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洛阳市烟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的推广应用

2016-03-19董昆乐李丽华赵世民康业斌李淑君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33期
关键词:烟蚜放蜂烟苗

董昆乐,苗 圃*,李丽华,赵世民,江 凯,康业斌,李淑君

(1.河南省烟草公司洛阳市公司,河南洛阳 471000;2.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河南洛阳 471003;3.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河南许昌 461000)



洛阳市烟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的推广应用

董昆乐1,苗 圃1*,李丽华1,赵世民1,江 凯1,康业斌2,李淑君3

(1.河南省烟草公司洛阳市公司,河南洛阳 471000;2.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河南洛阳 471003;3.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河南许昌 461000)

从组织保障、技术操作、推广应用3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洛阳地区烟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推广体系,为该项技术在更大的领域进行普及和推广提供了借鉴。

烟蚜茧蜂;蚜虫;洛阳;规模繁殖;技术推广

蚜虫属半翅目,包括球蚜总科和蚜总科共500余属,世界已知种类有4 700余种,我国已知有1 000余种[1]。蚜虫寄主杂、分布广、种类多、繁殖快,能够利用刺吸式口器吸取植物的汁液,造成植物生长速率降低、发育不良,还能传播多种植物病毒,成为严重危害农林作物的害虫之一[2-3]。近年来,随着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一些简单有效的化学防治措施已经显现出巨大的弊端,抗药性、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促使人们不断探索新型绿色防治的途径。

烟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是一种“以虫治虫”的绿色防治措施,在云南烟区应经广泛应用。烟蚜茧蜂(AphidiusgifuensisAshmead)属膜翅目蚜茧蜂科蚜茧蜂属,是烟蚜(桃蚜)、麦二叉蚜、萝卜蚜、甘蓝蚜等蚜虫的内寄生性天敌,对烟蚜的自然寄生率通常为 20%~60%,最高达 89.16%,对蚜虫的防治效果显著[4-5]。洛阳市烟草公司经过3年时间的探索与应用,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完善的推广体系。为使该项技术能够在农业领域广泛推广和应用,笔者从组织保障、技术操作、推广应用3个方面介绍了该推广体系。

1 组织保障

1.1 成立领导小组,完善推广队伍 市局(公司)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及执行小组,确定推广目标,制定项目实施方案,细化任务,责任到人,并制定检查考核方案,不定期对各产区进行巡回检查,确保项目实施。

各县局(分公司)成立技术推广队伍,由技术负责人带头,固定专职管理人员和繁蜂放蜂操作人员,负责全县的繁蜂、放蜂、宣传推广等工作,要求各级人员积极参加市、县、站组织的各种技术培训,并能够积极配合上级的调遣和安排,建设一支技术过硬、素质过硬的技术推广队伍。

1.2 加强培训宣传,普及应用技术 建立市、县、站三级培训体系,针对寄主植物培育、繁蚜、繁蜂、放蜂等环节制定培训计划,为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全方面的培训和指导,确保繁蜂技术的落实,全市常年培训技术骨干达480余人次。同时,在全市范围发放宣传单页,组织大规模田间放蜂现场会,扩大该技术在群众中的影响力,为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打下坚实基础。

2016年5月16日,河南省烟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推广应用现场会在洛阳召开,为全省植保人员全面展示了烟蚜茧蜂的繁育及防治技术,极大促进了洛阳市烟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的推广,同时也将该技术推向全省农业领域,对该技术在全省的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

1.3 全市统筹规划,完善基础设施 根据推广任务和目标,合理规划全市繁蜂点的地理位置和数量,完善繁蜂基础设施。洛阳市根据烟区分布及地理环境特点,在汝阳县三屯镇建设1个烟蚜茧蜂繁育基地,作为全市一级繁蜂点,主要承担烟蚜茧蜂的保种、繁育及创新研究等工作;在洛宁、宜阳、伊川、嵩县等植烟县增设8个二级繁蜂点,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充分发挥各繁蜂点的地理优势,缩短运输距离,扩大辐射面积。

洛阳地区的繁蜂设施全部采用单栋育苗大棚改建而成,大棚规格为:长×宽×高=40.0 m×8.0 m×3.5 m,占地面积为320 m2;在每个大棚内部的育苗池内搭建8个繁蜂拱棚,由可拆卸支架和60目防虫网组成,繁蜂拱棚规格为:长×宽×高=10.0 m×4.0 m×1.8 m,占地面积为40 m2。拱棚内部用红砖铺设1条0.5 m宽的走道,便于繁蜂操作。截至2016年,全市共建成繁蜂大棚32座,繁蜂总量可满足洛阳市烟田全覆盖。

