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吐槽”行为透视及其引导
2016-03-18张艳斌
张艳斌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当代青年“吐槽”行为透视及其引导
张艳斌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吐槽”行为已经成为当代青年网络互动的新形式、网络社交新途径和网络交流新方式。青年“吐槽”行为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表征出青年亚文化的仪式抵抗、自我认同感的价值诉求、后现代主义的颠覆之途。要疏导青年努力形成和具备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引导青年主动探寻和提升丰富充盈的精神生活;指导青年清醒认识和辨别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倡导青年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青年“吐槽”行为的良性发展。
吐槽;青年亚文化;社会心态;精神生活
在网络语境下当代青年掌握着网络空间的“话语权”。青年“吐槽”行为正作为青年网络互动的新形式、网络社交新途径和网络交流新方式,从网络生活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一路乘风破浪,在网络空间中蔚然成风,成为一种铺天盖地的新浪潮。透视当代青年“吐槽”行为的内涵与解读当代青年“吐槽”行为的意义,对于合理规范和引导青年“吐槽”行为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当代青年“吐槽”行为的内涵透视
“吐槽”一词,来源于日本漫才(日本的一种喜剧,类似相声)中的“突っ込み”,相当于中国相声里的“捧哏”(滑稽,逗人发笑的话或表情)。在中国台湾闽南语中也有类似读音的词汇,翻译为“吐槽”,它的字面意思为“往人家碗里面吐呕吐物”,引申为不给人家面子,当面揭穿数落的意思。与之相接近的词是“抬扛”、“掀老底”、“拆台”。由于“吐槽”带有“纠错”的语义特征,进一步引申为对某人某事的不满,这样“吐槽”就有了调侃、发牢骚、抱怨的意味,常常带有戏谑和玩笑成分。然而有时过度的恶性“吐槽”包含着谩骂甚至恶意攻击。青年在网络空间的“吐槽”通常存在两种指向:一是对社会中不合理、不规范的社会现象或事件表达看法、意见和态度,实现对社会的关注和参与;二是对于社会现实的无奈,宣泄内心隐秘的情绪和表露复杂的社会心态。
“吐槽”的兴起,发端于 ACG (英文 Animation、Comic、Game 的缩写,动画、漫画、游戏的总称)文化领域,如国内著名的 A 站和 B 站 (AcFun 和 Bilibili)是御宅族们的圣地,他们最喜欢边看动漫边用吐槽 “弹幕”评论,并以吐槽的方式交流沟通,表达各自的感受。随之,“吐槽”由ACG行业用语发展到网络用语,成为青年网络流行的表达形式,诞生了《万万没想到》、《十万个冷笑话》、《暴走大事件》、《笑工坊》等吐槽神作和“唐唐”“老湿”、“敖厂长”等吐槽神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我国网民以10-39岁年龄段为主要群体,比例达到78.4%。其中,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31.4%,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最大。[1]可见,我国网络社会崛起迅速,青年网民群体数量庞大,成为网络空间的中坚力量。“吐槽”已然成为青年群体最为活跃的网络行为和流行的一种生活方式,它既带有对现实社会生活客观的理性评判,带有对现实社会不合理、不规范现象的非理性表达,也夹杂着精神贫瘠的现代人对娱乐的过度消费,反映了青年的社会心态和精神世界。
二、当代青年“吐槽”行为的意义解读
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指出:“在任何时候,同表面现象相反,语言都不能离开社会事实的存在,因为它是一种符号。它的社会性质就是它的内在特征之一。”[2]青年亚文化的仪式抵抗、自我认同感的价值诉求和后现代主义的颠覆之途是蕴含在青年网络空间的各种“吐槽”行为背后的社会意义。
(一)吐槽:青年亚文化的仪式抵抗
青年亚文化是指在青年群体中存在的不同于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以显著区别于主流文化的风格和样式表现出来,为社会上处于从属地位的青年所接受,是从属、次要与支流的文化。[3]青年通过“吐槽”进行“抵抗”如同一场神圣仪式,这种仪式包含对权威的蔑视、权力的抵抗,宣泄情绪的狂欢,争取对社会事件的发言权。詹姆斯 • 凯瑞认为,传播是一场盛大的仪式,它 “不是指空间上讯息的拓展,而是指在实践上对社会的维系”,“不是指一种信息或影响的行为,而是共同信仰的创造、表征与庆典”。[4]青年“吐槽”以娱乐化的方式展开,在娱乐化的仪式中,青年尽情释放自我,展现“娱乐至上”的生活态度,表达对社会事件的关切。2014年的央视春晚上演了广大青年的“吐槽”盛宴,成为青年群体的集体狂欢,既有青年的嬉戏调侃与逗乐,也不乏玩世不恭、近乎荒诞的批评与嘲讽,因而,成为青年亚文化仪式抵抗的典型。青年在这场亚文化的仪式中获得情绪宣泄、情感体验和精神娱乐。然而,由于青年社会地位的局限,往往这种仪式抵抗的胜利并非实质性的胜利,仅仅是一种“乌托邦”式的欢呼。正如尼尔 • 波兹曼曾在《娱乐至死》一文中焦虑地指出,“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无论语言还是行为方式,大众越来越倾向于以一种娱乐的态度或方式来呈现。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都毫无怨言地成为了娱乐的附属品。娱乐在这悄无声息的氛围中,发动了征服大众的‘战役’,而结果自然是大众成为了娱乐的附庸”[5]。
(二)表达:自我认同感的价值诉求
