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众审美文化视域下的性别错置时尚及流行根源

2016-03-18祝嘉琳

当代青年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情结男权崇拜

祝嘉琳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大众审美文化视域下的性别错置时尚及流行根源

祝嘉琳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性别错置”这一概念大致借用了西方精神病学和心理学中的能指,特指生理性别上为女或者男,在性对象上是正常的(即爱恋异性),只是在气质上出现反向的现象,具体包含女性男性化与男性女性化两种。前者的代表有李宇春、周笔畅等,后者的代表有F4、木村拓哉、向鼎等。这一在当下青少年中得以流行的现象根源是根深蒂固的女性对男性的崇拜情结与消费社会下发达的大众传媒合谋的结果,而并非女性意识的觉醒。

性别错置;女性男性化;男性女性化;根源

“性别错置”现象是21世纪在我国大众审美文化领域集中出现的一种青春时尚现象。正如学者贺雪飞指出的:“一个社会、一个时代时尚文化的产生及潮起潮落,都不是空穴来风,它有着深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原因。时尚,本质上都不是一种特立独行的孤立现象,而是一种文化现象。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时尚,时尚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心理现象,是一个时期内大众社会中许多人都在实践和追随的一种新的物质生活方式或精神生活方式。”[1]因此,探讨该时尚现象的内涵、分类及流行的社会文化根源,对于把握当下的文化生态和青年的文化心理有着不可小觑的意义。

一、“性别错置”的界定

“性别错置”这个概念必须从“性倒错”这个概念谈起。“性倒错”原本是精神病学和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要界定这个概念,必须从精神病学中的另一个概念同性恋谈起。同性恋一词由匈牙利裔奥地利作家,也是同志权利的宣导者Kertbeny于1869年首创,意指对相同生理性别者产生性欲望的人。1870年,柏林精神病学家 Karl Westphal 将这种状态称之为逆性别情感或性别倒错( Contrary Sexual Feeling)。根据Westphal 的观点,男性性倒错者表现出明显的柔性气质并且对同性有性的欲望,女性性倒错者的行为似男性,对男性没有性的渴望而更喜欢其他女性。弗洛伊德在《性学三论》中又提出了“性倒错”这一概念。他认为,性倒错即性对象之倒错,它有三种不同的形态:(1)完全倒错,即性对象永远是同性,异性绝对不能成为在性方面所渴望的对象。在完全性倒错者看来,异性无关紧要,甚至令人嫌恶。(2)两栖性倒错(性心理的半阴阳),即性对象可以是同性,也可以是异性。这些性倒错者没有什么明显的特征。(3)偶尔倒错,即在某些外在环境里,多半因为正常的性对象遥不可及,或者经由模仿,以同性为其性对象而获得满足。[2]在中国的精神病学界,将性别倒错又称为易性别癖,患者的特点是对自身性别认定与生理上的性别特征恰好相反,如喜欢男扮女装、言语和体态及举止女性化、戴胸罩、用卫生巾等。由此可见,源自于西方的“性倒错” 侧重于指生理性别上的男或者女在性对象上爱恋同性的现象,亦即同性恋现象。本论文所谓的“性错置”,只是大致借用了西方精神病学和心理学中的能指,但是所指却不相同。本文的“性错置”指生理性别上为女或者男,在性对象上是正常的(即爱恋异性),只是在气质上出现反向的现象,具体包含女性男性化与男性女性化两种现象。之所以用“错置”替换“倒错”,是因为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实质上都是中性化偶像,并且他们在性对象上是正常的,即没有出现与正常的性取向相倒的行为,故直接将“倒错”拿过来用不合适,特用“错置”来替换。

二、新世纪性别错置时尚——女性男性化与男性女性化

我们认为,新世纪女性男性化现象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外在形象上与传统女性相悖。在传统社会里美女的标准当然因朝代和人而异,但是从古汉语当中大量描绘女性的褒义词可以看出,传统社会里的美女有一些大致的标准,像肤如凝脂、手如柔荑、腰如细柳、眉如柳叶、齿如瓠犀、嘴如樱桃、领如蝤蛴、长发如丝,给人视觉的总体印象则应该是秀丽端庄、妩媚娇羞、莺声燕语等。21世纪尤其在2005年以后,一批外在形象上与传统女性迥异的,颇有男性化的女性大红了。她们典型特点是留短发、拒绝裙装、嗓音低沉,外形上给人的总体感觉是硬朗、干练利落,典型代表人物是李宇春、周笔畅。还有一类女性,在外表上与传统女性无异,如面容清秀、美丽等,但是在内在性格上却与传统女性迥异。她们性格上要么凶蛮暴躁、飞扬跋扈,要么豪气冲天、刚烈、坚强、独立,极为重视个人尊严,总之是一副强者姿态,最突出的特点是一改传统女性对男性的顺从、驯服,反而以任性、霸道、强势的姿态要求男性以她们为中心,对她们无条件地迁就、顺从、服从。这类女性的典型代表有韩国电影《野蛮女友》中的野蛮女友、香港电影《河东狮吼》中的柳月娥。除此之外,电影《我的野蛮师姐》《麻辣女教师》《我的老婆是大佬》等作品中的女主角都是此类性格。

