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部落:地方性大学研究生学术文化的特征与引领
2016-03-19牛军明
牛军明
(广西民族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研究生教育·
学术部落:地方性大学研究生学术文化的特征与引领
牛军明
(广西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西南宁530006)
学术文化是研究生教育必然要构建的学术环境,也是研究生教育必然要呈现的学术信念。学术文化呈现出典型的部落性景观,地方性大学的研究生主要是在各自的学术部落内寻找自己的价值归属感。学术部落归属感的缺失导致地方性大学研究生被有形或无形的力量隔离或散落在学术场域的边缘,学术文化日益呈现出边缘化、功利化倾向,学术规范有所缺失。探究地方性大学研究生学术部落文化的基本特征,加强地方性大学研究生学术部落文化的方向引领,对于地方性大学树立研究生教育的学术文化理性,提高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意义重要而深远。
地方性大学;研究生教育;学术部落;学术文化
学术研究不仅是研究生必须面临的主要任务,也是研究生教育过程中标识研究生学术身份的合法标尺[1]。端正、纯良、健全的研究生学术文化是地方性大学研究生教育取得胜利的保障,也是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石;狭隘、偏颇、片面的研究生学术文化是地方性大学研究生教育的灾难,将导致研究生教育中出现种种学术不端、学术失范性的文化危机。换言之,努力提高地方性研究生的学术文化底蕴,加强地方性大学研究生学术文化的正向熏陶,构建地方性大学研究生学术文化的整体引领机制和良性互动机制,是地方性大学研究生文化生态实现良性发展的现实课题和历史使命。
一、地方性大学研究生学术部落的文化现象
(一)错综复杂的学术文化地图
地方性大学研究生学术文化的存在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实体性的,以实物形式存在,如不同的学院、学科、专业、实验室设备等。除了这些显而易见的结构性的特点之外,学术部落也以一种精神性的特征而存在,他们在一定程度上遵循着相同的学科传统、历史习俗、语言符号、行为指标、知识信仰和道德标准。地方性大学的研究生学术文化氛围中普遍存在学术文化的分离状态。学术文化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是一种十分强大的整合与象征力量,它赋予部落成员以明显的价值归属感和心理上的意义共同体,在一定的文化层面上实现了价值观、资源和信仰的共享与统一。在某种精神意义上,每一个学术部落都试图在心理上达成某种意会的默契和共享的意义,并主观地将自己与其他学术部落予以隔离。这种隔离造成了地方性大学在整体意义上的“学术孤岛”。
(二)逐渐边缘的学术文化参与
地方性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在政策、师资、平台、生源等各个方面都相对“低人一等”,再加上科研经费有限,科研设备不足,师资队伍不够完善,优秀导师相对缺乏,以及导师结构单一,数量有限,学历层次偏低,评聘制度欠佳等原因,地方性大学研究生本身就处在研究生教育合法的边缘性地位,面临着“合法的边缘性危机”。“合法的边缘性”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表征了初入学术门槛的研究生群体的学术位置和存在状态,代表了地方性大学研究生学术部落“身份的合法性”与“心理的边缘性”之间的冲突与矛盾。走进学术部落是研究生教育必然要面临的第一道门槛。这道门槛极其重要但往往很难跨越,甚至相当多的研究生直到毕业仍然游离在学术部落的门槛之外。
(三)举步维艰的学术论文写作
学术论文写作是研究生走进学术门槛的第一步,也是检验研究生学术成果的基本指标。然而,学术场域并非一个平等探究真理的学术共同体,它有着自身特有的权力结构关系,它的权力核心是学术权威。研究生初入学术界,面对着业已建构的学术权力体系,多少会显得无所适从,走进学术部落往往需要一个艰难的跋涉过程。再加上地方性大学研究生教育对学术文化的重视和建设程度不够、质量监督匮乏、学术氛围淡薄以及研究生对自身存在的多种文化现象也缺乏深刻的文化体悟等原因,导致地方性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学术论文写作举步维艰。
二、地方性大学研究生学术部落的文化透视
(一)部落主义明显,学术交流匮乏
学术部落赋予成员的文化内涵在某种意义上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文化场域。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人群俨然进入了不同的文化宫,他们在那里分享有关的理论、方法论、技术和问题信念[2]。学术部落虽然给予部落成员以归属感和亲近感,但研究生教育发展也必须警惕文化部落主义的滋生和蔓延。“学术文化部落主义”是一种偏执的学术文化偏见,它主要是指某一学术文化部落过分强调自身文化的独特性乃至优越性,错误地认为不同学科文化之间必然具有绝对的理念或价值鸿沟,彼此不可通融,“文明的冲突”在所难免。
