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健康中国的扬州样本美丽而有特色的城市——扬州
2016-03-18
努力打造健康中国的扬州样本美丽而有特色的城市——扬州
扬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和2500多年的建城史。
扬州又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的发源地,境内有6段河道、10个遗产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扬州较为完好地保存了5.09平方公里的古城区。这里有500多处经国家认证的历史建筑群。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东关街,是外来旅游旅行者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街区。扬州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非常丰富,雕版印刷、剪纸、古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玉雕、盆景、木偶等16项传统技艺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扬州是联合国人居奖获得城市,生态宜居是扬州的显著特色。绿化覆盖率达到43.4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15平方米。
体验扬州深厚的人文底蕴、优美的生态环境、蓬勃的发展活力,感受扬州的城市之美。
近年来,扬州始终坚持经济财富和生态财富的两个积累,用生态文明建设倒逼经济转型,努力呈现出自然环境之美、景观风貌之美、文化特色之美和城乡协调之美的现实模样。
生态对于扬州城市而言,首先是一个必需品。从更高的境界来讲,生态环境、绿色发展还是一个艺术品。扬州就是因“州界多水,水扬波”而得名,古诗词里也说”烟花三月下扬州”“绿杨城郭是扬州”。
在这几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广泛植入了绿色元素,推动乡村建设同生态、文化的结合,打造了一批集产业、文化、生态于一体的美丽乡村样板。在这其中,以绿色生态为底色,叠加了文化、旅游产业等功能元素,既有生态价值的体现和保护,又能在此基础上产生经济价值,实现了生态保护的叠加效应和乘数效应。此外,扬州大力推进公园生态体系的建设,力求让老百姓步行10分钟,就可以走到与大自然亲近的地方。
目前,扬州正在依托生态底色申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希望通过申办活动进一步推动扬州的生态之美、绿色之美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绿色生态也是一个投资品。多年来生态财富的积累,使扬州不仅在同类城市中彰显了生态的特色,也努力把生态和绿色作为扬州未来永续发展的动力和潜力。
一些重要项目至所以能够落户扬州,其中有一条就是因为看上城市的“高颜值”。这种“高颜值”就是绿水、绿茵,和不断增加的蓝天。
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扬州较早地进行了探索和实践。环境的保护、生态的修复、绿色的植入,包括人们的低碳消费行为等等,是一个组合拳,不是简单地说生态文明建设就是种树,就是关闭少数的污染企业,而是要标本兼治,从源头治理。
“天上的问题,根子往往在地上。”去年扬州空气质量的达标率是67.9%,优于全省水平,较2014年上升2.4个百分点,蓝天在逐步增多。为了守住蓝天,扬州组织了系统的城市退尘活动淘汰落后的产能和黄标车,发展新能源交通。去年仅政府性的投资就有3亿多,增加了很多新能源汽车,淘汰关闭燃煤锅炉,以最严格的方法来治理建筑扬尘。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转型是一个“倒逼”的关系,就是要以生态环境的保护倒逼经济的转型升级。对于扬州来讲,发展绿色经济首先就是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是经济发展的绿色引擎。扬州”十三五”规划已经制定,去年三次产业的结构比重大小依次是二、三、一,“十三五”要实现三、二、一的结构比重。这个过程,一是发展现代服务业;二是要着力发展无烟工业,也就是旅游业,要把扬州的旅游和文化叠加,实现旅游业价值的不断增值。
绿色发展不止于经济方面,还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出行方面,扬州提出“公交优先就是市民优先”,大力发展绿色公交,公交出行率从原来的16%达到了将近30%,政府还投资建设自行车公共租赁系统,方便百姓绿色出行;在建筑方面,明确提出所有新建建筑,绿色建筑占比要达到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