自我认同是社会个体长期栖身于他所熟悉的生活世界而产生的对自身和环境的认知、体验和认可,这体现了社会对于环境的适应状态,是一种恒定、连贯的心理感受。[6]在当前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当代青年正处在现代性和自我认同的挣扎中,生存焦虑感和角色归属感交织,他们既要追求真我个性又渴望得到认同。吉登斯认为,自我认同就是个体以自身的亲身经历为依据,在不断的反思中理解到的自我。他指出,自我认同并不是被给定的某个结果,而是个体在反思性活动中不断生成的。[7]特别是现代网络空间的崛起,一方面,网络开放、共享、匿名、交互等特性,促进青年主体意识的觉醒,高扬人的主体性;另一方面,网络空间消解了时空感,因而现实感被模糊,甚至产生“现实倒置”,使得统一的、完整的、和谐的自我被多重的、断裂的、相互冲突的自我取代。青年在不断地通过反思与建构过程中,在网络空间利用“吐槽”行为表征出对自我认同的价值诉求,如“你看人挺有眼光的嘛,我就特别赐你一个和我说话的资格好了”等任性式的自我标榜、“无个性,不签名”等别出心裁的个性表达、“我始终没有沦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靠的就是坚强的品质”等反叛式标新立异。再如,“我是逗比”、“我是屌丝”、“2B青年欢乐多”等污名是很多青年口头禅式的自我“吐槽”,这种看似自我嘲讽、自我贬低、自我矮化的话并非青年内心世界真实的自我定位,实质上是通过这种自我表达的方式进行“我是谁”的自我确证,“刷”现实自我的存在感与寻求自我发展中的地位和身份。
(三)消解:后现代主义的颠覆之途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思潮,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鼎盛于20世纪80年代,分化于20世纪90年代。后现代主义关注时代发展、关注社会现实,在批判中直击现实、直面生活,现实性和时代性是其合理性所在。然而,后现代主义以“反传统”、“反理性”、“反权威”为特征,主张颠覆传统、消解人的主体性与解构中心,逐渐走向了相对主义。受此影响,青年奉行着“怎么都行”与“无所谓”的人生态度。权威坠落、草根至上、个性张扬的后现代主义构成了青年“吐槽”这一行为产生和流行的社会生态环境。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中,青年产生焦虑、烦躁、急躁和浮躁的心理情绪甚至是抑郁等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从思想上看,青年内心焦虑、思维跳跃、强调自由与不愿被拘束;从行为上看,青年擅长“无厘头”与“恶搞”,造成青年群体的心理失衡和失调,行为失范和失态。青年面对学习的压力、生活的无奈、工作的烦恼、情感的困扰等原本沉重的谈资,通过略带诙谐的表达变得轻松而有趣。但是现实生活中,不乏一群“吐槽族”,擅长“神吐槽”,他们张嘴就“吐”,自称“不吐槽会憋到内伤”。这些用力过猛、吐槽过度的“吐槽族”,是深受后现代主义影响的典型代表。青年群体的“吐槽”行为,追求感官的刺激与特立独行的行为方式,成为了后现代主义的重要特征。
三、当代青年“吐槽”行为的引导策略
当代青年“吐槽”行为具有多重复杂的社会意义,要通过青年社会心态的和谐、青年精神生活的丰富、青年对社会思潮的辨识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合理规范和引导青年的“吐槽”行为,避免恶性“吐槽”,实现“吐槽”行为的良性发展。
(一)疏导:努力形成和具备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
社会心态,是一段时间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类别中的宏观社会心境状态,是整个社会的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观的总和。[8]青年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心态的健康与否在很大程度上预示着未来社会能否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注重对青年的人文关怀,就要遵循青年的成长特点和规律,关注青年成长、关心青年成人、关爱青年成才,进而实现教育青年、服务青年与发展青年的目的;加强对青年的心理疏导,就要通过心理调适和社会支持不断排解和消除青年内心的不和谐因素,使得青年心理层面达到和谐状态即心理层面的内部自洽与外部相融,进而疏导青年的社会心理、平衡青年社会情绪与理顺青年社会期待。从青年这一受教育者角度出发,自尊自信就是要求青年正确地认识自己的生存境遇,准确地把握自己的个性特征,客观地定位自己的社会角色,达到对自我的正确认知;理性平和就是要求青年要摆脱“愤青思维”,克服肤浅与浮躁的情绪化表达,避免傲慢与偏见的非理性逻辑,进而少一些浮躁心理,多一点理性思维;积极向上就是要求青年要有乐观的阳光心态与饱满的精神状态,不牢骚满腹,不怨天尤人,不盲目攀比。广大青年只有努力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才能理性看待各种社会现象与社会事件,特别是那些伴随社会发展和特定历史时期出现的负面社会现象和带有时代发展局限的不规范、不合理的社会事件。
(二)引导:主动探寻和提升丰富充盈的精神生活
