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问”在《古代文学》研究性学习中的意义

2016-03-18朱明秋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杨贵妃古代文学研究性

朱明秋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广西 桂林 541001)

“善问”在《古代文学》研究性学习中的意义

朱明秋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广西 桂林 541001)

在《古代文学》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巧设问题,善于发问很有意义:能让学生从看不出奥妙的作品里看出奥妙,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能解决学生要求某些作品讲与不讲的两难问题;能让学生在课堂中保持比较长久的专注状态;能化繁为易,减轻学生研读大部头作品的畏难心理;能防止学生偷懒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成就感。

《古代文学》;教学;研究性学习;善问;意义

很多年以前,笔者刚参加工作不久,曾向一位从事《古代文学》教学的前辈请教:怎样才能把课上好?他只说了一点:要善于设置问题,用问题吸引、引导学生。这句话给笔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多少年过去了,笔者一直没忘。主持《古代文学》研究性学习课题之后,笔者越发感到不仅是上课,包括给学生做作业,如果善于设置问题,都会有助于把学生引入研究性学习的氛围、境地,有助于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因而,本文所说的“善问”不只是指在课堂上如何提问,还包括如何给学生设置作业问题。下面,笔者拟把自己用问题引导、吸引学生对《古代文学》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的一些意义进行分点阐述、总结,以此求教于方家。

一、善问能让学生从作品看出奥妙,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于非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教程作品选》在《干将莫邪》这个作品后面的《提示》里说这个志怪小说“情节富于变化”[1],笔者把作品大意给学生说了一遍之后逮住这句话问学生,有了下面这些对话——

笔者:请问里面有哪些变化?

学生(淡然):没觉得有什么变化。

笔者:真的没有变化吗?

学生(都在摇头):没有。

笔者(有点惊讶):真是这样吗?那我问你们,干将和妻子说那把雄剑藏在什么地方?

学生(低头看书):在南山一颗松树的后面。

笔者:那他们的儿子赤是在哪儿找到那把剑的?

学生(低头看书):是在他们家堂前松柱的背后。

笔者:那这是不是一种情节上的变化?

学生:噢!是。

笔者:好。干将遗言要儿子拿着那把剑去找楚王报仇,儿子也想按父亲的要求做,可结果是不是儿子亲自为他报的仇呢?

学生:不是。是一个山中客为他报的仇。

笔者:这么说,这又是一个情节上的变化了。

学生(点头):嗯。

笔者:先前,楚王梦到赤要拿剑杀他,于是悬赏千金要捉拿他。当山中客把赤的脑袋和剑拿给楚王时,楚王有没有让人给他千金?

学生(摇头):没有。

笔者:那楚王让人在宫殿做什么?

学生(低头看书):煮赤的脑袋。

笔者:又是一个情节变化啊。

…………

就这样,笔者用一连串的问题引导学生重看课文相关文字,他们最终认可:该小说虽然比较短小,不算标点符号还不到四百字,且小说的主要人物不管是赤、山中客还是楚王,形象都比较单薄,但情节确实是有变化的——至少变了四五次。

另一例,单纯地看白居易诗歌《长恨歌》的杨贵妃之死片段,一般人得到的信息不外乎杨贵妃是被侍卫皇帝的禁卫军逼死的,唐明皇没有办法救她,很痛苦。仅就这样看,似乎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但如果我们将电视剧《唐明皇》里杨贵妃之死的片段和这个诗歌片段放在一起给学生看,问他们一个问题:“都是讲杨贵妃之死,说说你从中看出了哪些不同的东西?”学生一比较就会发现:诗歌里杨贵妃不仅是死在禁卫军那些男人们面前,而且是仪容不整,死得没尊严。电视剧里的杨贵妃不仅死得比较体面,而且编导还给她的死注入了崇高的元素,把她塑造成为深明大义、从容赴死的纯洁女人。电视剧里唐明皇对杨贵妃的死虽然也痛苦,但他只是在杨贵妃关上门自己结束生命之前伸手不舍地叫了一声“玉环——”,眼睛里连眼泪都不明显,远不及诗歌里“回看血泪相和流”的痛苦程度。显然,笔者的这种问法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还有助于拓宽他们的思维和视野。

