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社团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促进作用分析
2016-03-18刘珠润
◇刘珠润*
专业社团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促进作用分析
◇刘珠润*
专业社团具有专业性、创新性、应用性等特点。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应充分利用专业社团推进创业教育。当前,专业社团的发展还面临很多问题,成员的专业能力、实践锻炼不足,高校对专业社团的发展指导不够等,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要加大对专业社团的培养和指导力度,提高社团成员能力,搭建有效平台,促进其作用发挥。
创业教育;专业社团;大学生;创业意识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家和社会对高校创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高校如何更加有效地推进创业教育,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讨论。目前,各高校都活跃着众多的专业社团,依托这些社团,可以有效促进创业教育。
一、专业社团的特点及其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影响
(一)专业社团及其特点
专业社团是高校学生社团的一种。它是由同专业或者专业相近的学生自发组织,以学习、传播、实践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目标,通过自主学习、课题研究、创新创业等方式拓展延伸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发挥专业优势服务社会的学生组织。与一般的高校学生社团相比,专业社团具有专业性、创新性、应用性等特点。
专业性。专业社团成立的初衷就是为了拓宽、加深专业学习,其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均与本专业息息相关。就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而言,专业社团对自己的发展方向定位更加精确,研究更深入,专业性更强。比如广告专业的学生社团可能分为新媒体社团、摄影社团、平面设计社团、影视制作社团等等。专业社团明确精准的发展方向,大大提升了学生在这一方向上的专业性。
创新性。专业社团为学生提供深入学习、探索与研究的平台,学生对专业作品、成果的讨论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社团成员在活动实践中互帮互助,集思广益,这样宽松、活泼的氛围有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
应用性。学校各专业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发展培养有用的人才,专业社团发展的目标也同样如此。专业社团能更广泛、更主动地与社会、企业之间进行有效互动。专业社团常常会参与社会、相关企业的产品研发和生产实践,这也使得专业社团活动及成果的应用性更强。
(二)专业社团在创业教育中的作用
专业社团是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阵地,可以使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过程成为接受创业教育的过程,从而为提升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做出贡献[1]。
1.专业社团有助于促进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不仅仅是面对创业精英的教育,也需要面向全体高校学生,这一点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专业社团在学生群体中认可度高,较一般的创业组织而言门槛低、覆盖面广,可以实现全员参与,是学生易于接受、乐于参与的一种学生组织。专业社团有固定的活动时间和固定的活动场地,这就为学生通过社团活动接受创业教育提供了可能性和可行性。在社团负责人的组织下,社团成员能更深切地感受世界变化,不满足于跟随观望的状态,积极主动地面对机遇与挑战,使创业意识得以提升。通过社团活动的实践,也可以促使学生深化创业类通识课学习的效果,为课堂教学提供有益补充。
专业社团活动对于挖掘培养创业精英也有很大帮助。一般来说,专业社团的核心成员是学生中推举出来的专业水平高、管理能力强,在社团成员中有着较高威信的学生。这一优中择优的过程也是发现、培育创业精英的过程。将专业社团与创业教育相结合,可以为社团活动带来新的课题和要求,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为社团发展和学生成长树立更高远的目标。这些新变化、新刺激将促使学生从简单的有特长、感兴趣提升到能创新、敢创业的高度,激励学生了解社会发展需求,走在前沿,敢于挑战。通过在专业社团中开展创业教育,可以激发那些专业有特长的学生的创业梦想,带领团队在专业学习、创新创业中勇于实践,发挥精英作用。
2.专业社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创业能力可以分为一般能力和专业能力。一般能力是指所有创业者都需要具备的能力。专业能力是指自身创业领域所需的特殊的能力。专业能力的种类决定了创业的领域,其高低决定了创业活动的质量[2]。
