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农垦天然橡胶“走出去”发展探索

2016-03-18吴家政

关键词:天然橡胶农垦老挝

吴家政,莫 琳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507)



[农垦与热带产业]

云南农垦天然橡胶“走出去”发展探索

吴家政,莫琳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507)

作为我国农业“走出去”的国家队,云南农垦集团为了拓展发展空间,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替代种植”为突破口,秉承“扶贫”和“禁毒”的历史使命,履行“禁毒、民生、公益、环保”政治责任,加快实施天然橡胶“走出去”发展战略。

农垦企业;天然橡胶;走出去;战略

云南农垦集团诞生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951年。自成立以来,云南农垦集团为国防建设、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保障国家天然橡胶供给、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14年底,云南农垦集团拥有资产总额38.19亿元,净资产21.34亿元,资产负债率42.92%。集团2014年度实现营业总收入29.03亿元,实现利润3028万元。

50年代初期,云南农垦在云南热带北缘高海拔地区大面积种植橡胶成功,发展到今天,云南省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种植省份。目前云南农垦集团拥有天然橡胶38万亩,加工厂35座,年加工能力33万吨,加工厂辐射云南省主要橡胶种植区域;拥有“云象”、“金凤”、“东风”等知名品牌,是上交所指定天然橡胶交割品牌。同时,拥有专业的天然橡胶电子商务平台和22360平米上交所指定的天然橡胶交割库。

一、云南农垦天然橡胶“走出去”的动因

进入新世纪,云南农垦集团天然橡胶产业为了应对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以及日益激烈的竞争局面作出新的决策:一方面,充分发挥集团的区位优势,拓宽经济发展空间,实施“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这也是中国农垦改革,再造天然橡胶集团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作为政治任务,遵从上级政府的部署,按照“堵源截流罂粟替代种植”的禁毒方针,主动“走出去”,在毗邻的金三角地区种植替代罂粟的天然橡胶。

(一)经济原因:比较优势驱动

所谓比较优势是指,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云南农垦在天然橡胶“走出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优势

与我国云南毗邻的缅甸、老挝、越南等国,人少地多,轮歇耕种,经济欠发达,光热条件好,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坡度平缓,自然地理条件较之云南热带区域更加优越,适宜种植天然橡胶等经济作物。[1]云南周边国家土地资源丰富,可耕地、可开发空闲地和荒地较多,开发利用空间广阔,农业发展潜力大,劳动力成本低,发展天然橡胶产业极具天时地利。

2.产业优势

目前,我国天然橡胶年消费量已超过400万吨,而国内天然橡胶供给量不足90万吨,自给率不足四分之一,需要大量进口以解决国内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和我国云南省接壤的东南亚国家,约有2000多万亩可开发的适宜种植天然橡胶的土地,当地政府鼓励和支持本国居民发展橡胶种植业。[2]云南农垦及时地“走出去”开发利用周边国家丰富土地资源发展天然橡胶产业,有助于缓解我国天然橡胶供应紧张的局面。

3.技术和组织优势

云南农垦经过60余年的发展,探索出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种植天然橡胶的先进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组织和管理经验,培养了一大批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具备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的技术与管理优势,为进军海外发展天然橡胶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政治原因:国家任务驱动

在泰国、老挝、缅甸三国交界处的“金三角”,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政府管治力度薄弱,过去长期大面积种植罂粟,成为世界上主要毒品生产、加工、贩运的区域。[3]云南农垦天然橡胶“走出去”发展,一开始就不是简单的经济行为,而是肩负着国家政治任务。通过橡胶种植逐步挤压罂粟种植的空间,最终达到杜绝毒品的目标。“替代种植”是国际政治合作的一种方式,也是国际性的社会行动。

2005年吴仪副总理出访东南亚四国,提出“加强与周边国家经济合作”建议,云南省委省政府紧接着做出“加强与老挝经济合作”的战略部署,这也是贯彻“堵源截流罂粟替代种植”国际合作禁毒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替代种植政策对境外企业提供专项资金、给予产品返销配额、通关便利等方面的支持,这些国家层面的政策,对云南农垦天然橡胶企业“走出去”来说,正是一场恰到好处的“及时雨”。