男性女性化现象并不是21世纪才出现的新现象,而是古已有之。本文要讨论的男性女性化现象与古代的男色现象颇有几分相似但又有所不同。中国古代的男色现象据考证在至今约3000年的商代就有了,之后在历朝历代的贵族中都不断地出现,以受汉儒的道德规范、仪礼教条的约束力最弱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为最盛。第一,古代以色取悦于男人的男子一般都是柔媚婀娜颇有女人之姿的,以秉笔直书传于世的司马迁的《史记 • 佞幸列传》记载道:“非独女以色媚,而士宦亦有之。昔以色幸者多矣。”[3]汉代班固在《汉书 • 佞幸传赞》中也道:“柔曼之倾意,非独女德,盖亦有男色焉。”[4]最早书写男子之美的文学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从这个时期的文学中也可以看出男色的特点。经典的如宋皇室成员刘义庆所撰的《世说新语 • 容止十四》中对潘安、卫玠、嵇康等美男子的描述,这些男子外貌上大多是美丽、清秀、皮肤白皙,甚至傅粉施朱,好妇人之服。本文要讨论的男性女性化现象即指男子在外在气质上颇有女性之姿,突出的特点是:面容秀丽,留长发、剪发帘、戴彩片或“强生美瞳”;在服饰上,有时会穿裙子,且偏重一些传统意义上的女性色,如天蓝、粉红、黄色等大胆、艳丽的颜色;举止上有时会故意显得活泼、可爱等。可见古今男性女性化颇有相通之处。第二,古人所说的男色,不仅是容貌美丽动人,即在外在气质上与女性相似,还包含了情欲的成分。中国古代的同性恋之风兴起于商代,与男色的兴起时间同步,两者一般都是纠缠在一起的。①施晔.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同性恋书写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49-57.此书从最基本的材料爬梳入手,收集了大量的古代文学各个体裁的同性恋书写,是系统研究同性恋现象的重要资料。罗竹风主编的《汉语大词典》对“男色”的释义是“谓男子以美色受宠”,[5]对“男妾”的释义是“旧指权贵妇女身边供狎弄的美男”,[6]从这两个释义均可以看出,“色”不仅仅指姿容,还包含情色之欲。 就当下的相关报道来看,消费时代的“男色”显然是舍弃了“色”之“情欲”而从视觉感官角度入手独取其“容貌”之意的男性色相,是当下“眼球经济”的一个表征——这是今之“男色”与古之“男色”的最大区别。第三,在古代社会,由于妇女的地位很低,所以古代的美男子一般只会取悦于男人(一些贵妇人或有权势的女人除外)而获得财富、权势。古代的女性也好男色,最典型的如《世说新语 • 容止十四》中记载的女子掷果潘安的典故,但是美男子们却不会为女人而“盛开”。如今的消费时代,商家们眼看着女性们有了独立的经济能力,就瞄准女性这个巨大的消费市场,自诩男色、花样男子、粉雄等是为她们而生的,尽管这种自诩的目的是盈利,但是当下的男色是为了迎合女性却是一个不同于古代的事实。总之,本文所讨论的21世纪的男性女性化现象是指天生拥有接近于女性的美丽相貌、身材,有些也比较好女性打扮的男性。这些男性只是在外表上有女人气,在内在气质上还是正常的男性。大众审美文化中男性女性化的代表人物有因台湾电视剧《流星花园》而风头无量的F4、日本影星木村拓哉、因2006年选秀节目《加油,好男儿!》而走红的向鼎、因2010年选秀节目《快乐男声》而拥有大批女粉的刘著等。

