在中国意识形态领域是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25.9%的大学生“说不清”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14.4%的大学生“不清楚”中国共产党是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13.7%的大学生“不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6.4%的大学生“不清楚”爱国主义是否应成为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10.1%的大学生“不清楚”改革创新是否应成为我们今天时代精神的主要内容。从上述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存在模糊化倾向。
(二)存在认知差异化倾向
毫无疑问,在不同个体看待同一对象时,个体的智力、经验、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等因素都会影响认知结果,导致认知差异化现象。在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调查中,认知差异化倾向也比较明显。例如,在回答“是否任何社会制度的国家都有其自身的核心价值观”时,女生回答“是”的比例明显高于男生(84.1%VS77.3%),而女生回答“否”与“不清楚”的比例则明显低于男生(15.9%VS22.7%)。同样,在回答“您认为中共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否必要?”的问题时,政治面貌为中共党员(含中共预备党员)、共青团员、群众、民主党派与无党派的四类大学生群体差异明显。回答“必要”的比例,中共党员(含中共预备党员)高于共青团员,共青团员高于群众,群众高于民主党派与无党派,其比例依次是93.3%、84.4%、69.6%、33.3%。
(三)存在认知失衡化倾向
在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调查中可以发现,他们的认知失衡现象明显。例如,在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进行调查时,有高达95.1%的大学生表示自己“非常爱国”或“比较爱国”,有87.2%的大学生表示爱国主义“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而77.4%的大学生表示改革创新“应该”成为我们今天时代精神的主要内容。但在回答“在党的哪一次会议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和重大战略任务”时,仅有11.1%的大学生正确地回答了“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在回答“您了解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吗?”这一问题时,也仅有43.9%的大学生表示“非常了解”或“比较了解”。
四、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对策
调查统计结果还显示,82.3%的大学生表示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太完善”或“不完善”,而只有11.6%的大学生表示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很完善”。究其个中原因,有44.8%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所在学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太切合实际,效果一般”,有14.9%的大学生认为“脱离实际,效果很差”,还有17.2%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所在学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敷衍了事,没有效果”。因此,高校在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同时,还应秉持正确的教育理念,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
(一)从思想与行动上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习近平同志在指导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强调,要抓好“四风建设”,就“不能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用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2]这事实上就是要求在做任何工作时,既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也要有实际行动,做到“知行合一”。因此,在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的大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既要从思想上重视,也要从行动上重视。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很多人对于官兵关系、军民关系弄不好,以为是方法不对,我总告诉他们是根本态度(或根本宗旨)问题……那些认为不是根本态度而是技术问题的人,实在是想错了”[3]p.512。换句话说,工作态度问题很重要。因此,要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与认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自己头脑的同时,还要从行动上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二)要秉持“分众”理念
西方传播学“分众”理念的核心思想是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要想增强信息传播的效果,传播主体需要根据不同的传播对象来采取不同的传播策略。这一理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启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体必须根据不同大学生的不同情况与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对策。因此,根据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差异,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时,可根据大学生的政治面貌把大学生群体分成党员大学生、团员大学生、群众大学生、民主党派或无党派大学生四个群体,并根据四个群体的不同思想政治状况来设定不同的教育目标,采取不同的教育对策,实施“分众”教育。如把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对党员大学生群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首要工作,把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作为对大学生团员群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中心工作,把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作为对群众大学生与民主党派或无党派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点工作。
(三)加强社会实践的教学
毛泽东在谈及实践的重要性时指出,“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4]p.284换句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课堂上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的同时,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亲身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真理性更为重要。例如,可以通过开展“千年思想家”评选的讨论来感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真理性;开展“走进深圳”活动来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开展红色旅游活动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时代精神;开展关爱空巢老人与农村留守儿童活动、共建和谐社会活动等来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1]孙志建.“模糊性治理”的理论系谱及其诠释:一种崭新的公共管理叙事[J].甘肃行政管理学院学报,2012(3).
[2]作风建设要经常抓深入抓持久抓不断巩固扩大教育实践活动成果[N].人民日报,2014-5-10.
[3]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The survey on the students of the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Guizhou University showed that while college students have higher cognition and identity on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core socialist values system,but also have some problems like vague cognition,different cognition,and unbalanced cognition.In order to enhance the recogni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o the core socialist values system,the colleg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education of the core socialist values system,uphold the idea of“demassification”,and strengthen the teaching of social practice.
The Core Socialist Values system;Cognition;Countermeasures
2096-000X(2016)15-0093-03
G64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