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德语教学在中级阶段的应用讨论
2016-03-18赵俊山青岛科技大学中德科技学院山东青岛266061
赵俊山(青岛科技大学中德科技学院,山东青岛266061)
纯德语教学在中级阶段的应用讨论
赵俊山
(青岛科技大学中德科技学院,山东青岛266061)
摘要:应用纯德语教学法,提高中级德语水平教学效率,文章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践结合的方式,阐述了与传统教学法不同的新式德语教学方式,在基础扎实的学生中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基础薄弱的学生中成果不明显,甚至有负面影响,如何消除负面影响,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是今后工作的重点研究对象。
关键词:纯德语教学;德语语法;德语词汇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of Intermediate German,all-German teaching method should be applied.This paper combines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practical research and describes a new method of teaching German that is different from conventional teaching method.The teaching mode has some beneficial effectson the students who have already had a solid foundation,but little beneficial effects,even some negative impact on the students who have a weak foundation.How to eliminate the adverse impact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becomes a key research point in the future work.
Keywords:all-German teaching;German grammar;German vocabulary
在德语学习的初级阶段,语音是首先要强化的基础,在夯实语音基础以后,对于相对常用、简单的单词也有了一定的积累,在进入到德语学习的中级阶段以后,应用纯德语教学的方法是比较少见的,文章共5个部分,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了纯德语教学的应用及实际效果。
一、教学背景简述
理工科院校,同一级教学班学生约270名,依照考试名次由高到低分班,每个班级约26人。本文选择一个成绩较好的班级(称A1班)和一个中等水平的班级(称B1班)以纯德语教学作实验组,同时还有两个条件基本相同的班级(称A2和B2班)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作为对照组。
教学采用中教与外教同时进行,中外课时比例约2:1,由于大部分外教中文水平并不高,导致很多学生过度依赖中教,中教教学压力偏大,且存在文化差异和思维方式的原因,外教教学在语法方面的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但是在口语、听力方面,以德语为母语的外教有天然的优势。对于词汇量储备不足的学生,中教由于本身也有过德语从零开始的学习体验,相较于外教,更易掌握学生的词汇拓展进度,会在诠释词义时使用更基础的词汇从而更容易取得效果。
教学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达到能够在德国高校进行学习的水平,德福考试成绩在16分以上为佳,同时具备靠德语可以在德国进行自主生活的水平。
二、教学方法简述
对于中等以及中等以上水平的学生来说,纯德语教学并非指在课堂上百分百只说德语、完全不讲中文,而是将课文内容、单词讲解等原本以中文为主的教学方式,换成以德语解释为先为主。教师最大化地运用所学语言德语而非母语来诠释传递教学信息。主要指导思想就是以德语解释德语,意在让学生在德语语境下真正体会德语词汇、句子的含义,不再是传统的以汉语为主作为解释语言的方法,让学生有一种更加“原生”的德语体验。这样可以在教学中不知不觉地提高词汇量,以德语学德语,随学随用,大大提高课堂德语使用率,和传统的教师以中文释义、学生以中文理解的方法完全不同。
下面举两个文章教学过程中尝试纯德语教学方法的例子来简单说明一下。比如在讲解“promovieren”这个单词的时候,不再简单地告诉学生是“获得博士学位”的意思,而是用“jemand promoviert bedeutet jemand erwirbt den Titel des Doktors”来解释,释义中没有高深的词句或语法,学生都能够理解。但是与传统释义相比,既可以解释“promovieren”的意思,又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强化之前学过的“erwerben、Titel、Doktor”等单词和第二格的表达方式,可谓一举两得。对于基础和词汇量略显薄弱的学生,则使用更基本的词汇“den Doktor machen”来说明,释义更加一目了然。再比如在讲解beraten这个动词时,第一步先用熟词来解释其及物动词搭配人称四格既jemanden beraten的用法:“jemandem durch seinen Rat helfen”。第二步用了如下几个句子:Jemand arbeitet als Berater bei einer Beratungsfirma.
+Was macht der da?
-Jemanden beraten.