从当前娱乐媒介的使用来看,天生拥有几乎是女性的美丽相貌、身材,同时又比较好女性打扮的男性(如刘著)又被称之为伪娘。所以,伪娘是那一类天生特别像女人又好女人装扮的男人,它可以看作是男性女性化的一种比较极端的现象。需要说明的是,本文讨论的男性女性化现象不包括反串男、异装癖、人妖、男同等现象。反串男和异装癖一般出现在艺术作品中,即通常所说的男扮女装,这些男子在外形上通常都阳刚十足,完全通过化妆或者夸张、矫揉造作的扮相、表演来假装成女子。比如近年十分走红的李玉刚和小沈阳,李玉刚外表挺拔俊朗,但通过穿女装、走女步、模仿女声把古代女子演绎得惟妙惟肖;小沈阳经常通过穿裙子、摆兰花指、学娘娘腔来装女人。反串男现象目前还未风靡成青春时尚,均不在本文的讨论之列。

三、21世纪性别错置时尚流行的社会文化根源

女性男性化和男性女性化,无疑是大众媒介中颇有特色的亚文化现象,追捧者都是以青年女性居多。撇开媒体宣传等外在因素,当下的青年女性为何热衷于另类偶像值得深思。

在深入探讨这一时尚的流行根源之前,必须要澄清一个问题:青年女性对性别错置现象的追捧能否如不少研究者认为的是女性主义意识的体现呢?我们认为不然。何谓女性主义,学界没有定论,但从中西大量的理论和实践来看,女性主义除了指女性在经济和政治上与男性拥有同等权利之外,还指女性要有凸显自我性别特征的身姿和风采,要有自我、独立、个性等性别意识,要有属于女性自己的独特的生命体验和人生感悟等。女性主义的核心不在于抹杀女性的性别特征而追求与男性趋同,而在于把女性视作在经济、政治等社会权力上与男人平等的、在人格上不依附于男人的独立个体,并力图颠覆男权意识形态。由此看来,青年女性观众追捧性别错置现象与她们的女性主义意识没有关系。我们认为,这一现象得以成为时尚的根源在于女性在几千年的男权社会的压迫下内化而成的男性崇拜情结,即对男性身份的羡慕和渴望这一文化心理,因为有了这种情结导致了女性在建构自我身份时会出现对男性的幻象。弗洛伊德曾把这种情结称之为“菲勒斯情结”,弗洛伊德在1925年的论文Some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the anatomical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sexes中强调小女孩的阴茎嫉妒:“她看到并且知道她没有阴茎,所以想要拥有一个阴茎。”[7]按照弗洛伊德这种看法,女性由于生理上较之男性的“缺陷”,故与生俱来对男性有崇拜情结。后世许多学者对弗洛伊德的这一学说表示质疑,夏洛特 • 普洛珍(Charlotte Prozan)认为,弗洛伊德的这种观点是他受当时性别歧视的社会和文化的影响的后果,具体来说,是他受到天主教对当时医学基本观的影响、犹太教的影响以及家庭背景的影响的后果。[8]不少女权主义者更是认为弗洛伊德这一理论毫无科学依据,明显是他自己在男性至上主义思想主导下将男性作为正常的来看待,而女性在以男性为参照物的情况下就变成了异类,像著名女权主义者米勒特(Kate Millett)就将弗洛伊德的“阴茎嫉妒”理论看作是“性别政治的意识形态中最强大的反革命力量”。[9]后世诸多学者对弗洛伊德的上述质疑是否正确我们姑且不论,但是从目前生理学、心理学等的研究成果来看,的确没有明显的科学证据显示由于女性比之于男性少了一个阴茎而对男性有着与生俱来的崇拜情结,弗洛伊德的这一理论的确带有很浓的主观色彩。但是,弗洛伊德提出的女性对男性的崇拜情结是有独创性的,只是我们认为女性对男性崇拜不一定是因为生理上缺失阴茎造成的,而是男权文化长期压抑下的结果。