所谓精神生活,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在一定的物质生活基础上,现实的人利用其所拥有、选择、追求和创造的精神资源满足与超越自身精神需要的精神活动及其精神状态,它是人的本质存在方式。[10]发展性是青年的本质特征,具体表现为急剧变化的自然性、日趋成熟的社会性和逐步完善的实践性。青年的发展从生活角度来看,包括物质生活的发展和精神生活的发展两个维度。青年物质生活的发展是物质生活的改善、提高、提升;青年精神生活的发展是精神生活的健康、丰富、和谐。以精神生活主导青年的发展,实现青年的精神生活从人的发展的边缘到人的发展的中心转向,是青年发展的重要命题。我们要引导青年主动探寻和提升丰富充盈的精神生活,开启青年精神生活的现代化之路。首先,要推动青年精神生活观念的现代化。青年精神生活的现代化是以思想观念与思维方式的现代化为前提的。广大青年如果没有自由、平等、开放的现代意识,如果没有现代信息社会所需要的精神特质,其精神生活的现代化之路必然是坎坷的。青年要实现对传统社会封闭保守观念的颠覆和超越,培养平等、开放、分享与互动的现代思维方式。其次,要促使青年精神生活内容的现代化。规范性内容和发展性内容是青年精神生活的两种内容取向。规范性精神生活侧重“社会本位”,强调精神生活的内容要符合社会的需要,以社会所需要的思想观念和价值标准规范人的思想和行为;发展性精神生活则侧重“个体本位”,强调精神生活的内容要符合个体多样化的需要,以促进个体的个性化发展。传统的青年精神生活注重社会道德的规约、社会理想的凝聚、社会价值的引领等规范性内容。现时代条件下在注重青年精神生活规范性内容发展的同时,要更加注重青年主体性的彰显、能动性的发挥和创造性的提升;更加注重青年舒畅的心情、积极的心态、健康的心理;更加注重青年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等发展性内容。青年精神生活在社会价值引导与个体自主构建的相互协调中得以充实、完善与发展,进而迈向现代化。最后,要实现青年精神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如今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时空壁垒,以超越时空的形式改变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各种关系。青年要利用互联网拓宽休闲、娱乐、教育的途径和方式,通过在线学习、信息获取、人际沟通、休闲购物等过更加多样和开放的精神生活。
(三)指导:清醒认识和辨别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
以马克思主义正确指导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固本强基工程。广大青年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有效引导和整合社会思潮,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一要指导“形而上”理论层面的学理性研究,对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展开合理的“反思性研究”,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能够正确区分进步的社会思潮与落后的社会思潮、主流的社会思潮与非主流或反主流的社会思潮以及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伪马克思主义思潮等。青年要能够用正确的思想认识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既要吸收与借鉴社会思潮中的合理因子,又要批判与解构社会思潮中的错误甚至是反动的因素;既要反对片面夸大其合理性而采取的全面肯定态度,又要反对不加分析和思考而采取的全盘否定的倾向,也要反对将多样化社会思潮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泾渭分明,陷入“二元”对立的思维困境。二要指导“形而下”实践层面的方法性研究,对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展开有效的“对策性研究”,即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结合国情和世情,灵活运用多种具体方法探究对多样化社会思潮应有的应对之策。具体来讲,分析社会思潮,要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认清每一种社会思潮代表的阶级、阶层利益,这是解读和分析社会思潮的前提。要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将各种社会思潮放到其历史发展进程中考查。纵向上基于过去、认识现在、指向未来;横向上联系政治、经济、文化;在立体式的复杂网络中把握和分析社会思潮。青年要能够自觉运用以上方法,全面完整把握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对马克思主义做到思想上坚信不疑,行动上坚定不移,逐步地摆脱不良社会思潮对自身的负面影响。
(四)倡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三个倡导” 为基本内容,分别规约了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个人的价值准则,最大限度地提升国家、社会、个人价值追求。 青年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青年理应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首先,要遵循青年的认知需求,明确其认知水平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表达,不能仅仅停留在国家、社会的宏大叙事的话语表达体系,更要转变为人民大众日常生活领域的微观叙事的话语体系。 理论术语相对抽象与理想,大众话语更为具体与感性,更符合青年的认知水平,更加接地气、暖人心。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介入日常生活,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大众日常生活的深度融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通俗化并不意味着庸俗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化并不意味着简单化。 