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原型模仿的高职创业课程教学探索
——以《大学生创业基础》为例
2016-03-18周大志
周大志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青年创新创业学院,广东广州510550)
基于原型模仿的高职创业课程教学探索
——以《大学生创业基础》为例
周大志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青年创新创业学院,广东广州510550)
当前高职创业课程存在针对性不强、创业课程教学方式局限、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不紧密、考核方式不灵活、学生作业质量普遍不高等问题。为此,在高职创业课程设计与教学中,我们应考虑为学生设计原型模仿的教学思路,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设计合理的阶段任务并针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和知识传授,注重过程考核并采取灵活的考核方式开展创业教育。
高职;创业教育;原型模仿;对策分析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经历了“从创业竞赛到创业教育的试点、由师资培训到学生培养的承接、由课堂教学向多种模式的转变、由知识传授向素质教育转变”[1]的过程。2015年12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5]12号)明确要求从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全体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
在政策的推动下,创业课程将很快在全国高校实现100%的开设率,但创业教育实际产生的效果却不能令人满意,尤其是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尚存在诸多问题。笔者将分析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以《大学生创业基础》为例,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探索一种基于原型模仿的高职创业课程教学方法,试图提升创业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高职创业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针对性不强
创业类课程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既包括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与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会计学、计算机科学等有关,其学科归属尚未界定清楚。因此高职院校在设置创业课程时,主要面临两个问题:一是课程体系庞大,教学内容宽泛,使学生产生杂乱无序的感觉;二是教材质量良莠不齐,教材内容空洞,结构过于严谨,使学生丧失学习的热情。
(二)教学方式局限
创业课程教学的关键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融合,但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
1.理论教学
在理论教学中,教师一般运用课堂讲授、案例教学的方法,讲授产生企业想法、市场分析、组建团队、企业管理、筹措资金、制定财务计划、撰写商业计划书等模块的内容。创业教育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创业是难以“教”会的,因此,教师的课堂讲授多为原则性、概念性内容,与实际联系不紧密。同时,为了解决联系实际的问题,教师会引用大量的案例教学以增强教学效果,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学生对案例教学大多带有“看热闹”的心态,看完之后很难联系自身做反思和吸收,收效甚微。
2.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是实践教学难以管理。学生在具体实践中的进度极其不统一,缺乏学习主动性,教师的课后实践管理由于很难进行教学量认定而变成“良心活”。二是教学效果难以测评。从作业评估角度看,学生实践成果的认定主要依靠任课老师的主观判断,而这并未形成一致的判断标准,不具有权威性;从课程评估角度看,很难根据教学实践来量化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课程之后是否真正掌握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停留在模糊判断的阶段。
(三)考核方式不灵活
据不完全统计,高职创业基础类课程有90%以上的期末考核方式是撰写商业计划书。根据笔者对本校学生所做的调查问卷显示,有七成的学生认为撰写商业策划书对于他们来说是困难或特别困难,三成学生认为一般或无所谓。这种考核方式导致商业计划书的质量普遍低下,有相当比重的学生所递交的策划书存在严重的模仿痕迹,有些甚至直接从网络上进行抄袭,难以考察学生学习的真实成效。
二、高职创业课程对策分析
(一)结合学情分析,确定原型模仿的教学思路
在特性上,风景园林行业相关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了园林绿地建设的基本要求,不涉及技术细节。而各类标准则是法规标准体系的技术支撑,数量众多,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规范与各类标准相互融合、互不排斥、协调发展,构成和谐统一的体系。