崇拜心理是人类自古以来就有的一种社会心理,远古的人类有图腾崇拜、神灵崇拜、水崇拜,后世又有英雄崇拜、偶像崇拜等。人类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崇拜心理呢,从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来看,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以及现实生活中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矛盾是崇拜心理产生的根源,即人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不平衡状态就是崇拜。崇拜与被崇拜者之间,一般都具有不可比性,崇拜者能够清醒地看到两者之间的差距。崇拜中表达崇拜者对被崇拜者的渴望、羡慕、敬佩、赞美、欣赏等情感,体现了希望成功,追求完美的心态。[10]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绝对的男权社会,男子比之女子而言,在家庭地位、受教育程度、社会地位等方面都具有绝对的优势。从崇拜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两者优劣上的悬殊和不可比性,使得女性自然而然会对男性产生崇拜心理。第一,按照拉康的镜像理论,任何主体身份的获得都是需要借助“他者”的目光来建构的。在男权社会中,男人对于女人而言是绝对的他者,男权意识形态无孔不入地在规训这女人该如何如何以男人为中心,因此,古代女子在自我身份建构时只能时时要求自己以男性的标准来建构,即在弗洛伊德所谓的自我层面上即意识层面上只会时时要求自己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封建女子以得到男子这个他者的认同从而完成身份的建构,即便是有男性崇拜情结也不敢去奢望自己在外形上或者性格上有一些男性特质什么的,即古代女性在自我身份建构时是没有多少男性幻象的。第二,由于女子在古代的地位太低,虽然古代社会也有男色,女子对着潘安等美貌男子也会掷果驻足观赏,但女子对男子的崇拜心理是找不到一个直接的宣泄口的,因此,古代女子只有如弗洛伊德所说的那样,通过将父亲视为爱的对象,或者获得一个丈夫,或者获得一个男孩等方式来间接地宣泄她们的男性崇拜情结。古代女性之所以把男子作为天来看待,我们认为,除了封建意识形态的影响之外,与隐藏在女性内心深处的男性崇拜情结也有关系。

在现代社会中,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日渐淡化,教育不再是男性的特权,男女工作机会均等,但是,由于男性在生理上较之女性的优势以及男权意识形态太过于根深蒂固,使得不单单在中国,就是在世界范围内男权思想依然严重。不要说是有着几千年夫权文化的中国,即便是美国这样不带封建性胎记的现代化强国,强势的美国女人都不是美国男人择偶的首选,据说美国男人最喜欢拥有的是美貌、温柔、善于持家的俄罗斯女人。男权社会里的男子自然就是希望女子以他为中心、男强女弱、男主外女主内。因此,当下的女性依然可以感受到男权社会无处不在的压抑:还在娘胎的时候,或许你的父母就希望你是个男孩;儿童成长期,或许因为你是女孩而受到父母的怠慢;找工作的时候,备受性别歧视;婚恋时期,时常在事业和家庭的取舍上犹豫不决……而这一切一切的遭遇和顾虑,男人从不曾有。男权社会的压抑还在,男女之间的优劣差别还在,从上述崇拜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女性对男性的崇拜情结就还在。

与古代社会不同在于,当下的女性的男性崇拜情结已经得到了直接的宣泄,途径有两条:第一,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普及和提高,经济、政治和社会地位的提高以及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不少现代女性在自我身份建构的时候自觉地加入了一些男性特质,比如穿着上的男性打扮,性格上如男人一般坚强、勇敢、果断、干练,希望事业上能做出一番成就等。第二,通过观赏大众传媒打造下的性别错置时尚来实现。相比男人而言,女性的耐心和更多的闲暇时间决定了她们一向都是电视文化的最忠实受众。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拥有了独立的收入和自由的生活方式,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商业资本开始研究如何迎合和取悦于她们。或许,大众媒体无法如学者一样谙熟女性艳羡男性身份这一深层次的文化心理,他们打造李宇春等偶像的本意也不是迎合这种文化心理,但是请不要忘了,求新求变是媒体的本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牢牢地抓住观众的眼球。当屏幕上一个个美女已经让受众产生审美疲劳了之后,挖掘与传统审美观有所偏差的形象的价值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于是便有了大众传媒轰炸似地对李宇春、周笔畅、向鼎等这些一夜成名的孩子们的大肆追踪、报道,有了电视台一次又一次地发起诸如《超级女声》、《快乐男声》、《加油吧,好男儿!》等选秀活动,有了电影公司乐此不疲地拍了一部又一部韩国电影《野蛮女友》的中国版,有了出版社争相出版“男色”写真集,网络媒体制造大量的“男色”新闻等。德国思想家西美尔在《时尚的哲学》中说过:“东西不是生产以后才会变得流行,东西是为了流行才生产的。”[11]这就是说,消费社会的诸多时尚是被刻意打造出来的,性别错置时尚也不例外,它是大众媒体为了吸引女性的眼球而刻意为之的,但是,倘若我们仔细辨别之后似乎可以发现,李宇春、周笔畅等外形上男性化的角色,是六分女人加上四分男人组成的,野蛮女友等内在性格上男性化的角色是六分男人加上四分女人组成的,至于向鼎、刘著等男性女性化角色,则是四分女人加上六分男人组成的。当然,这只是个人凭着主观印象的大致划分,不同的受众可能有不同的印象,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些形象都具有双性合一的气质。这就是说,大众媒体刻意打造的时尚在无意之中却暗暗契合了女性对男性身份的艳羡这一深层次的文化心理。鲍曼在《现代性与矛盾性》一书中曾经说过:“商业广告竭力在社会语境中展示它们试图销售的商品,因此客户可以有意识地购买他或者她希望拥有的自我身份的象征。”[12]从这个意义上说,性别错置时尚同时满足这双重预期,它既是商业资本打造出来的并希望女性消费的时尚符号,同时又满足了女性在自我身份建构时的男性幻象。这些角色可以让现代女性不需要通过婚姻、生育等方式来直接宣泄自己的男性崇拜情结,即通过对这些角色的观赏就可以满足女性对男性身份的羡慕和渴望。本来,女性在男权文化的长期压抑下形成的男性崇拜情结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不会轻易流露,现在被大众传媒这么一刺激,就如同决堤的江水滔滔地倾泻出来了,于是大众传媒打造偶像—青年女性追捧—大众媒体从中获利之后再生产—青年女性再追捧的循环链,使得性别错置现象愈演愈烈,追捧这一时尚的女性也越来越多。