2 技术操作

2.1 规模繁蜂 洛阳地区全年可进行2期繁蜂:一期采用幼苗繁蜂,自2月上旬育苗开始至5月下旬结束;二期采用成株繁蜂,自6月上旬移栽开始至7月下旬结束。

一期幼苗繁蜂是在繁蜂拱棚内使用200孔育苗盘,每盘100株烟苗进行漂浮育苗,在大十字期进行烟蚜的接种。4月上旬以前,洛阳气温较低,烟苗长势慢,烟蚜接种量过大则会影响烟苗生长,可按1∶15~20的比例进行接蚜,即1盘带蚜烟苗接15~20盘新烟苗,每株接3~5头。4月中下旬以后,温度逐渐升高,烟苗长势较快,可适当多接,按1∶8~10的比例接蚜,每株接8~10头。15~20 d后烟蚜量每盘可达10 000~15 000头,此时按照蜂蚜比1∶50~100进行接蜂,将大棚温度控制在17~27 ℃,湿度在60%~80%[5-6],15 d左右便可形成大量成蜂和僵蚜。

待成蜂和僵蚜收集完毕,将繁蜂拱棚腾空,并将剩余健壮的带蚜烟苗移栽至棚内,进行二期的成株繁蜂。株距行距均为40 cm,由于是带蚜移栽,成株繁蜂法减少了接蚜的过程,但要注意加强肥水管理,以免烟蚜繁殖过快造成烟苗生长缓慢。当单株蚜量达到4 000~5 000头时开始接蜂,该过程一般需要20~30 d,接蜂仍按1∶50~100计算接蜂量,同样温湿度条件下,15 d后每株可繁蜂6 000~8 000头。目前,2种方法单位面积繁蜂量均可达2万~3万头,相比之下,成株繁蜂法易于管理,且人工成本较低,但繁蜂量较幼苗繁蜂法稍低,2种方法结合使用,只需1次育苗便可实现2次繁蜂,大大提高了繁蜂效率。

2.2 种蚜种蜂的保存 为满足第2年的繁蜂需求,冬季需要对烟蚜和烟蚜茧蜂进行保种。结合洛阳地区的气候特征,采用大白菜作为烟蚜的寄主植物[7],立秋之后在大棚内种植大白菜,与繁蜂季节不相冲突,且能增加大棚收益。翌年春季,大棚内会有若蚜活动,将若蚜集中转接至1个大棚,并加以保护和繁殖,从而得到种蚜,待繁蜂开始时,将白菜上的种蚜转接至烟苗上。同时,随着气温的逐渐上升,大白菜上剩余的种蚜迅速繁殖,以老熟幼虫在僵蚜内越冬的烟蚜茧蜂也开始孵化,烟蚜茧蜂种群数量会逐渐增大,从而得到种蜂。

3 推广应用

3.1 烟蚜茧蜂的释放时期 根据洛阳地区大农业与烟草农业蚜虫的发生期以及烟蚜茧蜂的繁育周期,将蚜虫的生物防治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为大农业防治阶段,时间在5月中上旬小麦成熟以前,该时期洛阳地区平均最高气温在30 ℃以下,是烟蚜茧蜂繁育的最佳时期,繁蜂量大,但烟田蚜量极少,而该时期是洛阳地区小麦的抽穗至灌浆期,是麦二叉蚜危害的关键时期[8-9],此时可在烟田附近的小麦上进行大面积释放,防止小麦收割以后蚜虫大量迁飞,同时也为大农业的推广奠定了基础。第2阶段为预防性防治阶段,时间在6月中下旬,该时期烟田蚜虫开始零星发生,危害较轻,而各县繁蜂点也陆续繁育成功,可根据繁蜂量及蚜虫发生区进行大面积适量放蜂,防止蚜虫数量增长。第3阶段为重点防治阶段,时间在7月中上旬,该时期是烟田蚜虫危害最严重的时期,但由于气温过高,也是繁蜂最困难的时期,此时应该有针对性地对蚜虫发生严重的地块进行重点防治,避免盲目地大规模释放。

3.2 烟蚜茧蜂的调配及运输 烟蚜茧蜂不喜高温,且体型瘦小,运输过程中由于车厢温度高、通风条件差、生存空间小等问题,容易造成烟蚜茧蜂的死亡,因此,烟蚜茧蜂不适合长途运输。为降低运输过程中的死亡率,洛阳采用圆筒形或立方形的尼龙网容蜂袋,增加活动空间,并使用冰块、开空调等降温措施保证烟芽茧蜂的活力。