专业社团可以提高学生创业的一般能力。社团活动自主管理、民主和谐的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耐心倾听、主动表达的沟通能力,对社团事务的讨论和决定可以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面对社团活动中出现的突发状况、产品研发过程中的挫折,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灵活变通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专业社团还可以提高学生创业的专业能力。专业社团的方向更加精细、明确,学生成员兴趣更加集中,特长更加明显。因此,与以班集体为单位的专业教学相比,社团活动更加有利于在人才培养中因材施教、分类施教。社团活动可以根据专业社团的领域,结合学生特长,有针对性地鼓励学生提高自己专业技术水平,不断创新求异、推陈出新,为今后的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3.专业社团有助于学生创业价值观的培养
高校培养学生的创业价值观,应使学生树立创业的意识,具有诚信友爱的品质,有责任感、使命感,能遵守法律和道德的要求,能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和社会的进步联系起来,实现人生价值[3]。专业社团首先是一个团队。在这个团队中,成员之间互相学习,彼此鼓励。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真诚沟通,对不同的意见彼此尊重,对不同性格脾气的同伴理解接纳,面对竞争对手要努力做到合作共赢,在面对大是大非问题的时候能够有正确的判断和立场。这对大学生的创业价值观培养十分有益。
二、专业社团中开展创业教育的主要问题与困境
目前,高校中的大多数专业社团还停留在按兴趣开展常规活动的层面。在专业社团中开展创业教育的工作还不够普遍、深入,更谈不上借助专业社团的力量,起到引领创业教育的作用。发挥专业社团作用,提升高校创业教育的整体质量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与困境。
(一)专业能力不足,创业意识不强
专业社团的成员多以低年级学生为主,尤其是一、二年级学生。一年级大学生以通识课程和专业基础课为主,到大二才开始逐步接触专业核心课程。在短短的两三年时间里,仅仅按部就班学习,其专业技能很难达到创业要求。社团成员的专业水平虽然比普通学生要好,但是大多数成员还难以达到为企业生产、服务的水平,能直接达到创业水准的更是凤毛麟角。
学生加入专业社团的初衷一般是为了提高专业水平,拓展交际范围,丰富课外活动。少数学生以探索创业方向、寻找创业机会、提升创业技能、提高创业成功率为目标加入社团。专业社团成员普遍存在创业意识普遍不强,创业动力不足的现象。
(二)实践锻炼不足,创业能力不高
无论是人际沟通还是营销策略,不管是经济法规还是行业规则,高校大学生大都缺乏系统的了解和培训。大学生的主要学习生活场所是校园,缺乏必要的社会阅历和经验。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接触社会不多,对社会需求不够了解,对市场需求和规律的预计往往是“想当然”,缺乏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理智的判断。
在产品设计研发过程中,由于行业经验不足,往往易受现有产品和模式的束缚,缺乏突破自我、勇于尝试的勇气。面对“权威”的质疑,大学生容易动摇自己的想法,模仿多于创新。
专业社团的活动范围主要在校园,限于本社团内部的交流和学习,与外界的接触交流依然不足。成员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自我学习能力、数据与信息处理能力、沟通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建设与管理等创业能力都有待提高。
(三)创业指导不足,可持续发展性差
社团指导老师一般由专业课教师兼任,而专业课教师在创业方面的经验和技能也存在欠缺,对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能力的提高、创业实践的指导显得有心无力,无法满足学生需求。社团指导教师地位尴尬,权、责、利失衡,由此带来指导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指导不到位,甚至徒有虚名。
三、利用专业社团开展创业教育的策略
专业社团在促进学生创业教育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高校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其发展,提升创业教育的质量水平。
(一)分步培养,提高专业社团成员的创业能力
提高专业社团成员的创业能力,可通过普及教育、严格选拔、精心培育三个步骤来进行。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一般高校学生在大学低年级学习专业基础课,大三以后才接触专业核心课程。为了让学生更早地接触到专业学习,高校可以安排专门时间,请专业社团的优秀成员或者企业的优秀员工指导有兴趣的学生提前学习,加强普及教育。一方面,可以起到在学生中宣传社团、帮助新生了解社团的作用;另一方面,也锻炼了专业社团成员的协作能力、沟通表达等创业品格,培养责任、爱心、奉献的优良创业价值观。经过基本的培训和学习,专业社团指导教师和负责人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进行选拔,为专业社团的发展补充新鲜血液,保证专业社团的可持续发展。在社团活动过程中,可以根据项目大小组成不同的团队,并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分工。团队也要实现老带新,通过技能竞赛、实战项目、创业大赛等途径,不断反思,对社团成员进行精心培育,逐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也基于此实现社团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在这样的氛围下,专业社团负责人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促进他们自己更加努力的提升专业水平;而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学长做了最好的示范,让他们更加明确努力的方向,提升学习积极性和热情。