二、“走出去”发展的投资模式

近年来云南农垦“走出去”,到老挝、缅甸实施以“替代种植”为主的对外投资模式,利用国家和云南省相关政策,结合自身发展天然橡胶数十年的经验,采取了多样化的“替代种植”模式。包括农垦企业与东道国政府合作或与东道国企业和个人合作,建立独资企业或合资企业。

云南农垦为配合我国政府支持的在“金三角”实行禁毒任务的“替代种植”投资活动,在老挝注册成立了“云橡投资有限公司”,该公司经云南省商务厅批准为境外罂粟替代种植企业,重点投资在与云南省毗邻的老挝、缅甸两国。

(一)老挝

2006年出资452万美元在老挝注册成立云橡公司,总部位于老挝南塔省,主要实施替代种植项目。先后与老挝南塔、沙耶武里、波乔、琅勃拉帮四省签订橡胶产业开发协议,获批土地6.25万公顷,开发期限35~50年。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2.23亿元,发展天然橡胶种植基地18个,种植橡胶89190亩,建立优良种苗基地1063亩,带动当地村民发展胶园约11万亩,并投资3300万元在南塔工业园区建成一间可年产10000吨的橡胶加工厂。工厂自2009年10月投产以来累计生产标胶16560吨。经过云橡人的多年努力,云橡公司已经确立了在老挝北部橡胶种植、加工、销售的行业龙头地位。

2009年云南农垦推行体制改革,实行农场“属地化”管理。为解决农垦“走出去”所需的从垦区各农场抽调员工到海外工作和便于开展边境贸易等问题,云南农垦集团相继注册成立了“勐腊云橡商贸责任有限公司”和“云南农垦云橡投资有限公司”,目前,以上三个企业的运营,实行三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模式。

为了进一步加大“走出去”发展步伐,云南农垦制定了“十三五”规划,计划“十三五”期间在老挝以云橡公司为主体,在现有产业基础上,采取种植与并购相结合,开发种植天然橡胶达到50万亩,辐射带动周边地区300万亩的橡胶资源,同时布局建设8~10座橡胶加工厂,到2020年形成30万吨橡胶产销规模,以期辐射到周边的泰国、柬埔寨、越南、缅甸等比邻国家,加速做强做大云南农垦集团天然橡胶产业。

(二)缅甸

云南农垦2008年开始在缅甸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迄今孟连农场、橄榄坝农场在缅甸北部累计已种植天然橡胶10.7万亩。2010年,云南农垦集团孟连橡胶有限公司与缅甸第二特区(佤邦)财政部合资组建了以天然橡胶收购、加工、销售为主营业务的云康制胶厂。胶厂位于缅甸第二特区(佤邦)南高乡,占地面积49亩,距离中国口岸仅9公里。该厂总投资2496万元,其中孟连橡胶公司控股51%,投资1273万元,缅方参股49%,投资1223万元。2010年开工建设,2011年9月30日竣工投产,工厂生产能力为年产干胶10000吨。

云康制胶厂本身没有获得替代种植进口配额,但其周边有25万亩个人橡胶林,制胶厂与获准享受“替代种植”优惠税收政策配额的孟连农场复兴商号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利用复兴商号年500吨配额,再收购缅甸当地民营个体橡胶原料进行加工,并将加工的天然橡胶成品运进我国市场销售。截至2014年12月,工厂累计生产干胶8251吨,销售收入9883.65万元,上缴佤邦财政部税收392.07万元。云康制胶厂自投产以来,由于间接享受我国配额税收优惠政策,工厂盈亏基本保持平衡,而近几年国际天然橡胶价格一跌再跌,何时走出低谷至今未见曙光,众多的橡胶企业亏损累累,经营困难,相比之下,云康制胶厂的经营策略是相当成功的。

(三)制定“十三五”规划

云南农垦的“十三五”规划继续加快“走出去”步伐:

一是计划与老挝政府合作设立老中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整合老挝天然橡胶资源。通过建立老挝天然橡胶(良种繁育,芽接、开垦定植、抚管、割胶、防病、加工、检测、环保、科研、培育、禁毒等)产业科技标准示范中心,以及天然橡胶行业技术标准,推动云南农垦集团在老挝发展天然橡胶产业的战略上升为老挝国家的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战略,促进老挝天然橡胶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是计划与孟连县政府或孟连农场合资组建云康橡胶有限公司,加大投资缅甸橡胶产业,在政治局势稳定的前提下,将以与缅甸佤邦财政部合资经营的云康制胶厂为基础,扩大投资规模,力争到2020年,在缅甸再布局2~3座制胶厂,实现年产10万吨干胶的产销规模。