在当前教育体制下,作为最后批次录取的高职院校录取分数普遍偏低,学生文化课基础薄弱,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不强,学习依赖性过高。因此创业课程应结合高职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必须充分考虑绝大多数高职学生的特点和专业属性[2],在内容选取上要注重实务,同时避免过于理论的叙述。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曾经尝试通过讲授“产生企业想法”模块来激发学生产生创业想法,但学生普遍缺少思考积极性,所产生的想法大多需要经过多次修正才存在可行性,费时费力效果很差。经过调整和总结,笔者最终确定采取原型模仿的思路开展教学。
原型模仿是通过向学生提供多个市场上已有并且正在运作的大学生创业项目案例,引导学生选择其中一个创业项目进行模仿,开展自主学习和创业实践的教学思路。这种教学思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职创业课程针对性不强、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在原型模仿教学设计中,笔者以案例为教学原点,将教学过程分为项目选择与分组、任务下达与实践、课堂分享与研讨、教师点评与讲授四个步骤,这种设计使学生的全部学习围绕具体的项目和目标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材空对空的痛点。另一方面由于所模仿的项目是经过市场验证的真实案例,具备可行性,大大缩短了学生产生企业想法、论证项目可行性、撰写调研报告的过程,鼓励学生从第一周就开始动手实践,在真实体验中学习商业技能,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
(二)借助翻转课堂,促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为解决创业教育理论脱离实践的问题,笔者遵循“制作产品/服务、上线测试、收集反馈、不断完善”的原则,在实践中严格按照“四个步骤”开展教学,并不断循环升级。在教学中不直接讲授理论知识,翻转课堂也并非传统的让学生自学课本知识、制作课件、自主讲授课程。而是以任务为导向,学生在课堂上分享上一周做了什么,遇到哪些困难,如何进行解决,小组任务是否完成,如果没有完成原因何在;教师对学生的实践进行点评,在点评中结合各小组的实际进行理论知识和专项技能的讲解,并根据每组的进度,布置下一周的小组任务。这种教学方法一方面使理论知识的传授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不同于“理论在前、实践在后”的传统逻辑,而是试图构建“在实践中发现理论、学习理论、应用理论”的逻辑,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另一方面为每个小组设定终极目标,并且根据不同项目的实施进度,设计分组、分周、可灵活调整的足够细化的阶段教学任务,要求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会议记录、谈话记录、调查报告、活动照片、影像等资料,使教师在管理实践、评价实践时有据可依,初步解决创业实践难以管理和评测的问题。
(三)注重过程考核,采取灵活考核方式
注重过程考核,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粤教高〔2015〕16号)明确提出要“改革考试内容和考核方式,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结果考核向过程考核、能力考核转变。”创业类课程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更应该在践行过程考核方面走在前列。笔者在《大学生创业基础》这门课的实践中,有两个基本做法:一是注重过程考核。在考核构成上,平时成绩占60%,期末成绩30%,考勤占10%;在考核标准上,对平时成绩进行过程考核的依据就是分小组的、分周数的阶段任务完成情况。二是考核的形式多样化。学生课堂展示为主,调研报告、会议记录、影像资料为补充,进行综合考量;期末作业原则上要求体现项目实践的全过程,可以是商业计划书、项目报告书、项目答辩、视频等。[4]
三、取得的初步成效
通过组织以原型模仿为思路、以反转课堂为教学形式、以小组任务为导向、注重过程考核的课程模式,笔者发现学生在以下三方面取得了进步:
(一)“从零到一”的执行力
目前高职院校在对待学生课外实践的做法多数是一种笔者称之为“高级兼职”的模式,即由系部或教师个人联系实践项目,做好方案策划、活动安排等前期工作,再安排学生分工完成具体的任务。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学生明确实践任务,并且完成任务的成功率很高;缺点是该模式让学生缺少完成项目从无到有,也就是创业中常说的“从零到一”的锻炼机会。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记录了学生从最初的联系不到项目负责人和项目合作方,到实地考察项目、拜访相关负责人,到进行社会调查、设计产品和服务,到最后形成项目方案、开展实践的整个过程。通过观察,发现选取贴近大学生实际的项目,设置合理的阶段目标任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执行力。
(二)多角度思考问题能力
大学生年青有朝气,又处在相对叛逆的时期,容易对自己的判断产生盲目的自信和固执,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同理心、即客户思维在创业实践中是特别重要的。作为大学生创业者,进行企业内部管理时要善于凝聚各部门、各角色进行协同工作,进行企业外部事务时要懂得协调各方的利益关系,因此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是创业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
社会调查、个人访谈和小组研讨等实践活动是学生提升多角度思考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在社会调查中,学生学会从市场、管理者的角度看待问题,审视自己设计的产品和服务,并正确地锁定目标人群;在个人访谈中,学生学会从用户角度去看待产品和服务,从而反思产品和服务的功能和细节,及时修正;在小组研讨中,学生通过交流彼此在做事当中的困难,学会运用同理心解决团队合作当中产生的摩擦。经过训练,学生普遍提升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剖析问题的准确性,这比较明显地反映在书面报告、商业计划书等书面作业中。
(三)自主学习能力