其次,要满足青年的情感需求,把握其情感共鸣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注重以理服人的同时,同样需要以情感人,充分发挥情感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激发青年的情感需求与情感期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说服力。通过抓典型、树榜样,极易引起大众在情感上的共鸣,进而潜移默化地引起大众在行为上的共振。 我们应当注意:一要善于发现和树立具有时代感和代表性的榜样。二要注意对榜样进行实事求是的宣传,宣扬正能量,克服局限性。三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和教育榜样,关心和爱护榜样。最后,要迎合青年的利益需求,找准其利益关注点。“‘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12]要关注青年关心的现实问题,解决好青年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利益诉求。 针对青年的利益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作出必要的理论解释,即讲清楚“怎么看”,也要满足青年的利益需求,即说明白“怎么做”。只有让广大青年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是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是有利于自身利益的实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存在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cnnic.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507/P020150723549500667087.pdf
[2]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三联书店, 1980:115.
[3]苏文清.青年亚文化探微[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6(4):102-105.
[4][美]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5:28.
[5]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68.
[6]黄剑.消费社会背景下的身体与自我认同[J].南昌大学学报, 2012(7):16-21.
[7]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三联书店, 1998:52-53.
[8]杨宜音.个体与宏观社会的心理关系:社会心态概念的界定[J].社会学研究, 2006(4):117-131.
[9]郑永廷、罗珊.中国精神生活发展与规律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12:159.
[10]廖小琴、廖小明.重构人的精神生活[M].北京:中央编译局, 2015:11-12.
[1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人民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3:31-32.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103.
The Contemporary Youth’s “Tucao” Perspective and Guidance
Zhang Yanbin
(College of Marxism,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Tucao” has become a new form of the contemporary youth network interaction, a new way of social networking and new network communication way.Youth’s “tucao” contains the profound social significance,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ritual of youth subculture resistance, identity value appeal, post-modern subversive.Therefore, we should dredge the youth to form rational and calm social psychology, guide youth to actively explore and enhance the spiritual life, guide youth to consciously understandand identify all kinds of social ideological trend and actively cultivate to practic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to realize the benign development of the youth“tucao”behavior.
“Tucao”; Youth Subculture; the Social Mentality; the Spiritual Life
D432.7
A
1006-1789(2016)01-0041-05
责任编辑 杨 毅
2015-09-21
张艳斌,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