此外,通过股权合作方式,探索在缅甸的皎漂、曼德勒等地投资农副产品、食品以及汽车配件、建筑钢和农业机械加工制造等项目,进一步做强缅甸板块。

三、“替代种植”面临的挑战

(一)东道国政策变动随意

毗邻云南的老挝、缅甸等周边国家法律法规还处于不断完善中,项目担保保险体系不健全,政策执行因人而异。边境换防即换政策,道路设卡随意,收费名目繁多,管理乱象频生,政策变化缺乏可预见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周边一些国家政治不稳定,社会动荡,严重影响了与所在国的天然橡胶产业的投资合作。[4]另外,某些国家以安全为由,通过行政干预或法律来限制正当的跨国投资活动。如老挝、缅甸当地政府随意出台针对中资企业的地方政策,加收和摊派各种费用,因此,东道国国家政策的不稳定也给合作企业发展带来种种困难。

(二)劳动力有效供给不足

云南农垦目前“走出去”以老挝和缅甸为主,这两个国家经济相对落后,两国工人的人均工资不及中国工人的一半。但由于老挝和缅甸的人口少、居住分散,受教育水平低,劳工素质差且不稳定,工作效率低,当地政府又严格控制外来劳工的输入,合作项目的开展常常缺乏人手,这些问题往往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5]

(三)我国政府支持力度有限

企业在经济社会落后的国家开展合作项目,由于当地基础设施差,前期需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水电、道路等必需的生产和生活设施,企业因此倍感压力。云南农垦“走出去”十多年来,境外投资橡胶产业的资金主要靠企业自筹或银行贷款,自2006年到2013年底,仅投入老挝项目的资金就达2.23亿元人民币,而橡胶从种植到产出需要五六年时间,期间需要不断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资金短缺问题突出,企业效益不好,筹措资金越来越难,而国家对“替代种植”资金扶持方面极其有限。此外,“走出去”发展还存在着项目资金外汇、有关人员出入境审批环节繁琐,等待时间过长等其他棘手问题。

(四)配额有限

国内方面,还存在着替代种植、进口配额、进口关税、增值税、贴息和资金扶持等优惠政策不配套、扶持力度小、落实不到位问题。在实际操作上,也存在着多头管理、审批程序复杂、审批时间长、申报成本高、配额执行时间短等困难。特别是国内进口配额限制,企业产品回国难:一方面部分东南亚国家限制农产品向腹地销售,市场不开放;另一方面橡胶产品主要返销国内,但由于我国给予天然橡胶进口配额每年仅限8万吨的额度,国家赋予云南省商务厅权限一共审批了160个享有“替代种植”配额的企业,平均到每个企业只有区区的500吨,且每年集中分配两次,分配时间不合理,这些情况会造成公司产品积压、境外公司经营困难、项目投产后产品返销受阻等问题,而这就成为制约“替代种植”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

四、“走出去”发展的建议

东南亚的老挝、缅甸等国家自然条件得天独厚,适合开发种植包括天然橡胶在内的热带作物。为了加快实施天然橡胶“走出去”发展战略,有关企业应当制定可持续发展目标,兼顾当地的发展,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注重回馈当地社会,实行员工本土化策略,切实维护当地员工权益,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企业在练好内功的同时,积极争取各种政策支持,只有得到各方的支持,企业“走出去”才能获得成功。

(一)政府加大资金扶持

作为我国三大天然橡胶集团之一,云南农垦集团虽然在“走出去”战略实施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受制于边陲农垦发展滞后,农场实行属地管理后农垦集团企业的组织力量、经济实力、技术水平、对外沟通能力和对投资环境了解等方面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云南农垦集团要进一步实施橡胶“走出去”战略,离不开中央和省级政府的大力扶持,建议政府以战略高度,从国家专项资金、中央财政预算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投入;此外,中央政府将国际大通道中的出境铁路、公路、管道、电网、口岸通关等重点建设项目纳入我国对外合作项目,设立项目专项资金,对云南口岸海关代征的进口环节增值税、关税,实施返还优惠政策,用于支持云南边境口岸建设,充裕口岸建设资金。同时地方政府切实加大对外投资的规划研究、政策激励、队伍建设、外事协调和信息平台等公共服务投入,提高政府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