(二)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激发专业社团学生的创业意识
专业社团成员对创业有着不同的理解,个别学生从加入之初就有创业的打算,但是大部分学生对创业还不太熟悉,存在着不敢尝试、怕失败的心态。
一是要树立典型,帮助学生走近创业。许多专业社团都有悠久、辉煌的历史,出现过许多位优秀校友典型。这些校友有的走上了创业之路,有的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不凡的表现,他们是社团建设发展的宝贵资源。专业社团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创业的“传帮带”作用。成功的创业案例会激发下一届社团人的创业梦想,相同的创业梦想凝聚了社团中所有成员的力量。无论是纵向的榜样力量,还是横向的同伴力量,都激发着社团负责人和社团成员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在创业道路上勇敢尝试。
二是要做好弹性评价,设计个性化考核方案。指导教师和成员要在学年之初就定好专业社团年度的创业发展规划,经指导单位审核通过后执行。根据专业社团不同的特点,可以给出不同的考核要求和标准。个性化的考核方案有利于督促优秀的社团提高创业率和创业质量,也有利于督促新的专业社团尽快成长。
(三)优化指导教师队伍,双导师为专业社团保驾护航
专业社团可以配备两个指导教师,即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理论导师以专业课教师为主,实践导师可以包括创业通识课教师、创业校友、企业人员等。这样可以方便学生请教、咨询,既能在专业技能水平上得到提高,也能在创业实践中得到指导和帮扶。
指导教师的责、权、利要有明确的规定。高校要高度重视社团指导教师的工作,对社团指导教师的工作职责和规范做出明确要求,将工作情况纳入绩效考核范围。对工作成效显著的指导教师,学校应该在职称晋升、评优表彰等方面有政策性倾斜。
高校要主动推进校企合作,探索创业指导教师更灵活的指导方式。高校要多组织专业社团走访企业,参与企业的产品策划和研发以及市场调研,了解社会的需求和对产品的反馈。在这些实践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到同行或前辈们创业、敬业、乐业的事迹,提升自信心,为今后创业中克服困难和障碍奠定基础。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才能避免空想、幻想,实现创业思路和市场的无缝对接。
(四)搭建多样平台,鼓励学生创业实践
实践锻炼是避免创业教育纸上谈兵的最好途径,也是创业教育开花结果的必要环节。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为专业社团提供实践平台,促进社团孵化出更多创业实体。
首先,在专业社团中征集创业金点子,经过专业社团申报、专家评审,评选出合适的项目。针对这些项目,高校可以制订“圆梦计划”,划拨专项资金、帮助专业社团的创业金点子梦想成真。这样的活动有助于提高专业社团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学习,激发年轻创业者的创业激情,形成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态势;也有利于宣传专业社团,提升广大同学对专业社团的热情。
其次,在学生素质学分、社会实践的考核认定中,高校对学生的创业活动要给予充分认可。在高年级的实习过程中,可以以学生的创业团队工作代替企业实习,打通创业行动转化成实习学分的通道。这样,实习指导教师也可以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创业方向,引领学生进入真实的市场环境,尝试开发、推销自己的经营项目,一步步带领他们走上创业道路。
再次,密切社团与社会的联系。可以借鉴一些高校建立的创业学院、“创业者”联盟的作法,邀请成功创业的校友、企业家定期和学生交流,分享创业心得体会,让学生感受创业艰辛,尽量走弯路。这些平台会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指导。
在就业压力日益增长的大环境下,专业社团孕育出创业团队,不仅解决了创业学生的就业问题,也给本专业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对口就业的机会,提升学生就业质量。高校要对专业社团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进行研究,更新创业教育理念,把握创业教育的规律,积累创业教育案例,从而推动创业教育取得实效。
[1]方伟.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3,(7):36-39.
[2]徐小洲,张敏.创业教育的观念变革与战略选择[J].教育研究,2012,(5):64-68.
[3]黄琳,钟磊,吴蓝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入大学生创业教育分析[J].高校辅导员,2015,(6):11-14.
(责任编辑:王海宁 张 菲)
G641
A
1674-9618(2016)06-0054-04
刘珠润,女,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