学术文化的部落主义使各个学术部落在总体特征上呈现出相互拒斥、相互分离的文化追求,他们与其他学术部落交集甚少,彼此分离,甚至相互否定,一旦有人涉足其他学术部落,皆被视为非法移民,将遭到无情的驱赶和放逐。其结果就是“社会学术部落的学者很少涉足物理学家的领地,也不知道他们的研究内容”。这种文化倾向在地方性大学的研究生教育中不仅存在,而且相当普遍。学科性质较近的学术部落尚偶有结合,而学科性质较远的学术部落则像两条互相平行的“铁轨”,相互之间互相绝缘,从来不曾交集。譬如历史学和人类学、教育学与心理学、信息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等都具有“近亲”性质,他们在某种程度上还存在着学科交流的机会,但物理学与教育学之间由于学科性质较远,两者之间似乎存在一条很难逾越的鸿沟。
地方性大学的研究生教育要走向学术创新,必须摒弃狭隘的“文化部落主义”,走出部落利益之间的相互拉锯,充分而有效地整合多种文化资源,物尽其才、人尽其用,发挥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人群的最大特长和优势,形成协作联动效应,发挥最大的整体优势,保持合乎自然的文化生态和茁壮健旺的生命活力,并在此基础上谋求进步与发展。
(二)学术平台有限,学术指导欠缺
近些年来,地方性大学研究生教育整体上虽然在稳步发展,但不论学科设置、师资力量、科研投入还是在教育政策、办学经费等方面都与部委直属的研究型、综合性高校存在相当的差别。也即说,不论是在学术研究的内在实施平台,还是在学术研究的外部支撑环境上,地方性大学的研究生教育都与部委直属院校存在较大的差距。
研究生学术能力的提高与导师的有效指导密不可分。一方面,地方性大学的研究生导师本身就相对短缺,而招生人数的激增带来了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的严重短缺,很多研究生导师同时需要指导多个学生,自然是分身乏术;另一方面,地方性大学的研究生导师本身工作事务繁杂,科研、教学与管理工作集于一身,分配到每个研究生身上的指导时间更加有限。基于以上原因,研究生很难得到有效的学术指导,研究生学术能力的提升往往是“摸着石头过河”,必然要经历不必要的波折。
(三)学术动机复杂,学术动力不足
地方性大学研究生读研的学术动机复杂。从生源结构上来看,地方性大学研究生群体来源结构复杂,有的来自地方性本科院校,有的来自专科院校,有的来自成人院校。从读研方式上来看,地方性大学研究生群体读研形式多样,有的是全脱产读研,有的是在职读研,有的是边打工边读研;从培养类型上来看,分为单位委培、国家统招和自筹经费。对于单位委培生,这部分研究生已经有了社会工作,经济来源稳定,属于单位委托培养,集体观念淡薄,学术活动不积极,只是为了换取文凭。对于自筹经费生,他们一般是具有一定社会工作经历的人群,这部分研究生婚恋情况复杂,有的已经成家立业,他们的社会经历丰富,思想较为成熟,已经具备了自己的生活规律和处事方式,对于学业和生活趋向功利化,缺乏集体意识和对他人的关爱。对于国家统招的应届本科生,他们相对单纯,年龄偏低,社会阅历少,可塑性很强,但易受不良文化形态的侵扰,心理起伏大。由于学生来源结构复杂、形式多样,读研动机也相当复杂。除却一部分抱着继续深造的学术理想之外,希冀通过读研“换取文凭”或谋求“职业晋升”者不在少数。这部分人大都抱着“混”的心态,身在曹营心在汉,或缺乏自主学习的精神,或对学术写作敷衍了事,或无故旷课。由于学习动机不纯,很多研究生“赤条条”而来,“赤条条”而去,直到临近毕业仍然没有踏进学术门槛,更遑论进行学术论文的写作了。
三、地方性大学研究生学术部落的文化引领
(一)加强研究生学术部落的交流与协作机制
学术文化在知识属性上的差异导致学术文化的部落性景观,而不同学术部落在主观意愿上的相互隔离则人为地导致各个学术部落之间的交流平台越来越狭窄、鸿沟越来越大。研究生学术部落大致可以划分为人文学科学术部落、社会科学学术部落、自然科学学术部落三大主体。在当前的情况下,地方性大学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自然科学轻人文学科,重实用科学轻理论科学,重就业轻学术的学术文化倾向,三大学术部落的分离态势呈逐渐扩大的态势。人文学科学术部落的研究方法、思维范式和价值信仰在自然科学学术部落和社会科学学术部落那里不仅“毫无市场”,而且“处处碰壁”。这种文化倾向导致地方性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在研究生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严重的急功近利思想。这种思想造成部分研究生对学术论文写作认识不清,学术攻坚的心理涣散,致使“就业至上”的文化思潮泛滥等。
学术研究是一个开放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生长的过程。学术研究的开放性要求任何学术部落都不能固步自封于自身的学科视野,而必须具备学术研究的多元化视野。知识本身是一个整体,自然科学学术部落的学术研究过程可以在人文学科学术部落的价值体系中寻找道统诠释,人文学科学术部落的学术研究过程可以在自然科学学术部落的研究方法中谋求理论创新。学术研究的生长性表明任何学术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往往不是即时性实现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厚积薄发甚至积年累月的过程。当前的研究生教育中存在和滋长的“就业至上”的文化思潮,是戴着有色眼镜或披着功利外衣,扭曲了研究生学术文化的隐形价值和长远意义,没有看到学术研究的开放性与生长性。“就业至上”的研究生文化思潮在大学校园的滋长显示出研究生文化学术环境的浮躁、发展理念的缺失和学术研究信仰的本末倒置。
