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X”格式流行语

2016-03-18秦梦霞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高教学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流行语结构

秦梦霞(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浅谈“小X”格式流行语

秦梦霞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摘要:近年来,“小”的用法越来越多,出现了大量“小X”形式的流行语,与传统用法相比,这些新出现的“小X”形式流行语多半属于超常规搭配,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本文归纳描写“小X”类流行语的形式、意义特点,分析“小X”类流行语高频出现的语言内部原因及社会原因。

关键词:流行语;小X;结构;流行原因

《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对“小”的解释为以下几种:(1)形容词。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跟“大”相对),如:小桌子;排行最末的,如:小儿子。(2)副词。短时间地:小住几天;稍微:小有名气;略微少于:这里离北京小二百里;将近:编了小三十年词典。(3)年纪小的人:上有老,下有小。(4)指妾。(5)谦辞,用于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小弟。(6)前缀,用于称人、排行次序、某些人等:小王。除了词典中标注的词义外,“小”也有其虚指意义,表达一种喜爱之情,具有很强的感情色彩。

近几年,出现了大量以“小”为构词语素的流行语,如:小可爱,小鲜肉,小清新、小确幸等等。“小”类流行语在网络及日常交际中被频繁使用。

一、“小X”类流行语结构类型

(一)小+名词

1.小鲜肉:“小”指年纪小的人,如:小鲜肉。“小鲜肉”通常用来形容男艺人,多指年轻帅气的新生代偶像。其中“小”的意思是年纪小的人,“鲜”是指没有太多的负面新闻,“肉”是指看起来很健康。“小鲜肉”代指一类人,近段时间开始流行开来,小鲜肉的流行也代表了当下的一种审美观。如:

(1)盘点小鲜肉男星磨皮自拍:张翰好娘黄子韬卖萌(中国广播网2015-11-20)

(2)崔健炮轰小鲜肉歌手:花钱雇粉丝靠炒作走红(中国广播网2015-11-19)

“小鲜肉”这一流行语也代表了当下人们对偶像的一种审美观。2014年,由某门户网站发起网友们评选出了“中国十大小鲜肉”。“小鲜肉”在传播过程中,人们也赋予了它新的意义,即指那些性格纯良,情感经历较少的年轻男性。如:

(3)90后时代?盘点小鲜肉时代。(搜狐新闻2015-11-20)

(4)樱桃垭的“小鲜肉”留守娃的好老师(新浪网2015-11-13)

“小+名词”结构中“小”的意思是年纪小的人,通常代指一类人。

2.小宇宙:是日本圣斗士星矢系列漫画中出现的概念。它是指人类身体内部潜在的宇宙能量。大宇宙的一切都是由大爆炸所诞生出来,并由原子所构成的,所以破坏的本质就是把原子粉碎,漫画中认为真正的圣斗士藉由引爆体内的小宇宙,发挥出打碎星辰,撕裂大地的超人力量。因此小宇宙是灵魂的力量,主要是呼应精神力、生命力、意志力还有集中力而提高,战斗的意志越强,它燃烧的越厉害,体内的能量也就越强,小宇宙斗法的神髓跟肉体的力量没有关联。世上万物皆有“小宇宙”,这里的“小”作形容词与“大”相对。如:

(5)张亮小宇宙爆发变身“超级英雄”(网易网2015-5-13)

(6)土地市场爆发小宇宙!江北新区挂出三幅地(扬子晚报2015-8-21)

3.小心脏:这一流行语最早出现在日本动画片尾曲“让我们一起丢掉胆怯,丢掉烦恼,带好你的小心脏,一起去燃烧吧!”中。近年,中国的某一选秀节目频繁使用,“小心脏”开始作为流行语出现,“小”表示的是一种亲昵、喜爱的感情。如:

(7)萌物出没,请捂好小心脏(凤凰网2015-9-7)

(8)三张图、三句话,戳中你的小心脏(齐鲁晚报网2015-9-6)

4.小伙伴:“小伙伴”本义是孩童时代的朋友,作为流行语的“小伙伴”出自一篇搞笑的小学生文章中的一句话“我和小伙伴都惊呆了”,随后“小伙伴”这一轻松有趣的称呼也随之成为网络流行语,使用率频频走高。“伙伴”是一个名词,而“小”在这一结构中也没有实在的意义,表达的是亲昵、喜爱之情。

(9)乘客坐邮轮被自动门撞伤头部获赔上亿元惊呆小伙伴。(中国网2015-11-15)

(10)第二轮下岗潮小伙伴们离职后都去了哪儿?(中国青年网2015-11-9)

“小伙伴“是现代汉语中旧有词,在流行语中它有了新的意义。“小伙伴”指朋友,是一种更加亲昵的表达。

(二)小+形容词

在“小+形容词”的结构中,“小”表达的是一种喜爱的感情色彩,与“小+名词”这一结构有所不同,“小+形容词”中的“小”意义通常虚化,形容词前加“小”后,“小+形容词”往往变成名词性结构。如:

1.小可爱:这一流行语用于对自己喜欢或怜爱的人或事物的一种昵称,或是年轻女孩对贴身衣物的一种昵称。如:

(11)吴秀波变身偷吃奶油小可爱卖萌耍宝样样行(人民网2015-6-20)

(12)纸杯蛋糕成婚礼新宠不要忽略了这些“小可爱”(网易网2015-11-17)