大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的转变对于学习效果至关重要,这个过程和爬山类似。在课程的前期,教师通过团队要求、课堂鼓励和强制任务的方式使学生先动起来,在这个阶段教师推着学生上坡,需要在课后付出大量的时间为学生一点一点增加动力;在课程的中期,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取得初步成绩,由此产生了成就感和自豪感,完成教学任务的质量也逐渐提升,并且开始主动规划下周的实践任务,这时正在翻越山顶;在课程的后期,学生不断积累成就感和自豪感,并且在既定任务之外得到意外收获,例如发掘了新的项目,结识了新的朋友,学习了新的知识技能,获得了情感上的满足,这时学生不需要任何外加动力就会开始主动学习。
四、结论与反思
原型模仿是根据高职学生特点,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综合运用任务导向、小组学习、过程考核等方法的创业课程教学法。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法取得一些成效,也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
(一)大班授课的局限
根据各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创业必修课程教学班学生数一般在70人以上,但100人以上合班教学的情况也常出现,这意味着要保证小组学习的质量和效果,每个教学班至少有10个小组,这给课堂教学和课后实践带来了很大困扰。对于课堂教学, 10个小组意味着在课堂上没有多余的时间进行班级讨论,而缺少了班级讨论环节会造成不同小组之间缺少交流,各自为战,整体学习效果打折扣;对于课后实践,小组过多会造成教师的工作量激增,以笔者本学期的实际情况为例,两个教学班共140人,在对选择相同项目的小组进行合并同类项之后,仍然需要同时跟进17个小组的实践进展,这对教师的个人时间造成严重挤压。从目前各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分析,无论是大大缩减教学班学生人数还是迅速增加教学团队人数都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大班教学的困境将是未来创业教育课程面临的问题之一。
(二)原型项目选取与任务设定
笔者在选取原型项目的时候已经注意考虑到在校学生的能力、空间、时间等因素限制,尽量选取具有可操作性的项目。但在实践过程中,仍发生了团队因为技术能力不足和任务难度过大而造成停滞不前的情况。因此,在项目选取上,我们须特别注意项目实施过程当中可能新发的技术和能力需求,例如学生需要取得执业资格和学习某项技能才可以将项目继续的情况;同时还要更加合理地设置每周阶段任务,做好阶段任务之前的衔接,避免任务与任务之间跨度过大造成学生的畏难情绪。
[1]李伟铭.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十年:演进、问题与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3(6).
[2]王占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变革的整体构想[J].中国高教研究,2015(7).
[3]赵建立,房国忠.共青团视角下的“五位一体”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5).
[4]王巍.论生成性视野下创业课程的开发[J].教育评论, 2015(6).
[责任编辑:何丽娟]
Exploration on Teaching of Entrepreneurship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Prototype Im itation——A Case Study Based on the Course of College Students′Entrepreneurship
ZHOU Da-zhi
(School of Entrepreneurship,Guangdong Youth Vocational College,Guangzhou,Guangdong,510550)
Current higher voc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courses are facing problems like lacking pertinence, diverse teaching methods and flexible assessment methods.What’s more,there is no close connection between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teaching,and students’assignment still could not reach high level.Therefore,in the design of entrepreneurship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we should consider teaching methods based on prototype imitation,apply flipped class to guide and encourage students to study independently,design reasonable tasks at different stages and have timely and flexible assessment,especially focusing on process evaluati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prototype imitation;countermeasure analysis
G718
A
1009-5446(2016)04-0074-03
2016-09-03
周大志(1985-),男,安徽界首人,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创业学院助教,主要从事创业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