学术的生长点和创新性的科研成果,往往产生于不同学术部落的交叉融合地带,加强不同学术部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互动是提高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譬如,教育学就是一个有多学科知识背景的学科,“要解决教育问题,常得求助于其他科学,不和这些科学携手,是绝对没有办法的”。对其他专业而言,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积极互动和交流同样不可或缺。如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与物信专业的研究生,艺术专业的研究生与文艺美学的研究生,社会学与人类学的研究生等。他们在学科和专业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交叉与融合,可以通过定期的学术交流、学术讲座,或聘请其他学院的教师到本学院授课等达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优势互补的目的。更进一步说,在学科特征上没有交叉或者较少交叉的学科也应该加强学科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如机械科学与社会科学,生物科学和伦理学科等。当前社会上经常谈论的生物克隆问题,人工智能问题等就体现出这些学科文化在情与物、伦理与科学之间的相互博弈。
(二)建设研究生学术指标的互认与共享机制
学术指标的互认机制是当前诸多部委直属院校正在积极实施的研究生人才培养措施,其目的在于建立学术研究校际交流平台和学术共享机制,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譬如,2013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等五家单位共同通过并建立了中国高质量工商管理教育认证体系(CAMEA),为保障本校的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新的高度和平台。尽管在科研经费、师资力量和学术研究平台等方面,地方性大学的研究生教育与部委直属院校的研究生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别,但不同的地方性大学在研究生人才培养方面也各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优秀的教学与管理经验在某些方面是互通的。地方性大学可以通过与同等级或较高等级的地方性院校或部委直属院校建立相关的学术指标互认体系,实现取长补短、资源共享的目的。通过有效的学术互动,不仅有利于开拓不同的学术部落学术研究视野和平台,强化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能力,也有利于提高本学术部落研究生的人才培养质量,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然而,当前的现实却恰恰相反,由于种种原因,地方性大学研究生教育正丧失这样的激情和兴趣。不同的学校就像一个个密不透风的“庄园”和“城堡”,遵循着“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固习而甚少交集,更遑论建立必要的学术交流平台和学术认证机制了。
(三)强化研究生学术素养引导与规范机制
研究生要走近学术门槛,基本的学术素养是必要的。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树立明确的学科意识和基本的学术文化素养。明确的学科意识和基本的学术文化素养是指研究生要尽快地从“门外”走向“门内”,对本学科本专业所要学习的基本内容、基本理论、基本研究方法以及一些学术前沿问题有一个大致的学术逻辑和学术轮廓,能对一些学科文化现象做出基本的学术思考和总结概括。其二,强化学术规范,遵守学术道德。学术作为人类的集体事业,它的基础既不是智力也不是技巧,而是真诚[3]。地方性大学研究生部落的身份危机和生存压力往往更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学术不端行为,致使学术论文写作缺少自己的思考和创新,学术失范现象较为严重,如抄袭、剽窃,编造事实、篡改数据等。这既违背了学术原则,也违背了学术道德。
(四)构建研究生学术能力的激励与转换机制
其一,引导研究生学术想像力自由发挥。想像力是学术创新的前提,任何学科都需要自己的想像力。想像力是“一种联系和转化的思考能力,是理解在个人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和在个人周围的社会力量之间的关系的能力”[3]。学术论文写作是一个创造性活动,自然与学术的想像力密不可分。真正有价值的学术研究不是源于方法也不是源于技术,论文写作的真正新意和创造性在于人类的想像力。然而,学术创新不是空中楼阁,也并非要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或哥白尼提出日心说那样进行空前的、颠覆性的理念革新。事实上,研究生教育毕竟是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奠基阶段,想要做出创造性的学术理论或实践革新成果,对于研究生而言是很难达到的。学术想像力的培养源于生活,源于我们直接的或间接的个人生活体验以及对之所进行的持续不断的审视与反思。“那些有名望的思想家并不把研究工作与日常生活相割裂,他们舍不得冷落任何一方面,以至于不能容忍这样的分割”[4]。因此,学术想像力的培养必须以研究生的学科素养为基础,并与研究生的个人体验相结合。
