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3451”工程落实旅游扶贫
2016-03-18安徽省旅游局局长万以学
□安徽省旅游局局长 万以学
实施“3451”工程落实旅游扶贫
□安徽省旅游局局长万以学
“十三五”时期是扶贫的攻坚阶段,做好“十三五”时期旅游扶贫工作,通过组织实施“3451”(建设300个乡村旅游扶贫宜游重点村,带动40万贫困人口脱贫,突出5条路径,抓好10项重点工作)工程,确保到2020年,旅游扶贫任务顺利完成。
一、明确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就是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的战略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策部署,坚持政府引导、科学规划、市场运作、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积极探索扶贫开发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的新途径、新方式,支持贫困村和贫困群众开展乡村旅游创业就业,分享旅游发展红利,实现稳定脱贫。今年全省要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10万贫困人口脱贫。
二、落实精准要求
旅游扶贫要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关键是找准带动贫困户增收的路径。一是贫困户依托特色旅游资源及生产生活资料,直接开办农家乐或乡村客栈,兴办观光休闲农业,成为乡村旅游经营业主,从而获取自主型经营收入。二是贫困户在景区景点、休闲农业园区、乡村旅游经营户中参与接待服务或劳务用工,参与经营业主开展的各类游玩体验活动,从而获取劳务型工资收入。三是贫困户适应乡村旅游经营需要,因地制宜发展中小规模种养殖业、手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为当地景区景点、休闲农业园区、乡村旅游经营户提供农副产品或手工艺品,从而获取配套型生产收入。四是贫困户以土地、房屋、山林、水面等资源资产,入股参与村集体、企业乡村旅游经营活动,按股比分享收益,从而获取股权型分红收入。五是贫困户所在地乡村旅游协会、专业合作社、村企合一的股份制企业或村集体经济,从经营收益中提取适当比例公益金反哺贫困户,或由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示范户进行对口帮带,从而获取帮扶型互助收入。
三、突出抓好重点工作
(一)调查摸底。调查摸底工作以区县旅游部门为实施主体,按照精准到村、到户、到人的要求,准确掌握具有良好旅游资源、具备旅游开发条件的贫困村以及贫困人口数量,做到基础数据准确、真实、可信。国家旅游局已经建立一套数据填报系统,各区县旅游局为主做好数据填报工作,做好动态更新和维护工作。
(二)确定重点宜游贫困村。对具备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村,列入300个省旅游扶贫重点村名单。这是旅游扶贫的主战场,牢牢抓在手上。
(三)编制旅游扶贫规划。省级层面:1、编制《安徽省“十三五”乡村旅游扶贫规划》;2、编制《鄂豫皖大别山片区旅游扶贫规划》,区域范围包括我省安庆、六安、阜阳、亳州4市12个县。3、编制一批重点村规划,包括4个国家级旅游扶贫试点村规划和1个对口贫困乡村旅游规划。各个市和县区,1、要将旅游扶贫作为旅游“十三五”发展的重要内容进行统筹规划;2、编制300个重点宜游贫困村扶贫规划,所在区县旅游部门具体负责,省旅游局选择10个重点村编制规划。
(四)加大支持力度。1、省专项资金将按不少于40%的比例,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将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作为重点。推动实施一批乡村旅游重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各市、县区的旅游发展资金,也要向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进行倾斜。2、各级旅游部门要会同扶贫办积极创新发展扶贫小额信贷,通过对贫困户评级授信、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实施财政贴息、建立风险金制度等,解决贫困户资金短缺难题。3、各级旅游部门要会同扶贫办,通过财政扶贫贴息等方式,对发展潜力大、扶贫带动作用强、发展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社、能人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扶贫贴息贷款扶持,做大做强,带动贫困户增收。
(五)强化帮扶措施。1、深入开展乡村旅游“四级联创”活动,2016年评定旅游强县10个、优秀旅游乡镇80个、旅游示范村150个、四星级以上农家乐150家。通过帮助宣传推介、客源组织、招商引资、送教上门、劳务用工、农副土特产品供应等多种方式,帮助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贫困人口脱贫。抓精品景区建设的同时,通过有效引导,采取激励措施,进一步发挥好帮扶和带动作用。
(六)加强改革探索。探索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结合旅游开展资产性扶贫,将扶贫资金、旅游专项资金投入大景区和好的旅游项目,把资金转化成资产,将扶贫资金折股量化给贫困户;采取公司+农户等模式,鼓励工商企业整体开发乡村旅游,农民以山林、土地、宅基地入股等方式实现脱贫致富。
(七)强化宣传营销。旅游部门要发挥引导市场的职能作用,把推广旅游扶贫作为市场开发的一大亮点,以满足旅游休闲消费需求为导向,突出贫困地区比较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农家乐、生态农庄、民宿客栈、汽车营地、帐篷营地等乡村休闲产品,开发乡村摄影、赏花晒秋、徒步慢游、体育健身、养生养老、研学旅行等新业态,将重点村纳入省市县旅游精品线路、纳入市场营销活动,组织媒体和旅行商赴贫困村开展采风踩线活动。定期举办乡村节庆、民俗演艺和线路推广活动,打造特色旅游品牌。支持重点村通过网站、微信、微博、手机APP等,提高在线营销能力。积极辅导农家乐、乡村旅游经营业主发展旅游电商,帮助贫困村形成稳固的市场和客源。
(八)加强示范推广。经验就是财富。今年,省旅游局将与媒体合作开展1~2次乡村旅游扶贫公益宣传活动,将会聚焦大别山区、皖北地区旅游扶贫工作,推广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经验和模式。
(九)做好教育培训。对农家乐、乡村旅游经营户开展有针对性培训,实现300个重点村培训全覆盖。今年计划分4期培训600人。市、县旅游部门也要按照“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扶贫工作思路,以贫困家庭主要劳动力为重点对象,广泛开展各类乡村旅游培训活动,提高贫困户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十)建好旅游扶贫观测点。选择50个村作为旅游扶贫脱贫观测点,建立观测体系,动态跟踪、评估旅游脱贫成效,提高旅游扶贫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