二、善问能解决学生对某些作品要求讲与不讲的两难问题

这有两种情况:一是我们的学生来自天南地北,各地使用的教材不尽相同,某个作品有人说学过,认为没有必要再讲;有人说没学过,希望老师讲。一是有些作品在当今时代看起来其本身已没多大意思,今天感兴趣的人也不多,单纯地讲也没什么味道,晚唐温庭筠的词就是如此,但他是他那个时代留存词作最多的人,而且是花间派的代表人物,舍弃不讲也不好。这种讲与不讲的两难选择如何解决?对前一种情况,笔者一般是给作品设置一个比较核心的问题。问学过该作品的学生,如果他们觉得能回答得了,就让他们给没学过的说一说,有点类似于让学生教学生;如果学过该作品的学生都说不出,那他们就得和没学过的同学一起随老师进行研读,一起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郦道元的散文《三峡》和李白的诗歌《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都是采用这种方式解决的。对后一种情况,笔者常常是在问题的设置中加入流行元素,将平淡乏味转为有趣。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材料本身发生兴趣。”[2]为了让学生有兴趣,笔者在讲温庭筠的代表性作品《菩萨蛮》(小山重叠)这首词时给学生设置了这么一个问题:“国剧《甄嬛传》把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这首词分别放在眉庄死后和该剧的结尾处是否合适?请具体说说你的看法。”学生一看就兴奋起来了,因为他们当中很多人都是甄嬛粉丝。然后笔者说:“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弄清楚温庭筠这首词讲的是什么,有什么特点?”不用说,学生们都兴趣盎然地和老师一起探讨这些问题。类似的还有:“《三国演义》的语言和《水浒传》的语言是相似呢还是隔了几条街那么远?你个人是喜欢《三国演义》的语言多一点还是喜欢《水浒传》的语言多一点?原因是什么?”“以今天的眼光看,贾宝玉是好男人吗?”这些题目都属于在问题的设置中加入了当今流行元素,从而达到化平淡乏味为有趣的效果。

三、善问能让学生在课堂中保持比较长久的专注状态

据笔者观察,讲一个比较长的作品时,我们的学生15分钟后还能保持专注状态的人数会逐渐减少,但如果能设置一个问题让他们边听边思考或边统计,他们就会不知不觉地忘记了时间的存在。比如讲《聂隐娘》之前,因为笔者知道学生没有看过这个作品,即使事先叫他们看,可能还是有不少人说看不懂,因为那是唐代的文言文。考进我们学校的学生文言基础大多不太好,还有不少人说一看文言就头疼。面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笔者得先跟他们介绍整个作品的大致内容,介绍过程中让他们不走神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设置这么一个问题:“有人说,《聂隐娘》这个小说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充满了神秘的味道。在听我讲述故事的过程中,请大家关注:里面有多少神秘的色彩。”当然,我们学校的学生虽然考进来的分数不高,但不管怎么着,我们也是个大学,设置问题也不能太小儿科。所以在笔者讲完整个作品的大致内容,学生七嘴八舌回应了先前提出的问题之后,笔者还会让他们看台湾电影《刺客聂隐娘》,让他们说出两者各自的好与不好,这不仅有利于他们在比较中提高和积累文学素养,而且会让他们觉得时间过得飞快。

讲《虬髯客传》情节前,笔者先在屏幕上打出一个问题:“你们认为虬髯客、李靖、红拂能不能称之为豪侠?他们和金庸小说里的豪侠有没有相似之处?”要回答这个问题,学生首先得确定“豪侠”的含义,然后还要回忆一下金庸小说里那些豪侠具有什么特点。看过金庸小说的同学会兴奋地回忆,没看过的同学会对这种古今的穿越比较有一种不自觉的关注度。这也是一个在讲比较长的作品时防止学生走神的做法。

四、善问能化繁为易,减轻学生研读大部头作品的畏难心理

1938年10月,中国共产党的六中全会休息时,毛泽东对贺龙将军说:“中国有三部名小说,《红楼梦》《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谁不看完这三部小说,不算中国人。”[3]这话虽然有点绝对,但中文系的学生确实都该读一读这些经典小说,这是必须的。但现在的学生不少一拿起这种长篇的古典书籍就犯困,觉得很难看完。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采用横云断岭的方式读,喊难的人就明显减少了。比如笔者先设置了这么一道作业与讨论二合一的题目——在《三国演义》的第三十五回里,水镜先生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可见二人才干相当。但在随后的日子里,伏龙倍受重用,凤雏却一再受挫。试寻找其中的原因。——然后在后面加上提示:选择此题的同学从第三十五回看到第六十三回即可。学生一看这问题及提示,算了一下,发现总共只要看29回就能找到答案了,还不到整部书的四分之一,那种畏难之心就会大减。而且有些同学在看完这29回的内容、解决题目里的问题之后,还来了兴趣,把前面的28回,甚至是后面的近60回也看完。也就是说,通过设置一个问题,等于用分解的方式让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分阶段把整本书读完,而且不觉得太累。这有点类似于《礼记》里说的:“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4]——善于提出问题的人,就像处理坚硬的木材,先从容易的地方入手,而后处理节疤和纹理不顺的地方,到了一定的时候,问题就顺利地解决了。

