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社学科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学习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6-03-18王丽丽

大庆社会科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庆结构性

王丽丽

(中共大庆市委党校,黑龙江 大庆 163313)

科社学科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学习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王丽丽

(中共大庆市委党校,黑龙江 大庆 163313)

科社理论的研究应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研究的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的对接,使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供给内化于心有吸引力、固化于魂有影响力、外化于行有生命力。科社理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根本标志,坚持为人民群众做学问,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勤想多思出实招的研究导向,坚持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支撑和思想指引的问题意识,坚持立足现实超越现实的理性思维和创新动力。

科社学科;研究与改革;视角与导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增添了新内容,彰显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这更加坚定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信心和决心。但欣喜之余,也要看到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喜中有忧,喜中有惑,如科社研究的“数量与质量”的同步提升、马克思主义的“生活化”、马克思主义的“落地开花”、科社研究的队伍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传播等。一言以蔽之,即科社理论的“有效供给”不仅存在不足的问题,还存在供给提升的问题。科社理论的研究应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研究的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的对接,使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供给内化于心有吸引力、固化于魂有影响力、外化于行有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对于科社学科的研究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思路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研究导向。

一、科社理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坚持一个根本标志

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消灭剥削和压迫等一切不公正社会制度、实现全人类解放和幸福的学说尽管一经产生就饱受质疑,但由于其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代表了整个人类的进步追求,所以它的思想光辉从未被资产阶级的谩骂和诋毁所掩盖。只要人们对美好的幸福生活这一终极追求的目标没有变,马克思主义就不会过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越来越证实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也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就是中国发展的“初心”,不忘初心方能行程万里。科社理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才能保证学科建设的正确方向,不丢失灵魂,不迷失方向,不走错道路,这是“有效供给”的前提和基础。道路出现错误,“供给”越多,偏差越大,错误越深重。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

二、科社理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坚持一个研究导向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科社理论的研究要解决“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样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为人民做学问”的总要求,这也为科社理论的研究安装了GPS定位系统。科社理论研究要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服务,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增强群众的“获得感”。科社理论研究不是“宅研究”,而是面向生活、面向群众的研究,回归于马克思主义的本真。马克思主义实质上就是一门研究如何让劳动者过上好日子的学问。就大庆而言,科社理论的研究应准确把握大庆发展深入转型的新变化新特点,运用五大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加减乘除”并用,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加快大庆转方式、调结构、促创新。科社学科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解决研究为什么人的问题,这是学科研究的根本性和原则性问题,坚持为人民群众做学问,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勤想多思出实招,这是“有效供给”的必然途径。

三、科社理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坚持问题意识

“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根植于实践,直面现实问题,干预社会生活是科社理论研究的目的和宗旨所在。“理论是实践的眼睛”,科社理论研究要以我们的理论创新作为党和政府的眼睛,既能见人之所见,亦能见人之所未见,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问题实质;要凭借我们的学识智慧成为当下火热社会实践的积极参与者,以一种特殊的参与,既能想人之所想,亦能想人之所未想,为经济发展新常态把脉问诊;要以我们的学术研究当好大庆经济社会发展的参谋和智囊,多扎根基层、常深入一线,掌握第一手材料,使研究的学术关注点与人民同频,与时代共振,为加快推动大庆转型发展和全面振兴献言献计,拿出“真刀真枪”的好对策,从而真正使大庆精神助力大庆的转型与振兴。科社理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实事求是地分析大庆发展中的问题,不断研究如何调整生产关系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如何通过上层建筑的完善来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从而为解决大庆的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支撑和思想指引。

四、科社理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坚持创新动力

“要提倡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鼓励大胆探索,开展平等、健康、活泼和充分说理的学术争鸣,活跃学术空气。”在大庆深度转型发展中,主流与支流从未像今天如此纠结,现象和本质从未像今日如此复杂,特殊与普遍也从未像现在如此微妙,老办法不可行,老路子也不可走,唯有“日日新”,这就需要科社理论的创新,使其真正发挥提升人的素养,洞察大势、开阔视野、锤炼思维、涵养底蕴的引领作用。加快推动大庆转型发展,奋力走出全面振兴新路中的“新”不仅是发展方式的“新”,更是思维方式的“新”,更需要新思想、新理念和新思维。今天的领导干部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科社理论的指引,因为科社理论能使领导干部花繁柳茂处拨得开、雨骤风狂时立得定、诱惑踏来时站得稳。科社理论研究要选取新视角,发现新问题,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理论体系,以理论创新带动实践创造,让实践升华为理论成果,让理论成果指导引领实践。科社理论的研究必须以立足现实超越现实的理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来进行深度研究,善于提炼具有大庆特色的标识性概念,打造符合大庆实际的新概念、新范畴和新表述。科社理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坚持创新动力,回应热点、研究难点、化解疑点,从现实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另辟蹊径,在创新中突破研究定式,使理论创新不断焕发时代的生命力。

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就要在今后的研究之路上,用双脚去丈量大地,用双眼去观察时势,用头脑去萃取精华,凭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勤勉跋涉和“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执着拼搏,“以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使科社理论的研究更有时代的温度、更有学术的厚度、更有理论的深度、更有切中时弊的精度,使研究成果更加独到、更富见识、更有含金量,不断深化科社研究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研究的有效供给,切实使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责任编辑:李敬晶〕

D641

A

1002-2341(2016)05-0014-02

2016-08-19

王丽丽(1974-),女,黑龙江依安人,教授,主要从事科社理论和大庆精神研究。

猜你喜欢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庆结构性
李大庆
国之大庆,成就报道如何“融”新出彩
新时代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物外真游》
——高大庆作品欣赏
切实抓好去产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学习习近平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 扎实推进淮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临床人才结构性改革正当其时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十三五”规划
关于结构性改革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