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成为下一个阿里巴巴
2016-03-19
谁会成为下一个阿里巴巴
2016年,B2B异军突起,一跃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甚至被预言有可能诞生下一个BAT。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B2B分会秘书长刘宁波告诉《瞭望东方周刊》,B2B市场整体的爆发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
B2B市场缘何一跃成为瞩目的焦点?
逆流而上
刘宁波告诉本刊记者,B2B市场主要包括大宗产品交易和SaaS企业服务两部分,B2B电商平台和企业办公软件是其主要业态形式。
其实,B2B市场的“逆流”,缘起于目前困扰中国经济的两大问题。
“产能过剩使得大宗商品交易进入买家市场,善于利用网络撮合信息的产业垂直电商兴起。”广东粤港通投融资服务中心机构二部总经理荆昕分析称,“人工成本上升,企业发展遭遇瓶颈,而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效率,一下子激发了企业服务市场。”
2014年9月,刘育弘参与创办了化工橡塑交易电商平台快塑网。在她看来,B2B电商整合了塑化行业上下游资源,消除了信息不对称的弊病,可以有效解决产能过剩问题。
移动管理平台纷享逍客广州分公司总经理白世强则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其公司产品从一开始的企业“移动社交工具”正在转型为“移动销售管理平台”,因为这正是当前企业最大的痛点。
从“无闻”到“爆款”
在刘宁波看来,“B2B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早期往往历经坎坷,阿里巴巴就是这个行业发展的缩影。”
作为中国最早的B2B业务提供商,阿里巴巴(1688.com)1999年在杭州成立。当时,它还只是一个帮助买卖双方发布信息并撮合其交易的平台。
直到2012年阿里巴巴的B2B公司在香港退市,宣告了以信息模式为特征的B2B 1.0时代落幕。而早期的慧聪网、环球资源,也有着类似经历。
“当时的投资机构,哪有时间理会增长慢、退出周期长的B2B行业。”根据托比网投融资数据库的统计,2014年之前B2B获得投融资的,每年不会超过10家。
然而,资本市场在2015年风云突变,O2O并购潮不断,B2C市场最终变成了互联网巨头间的较量,多数投资机构开始把精力放回原本并不看好的B2B市场。
“纷享逍客”的处境相较之前完全不同了。“投资机构开始追着要投我们,公司每天都要接待好几拨投资人。”白世强说,纷享逍客仅在2015年一年就融资3次,三轮融资金额共计突破1.6亿美元,“创造了企业级服务商融资的纪录”。
BAT(百度、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巨头也将战火烧到了B2B市场。
2014年12月,阿里巴巴发布免费沟通协同办公平台“钉钉”,截至2016年4月,已覆盖了超过150万家企业组织;2015年11月,阿里巴巴联手五矿集团推出五矿阿里钢铁平台,进入大宗商品电商平台。
2016年4月,腾讯正式发布企业办公工具“企业微信”,直指阿里“钉钉”。
就在腾讯发布企业微信后,百度也重启了早年搁置的移动办公计划,入局B2B市场。
机会在哪里
“这是一座被遗忘的金银岛。”刘宁波说。
在他看来,B2B的商业模式正从信息平台转化为电子交易平台,并逐步向综合服务平台演进。“未来,各细分领域都可能诞生一家包括交易、物流、金融等综合服务的B2B平台,它们在交易服务的基础上,延伸出各种增值服务,用大数据和互联网金融赚钱。”
其实,B2B平台最典型的代表阿里巴巴,近年来一直对外宣称自己是一家数据公司。借助于阿里旗下电商平台的购物和支付体系、合作伙伴及大数据能力,蚂蚁金服推出了“芝麻信用”,并不断衍生和拓展业务场景,切入信贷业务。
而阿里巴巴B2B事业群决策支持负责人董铮在全球B2B生态峰会的演讲中表示,B2B未来的机会有三个方向。
“一是全产业链生态合作,利用互联网的方式从效率上解决线下步骤,打通全产业链;二是垂直开放的合作,阿里和五矿的合作开了个头;三是基于打通的信息流,布局征信和金融业务。”
SaaS企业服务也“别有洞天”。
“即便在BAT入局的情况下,SaaS企业服务也拥有大把机会。”荆昕说,一般都会争抢大企业客户,但真正的机会恰恰在于中小企业用户。
“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决策灵活,并且对于效率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对于SaaS企业服务拥有多样化的需求。”他说,中小企业往往因为体量小而被忽视,但各方估计,中国的中小企业用户早已超千万,这片集腋成裘的蓝海市场先到先得。
小满科技是一家提供企业级SaaS服务的互联网公司,他们的产品选择外贸细分行业切入市场,避开了与巨头的激烈竞争。
小满科技创始人文博亮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外贸企业服务在国内是一个几百亿元的市场,而现在这个领域做得最好的企业一年收入也没有达到一亿元,因此市场的容量和潜力都是十分巨大的”。
(摘自《瞭望东方周刊》2016年第22期 李 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