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地位和卓越贡献(上)

2016-03-19李业坤

党政论坛 2016年5期
关键词:边区根据地红军

□李业坤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地位和卓越贡献(上)

□李业坤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湖北、河南、安徽三省边界以大别山为中心区域建立的重要革命根据地。到1932年6月,根据地全盛时期面积4万平方公里,人口350万,建立了3个道委、27个县级革命政权,武装斗争、政权建设和土地革命蓬勃发展,成为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这里诞生了10支成军建制的部队,是全国三大主力红军之一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的诞生地。这块革命根据地东接江淮平原,西扼平汉铁路,南濒长江,北带黄河,与湘鄂西、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互为犄角,同中央革命根据地南北呼应,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占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大别山区人民为了中国革命胜利,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浴血奋战,前赴后继,有200多万人参军参战、100万人英勇牺牲,以一腔热血和伟大精神铸就了“红旗不倒”的崇高荣誉,形成了“忠诚奉献、勇毅创新”的大别山精神。这块根据地创建时间之早,持续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诞生的红军队伍之多,所经历革命道路之坎坷悲壮,是当时全国许多革命根据地所不及的。她具有中国革命的共性,也有其特殊性。这块革命根据地,到抗日战争时期成为鄂豫皖、豫鄂边、大别山抗日根据地,到解放战争时期成为大别山解放区。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边区是全国唯一保持在党的领导下22年人民武装斗争持续不断、28年革命红旗不倒的老区。

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光辉历程

鄂豫皖地区共产主义思想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组织建立都比较早、发展比较快,发动群众做得充分,统一战线工作扎实,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并成为规模位居全国第二的苏区,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组织、阶级等基础。

五四运动之后,以陈独秀(怀宁人)、董必武(红安人)、陈潭秋(黄冈人)、高语罕(寿县人)、蒋光慈和陈绍禹(金寨人)等为代表的早期共产党员和武汉、上海、北京等地早期党组织,对鄂豫皖边区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建党活动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1920年10月,刘狩西等在金寨县境内燕溪小学建立了马克思义学习小组。1922年春,陈潭秋在黄冈发展党员,成立了鄂豫皖边区第一个党小组陈策楼小组。1922年春,参加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的高语罕,作为陈独秀“策划在各地组织共产党小组”的安徽联系人,在寿县建立小甸集党小组,1923年冬扩展为鄂豫皖边区的第一个党支部小甸集特别支部。1924年,詹谷堂等在金寨县建立第一个党支部笔架山党支部。

北伐战争后,1926年12月,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往武汉,这里成为全国革命中心,对鄂豫皖边区产生了重大影响。大别山区广泛开展了减租减息运动,进行了抗息、抗粮、抗捐、抗债和均粮、借粮等工农运动。迅猛异常的革命大风暴,使得农民协会成为农村中的唯一政权机关,人民群众尝到了当家作主的甜头,为后来的土地革命中建立苏维埃政权探索了宝贵经验。

另外,大别山区地势险要、物产多样等自然条件,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革命失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指引下,鄂豫皖三省党组织领导大别山区红军和革命群众从血泊中奋起,高举土地革命战争和工农武装割据的武装斗争的旗帜,英勇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分别成功爆发了黄麻、立夏节(商南)、六霍等著名的武装起义,从此谱写了创建鄂豫皖根据地的伟大华章。

从创建到抗日战争爆发这十年中,一般把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辉煌历史划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创建和统一阶段(1927年7月—1930年6月)。在这一阶段,大别山地区党组织贯彻 “八七会议”精神,发动了一系列革命武装起义。1927年11月,中共黄麻特委成立了以潘忠汝、吴光浩为正副总指挥,成功发动了黄(安)麻(城)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7军,后来改为红11军31师,形成了鄂豫边革命根据地;1929年5月,中共商罗麻特委成立了徐子清、肖方、周维炯、徐其虚等人为正副指挥的指挥部,成功发动了立夏节(商南)起义,创建了红11军32师,形成了豫东南革命根据地;1929年5月到12月,在中共六霍县委和六安中心县委领导下,在红32师有力支援下,成功发动了六(安)霍(山、邱)起义,创建了红11军33师,形成了皖西革命根据地。

与此同时,在鄂豫皖边区还爆发一些武装起义。其中有湖北黄(梅)广(济)秋收暴动、河南信阳四望山暴动、安徽潜山请水寨暴动等。

在成功爆发的三大革命武装起义中,立夏节起义全部在金寨县境内爆发,六霍起义主要在金寨境内爆发。金寨县成为鄂豫皖边区大规模革命武装起义的主要策源地和爆发地。

实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和组建红1军,是党中央的英明决策。1930年2月25日,中共中央发给湖北省委、河南省委、六安中心县委的指示信,决定将湖北省的黄安、麻城、黄陂、孝感、罗田、应山(后增加黄冈、安陆),河南省的商城、光山、固始、潢川(后增加罗山),安徽省的六安、霍山、英山、霍邱、寿县、颖上、合肥等三省边区的20余县,划为鄂豫皖边特别区,建立以郭述申为书记的鄂豫皖边特委,统一领导鄂豫皖边区的革命斗争。

