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问题与创新
2016-03-18张国臣
◇张国臣*
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问题与创新
◇张国臣*
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有助于实现大学生成长成才与社区建设发展的相互促进。目前,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已初具规模,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还存在一些问题,必须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大学文化辐射城市文化功能、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提升思想认识,总结实践经验,推动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创新发展。
大学生;社区;社区志愿服务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志愿服务在推动社区发展、增强社区服务功能中发挥着积极作用[1]。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不仅丰富了志愿服务的内容,而且实现了大学生成长成才与社区建设发展的相互促进[2]。目前,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已初具规模,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还存在一些问题。高校必须进一步提升思想认识,总结实践经验,推动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创新发展。
一、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意义
(一)开展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
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是“95后”,普遍存在对基层了解不足、与群众接触不多的问题。社区作为我国国家治理的基层单位,折射着社会的进步与不足,反映着广大群众的快乐与忧伤。走近社区、深入社区、服务社区,正是当代大学生了解基本国情、端正思想认识的重要途径,是当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方式,有助于大学生继承和发扬党的群众路线,有助于大学生增进同广大人民群众的感情,有助于大学生在同群众打成一片的过程中成长成才。此外,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大学生将自身的智力优势应用到社区建设实践中,在实践中检验和巩固所学知识,并深化对自身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二)开展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是大学文化辐射城市文化的途径
大学是社会城市的思想库,是社会城市主导精神的发源地。大学文化因其具有超前性和引领性,因而辐射着所在城市的文化。大学文化辐射城市文化有多种方式,譬如开放大学图书馆、举办讲座论坛等,而开展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也是一条重要途径。一方面,大学生通过开展社区课堂、社区调研、法律服务、科普宣传等活动,用大学文化影响城市,在城市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的氛围,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学生在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中,能够以自身行动感染广大市民,提高整个城市的精神风尚。群体动力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是个体内在需要和环境外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群体中的个人行为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大学生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将会以自身的生动实践带动市民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气。
(三)开展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是大学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举措
大学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形式多样,如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发展继续教育培训等,而发挥大学生智力优势,开展社区志愿服务,也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以东北地区为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学生通过开展以关爱空巢老人、残疾人、农民工及其子女、留守儿童、闲散青少年、困难家庭等社区弱势群体为重点的服务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化、长效化的志愿服务,能够帮助社区居民改善民生,将有助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东北大学就把“开展社区服务和科技帮扶”作为一项重要举措,列入了学校制订的《服务辽沈发展及东北振兴行动计划》。
二、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与社区的对接渠道不畅通
高校大学生志愿者规模较大,需要足够多的社区来承载。因此,要想广泛开展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就需要高校对接其所在城市多个社区,建立稳定的沟通渠道。而在实际操作中,高校往往只能与周边社区建立联系,在与空间距离较远社区的对接上存在问题。一是双方负责沟通的人员彼此比较陌生,需要多次协商才能达成合作意向,导致成功建立合作关系的过程很长,而双方耗费较长时间建立起的合作关系,也很有可能因社区工作人员的变动被迫暂停甚至中断。二是社区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反应不积极。很多社区出于对大学生志愿者人身安全方面的担心,出于对青年学生的不放心,也出于对自身既定工作计划实施的考虑,不愿意接纳大学生在社区内开展志愿服务工作,而没有足够的社区志愿服务基地,就无法广泛开展社区志愿服务。
(二)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内容不丰富
