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链接>>>法治关爱由“软任务”向“硬指标”转变
2016-03-19
关爱明天 2016年1期
新闻链接>>>法治关爱由“软任务”向“硬指标”转变
宜宾市政法系统积极开展的社区矫正、法律援助等工作是对下一代进行法制关爱的典型代表。
据宜宾市政法委副书记刘畅介绍,宜宾市在推进社区矫正工作中始终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严格实行党政目标绩效管理,实现了各级领导干部对社区矫正工作的领导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由“软任务”向“硬指标”转变。同时,通过建立联席协调机制,各成员单位特别是公、检、法、司等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彻底改变了司法行政单打独斗的格局,全面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管、部门主抓的良好局面。
9年来,宜宾市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7399人,解除矫正5137人,先后对303名违法违规的社区服刑人员给予了警告处分,58名撤销缓刑,7名撤销假释,14名给予治安处罚,对48名暂予监外执行罪犯收监执行,重新犯罪率始终控制在0.02%以内,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015年8月,宜宾市司法局通过高效、精准的甄别,依法特赦社区服刑人员93名,其中未成年人90人,占97%,快速传递了党中央的关爱。
2015年1—10月,宜宾市司法局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1168次,办理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231件。成功为屏山县未成年人熊某追索移民安置房维权,为熊某讨回了安置房;帮助宜宾县未成年学生彭某打赢了意外伤害保险合同纠纷案,获得保险款5万余元;帮助未成年学生朱某获得侵权损害赔偿87万余元。以帮扶矫正为关键,切实关爱特殊青少年群体。针对全市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1465名的情况,宜宾市司法局联合多部门建立了“多对一”和“一对一”的帮扶措施;针对因有刑释人员或其他特殊原因而导致生活特别困难的家庭,2015年共落实政府帮扶资金22万元。
(刘凯本刊记者王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