同年 3月18日,中共中央给鄂豫皖边特委并转红31、32、33师的指示信决定,将这三个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成立了前敌委员会和军部,统一指挥边区的武装斗争。明确红1军直属中央军委指挥,指定红1军军师的主要领导人及其组织隶属关系,许继慎任红1军军长,全军2100余人。 6月下旬,在光山县王家湾召开鄂豫皖边区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了鄂豫皖边区工农民主政府,民主选举甘元景为主席。中共鄂豫皖边特委、红1军、边区苏维埃政府的成立,实现了党对根据地、对红军的统一领导指挥,正式形成了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它进一步发挥了“一面可以控制平汉铁路,一面可以截据长江交通,有直接威逼武汉,进而与全国红色区域打成一片”的重大作用。

红1军是最早直属中央军委指挥的红军,初建时所属的3个师1个旅就有2个师1个旅在金寨改编和组建。1930年7月,在燕子河成立了中央独立一师,师长徐百川,政委王文生;1931年2月在麻埠成立了中央教导2师,代师长肖方,政委王效亭。所以,金寨是中央红军的主要创始地。

第二阶段是巩固和发展阶段(1930年7月—1932年6月)。在这一阶段,在1930年10月,中共中央指示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划为全国六大根据地之一。红一军实施进攻作战,分兵东征皖西、西击平汉线,连战皆捷,使根据地得到巩固并向外扩展。

面对敌人的“围剿”,中央派曾中生担任中共鄂豫皖特委书记兼军委主席,在七里坪召开原鄂豫边特委、红1军前委和临近各个县委负责人的紧急会议,确立了以皖西为重点的反“围剿”的方针。经过鲜花岭大捷和第一次反“围剿”,根据地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人口达200万。到1931年3月至5月的第二次反“围剿”的胜利,根据地扩大到东西长300多里,南北宽150余里,人口近250万。红军发展到4个师,近2万人。

1931年1月中旬,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红1军与蕲春、广济转战来的蔡申熙、陈奇领导的红15军,合编为红4军,军长旷继勋,政委余笃三。红4军连续出击,取得攻打新集胜利。在双桥镇大捷中歼敌1000多人,俘虏敌师长岳维峻等5000多人。鄂豫皖苏区不断扩展。

1931年5月,在河南新集(今新县),张国焘任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书记和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不久,成立了中共鄂豫皖临时省委,召开了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成立了鄂豫皖苏维埃政府。10月,红25军在金寨县麻埠组建。11月,红4军与红25军在红安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委,下辖红4军和红25军,全军近3万人。1932年1月,成立了以沈泽民为书记的中共鄂豫皖省委。

从1931年10月至1932年6月,红四方面军根据中央指示和敌我态势,提出以外线出击、积极进攻的策略,采取“围点打援”、“围城打援”和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的方法,先后发起了黄安、商潢、苏家埠、潢光四大战役,总歼敌6万余人,其中成建制歼敌将近40个团,打破敌人的第三次“围剿”计划,扩大了根据地,取得了重大胜利。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主力红军发展到2个军、6个师,还组建了4个独立师和少共国际团,总兵力达4.5万余人,成为全国三大红军主力部队。各县独立团、游击队、赤卫军等地方武装发展到20万人以上。同时,根据地迅速扩大,东起舒城附近,南到黄麻、广济,西跨平汉铁路,北濒淮河,面积达4万余平方公里,人口350万,拥有黄安、商城、霍山、霍邱、英山、罗田等县城,建立起27个县的革命政权。在根据地巩固和发展中,进行了土地革命及党的建设、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的建设,为中华苏维埃临时共和国的诞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第三阶段是坚持和保卫阶段(1932年7月—1934年11月)。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直接威胁到南京政府,蒋介石紧急调集30万兵力,亲任总指挥,对鄂豫皖根据地进行疯狂的第四次“围剿”。由于张国焘无视敌强我弱的事实,盲目轻敌,在战略上发生了严重错误,虽经红军将士浴血奋战,歼灭万敌,仍然未能打破敌人的“围剿”。鉴于鄂豫皖根据地大部丧失,红四方面军10月被迫实行战略转移,行程3000里,突破重围,两越秦岭,歼敌近万,创建了以大巴山为中心的川陕革命根据地。

留下的中共鄂豫皖省委组建红27军和新建红28军,重建红25军,在沈泽民、吴焕先、徐海东、王平章、高敬亭等领导下,继续进行第四次反“围剿”斗争。由于红军广大指战员的英勇奋斗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胜利,打破了敌人的“围剿”计划,使根据地的形势初步好转。但由于中央一再指示要夺回中心城镇,省委在连续取得一系列战斗胜利后,滋长了轻敌冒进的思想情绪,逐步形成冒险主义的军事行动方针,贸然决定夺取敌人重兵驻守的中心城镇,使红军力量损失很大,致使第四次反“围剿”终于失败。

