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改的“自媒体”之路
——基于“微平台”的调研与实践
2016-03-18广东警官学院黎聪
文/广东警官学院 黎聪
“大学语文”教改的“自媒体”之路
——基于“微平台”的调研与实践
文/广东警官学院 黎聪
近年来,“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普遍存在的“实用化”“功利化”的导向下频频遇冷,令其转型与改革都刻不容缓。“微平台”是伴随如今“自媒体”时代的蓬勃发展而出现的新事物,其优势能为“大学语文”教与学的自主化、远程化、简便化、丰富化提供出多种可能性,不失为“大学语文”教改路上的一次有益探索与尝试。
2006年9月13日,我国正式发布《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当中发布了一条令所有“大学语文”教学从业者振奋的规定,即“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应该说,此举既充分展现了国家在新的文化教育形势下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扶持,又是对“大学语文”课程也已取得的教学成效的一个最高度的肯定与期许。然而,在高校重新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三十年后的今天,在面对各种知识的数量与广度一次次爆炸延伸,且身陷“实用化”“功利化”教育目标的“大军压境”之后,如何仍然能让高校学子保持对于语文知识求学的初心,仍然保持“大学语文”在专业课程设置中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摆在我们所有“大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任重而又道远的课题。
一、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现状
“大学语文”,从它设立之日起,本身便是一门旨在通过对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文化现象进行审美性的解读和赏析,而达至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提升高校中非中文专业学子的汉言写作能力以及文艺素养的公共课程。国家教委高教司曾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设置目的做过一番定义,当中最关键的表述在于“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其实,如此之定义我们是觉得不甚满意的,毕竟定位稍显低,也稍显狭隘了。因为就我们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一线教师的内心自我期许而言,课程的目标又岂是“听说读写”而已?难道这样一门以民族语言与文化为载体的课程,不应该担当起塑造青年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取向和文化认知的使命吗?而如今的现状,严苛言之,正如孔夫子所叹惋的:“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但最可惜的远不止此,遍观全国,大部分的高校实际上往往仅将“大学语文”视为一门“高四”课程。何为“高四语文”?一言以蔽之,旨在对非中文专业学生基本的阅读写作能力进行多则一年,少则一个学期的“查漏补缺”。这种定位上的偏颇不但使“大学语文”岗位上的众多中文博士、教授根本无法施展所长,更令众多学生在面对“高四语文”时,因依然停留在高三复习的阴影中而抱有一种先入为主式的兴趣索然。
笔者曾利用2015—2016年共三个学期的时间对多间广州高校进行了“大学语文”课程“教与学”的现状调研。本次调研通过借助随堂听课、问卷反馈、个别访谈等有效手段,力求以客观中立的视角,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效果、师生互动情况、学生满意程度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描述与分析。
根据问卷分析结果,我们发现,近年来,本只在部分职业院校蔓延的“工具化”“技术化”“实用化”“功利化”的所谓教育理念对很多的本科学生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侵蚀。即便是二本学校,在校学生中也有不少开始变得只对未来实际岗位的需求感兴趣,在学习一门课程之前,喜欢先对其具体实操能力的未来应用进行预判,然后才真正愿意下心力去学、去练。我们完全可以略带失望地说,“大学语文”目前最大的困境不在于教材内容编排的是否周全合理,也不在于教师讲解水平的低下,而是在于学生对“大学语文”本身“无证可考”“无考可依”的公共课身份的轻视与懈怠。
无可否认,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模式,能够为学生就业带来短期明显的便利,但是,这与我国新世纪以来所倡导的“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教育方针,明显是背道而驰的。正如陈寅恪先生上世纪30年代在《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一文中所忧心提及的:国文则全国大学所研究者,皆不求通解及剖析吾民族所承受文化之内容,为一种人文主义之教育,虽有贤者,势不能不以创造文学为旨归。殊不知外国大学之治其国文者,趋向固有异于是也。
大师警论,言犹在耳,现如今却又蹈历史之覆辙矣。不难想知,在不久的将来,高校中业已弥漫的这种悖离教育的人文维度,单纯追求立竿见影的功利化教育心态,势必会成为制约中国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二、自媒体时代下的启示
如上文所述,现今“大学语文”课程的遇冷与尴尬,固然与高校普遍存在的“实用化”“功利化”导向密不可分,但是,就“大学语文”第一线的教育从业者而言,是否就只能“安身立命”般去苦苦守候职业教育“人文热”的再次回归呢?以“大学语文”课程为重要载体的文化基础课程,其教育开发与改革之路又该何去何从?