其二,强化研究生学术写作的实作训练。学术论文的写作是一个实作而非空谈的过程,良好的学术写作能力必须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彰显效用。“如果学习是对于实作的不断了解,那么,最有效的学习便是实作,而不是空谈”。学术写作的最大忌讳就是“纸上谈兵”。学术写作的想像力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建立在并且也只会建立在扎实的学术素养之上,而这种学术素养必须建立在大量的实作的基础之上。学术世界就是创造一个新的文本世界,这就要求学术研究者善于发现、勇于假设、小心求证,把流动的、零散的学术思想凝固为系统的、具体的学术文本。但是,用文字捕捉思想的过程本身就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缺乏一定的学术素养和学术逻辑很难将其文本化,这需要不断地尝试、演习和训练,即在实作中提升自身的学术写作能力。
(责任编辑:黄白)
[1]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87.
[2]托尼·比彻,保罗·特罗勒尔.学术部落及其领地——知识探索与学科文化[M].唐跃勤,蒲茂华,陈洪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7.
[3]C·莱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像力[M].陈强,张永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6,211.
[4]J·莱夫,E·温格,情境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M].王文静,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
Academic Tribal:the Characteristics and Guidance of the Local University graduate student Academic Culture
NIU Jun-ming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Nanning 530006,China)
Academic culture is inevitable to build the graduate student education academic environment, is also a graduate student education must present academic belief.Academic culture presents typical tribal landscape, the local university graduate student is mainly within their respective academic tribes in the value of their sense of belonging.The lack of academic tribes belonging to local university graduate student be tangible or intangible force isolation or scattered on the edge of the academic field,which makes academic culture shows a marginalized, utilitarian tendency increasingly and lose norms. To explore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cal university graduate student's academic tribal culture, strengthen the direction of the local university graduate student's academic tribal culture lead to set up th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for local university academic culture rational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of talent traini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and far-reaching.
local university;postgraduate education;academic tribal;academic culture
G643.0
A
1671-9719(2016)7-0106-04
牛军明(1989-),男,河南平顶山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与民族高等教育。
2016-04-20
2016-05-06
2015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 “地方大学研究生部落的文化透视:教育人类学的视角”(YCSW201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