五、善问能防止学生偷懒,提高他们的学习成就感

我们这个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加上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与广泛应用,现在的学生又几乎人手一机(手机),老师给学生布置作业时,如果题目设置得不巧,学生常常可以很快地从网上把答案抄出来或拼凑出来。比如,笔者曾给学生出过这么一道题:“王维的《观猎》诗为何可以作为五言律诗的典范?请说说其中的原因。”作业交上来之后,笔者发现很多学生抄资料,有书上的、网上的,从不同地方抄来的资料里面有重复有缠夹也不管,拼凑在一块,字数差不多了,就交给老师。吸取教训之后,笔者将问题换成:“从每一联句子的表述方式看,王维《观猎》诗的主题是直露的还是含蓄的?清代沈德潜说此诗的章法、句法、字法‘俱臻绝顶’,你能否对此诗的章法结构如何好、哪些字词用得好进行具体分析?”——这样设置问题,将问题具体化,学生基本上不可能有现成的文字可抄。类似的还有:研讨唐传奇《李娃传》时,若问:“李娃是个什么样的人?”或“李娃到底有多复杂?”学生不用上知网,仅百度一下就有N多现成的文章可抄。但笔者把李娃在小说里的相关片段一一摘出来,让学生分析她每次言行背后的动机,学生就得一点一点仔细琢磨,没有多少现成的文字可抄了,想偷懒也没那么容易了。

现代社会,原子弹、金钱、口才已被认为是世界三大武器,中文系的学生除了要会写,还要会说;《三国演义》里有很多会说的人,我们希望学生能从中学到一二。因而在引导学生研读该书时,我们要设置一道作业与讨论二合一的题目,让学生关注里面那些口才一流的人。如果我们直接问“《三国演义》里哪些人比较会说话?请举出三个人的例子跟大家分享”,学生中十有八九都会在第一时间想到诸葛亮,都会拿诸葛亮做例子,因为他们对诸葛亮太熟了,包括他的舌灿莲花、辩才无碍、舌战群儒就是典型的例子,拿来便是。我们不能让学生老在同一口井里打水喝,要让他们的关注视野更宽泛一点,要让他们去寻找新的水源,因而我们在题目里对符合条件的人加了限定:“《三国演义》里除了诸葛亮之外,还有哪些人比较会说话?请举出三个人的例子跟大家分享。”剔除学生太过熟知的诸葛亮,学生就得多花点时间和心思去寻找其他人,分析其他人,而不至于像探囊取物那么容易,不至于容易之后还对老师的题目撇撇嘴:“这题目不咋的。”让学生踮起脚尖才能摘到果子,甚至是让他们处在一种“跳一跳,够得到”的状态,这不仅能防止他们偷懒,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的成就感——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认为,在设置问题(或目标)时,有50%左右的难度最有利于激发一个人的学习动机。

用问题引导、吸引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是一个技术活,要花很多心思。值得探讨的方式是无穷无尽的,以上所说只是笔者在《古代文学》教学实践中的部分敝帚自珍的体会,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于非.中国古代文学教程作品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335.

[2][美]布鲁纳,著,邵瑞珍,译,王承绪,校.教育过程[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2.

[3]孙宝义,等.毛泽东成功之道[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5.

[4]陈澔,注.礼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The Significance of"Good Questions"in the Research Study of"Ancient Literature"

Zhu Mingqiu

(Chinese Dept.of Guilin Normal College,Guilin,Guangxi 541001,China)

The teachers set good questions and ask them so as to attract students to the research study of"Ancient Literature".It can allow students to see the wonders of the works seen in secret,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ks,solve th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allow students to maintain a relatively long state of concentration in the classroom,reduce their fear of reading voluminous works and improve their sense of academic achievement.

"Ancient Literature";teaching;research study;good questions;significance

G64

A

1001-7070(2016)05-0088-03

(责任编辑:彭志雄)

2016-08-15

201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项目(汉语专业)”(项目编号:GXTSZY285)。

朱明秋(1965-),女,广西博白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古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杨贵妃古代文学研究性
高校古代文学教学“问题意识”探究一一以《诗经》为例
韩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探析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简介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杨贵妃死亡之谜
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出处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杨贵妃 王朝的女人
《王朝的女人·杨贵妃》梦回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