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化资助路径探析
2016-03-18王成红张国茹
◇王成红 张国茹*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化资助路径探析
◇王成红 张国茹*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关乎教育公平和社会进步。积极有效地开展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对于实现国家的精准扶贫目标和学校的共同成才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高校资助工作在模式上存在着资助对象不准确、资助方式单一、资助评价机制不完善、资助工作社会参与度不高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选准资助对象、拓展资助主体、找准资助方式、强化资助保障,建立精准资助模式。
高校;精准化资助;模式
为了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推动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党和政府在高校资助工作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目的是使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都能成才。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不断完善国家助学制度,是推进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措施。要做好此项工作,高校必须树立精准化的资助理念,并贯穿到学生资助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一、高校实施精准化资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呈上升趋势。据统计,近5年来受助学生人数大幅增长,2010-2015年全国累计资助学生近5亿人次,其中2015年全国累计资助学生8433.31万人次。而且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呈现出多样化。不仅存在经济问题,还存在心理问题、学习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等等。这无疑增加了高校资助工作的复杂性。高校急需建立有效的资助方式解决经济困难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升资助工作的效果。
我国大部分高校实施的是粗放型的资助模式,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多停留在经济资助层面,未着眼于学生的需求和长远发展,在具体实践中暴露出许多问题[1]。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资助对象的确定不严谨导致资助资金不能精准发力。有些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识别不准确。有的高校判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标准主要就是学生提交的申请材料,相关的评审流程流于表面,学校常常对学生提交材料的真实性不能准确判断。资助对象的不精准,使资助资金不能用于真正有需求的学生,影响了资助效果。
第二,资助方式单一导致资助经费没有合理运用。粗放的资助方式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差异“视而不见”,不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没有采取多样的资助方式,而是粗暴输血、大水漫灌,不仅浪费了资金,而且大大影响了资助效果。
第三,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导致资助工作的成效不佳。当前,部分高校的资助工作的目标就是完成经费发放,很少关注经费发放之后的效果如何、是否对学生有帮助、帮助在哪些方面、下次经费发放应该注重哪些问题等等,缺乏系统规划和研究。高校的资助工作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第四,资助工作的社会参与度不高,资金来源单一。目前,我国高校的资助金大部分都来自国家财政拨款和高校自筹,社会资金的投入很少,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的参与程度低。
部分高校在学生资助工作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导致党和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注和关爱没有落实到实处,使需要帮助的学生得不到有效帮助。同时因操作程序不规范、评审过程不严谨等问题,还引发了弄虚作假、骗取资助经费等现象,这些都需要反思。在高校开展精准资助是十分必要的。
第一,有利于国家精准扶贫目标的实现。《2016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脱贫,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关系到国家的繁荣昌盛和前途命运,一直是国家关心的大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直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上。精准扶贫目标的实现,需要在“精准”二字上下功夫。通过精准资助的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断缩小其与普通学生的差距,尽力实现教育公平,阻止贫困代际传递,是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成果的表现。务实做好高校资助工作,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有利于国家精准扶贫目标的实现。
第二,有利于高校学生共同成才目标的实现。对于高校来说,人才培养是其中心工作,高校各项工作都要围绕着人才培养这个中心展开,资助工作也不例外。精准化资助模式突破了传统资助工作的局限性,真正实现了资助与育人的有机结合,更注重育人,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在丰富学生物质生活的同时,更注重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将高校资助工作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有利于提升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可以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培育更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高校精准化资助实施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就是人类社会的任何活动都要以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为目的,强调人是自然、社会、自身的主体,是价值形态中的最高主体[2]。2004年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进一步强调要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以人为本落实在高校精准资助工作中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以学生为本”,就是要着眼于学生的实际,满足学生的发展诉求,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高校精准资助工作要始终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通过各种资助政策和措施,解决其实际困难,让其享有平等的发展权,促使其健康成长、快乐成才。
(二)满足需要原则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按层次逐级递升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他认为:同一时期,一个人可以有多种需要,但总有一种需要占据支配地位,对行为产生决定作用;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托和重合,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会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作用大大降低。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高校在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时,应从其多种需要中找到占据支配地位的需求,精确解决其存在的问题。高校在开展资助工作的过程中应着力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最高需求,引导其追求自我实现,通过最高需求的满足来化解、引导并包容解决其较低层次需求问题。
(三)公平正义原则
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教育公平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话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3]。不断缩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普通学生的差距、尽力实现教育公平是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成果的表现。高校必须务实做好资助工作,促进教育公平,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平正义。
三、高校精准化资助实施路径分析
(一)选准资助对象
精准资助的落实,要切实在精准两字上做文章。高校要真正确保资助工作的精准性,首先需要明确资助对象。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深入到学生中,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真正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资助对象精准。