1933年夏,敌人调集10万大军,对鄂豫皖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由于省委错误地估计了形势,采取内线单纯防御的作战方针,使鄂东北、皖西北中心区保卫战先后遭到失败,红军和根据地遭到重大损失,形势又发生逆转。斗争的失利,迫使省委召开会议,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重新考虑斗争方针,省委认识到造成目前危难的局面,是“自己的路线差错”和“一贯脱离群众所造成的”,决定采取游击方式和内外线结合的战法,主动灵活地打击敌人,恢复和巩固根据地,并决定开展便衣队运动,“用党、苏维埃、红军及游击队的全部力量,去发动这种武装形式”。由于斗争方针的转变及便衣队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斗争的胜利,扭转了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严重局面。

鉴于革命形势的复杂变化,按照周恩来的指示,鄂豫皖省委决定率领红25军打着“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红旗实行战略转移,留下部分武装重建红28军坚持鄂豫皖边区的斗争。

第四个阶段是游击战争阶段(1934年12月—1937年7月)。在艰难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中,坚守在根据地的党组织及红军力量,与大别山人民同生死、共患难,重建了红2 8军,积极开展游击战争,大力发展便衣队运动,粉碎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清剿”,打破了敌人56个团、30万兵力的“清剿”。

1935年2月,高敬亭率领红218团在金寨县抱儿山与鄂东北独立团会合,得到鄂豫皖省委责成重建红28军的指示信。随后,在太湖县凉亭坳第三次组建红28军,并统一领导鄂豫皖边区党、政、军工作,坚持大别山游击战争,创建新的根据地。以高敬亭为政委的红28军成为南方八省唯一成军建制的红军主力部队。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背信弃义,调兵遣将,组织发动了对鄂豫皖边区的三个月秘密“清剿”,并采取措施强化统治,继续实行“匪尽民尽”的“三光”政策。整个苏区房屋被焚,尸骨遍野,出现了不少万人墓。面对敌人的白色恐怖,鄂豫皖苏区的党组织和军民没有屈服,留下了金刚台妇女排等许多感人的传奇故事。红28军和地方武装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奋斗,采取灵活的游击战术,打破了敌人的反复“清剿”。

在三年游击战争中,红28军坚持游击战争“四不打”原则:“敌情不明不打;地形不利不打;伤亡过大不打;缴获不多不打”,地方武装和便衣队就地坚持斗争,人民群众始终进行全力支援。以不足2000人的红军,转战鄂豫皖边区45个县,牵制敌人大量兵力,最多时达68个团,约17万人;歼敌18个营又15个连,粉碎了敌人的反复“清剿”,使革命的红旗始终飘扬在大别山上,也有力地支援了主力红军的战略转移,配合了南方各省红军游击队的斗争。

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遭敌严重摧残的特定历史情况下,“便衣队是地方党政军三位一体的组织,是以地方工作为主的武装工作队”,“是鄂豫皖边区党和红军的一大创举”,成为坚持边区革命斗争的基本力量。到1937年春,共组建82个便衣队和20个小队600余人,遍布于边区22个县,协助红28军和游击师、独立团、战斗营坚守老区、建立新区,为坚持鄂豫皖革命斗争红旗不倒作出了重要贡献。1938年初,周恩来在武汉会见高敬亭等新四军领导成员时,说:“红军长征后,你们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敌后斗争,你们的功绩很大,你们在敌后保存这样一支红军部队,这是很了不起的。”

“七·七”事变后,鄂豫皖边区的党组织和红军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与国民党当局达成了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协议,实现了由反对国民党“清剿”的战争到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战略转变。1938年春,根据国共两党关于组建新四军的协议,鄂豫皖边区红28军和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4支队。高敬亭任司令员,林维先任参谋长,萧望东任政治部主任(后戴季英)。下辖第7、第8、第9团和手枪团。全支队共3100余人。在金寨县流波集中开赴皖中、皖东抗日前线,从而揭开了鄂豫皖边区军民进行抗日民族解放斗争的新篇章。

在党的领导下,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军民坚定信念,坚韧不拔,浴血奋战,艰苦奉献,前仆后继,勇闯新路,使革命红旗在大别山上高高飘扬,始终不倒,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

(作者单位:安徽省金寨干部学院、中共六安市委党校金寨分校、中共金寨县委党校)

(责任编辑 周 巍)

猜你喜欢

边区根据地红军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少寨红军桥
十送红军
再唱十送红军
倔强的小红军
中共根据地反缠足依据的演变(1928—1949)
徐向前重视川陕根据地有线电通信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战斗在皖浙赣边区的刘毓标
陂孝礼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创建
《中共闽浙赣边区史》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