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西走廊荒漠化区域板蓝根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

2016-03-18张文斌李翊华陈修斌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河西走廊板蓝根

张文斌, 张 荣, 李翊华, 陈修斌

(1.张掖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甘肃张掖 734000;2.河西学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甘肃张掖 734000)



河西走廊荒漠化区域板蓝根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

张文斌1, 张 荣1, 李翊华2, 陈修斌2

(1.张掖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甘肃张掖 734000;2.河西学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甘肃张掖 734000)

摘要从土壤耕作、播种期确定、播前种子处理与育苗、作畦与定植、定植后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河西走廊荒漠化区域中板蓝根以水肥量化管理为主的高效生产技术,旨在为该区域板蓝根实现节水节肥及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河西走廊;荒漠化区域;板蓝根;水肥一体化技术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the Integration of Water and Fertilizer of Indigowoad Root in Desertification Region of Hexi Corridor

ZHANG Wen-bin1, ZHANG Rong1, LI Yi-hua2et al(1.Zhangye Technical Extension Station of Economic Crops, Zhangye, Gansu 734000; 2.College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Technology, Hexi University, Zhangye, Gansu 734000)

Abstract The efficient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indigowoad roots based on water and fertilizer quantitative management was summarized in desertification region of Hexi Corridor from the aspects of soil cultivation, seeding time determination, seed treatment before sowing, bedding, planting, field management after planting, pest control, harvesting on time and so on.This research provides technical guidance for the water-saving and fertilizer-saving high-yield cultivation of indigowoad root.

Key wordsHexi Corridor; Desertification region; Indigowoad root; Integration of water and fertilization technology

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内的黄河以西,地理坐标为93°23′~104°12′E,37°11′~40°09′N, 东西长约1 000 km,土地总面积为2.75×105km2,耕地面积为6.34×105hm2,海拔1 200~2 400 m 。境内的武威、张掖和酒泉分布着1.78×106hm2的荒漠化土壤, 它是在漠境生态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地带性土壤[1]。这类土壤干燥、板结、盐化、沙化、瘠薄, 肥力水平很低, 是河西走廊的低产土壤[2]。为了充分利用荒漠化土壤资源,在该类土壤上种植中草药等特色农作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板蓝根(Radixisatidis),学名菘蓝(IsatisindigoticaFort.),为十字花科二年生草本植物,其根为中药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的功效,是我国传统中药材[3]。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板蓝根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板蓝根种植已成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在板蓝根的栽培过程中,田间植株的营养管理大多采用“大水大肥”的粗放管理方式,造成水肥资源浪费,土壤盐渍化程度加重。笔者结合实践,总结出以水肥量化管理为主的板蓝根高效生产技术,以期为河西走廊荒漠区板蓝根生产实现节水节肥、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指导。

1土壤耕作

板蓝根为深根性植物,喜温和湿润气候,抗寒能力强,霜后仍可生长,怕涝,水浸后根部极易腐烂,对自然环境和土壤要求不严,但因其主根可深达33~50 cm厚的土层,收获的产品器官为营养生长期形成的叶与根,所以板蓝根种植最好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一般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深翻土壤40~50 cm, 翻后对土壤整平耙耱,浇足冬水,以备来年种植。

2播种期确定

播种期是影响板蓝根产量的主要因素。播种过早,前期地温较低,种子发芽率较低或不发芽,出苗后受低温的影响,幼苗容易形成老化苗,植株生长缓慢;播种过迟会使幼苗在没有形成一定大小的营养体时,遇高温季节,植株发育不良,生长受到抑制,到产品器官收获时营养体较小,产量较低而且品质较差。河西走廊荒漠区最适宜的播种时期为直播在4月下旬,育苗移栽在5月10号前后。

3播前种子处理与育苗

播前要做到精选种子,以子粒饱满、无霉变、无虫蛀、无杂质的两年生种子为宜,不选择一年生的种子,以免造成植株提前抽薹影响产量和品质。播前将种子用40~50 ℃温水浸泡约4 h后捞出,用草木灰拌匀。直播的板蓝根采用宽平畦栽培,畦宽1.2 m,水沟宽0.3 m,,播种行距10 cm,株距10 cm,每穴播3~4粒种子,用种量为37.5~45.0 kg/hm2,保苗数为8.0×105株/hm2;育苗移栽的板蓝根,于3月20号前后,采用128孔的穴盘在日光温室内播种育苗,每孔播2~3粒种子,深度0.5~0.8 cm, 用种量为30.0~37.5 kg/hm2。出苗前保持苗床白天25~28 ℃,夜间18~20 ℃;出苗后保持苗床白天20~25 ℃,夜间12~16 ℃;幼苗长到1~2片叶时进行间苗,每穴保留2株幼苗;当幼苗长到3~4片叶时进行定植。

4作畦与定植

5月10号前后,土壤0~20 cm厚耕层地温稳定在12 ℃为安全定植期。定植时做成宽高畦栽培,畦面宽0.9 m,水沟宽0.3 m,采用1.2 m宽的地膜进行畦面覆盖,膜下按照20 cm的行距安放4条滴灌带,采用膜下滴灌技术进行管理,定植行距10 cm,株距10 cm,每穴定植2株幼苗,保苗数为10×105株/hm2。

5定植后田间管理

5.1间苗与中耕定苗后,当幼苗长到8~10 cm高时进行间苗,去除弱苗、病苗和残苗。当幼苗长到10~15 cm时,及时中耕除草,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促进根系生长和防止植株徒长。