在确定资助对象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学生识别原则。在确定资助对象的过程中,高校应积极发挥学生的识别作用。把识别权交给学生,让同班学生按他们自己的“标准”识别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样才能把真正贫困的对象识别出来,从而真正得到学生的认可。二是动态管理原则。高校应当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对数据库进行“有进有出的管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状况是不断变化的,高校要根据实际状况的变化,更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把不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移出数据库,把符合条件的学生及时纳入数据库管理。高校可以通过有说服力的信息资源,如校园一卡通消费等,为精准资助打下可信、可靠的认定基础,让数据“说话”,让信息“带路”。三是走访修正原则。高校应定期派出考察小组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进行实地走访。通过实地走访,不仅可以使高校精准地掌握学生家庭状况,还可以营造诚信约束氛围,让学生如实填报信息,提升资助工作的实效性和准确性。
(二)拓展资助主体
高校要拓展资助主体,发挥社会的合力作用。在实施精准资助的过程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不同需求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资助的成本。因此,在精准资助工作中,要用好全社会的强大合力,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资助工作,凝聚起推动精准资助的强大正能量。
教育部2016年8月25日发布的《2015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生资助资金形成了以政府投入为主,学校为辅和社会捐助为补充的资助格局。资助普通高校学生4141.58万人次,资助金额847.97亿元。目前,有越来越多的爱国侨胞、社会团体、企业家开始参与支持高校的奖助工作。但从全国范围看,企业、团体、个人等社会力量资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还属自发的行为,参与的广度和深度都远远不够,尚处于一种自愿、非义务、缺少激励机制的状态。社会捐助资金在高校资助资金中所占比重很小,高校急需通过多种方式引导社会资金融入到高校资助工作中。高校要利用好校友资源和合作企业资源,通过媒体的力量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精准资助工作的影响力,呼吁更多的民营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资助活动。
(三)找准资助方式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呈多样化态势。因此,高校在开展资助工作时,要针对具体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方法,不搞一刀切,这样才能凸显成效,真正实现资助工作的价值。
第一,经济帮扶打基础。高校应当恪守“决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庄严承诺,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应在不断完善“以国家助学贷款、奖助学金为主体,勤工助学、减免学费、困难补助等为辅助渠道”的资助体系的同时,积极倡导社会团体、企业、个人在学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共同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坚持经济帮扶的基础作用。
第二,学业帮扶添助力。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心理负担大的特点,高校应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学业帮扶,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比如,呼吁、鼓励班级里获得励志类奖学金的同学,与学习困难学生结对子,解决其学习困难;设置学生进步奖学金,专门奖励学习进步大的同学。高校还可以通过设立学业导师制的方法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帮助,发挥教师与学生的合力。
第三,心理帮扶作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完成学业的过程中,受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常常面临着更大的生活压力和精神压力。作为校园中的弱势群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往往不愿把自己的经济窘困和身心困惑直接告诉他人,很容易产生心理困扰,如果不能及时或正确的引导,对其今后发展势必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高校在资助的过程中要强调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关注。高校可以通过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及时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免费提供咨询和服务。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网站,高校可以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开导和引导,帮助其健康成长。
第四,实践锻炼鼓干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日常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比较少。高校应当发挥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成立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主体的自强社团。通过社团活动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近年来,社团已逐步成为受助学生自我成长、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重要舞台。同时,高校应当制定一些优惠政策,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加勤工助学岗位和校外就业实习提供更多的机会。通过这些途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既获得了经济资助,也提高了办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第五,公益活动做引导。高校应当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感恩教育,引导受助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形成感恩互助的良好氛围。学校学生志愿服务队、自强社等励志类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公益活动更加注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切身感受,有利于增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意识。
(四)强化资助保障
第一,强化制度支撑。从政府和学校两个方面加强制度建设。资助工作制度是高校开展资助工作的依据。资助制度法律化能为高校开展资助工作提供有效地指导。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资助制度的法律化进程缓慢。因此,我国政府要加快高校资助政策法律化进程,强化高校资助工作的法治化。同时,高校应当形成以政策宣传、精准资助、监督检查、绩效考评为一体的资助工作体系,为高校资助工作提供制度支撑。
第二,完善考核机制。资助效果的考核和评价是精准资助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信息化时代,高校应当与时俱进,把信息化的考核方式融入到资助工作中,实现考核方式的创新发展。高校可以通过建立信息化平台来评价资助工作的成效。评价内容确定的标准是否有利于反映学生生活的真实状况。评价的具体内容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例如银行卡、支付宝、饭卡、电话费等的消费情况,具体的评判标准可以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高校可以通过学生消费状况的变化来判断资助工作的实际效果。这样做,便于资助工作人员考核资助工作的成效和质量,以更好地改进资助工作。
第三,落实责任制度。高校要强化责任落实、夯实基层基础,动员全校力量来保障精准资助工作的开展与落实。精准资助工作要坚持“学校统筹、学院负责、辅导员落实”的基本原则,进一步落实责任,特别是要落实精准资助工作领导责任制,确保人人肩上有担子。举全校之力、集师生之智,推动精准资助工作。落实责任制度,明确精准资助在学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激发师生的责任感,保证资助效果的最大化。
[1]索文斌,闻羽.高校发展型学生资助工作刍议[J].思想教育研究,2014,(11):90.
[2]马彦周.大学生发展型资助体系构建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2.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年)[J].中国高等教育,2010,(8):19-21.
(责任编辑:黄立清 郭诗平)
G641
A
1674-9618(2016)06-0058-04
王成红,女,重庆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副主任。
张国茹,女,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5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
本文系重庆市教改项目“高校贫困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校企合作实践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33124)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