(二)落实相关优惠政策

完善中央、省级财政扶持配套政策,将国内强农惠农政策延伸到农业“走出去”项目,使海外企业尤其是种植类企业可以享受与国内同等支持农业发展的各项补贴和优惠政策,比如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小水利建设补贴、农业技术推广补贴等优惠政策。

有关部门应加强沟通协调,积极争取和落实国际禁毒、边境和谐以及企业“走出去”“替代种植”的政策支持,加大“替代种植”关税减免、提高进口配额指标,提供办事便利等,为境外企业发展壮大创造良好的政策基础和物质条件。

(三)消除外部系统风险

东道国各种不稳定因素可能会给企业的对外投资活动带来重大风险,因此,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在投资前期和投资中期都要做好风险防范,包括东道国对外国资本国有化、战争冲突、政策变更以及外汇管制或歧视性行为引起的风险等,对于上述各种风险,我们有必要制定一套应对预案。政府层面应加快推进与周边国家签订双边“投资保护协定”。通过双边或多边农业合作框架协议,从法律上保障这些合作项目的运营。同时中外政府间建立有效联系,共同完善双边协商机制,建立各种形式的交流和合作平台,清除双方合作障碍,以减少企业“走出去”的投资风险。

云南农垦集团作为中国农业“走出去”的国家队,积极融入“替代种植”计划,秉承“扶贫”和“禁毒”的使命,履行“禁毒、民生、公益、环保”等政治责任,同时也不忘记“走出去”是企业行为,企业是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的,为此,云南农垦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好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选择正确的投资合作模式,加快“走出去”步伐。在这一过程中,合作企业不仅要苦练内功,加强风险防控,而且要积极争取政府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只有这样,天然橡胶“走出去”发展战略才能得以顺利实施并最终获得佳绩。

[1] 蔡文雅.世界天然橡胶的生产分布与发展趋势[J].经营管理者,2013(5).

[2] 王祥军,金琰.国内外天然橡胶种植情况分析[J].热带农业科学,2013(6).

[3] 许能锐,张红,熊庆.泰国天然橡胶产业现状及扶持政策分析[J].世界农业,2012(12).

[4] 许灿光.浅析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现状促进“走出去”可持续发展[J].中国热带农业,2013(5).

[5] 杜华波,刘勇.中资企业在老挝发展天然橡胶产业问题分析[J].中国热带农业,2012(2).

(责任编辑:郭丽冰)

Exploration of the Developmento of Going Global Strategy in Yunnan State Farms GroupƳs Natural Rubber

WU Jia-zheng,MO Lin
(Guangdong Agriculture Industry Business Polytechnic,Guangzhou 510507,China)

Yunnan State Farms Group,as the national team of China’s going global strategy in agriculture,ex⁃pands the space for its development and gives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by making“alternative planting”a break⁃through and utilizing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markets and resourc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historical mission of“poverty”and“anti-drug”.It fulfills the political responsibility of“anti-drug,livelihood,public welfare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in order to acceler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going global strategy in natural rubber.

farms group;natural rubber;going global;strategy

F307.12

A

1009-931X(2016)02—0006-04

2016-02-28

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农垦‘走出去’战略研究与国际合作交流——农垦企业天然橡胶海外投资模式研究”(2015-ZCQ023)

吴家政(1963-),男,广东肇庆人,讲师,经济师,硕士,研究方向:农业经济学。

猜你喜欢

天然橡胶农垦老挝
老挝肉牛输华实现突破
体验休闲采摘 感受农垦文化
朝发夕至 乘着火车去老挝
点“土”成金 农垦改革
2016年9月天然橡胶价格
天然橡胶行情(2016.05.16—06.24)
天然橡胶市场行情(2016.02.15.—02.26)
天然橡胶行情(2016.01.11—2016.01.22)
海南省农垦设计院
《新疆农垦科技》2014年(1~12期)总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