5.2田间除草板蓝根田间容易发生的杂草种类有马唐、牛筋草、稗草、狗尾草、千金子、画眉草、藜、蓼、苋、马齿苋、龙葵等。这些杂草往往与板蓝根形成营养竞争,导致板蓝根产量下降。为有效防止杂草生长,可在覆膜前,用48%氟乐灵乳油1 200~1 500 mL,加水后均匀喷雾于土表,也可在杂草平均高度为5 cm以下时,用6%克草星乳油750~900 mL/hm2,对水450~600 kg/hm2,对茎叶均匀喷雾,可有效防除杂草。

5.3水肥量化管理采用膜下滴灌技术进行水肥量化控制。在板蓝根生长期间,应保持土壤水分在田间持水量的75%~90%,水分控制参考韦泽秀[4]的方法进行。肥料水平为225 kg/hm2N+ 525 kg/hm2P2O5+150 kg/hm2K,氮、磷和钾分别由尿素、磷酸二铵和硫酸钾提供,其中磷酸二铵在作畦时作基肥一次性施入,氮肥和钾肥25%作基肥与磷酸二铵混合后施入,75%氮肥和钾肥作追肥在板蓝根营养生长的初期、中期和末期分3次等量结合滴灌浇水施入。

6病虫害防治

板蓝根病害主要有霜霉病、根腐病、白粉病和黑斑病;虫害有菜粉蝶、小菜蛾和潜叶蝇等。

6.1病害防治

6.1.1霜霉病。发病叶片在叶面出现边缘不明显的黄白色病斑,逐渐扩大,并受叶脉所限,变成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在相应的背面长有一层灰白色的霜霉状物。湿度大时,病情发展迅速,霜霉集中在叶背,有时叶面也有。后期病斑扩大变成褐色,叶色变黄,叶片干枯死亡。茎受害后,茎秆黑色有裂缝,严重受害的植株矮化。防治方法:避免与十字花科等易感染霜霉病的作物连作或轮作;清洁田园,处理病株,减少病原;发病盛期,用1∶1∶250的波尔多液或用65%代森锌600倍液喷雾,也可用以40%霜疫灵或40%的乙磷铝2 000~3 000 倍液,隔7 d喷1次,连续喷2~3 次。

6.1.2根腐病。植株地下部侧根或细根首先发病,再蔓延至主根,有时主根根尖感病再延至主根受害,受害根部呈黑褐色,随后根系维管束自下而上呈褐色病变,向上蔓延可达茎及叶柄,最后整个主根部分变成黑褐色的表皮壳。根部发病后,地上部分枝叶发生萎蔫,逐渐由外向内枯死。防治措施:选择土壤深厚、沙质壤土、地势略高、排水畅通的地块种植,并实行合理轮作;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发病期喷洒50%托布津800~1 000倍液。

6.1.3白粉病。主要危害叶部,一般6月下旬开始发病,7月中旬发病严重。防治措施:合理密植,氮、磷、钾肥合理配用,促进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发病初期摘除病叶,清除病残枝和落叶;也可喷洒65%福美锌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

6.1.4黑斑病。在叶上产生圆形或近圆形病斑,呈褐色至黑褐色,病斑常具轮纹,病斑正面有黑褐色霉状物,后期病叶枯萎脱落。防治方法:合理轮作,清洁田园;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抗病力;也可喷洒1∶1∶100的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600~800倍液,隔10~15 d喷1次,连续喷2~3次。

6.2虫害防治菜粉蝶和小菜蛾用50%敌敌畏乳剂1 000~1 500倍液或用50%马拉硫磷乳油500~600倍液防治,潜叶蝇可采用40%绿菜宝乳油1 000倍液或40%乐斯本乳油1 000倍液防治,隔7~8 d交替使用,连续喷2~3次,可有效防除板蓝根虫害。

7适时收获

板蓝根以叶子和根为产品器官,在根收获前的15~20 d,选晴天收割大青叶并及时晾晒,防止霉烂。板蓝根选择晴天采挖,挖时一定要深刨,避免刨断根部,起土后,去除泥土、茎叶,摊开晒至七八成干以后,扎成小捆再晒至全干。以根条长直、粗壮、坚实、粉足者为佳,收获后及时清除残膜。

参考文献

[1] 陈叶,秦嘉海.河西走廊荒漠化土壤资源及麻黄草改土培肥效应[J].水土保持通报,2005,25(3): 69-71.

[2] 秦嘉海,吕彪.河西土壤与合理施肥[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1: 68-70.

[3] 谭勇,梁宗锁,董娟娥,等.水分胁迫对不同产地板蓝根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和根系活力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6,21(5):20-23.

[4] 韦泽秀,梁银丽,周茂娟,等.水肥组合对日光温室黄瓜叶片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3):69-74.

收稿日期2016-01-04

作者简介张文斌(1966- ),男,甘肃永登人,研究员,从事农作物栽培与生理方面的研究。

基金项目甘肃省中药材产业科技攻关项目(GYC14-04)。

中图分类号S 567.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6)03-029-02

猜你喜欢

河西走廊板蓝根
南板蓝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您真的了解板蓝根吗
复方板蓝根颗粒及板蓝根的质量研究概况
民国时期哈萨克族在河西走廊的活动述论
天等:板蓝根“钱”景广阔
河西走廊戈壁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旱地板蓝根高产种植技术
河西走廊西城驿遗址考古新发现
微波提取板蓝根药用成分的产业化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