大众审美文化中的性别错置现象作为21世纪的一种青春时尚现象,是根深蒂固的女性对男性的崇拜情结与消费社会下发达的大众传媒合谋的结果。以青年女性为主体的受众对这一时尚的追捧并不是出于女性意识的觉醒,对改善自身在男权社会中的地位也毫无裨益,相反,这一行为折射出的对男性身份的认同还巩固了男权社会的权威。需要澄清的是:第一,这一时尚现象并不肇始于21世纪,但它却突出地流行于21世纪,我们认为这与21世纪我国全面进入消费社会有关。按照鲍德里亚的看法,消费社会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大众传媒以空前的广度和强度对社会进行无孔不入的渗入。[13]没有发达的大众传媒嗅觉灵敏的开掘,女性潜意识里的男性崇拜情结就不会被激发,性别错置现象也就成不了气候,所以说,这一现象流行于21世纪有一定的必然性。第二,既然大众传媒的影响力无孔不入,那么这一现象为什么会突出地表现为一种青春时尚现象即主要对青年人产生影响而不对中老年妇女产生影响呢?我们认为,女性对男性的崇拜情结当然不只是青年女性才有,中老年女性不仅有,可能还会更为强烈。但是,大众传媒以青年观众为定位打造出的性别错置现象本身就是较前卫和另类的,上述提到的偶像也主要是年轻、时髦的另类人物,他们不太符合相对保守的中老年人的审美习惯,所以自然无法在她们之中流行。

[1]贺雪飞.潮起潮落:时尚文化解读[J].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2(5):70-74.

[2]西格蒙德 • 弗洛伊德.性学三论 爱情心理学[M].林克明译.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 2004:23.

[3]司马迁.史记 • 佞幸列传(第六十五)[M].北京:中华书局, 1975:3191.

[4]班固.汉书(卷九三)[M].北京:中华书局, 1962:3741.

[5][6]罗竹凤.汉语大词典[G].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8:1305-1306.

[7][8][9]彼得 • 皮尔斯.人格的发展[M].唐蕴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6:112-114.

[10]祥贵.崇拜心理学[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 2001:4.

[11]齐奥尔格 • 西美尔.时尚的哲学[M].费勇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1:72.

[12]齐格蒙特 • 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M].邵迎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113.

[13]让 • 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Gender Misplaced Fashion under the Horizon of the Public Aesthetic Culture in the New Century and Popular Root Cause Analysis

Zhu Jialin
(School of Humanities, South Normal University)

The concept “gender misplaced” borrows the signifier of western psychiatry and psychology, especially the phenomenon that physiological gender is female or male and sex object is normal (that is, loving the opposite sex), just that the temperament is reverse, which specifically includes women masculine and male feminine.The representative examples of the former are Li Yuchun and Zhou Bichang,the latter are F4, Takuya Kimura, XiangDing, etc.The popular root cause of this phenomenon is the consequence of conspiracy that the ingrained female to male fetish and well-developed mass media in consumer society, rather than the awakening of female consciousness.

Gender Misplaced; Women Masculine; Male Feminine; the Root Cause

D432.7

A

1006-1789(2016)01-0046-05

责任编辑 杨 毅

2015-08-17

祝嘉琳,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文学、当代青年文化。

猜你喜欢

情结男权崇拜
Myth and Mechas
渐渐淡出那儿时的情结
告别“GDP情结”
古蜀国的宗教崇拜
我崇拜的那条“龙”
难舍难分的情结
渐渐淡出那儿时的情结
西夏天崇拜研究
我最崇拜的人
从古典到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