例(11)中,“小可爱”是对小孩儿的昵称,而在(12)中“小可爱”则指的是“纸杯蛋糕”。

2.小清新:“小清新”出现在流行语中时,表示一种音乐风格,小清新的说法最早源自音乐流派Indie Pop(独立流行乐),这种音乐起源自1980年代的英国,以旋律优美清爽为特点。但是在中国,偏爱清新、唯美的文艺作品,生活方式深受清新风格影响的一批年轻人,也被叫做小清新。近年,作为流行语的“小清新”逐渐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以自然淳朴、淡雅脱俗为审美标准,受到众多年轻人的追捧。小清新实质上有点像我们所指的“文静”,因为文静这词不够特殊、准确,才用小清新代替。这里的“小”不是与“大”相对的意思,而是虚化意义,表达了一种轻松、喜爱的情感色彩。如:

(13)那些年我们爱过的小清新女星。(中国广播网2015-11-20)

(14)小清新碎花连衣裙塑造唯美气息。(人民网2015-6-23)

(15)和风物语悄然来袭,带给你不一样的小清新。(搜狐网2015-11-10)

例(13)、(14)、(15)中的“小清新”意义不同,(13)中的“小清新”指的是受清新风格影响的年轻人,而(14)、(15)中的“小清新”则指的是一种文化现象。

(三)小+其他成分

“小+其他成分”结构中,“小”可以作形容词,与“大”相对,表示微小的。如“小确幸”。如:

(16)户外小家电给你“小确幸”(和讯网2015-11-19)

(17)致青春~高中十项最棒的“小确幸”时刻,回忆满满(中国台湾网2015-11-18)

小确幸:“小确幸”出现在日本作家春上村树的多篇文章中,由译者直译而进入现代汉语。值得注意的是,“小确幸”并不是翻译者的造词,而是村上春树的自创词汇。“小确幸”第一次出现在小品文作品《兰格汉斯的午后》(1986年)中,在《寻找漩涡猫的方法》小品文作品中更加细腻地解释了“小确幸”。在第一篇作品中,作者没有给“小确幸”下定义,而是通过描写日常生活中的“小确幸”场景,让读者感受“小确幸”的含义。在中国大陆地区“小确幸”意为微小而确实的幸福,即稍纵即逝的美好,小确幸的感觉在于小,小确幸的感觉三秒至一天的时间不等。

中国台湾地区,“小确幸”除了表示微小而确实的幸福也被广泛地使用于批评时局、通货膨胀所造成的民不聊生现象以及商业行为的促销手法之中。“小确幸”出现,提醒人们换种角度去追求生活中的幸福。如:

(18)台报看台湾经济转型:应善用小确幸创造大经济(和讯财经新闻2014-7-10)

(19)小确幸成大不幸台经损已逾50亿(TVBS新闻2014-9-16)

在“小确幸”这一流行语中,“小”意为微小的。而在“小鲜肉”中,“小”是指年纪小的人。由此可见,即使在同一结构中,“小”的意思也可能是不同的。

二、“小X”类流行语流行的原因

“小”类流行语,在不同结构中“小”的意义不同,“小”类流行语流行既有语言本身原因,也有时代特性。

发展迅速的现代社会对语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在各个方面都追求个性,渴望打破传统束缚。当已有的语言不能满足大众表达需要时,势必会产生一些新词新语。“小”的意义多样,用法比较灵活,不论是用在“小+构词语素”结构中还是用在“小+形容词”结构中,都丰富了语言的表达力,适应了交际的需要。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改变。有学者曾说: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要素,是反映社会化的窗口。生活在“快节奏”社会的人们追求相对轻松的生活,“小”的意义能够满足社会的心理状态。忙碌的人们不断寻找生活中的“小确幸”,作为“小鲜肉”、“小可爱”的年轻一代追求“小清新”的生活方式。“小”类流行语是语言表达与时俱进的体现,也是时代的选择。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商务印书馆,1980.

[3]李晶.“小+形容词”用法初探[J].研究生论坛,2012(4).

[4]虞金玉.“小”+形容词中“小”的虚化初探[J].语言研究,2014.

[5]曾秋桂.在台湾地区阅读村上春树的“小确幸”[J].东北亚外语研究,2014(3).

[6]陈一.说“有点儿小(不)A/V”[J].中国语文,2014(2).

[7]韩照菊.现代汉语中“小+形容词”词组研究[J].华商.

[8]陈世祥.汉语句法结构对学习汉语的重要性——以定语位置上的“小”为例[J].汉语学报,2015(3).

[9]祁峰.单音节形容词与名词组合的语义选择关系分析——基于定量统计的形容词“小”的个案研究[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1 (3).

[10]王会,应学凤.“小”类称谓性指人名词的感情色彩探微[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5(3).

[11]安志伟.论当代网络语言的社会影响[J].理论学刊,2010(4).

Abstact: In recent years,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use of "small"(xiao in Chinese), and a mount of "xiao X" in the form of buzzword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use of the word "xiao" in Chinese, these emerging "xiao X" in the form of buzzwords mostly belong to refreshing unconventional mix.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form, characteristics of "xiao X" buzzwords, and analyzes the internal and social causes of that frequent use of the "xiao X" in Chinese.

Keywords:buzzwords; "xiao X"; structure; epidemic causes

作者简介:秦梦霞(1992-),女,黑龙江绥化人,研究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中图分类号:H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4-0261-02

猜你喜欢

流行语结构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流行语大盘点
看古人如何玩转流行语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论结构
大学流行语考察
新型平衡块结构的应用
巧借 流行语
用古诗文翻译2017年流行语
论《日出》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