事实上,早在四年前,由教育部下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已经为新世纪的“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点出了一条新思路。毋庸讳言,就当时的时势而言,教育部这份文件所言的信息化说白了就是呼吁教育工作者要将目光从单纯的教材转移到电脑终端与互联网媒介上。而到了这一两年,随着2014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出台,它所披露出的中国移动网络用户已达5.27亿人次的惊人数据又令我们不得不关注到另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We Media(自媒体)”的兴起。概而言之,就是以QQ、微信、微博、博客和网络社区为主力军的新传播媒介——自媒体,如今正在无声处引领着新时代信息传播的重大变革。
基于此新兴状况,2015年下半年,笔者又对以广东警官学院为首的几所广州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主题为“自媒体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的问卷调研,共计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84份,有效答卷率为98%。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随着自媒体在移动性、实时性、丰富性、交互性方面的优势的展现,高校学生已经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形成了对自媒体的使用习惯,乃至醉心依赖。
此结果虽说在预料之中,但还是印证和坚定了我们之前的一些感受和思考:
①由于手机的随身便携,3G、4G及WIFI无线网络的广域覆盖,学生本身掌握的古今中外文学、文化、政治、历史、经济、哲学等领域的信息量已大大超越我们教师对此所作的考量预判,某些优秀生甚至可以说在某些领域已经应合了韩愈《师说》中“弟子不必不如师”之语。
②学生利用手机固然可以满足其随时随地对各种知识和资讯进行关注的要求,但是由于他们对此的利用时间往往只能集中在课后的“行进间”“吃饭时”“睡觉前”等一系列分散的时段,且往往每次持续的时间多在一个小时以内,故所接受的知识也显出碎片式、快餐式的特点,往往不完整,且不成系统。
③学生由于阅读方式的改变,以及“后青春期”仍然存在的猎奇、猎新的心理,他们对课本知识、课外资讯的解读都开始不愿意拘囿于传统,而喜欢更后现代、更新奇、个性的言论。换而言之,他们会更容易简单化全盘接受微信、微博、博客,以及豆瓣、知乎、贴吧、虎扑、铁血等论坛中的各式观点,甚至于个别荒诞不经之论。
④现在的高校学生已全部是90后,自我表现欲强,不惮于在公开场合直抒自己纯个人化的想法与观点。受访学生无一例外都表示曾在各式移动自媒体平台上发表过个人评论,或者转发过与历史、政治、文化类的文章、图片和资讯。但是当问及他们否对自己是所发的内容及其可能带来的后果有足够冷静深入的思考与预判时,大部分学生则表示“一般没经过太深入的思考”“只是觉得有意思就发了”,甚至是“一般都习惯相信某些名人或网站所举的事例和观点”。如此一来,转发所造成的以讹传讹,乃至对社会和他人造成滋扰就变得难以避免。故由学校或老师在课堂乃至空余时对自媒体上纷繁芜杂的信息进行一定的有效的导正纠偏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⑤事实上,即使是18岁的大一新生,也并不如我们事前所臆测的那样,会与老师存在明显的代沟,甚至于在交流上的不可调和的隔阂与障碍。相反,对于爱岗敬业、知识渊博、富有个人魅力的老师,学生普遍对其存在好感,也乐意与老师进行更多的课后交流。但是,很多喜欢文学、哲学的学生都显得较为腼腆,因此即便他们愿意与老师交谈,也往往会因为紧张和局促而导致效果不好。故而隔着一重手机屏幕,而与老师使用QQ、微信等移动通讯工具进行交流,反而成了他们最无拘束、最喜欢的选择。
⑥当谈及是否希望老师面向学生开发运行一个语文学科移动平台这个问题时,让人意外的是,即便是觉得对学习语文无太大兴趣的学生,都指出此举很有必要。可见,灵活、自由、开阔、蓬勃的自媒体给年轻人所带来的新鲜感,甚至足够吸引学生们进入到一个或许他们潜意识中并不太喜欢的领域。
综上观之,在如今这样一个自媒体时代,如何更好地利用自媒体本身的优势,去建设一个丰富多彩而又有益于学习的移动平台,并将其与“大学语文”教学实践充分结合,己是迫在眉睫。而这既是最大的挑战,也是最好的机遇。
三、基于“微平台”的“大学语文”教学实践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注重培养学生语言文学审美能力,提升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水平的公共通识课程,一般高校“钦定”的48个课时固然对教与学都造成了一定的局限。但平心而论,语文课的学习更多应在课外。因为仅依靠每次课堂四十五分钟的简短讲解积累,加之教学所要面对的是全校各个专业的学生,他们本身的语文水平又明显参差不齐,所以其实是很难兼顾到每个学生对知识的不同层次的需求的。因此,如何能在课外加强师生的延伸互动,并且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尽可能宽广的拓展,才是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巩固教学成果的关键问题。
