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超大型城市的特殊考验

2016-03-19钟韵瑶

东方剑·消防救援 2016年4期
关键词:综合体消防上海

钟韵瑶/文

上海:超大型城市的特殊考验

钟韵瑶/文

建筑的设计越来越有创意,建筑的功能越来越复杂,但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考量。一口吞下一个街区的城市综合体,动辄建筑面积四五十万平方米,曾经的规范无法界定,只能靠一次又一次的论证去验证它的安全系数。

时尚建筑潮流摩登vs无规可循

在上海黄浦江以东、川杨河以南、济阳路以西、华夏西路以北,有一块被命名为“前滩”的区域不久的将来,它会成为第二个“陆家嘴”。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正在计划用3到5年的时间,把前滩打造成上海新的世界级中央商务区。按照规划,未来的前滩将是摩登的,可是现在,它有不少令人头痛的地方。

李明德是上海增德防火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增德公司从2012年开始介入前滩地区的消防咨询工作。城市综合体对于李明德来说并不陌生,早年在上海消防部队服役时,他就主持了上海众多大型工程的消防设计审核工作,创办了上海增德防火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后,又承接了静安区大中里、陆家嘴金融广场、上海中心等城市综合体项目的消防设计的咨询工作。据李明德介绍,前滩地区未来将是一个包含办公、商业、酒店、文娱等设施的典型城市综合体,在他看来城市综合体消防设计的最大难题在于,如何能合又能分,即建筑之间如何兼顾平时功能,将各建筑融为一体和在火灾情况下能够完全独立、分隔。

李明德举例说,前滩综合体地下层两个相邻商业由一条长约几十米的通道相连,这给消防安全出了难题:平时通道内的消防安全责任由谁负责?火灾时地下通道的人员如何安全疏散?现有建筑防火设计规范对于人员流通功能区的消防疏散没有适应性条文。

这样的问题并非前滩特有,在李明德承接的项目中,有不少存在着“超规范”的问题,对此,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从规模和实际情况来看,虽然我国的城市综合体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却十分迅速。在如此快速的城市综合体发展面前,消防规范却没跟上节奏,与综合体的快速发展存在着差距,现在通行的消防技术规范还不能解决建筑工程所面临的特殊问题。近年来国家主管部门加快了消防技术规范修订的步伐,但不顾地域、气候等诸多客观条件由一部技术规范管全国的规范体系难以应付建筑工程出现众多的新问题。以城市综合体为例,集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地铁交通枢纽等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建筑规模大、多种结构并存,一些功能性要求或其他专业规范本身就与消防技术规范的要求存在冲突。2015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如增加了步行街的防火设计要求,放宽了商业建筑疏散距离的要求,这些为类似城市综合体的大型建筑的建设起到了推进作用,但仅此还是不够的,李明德认为应该在规范与实际工程应用之间开辟一条“绿色通道”,通过一定的合法途径,让城市综合体遭遇的特殊病例“有医可诊”“有药可治”。消防技术规范的本意应该在辅助实现和完善建筑功能的同时实现建筑的消防安全。

摩天大楼人流汇集vs疏散难点

3月15日,位于上海陆家嘴的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正式完工,即将开业。与绝大多数现代超高层摩天楼一样,上海中心大厦不只是一座办公楼,还汇集了会展、酒店、观光娱乐、商业等功能。投入使用后的上海中心将是一个高层综合体,也称为垂直综合体。

为吸引人流向建筑高层运动,城市高层综合体建筑将大量餐饮、娱乐、服务类业态布置在建筑较高层面,如在高层顶层设置影城、剧院、KTV,这些与规范均有较大矛盾,如不能在规划初期解决诸如安全疏散、消防设施保护等整体性问题,必将埋下“先天性”隐患。

对此,同济大学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主任韩新吐露了自己的担忧:城市综合体对人流的聚集和吸纳相比单一功能的建筑要大得多,人群的聚集效应造成人群组分之复杂、密集程度之高是一般建筑难以类比的,城市综合体所特有的活动特点和人群特征,也意味着有可能发生各种灾害事故,这些灾害一旦发生后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和辐射效应。

韩新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数据显示:上海中心内的人员如果仅依靠楼梯,需要三个多小时才能疏散到室外。在紧急情况下,这三个多小时将是致命的。

风险与防护应是对称的,城市地标上海中心的防灾设置必须做到相应的级别。据介绍,上海中心投用后,整座大厦将被分成9个分区,每个分区都有独立的防灾应急系统,并做到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整个大厦规划配备3台消防电梯,13台补充疏散电梯。以最高的第九区为例,一旦发现火情,将有两部电梯将区域所有人员送至设置在该区的避难区;而考虑到大厦中段办公、酒店楼层的人流量比较大,救援电梯也相应增配设置,最多的区域将有3部电梯可至避难区。