烟蚜茧蜂是寄生性天敌,需要有蚜虫来为其延续后代,因此,它的释放要有针对性,要在蚜虫种群密度达到经济阈值的烟区进行释放。而田间蚜量调查是烟蚜茧蜂精准释放的依据,本着就近运输、合理分配的原则,各县繁蜂点安排田间调查员,密切观测田间蚜虫发生情况,定期向市公司上报观测数据,市公司根据上报情况,建立蚜虫监测数据库,分析并判断蚜虫发生趋势,对需要放蜂的区域,及时通知放蜂队就近收蜂,2 h内到达放蜂地点并释放。

3.3 烟蚜茧蜂的释放 烟蚜茧蜂的田间释放有成蜂散放和僵蚜投放2种方式,洛阳地区多采用成蜂散放为主僵蚜投放为辅的方式。成蜂散放是将繁蜂棚内的成蜂收集至尼龙网容蜂袋中,在烟田中打开容蜂袋边走边放,任成蜂自由扩散,寻找烟蚜寄生。在蚜虫危害严重的烟区,在成蜂数量有限的情况下,补充投放僵蚜。而僵蚜的收集有僵蚜苗和僵蚜片2种,僵蚜苗收集时用塑料袋将僵蚜苗的根部包裹起来,以便延长僵蚜苗的存活时间,投放时,将包裹的僵蚜苗竖立放置在烟沟或烟田地头即可;僵蚜片则是将成株繁蜂法获得的带有僵蚜的叶片采摘下来平放到烟沟中,防止太阳暴晒。投放时,僵蚜苗或僵蚜片与烟株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可接触烟叶,可有效避免僵蚜苗或僵蚜片传播病毒病。

据统计,洛阳地区2013—2016年烟田累计放蜂面积达2.40万hm2,小麦、桃树、油菜、萝卜、白菜等大农业作物累计放蜂0.38万hm2,放蜂区蚜虫种群密度明显低于非放蜂区,使烟农节约防治成本157.5元/hm2。参考文献

[1] 黄晓磊,乔格侠.蚜虫学研究现状与学科发展趋势[J].昆虫学报,2006,49(6):1017-1026.

[2] 唐平华,陈国平,朱明库,等.蚜虫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植物保护,2013,39(12):5-12.

[3] 安德荣.陕西省烟草病毒病的发生、流行成因及防治技术[J].中国烟草科学,2002,23(1):46-48.

[4] 任广伟,秦焕菊,史万华,等.我国烟蚜茧蜂的研究进展[J].中国烟草科学,2006,21(1):27-30.

[5] 谷星慧,杨硕媛,余砚碧,等.云南省烟蚜茧蜂防治桃蚜技术应用[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5,31(1):1-7.

[6] 王树会,魏佳宁.烟蚜茧蜂规模化繁殖和释放技术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S1):377-382.

[7] 吴兴富.烟蚜茧蜂繁殖利用概述[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5):306-308.

[8] 王美芳,原国辉,陈巨莲,等.麦蚜发生危害特点及小麦抗蚜性鉴定的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06(7):58-60.

[9] 夏玉荣,封超年,王正贵,等.小麦抽穗至灌浆期蚜虫防治技术研究[J].麦类作物学报,2009,29(3):543-547.

Application of Biological Control Technology ofMyzuspersicaewithAphidiusgifuensisin Luoyang

DONG Kun-le, MIAO Pu*, LI Li-hua et al

(Luoyang Branch, Henan Tobacco Company, Luoyang, Henan 471000)

Organizational guarantee, technical operations and application of the biological control technology of Myzus persicae withAphidiusgifuensiswere expounded to widespread use in wide range in agriculture.

Aphidiusgifuensis; Myzus persicae; Luoyang; Mass rearing; Application

河南省烟草公司项目(HYKJ201408)。

董昆乐(1985- ),男,河南洛阳人,农艺师,硕士,从事植物保护研究。*通讯作者,硕士研究生,从事烟叶生产研究。

2016-10-24

S 476.3

A

0517-6611(2016)33-0125-02

猜你喜欢

烟蚜放蜂烟苗
放蜂
福建烟区不同世代烟蚜茧蜂对烟蚜的寄生效应
提高樱桃坐果率措施有哪些
田间不同放蜂量防治玉米螟试验
烟蚜茧蜂对不同龄期烟蚜的寄生选择及其子代发育表现
漂浮烟苗饲养烟蚜及烟蚜茧蜂技术研究
几种不同氮源配比营养液对烟苗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赤眼蜂不同放蜂量对松毛虫防治效果的影响
外源生长素浓度及处理时间对烟苗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寄主烟蚜饲养周期与饲养质量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