笔者针对这个问题,曾做过一些必要的尝试。例如:
①课堂上提供手机和邮箱号码,供学生课后提问交流
这种方式注重师生间一对一交流,但是弊端也很明显。那就是教师往往只能陷于被动的等待之中,等着学生发问或挑起话头,才能根据问题作答。而教师与学生在作息时间上的不对称,经常会导致提问与作答时间有明显停顿与间隔,长此以往,学生热情消退,教师也吃力不讨好。而且,仅靠手机通话,手机短信根本无法进行长篇的深入交流,至于与教学或提问内容相关的PPT、视音频资料等更是完全无从传递或共享。
②系本校或外请技术人员建立一个网络教学平台
这种尝试其实最符合现代信息化、远程化、自主化的教学理念。然而,就“大学语文”这门课程而言,有其不便之处。首先是大多数语文教师本身并不具备出色的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水平,只能提供素材与框架设计的大致构想,其余过程则只能假手于人,或说有求于人,这对后台管理与日后更新都是非常不利的。更何况,这种网络平台的日常维护,以及软硬件的更新升级都需要不菲的费用。如此一来,假如在没有任何项目经费支撑,又没有学校官方的介入扶持的情况下,单靠一个教研室,或是两三个热血的同道教师都是完全没办法承担的。
③宣传学生加入教学交流QQ群
这算是近年来比较成功的教学尝试,我们通过建立教学交流QQ群,确实吸引了众多对中国文学文化感兴趣的学生的加入。但成员多了之后,反而人多口杂,个性不同、意见不一,加上某些过激言论的出现,都令交流群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渐趋离心离德。况且由于群内信息太频繁,也对一些喜欢安静的师生造成了滋扰,因此总体而言,效果并不算特别好。
然而,伴随着自媒体的成长、爆发,如何去运用“微平台”以建立一个更好的师生互动平台就成为了笔者最新的构想。何为“微平台”?笔者将其定义为微信公众号加上微视频的制作与传播。
通过调研,笔者发现,在高校学生中,微信的安装率已经达到100%。将微信作为最重要的社交软件而每天登陆的学生也是将近100%。这两个100%都让微平台的实现提供了最基础的保障,更何况就广州高校而言,校园无线网的建设也已经基本完善。这就使得“微平台”真正成为了一个可供语文教学交流,以及图片音视频资料共享的最方便,又最适合学生的低消费定位的平台。
去年,笔者与几位同道申请的教学公众号已经正式投入使用。公众号设置“书影图片”“名著书评”“美文鉴赏”“新书推介”“答疑汇总”等几个固定栏目,不定期进行推送,一般保持在一周两推的频率。学生只要登录微信号,对我们的公众号加以关注,那么只要在有移动网络或无线网络的情况下,就能接受到推文与图片、音视频等与教学相关的资料,基本不受环境与时空的任何限制。真正实现移动化、远程化学习的目标。而且,只要学生使用公众号中的关键字回复功能,便可自主查询所需要的各种教学资料,同时,也能轻松看到教师与往届考生交流答疑的历史推文,对自己想提出的问题得到随时的解答与了解,从而使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也免却了教师因不断重复回答而造成的无用功,实是一举两得。
优质高效的微视频的制作,其实也是建设优秀的教学公众号,即构建高效的“微平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微视频的核心在于言简意赅、时间短、占用空间小。非常符合学生使用容量不大的手机,并利用碎片化的空余时间观看的特点。其实对于教学微视频而言,拍摄制作是当中的最大难点,毕竟想熟练地设计、拍摄、后期美化加工一个说理独到、音质清晰、画面精致的微视频确实非一日之功。而且在传统的授课中,我们通常有四十五分钟,甚至九十分钟来连续讲解一个重点或难点。而微视频的长度,根据心理学中对人的注意力的考量,最佳在于5分钟以上,十分钟以内。这就需要教师必须要在教学经验的积累中认真把握历届学生在学习相关内容时的心理特性以及疑惑所在,并针对此来细化微视频的教学设计。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将重难点很好地揭示并解答。这其实也给我们“大学语文”教师的学识素养与教学技能提出了一个更新、更高的要求。
四、结语
笔者以为,“大学语文”从它上世纪80年代重新开设的那天起,就是一门如果认真学好,则可能于个人素养乃至人生都“锦上添花”的课程。但是,它绝成为不了一门于考取职业证书,于实习就业仍能“雪中送炭”的功利性课程。它能提供给学生的只能是一个放眼艺术,了解文化,体悟哲思的窗口,其功重在积少成多,重在熏陶习染,重在潜移默化。“微平台”是伴随如今这个自媒体时代而出现的新事物,其效用几何,现在很难盖棺定论,但它确实能为教与学的自主化、远程化、简便化、丰富化提供出多种可能性,并且能让它付诸实现。确实不失为“大学语文”教改路上的一次有益探索与尝试。说到底,借助“微平台”,我们想让“大学语文”回到的是它的本原,是它的正轨。毕竟,“大学语文”不是一门志在改造“物”的课程,它是一门改造“人”的课程。
责任编辑何丽华
广东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KH模式的文化基础课程内容开发与研究》(GDJG201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