城市综合体把人员安全疏散的重要性无限放大。传统的建筑疏散体系以从建筑物内疏散至室外作为人员安全疏散的判定准则,但随着城市综合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形式和建筑空间涌现出来,在疏散设计上,出现了较多的“屋顶平台”“避难区”“公共界面空间”等特殊的建筑空间和建筑形式,这些新的建筑空间的出现也为城市综合体疏散技术的创新提出了新的课题。

上海中心只是城市综合体的一个案例,在未来,必将有更高、更庞大的城市综合体出现,而火灾时城市综合体的人员疏散是城市综合体设计须重点考虑的课题之一。

商业综合体业态丰富vs管理隐忧

徐汇区汇银广场是一个大型商业综合体,有120多户大小业主,一度没有业委会,日常管理各自为政,隐患丛生,物业管理仅限于收租、保洁、保安等工作,火灾防控的主体责任难以落到实处。

城市综合体的火灾防控可以说是城市综合体的管理工作中最难以控制因而也是最复杂的问题。在李明德看来,城市综合体多产权、物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责任界线不清,往往会增加消防隐患。上海消防部门开展的城市公共安全高风险专项调研披露,由于受电子商务等市场因素冲击,部分综合体由设计时的主营办公、零售业态向餐饮、娱乐等体验式群体消费业态转型,擅自改变使用性质、区域功能和防火边界条件。以长宁区为例,约50%的综合体不同程度地将购物区改为餐饮区、儿童游乐区,在防火隔离带摆放易燃可燃物,并且常常因内部单位营业时间不一致造成共用逃生疏散门闭锁。

具体来说,城市综合体使用时涉及到好几个不同业态的场所,在经营运作上各自独立,由于大家的运营时间不同,导致借用或共用的通道无法全天候通畅。以设有影院或KTV等娱乐场所的大型购物商场为例,商场正常运营时能够确保影院等娱乐场所至少有两个安全出口,可当商场停止营业时,为保证商场自身的防火、防盗安全就要关闭一些安全出口和对外通道。这对通宵营业的影院或KTV来说,就少了一些安全通道,一旦发生火灾,人员疏散就成了大问题。

除了常见的安全出口关闭,疏散走道堆放杂物也是一个常常发生的问题。在建造年代较久的高层建筑内,由于产权单位多,企业规模、人员素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日常管理中的任何一个疏忽都有可能造成安全隐患,比如说,物品随意堆放堵塞安全通道,影响的是整幢楼的疏散逃生。还有一些不可预期的问题,如在商厦的中庭,因商业布展的需要经常用到可燃材料。商业街中某些柜台和展示品的摆放在正常情况下看不出问题,但在防火卷帘放下时却阻断了疏散通道。这些不是单靠公安消防机构日常的监督执法所能够解决的,关键还是靠单位的自主管理。李明德强调,在城市综合体设计、建设的初期就应该预判建成后日常消防安全上可能出现的问题,相对一幢独立建筑来说在综合体建筑中出现的消防安全隐患所产生的后果和影响将会更大。

如果没有安全,城市综合体带来的品质生活将无从谈起。在国家和地方没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之前,以科学方法研究、解构城市综合体面临的消防安全问题,至关重要。城市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伴随着创新与探索,城市综合体给消防行业带来的考验也将成为一笔巨大财富。

“浦西第一高楼”白玉兰广场年底撩开面纱

申城又一座标志性建筑、被誉为“浦西第一高楼”的北外滩白玉兰广场,目前正在进行进行塔冠、裙房及内部精装修等施工,将于今年底撩开神秘面纱。

白玉兰广场地处虹口区北外滩,占地5.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其中地下16万平方米,地上26万平方米,包括一座66层、高320米的办公塔楼和一座39层、高172米的酒店塔楼。投入使用后,整个项目集大体量商业、办公、酒店等功能于一体。

按规划,白玉兰广场基坑北侧与正在运营的地铁12号线共墙,东侧紧邻220kV变电站以及新建路越江隧道,西南及东南侧分别为保护建筑“红楼”和“海员医院”。西侧为老式民房,南侧东大名路及北侧东长治路为交通主干道,复杂的周边环境给项目建设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关负责人称,白玉兰广场施工中,建设人员积极开展科技创新,采用深大基坑主楼圆形顺作裙房逆作支护技术、软土深大基坑分区支护技术、基坑工程框架逆作支护技术、钢柱筒架交替支撑液压爬升整体钢平台模架装备技术、桁架计算机模拟预拼装技术等众多突破传统建设模式制约的先进施工技术。该项目也被授予“上海市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观摩工程”。

目前上海超过300米的高层建筑有5幢,分别为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上海世茂国际广场和建设中的白玉兰广场。此外,规划中的徐家汇中心项目和真如副中心高楼,高度均有望超过300米,目前还没有正式开工。

猜你喜欢

综合体消防上海
《消防界》征稿启事
上海电力大学
Bořislavka社区综合体
上海之巅
西班牙AIGÜES DE VILAJUÏGA建筑综合体
Megapark商业综合体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B CAMPUS教育综合体
漫画说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