大学生群体拥有智力优势和数量优势,能够开展规模较大、知识技能含量较高的社区志愿服务。但在实际志愿服务过程中,捡拾垃圾、清理小广告等环保类低水平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较多,社区挂职、社区讲堂、社区治理调研等高水平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较少,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内容不够丰富,总体呈现出缺乏创新、缺少生机与活力的局面。其主要原因在于高校志愿服务组织者思想认识不到位,仅为完成任务而开展志愿服务。一方面组织者没有深入社区开展调研,与社区干部缺乏深入沟通,因而无法了解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即使有一些较好的活动策划,也因不能取得社区管委会的支持而不了了之。另一方面,组织者对志愿者队伍情况缺乏深入了解,对志愿者的专业特长和优势没有整体把握,因而无法设计内容丰富、针对性强的社区志愿服务项目。
(三)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长效工作机制不完善
虽然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中,但长期固定参与的学生数量较少。很多学生本身对志愿服务精神理解不够深入,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之初,受好奇心理和从众心理影响,会积极地参与其中,但随着热情逐渐消退,很多学生选择退出志愿服务团队。一方面原因在于许多学校对志愿者管理不够规范,没有做好志愿者招募、培训、时长认定、评奖评优等管理工作,导致志愿者缺少存在感、获得感和荣誉感。志愿服务看似简单,但要想让广大学生从内心深处自愿投身其中,则必须通过一系列管理工作,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理念植根到每名同学的心中。另一方面原因在于许多学校对志愿服务工作投入不够,没有给予社区志愿服务应有的保障,导致志愿者没有条件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是无偿的,但志愿服务工作是有成本的,大学生赴社区开展志愿服务需要交通、材料、保险等各方面的费用,必须依靠外界保障。
三、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创新的路径
高校应结合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实际,直面问题,寻求对策,在系统总结以往工作的基础上,不断促进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规模化、规范化、长效化。
(一)搭建平台,共建实践育人共同体
“服务学习”教育理念兴起于美国,是指学校将社区服务与学生专业学习相结合,在满足社区真正需求的同时,学生在服务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技能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育理念在美国深入人心,已成为美国教育的重要形式。“服务学习”理念倡导学校和社区间建立育人共同体,在合作中实现双赢。借鉴这一教育理念,我国高校也应与当地团委积极合作,以市、区、校共建实践育人共同体为抓手,实现高校党、团支部与市、区各社区的“一对一”对接。在双向对接的过程中,一方面,各社区要及时向校方反映本社区居民的志愿服务需求,另一方面高校针对社区志愿服务需求、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及时做好志愿服务活动的设计和改进。而在具体对接模式上,可以采取“结对+接力”的方式,即在形成志愿服务团队与社区“一对一”对接的同时,建立社区志愿服务团队接力机制,保证社区志愿服务长期有效开展。如东北大学在沈阳市和平区、沈河区、浑南新区团委的帮助下,已成功与200多个社区实现对接,形成了互帮互助的良性互动,每年开展的各类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达1000余期。
(二)打造团队,提升社区志愿服务层次
高校应结合自身情况,加强志愿服务团队体系建设,在纵向上形成从学校到班级的社区志愿服务链,在横向上形成涵盖社区志愿服务多个方向的志愿服务带,最终形成覆盖面广、针对性强的社区志愿服务网络。在加强社区志愿服务团队建设方面,高校可以整合共青团干部以及校内专业教师力量,组建社区志愿服务导师团,定期对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开展研究,以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实践,并对学生进行专业志愿服务培训,打造一定数量的专业化志愿服务队伍。在优化社区志愿服务项目体系方面,高校应以志愿服务队伍为载体,将大学生的专业特长与社区实际需求紧密对接,培育多元化特色服务项目。东北大学建立了“郭明义爱心团队东北大学分队”等100余支专业化社区志愿服务队,培育了“乐动社区”“科普大学”“梦想讲堂”“翰墨书香”等60余个特色项目。在社区养老、扶贫帮困、文体活动、阳光助残、社区法制、环境保护等领域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建设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3]。
(三)完善制度,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
高校应该结合实际,建立开展社区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工作机制。一是可以设立志愿服务类课程,以课程带动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从而扩大活动覆盖面并保证活动持续性。二是及时制定适用于本校学生的志愿服务相关条例,规范志愿者招募、培训、开展活动、时长认定、评奖评优等各个环节,为学生常态化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提供保障。三是可以在大学生日常社会实践和暑期社会实践中,设计固定的志愿服务主题,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为学生长期参与志愿服务提供平台。如东北大学设立了《大学生志愿服务》选修课,学生在第1至第7学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第7学期结束后,由学校对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时长进行认证,志愿时长达到一定数量,认定成绩为合格,计入学生成绩单。同时学校制定了《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管理暂行条例》,详细规定了管理机构、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保障激励等学生志愿服务核心要素,规范了注册志愿者管理工作。此外,学校还常态化开展“服务社区建设,助力辽沈振兴”主题社会实践,近3年来,全校累计组建1200余支重点团队,2万余名学生走近社区、深入社区、服务社区。
[1]张丽.加强社会建设必须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J].理论学习,2012,(12):93-99.
[2]田丽娜.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初探[J].思想教育研究,2009,(S2):103-106.
[3]东北大学实施“智惠社区”行动 扎实推进实践育人[D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5-05-25.
(责任编辑:黄立清 郭诗平)
G641
A
1674-9618(2016)06-0046-03
张国臣,男,东北大学副校长,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