最后一句又回到了第一步,这样不仅加深了对动词的理解还拓展了两个同根名词,学生反映效果不错。这样的句子往往是在课堂上和学生的互动中有感而发,所谓教学相长,在纯德语教学中得到了更鲜明的体现。
三、教学方法的理论探讨
汉语和德语属于两种非常不同的语言。首先,汉语属于标准的孤立语。汉语虚词种类多、数量大,绝大多数虚词都是由实词虚化而来的。有的虚词既有一定的词汇意义,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还表示某种语法意义。也有的实词虚化后只表示语法意义,多义词数量多,而且多义词的词性甚至可能完全不同[1],由于长时间习惯汉语的语言特点,在学习其他的语言的时候会遇到一定的障碍,特别是遇到德语这样比较严格的屈折语来说。
虽然大多数中国学生在大学以前也学过较长时间的英语,从一些方面来看,英语和德语是有相通的地方,但是也有很大的不同点。而且英语与中文相比,至少在语序方面是大致一样的,英语目前已经算不是非常严格的屈折语了,在从屈折语向孤立语过渡方面,英语比其他任何一种欧洲语言都更接近汉语[2]。
德语则是屈折语的一个典型例子。德语是词形变化很丰富的语言,某些词类在组合句子的时候必须变化。比如不同的人称、单复数的不同、时态的不同,都需要使用不同的词尾亦或是助词来表示出来,这个在英语中是有体现的,但是英语的复杂程度远不及德语,而对于汉语来说,则完全没有类似的表达[3]。
通过不使用或者尽量少用中文来辅助,最好只通过德语来理解德语的方式,可以规避在传统学习中使用汉语来解释造成的语义上的歧义性,此歧义性从根本上是由两种语言之间的不可逾越的鸿沟造成的,采用纯德语学习也是为了从根本上去避免汉语多义词解释容易出现歧义的问题。
总结说来,从理论上分析,虽然纯德语教学在一开始的时候学生可能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但从长期效果来看,是有积极意义的。
四、实践情况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下面从学生反馈、教师反馈和客观成绩三个方面对结果进行探讨。
1.从学生反馈方面来说,A1班的学生普遍要比B1班接受的更快,而且适应的更好。A1班学生表示纯德语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德语词汇和用法,并且对主动增加词汇量的积极性有所提升;由于词汇量的提升和营造的德语氛围使得学生在课堂上与老师尤其同外教的交流增多,从侧面也一定程度地提升了口语与听力水平;知识点与词汇记得更牢固,信心也饱满了,反之又在学习上产生了良性影响和循环。在A1班,纯德语教学获得来自学生总体的好评。
B1班方面由于基础比A1班差,在一开始的接受情况上整体不如A1班,但是少数成绩前列的学生明确表示对此教学方法的认同,基本同A1班的反馈一样。其他学生在经历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期以后,出现比较明显的两级分化情况。一部分学生接受的比较好,课上也能与教师进行互动;另一部分学生则表示出对该教学方法并非特别认同,课堂表现并不活跃。
2.从教师反馈方面来说,在A1班师生互动增多,课堂发言明显增多,氛围活跃,授课明显轻松。以往类似于一言堂的外语教学方式得到显著改善,学生能够较好地参与到主动学习氛围中去。外教表示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提高,交流融洽度和流畅度增加,学生也表示能够更好理解外教的表达和思维方式,将从外教那获取的信息更顺利地进行转化。此举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融洽了师生关系,课堂也变得更有生气,学生老师都受益。
B1班成绩较好的学生反馈与A1班基本相同。任课教师也能明确地感受到最初对纯德语教学接受度不高的学生两级分化的现象。对于教师来说,如何通过行之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对纯德语学习没有兴趣的学生是今后努力的重点方向。目前已采取强化基础知识、加强师生交流等方式提升对于纯德语学习的认可度,在一部分学生身上已收得一定效果。
3.从客观成绩反馈的方面来说,A1班的学生成绩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测验难度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学期中测验A1班结果平均分要比上学期未采用纯德语教学法提升10%到15%,有的学生较之前提高了近十分。从最近公布的德福考试成绩来看,A1班的学生中达到16分以上、B1班中达到12分以上的人数都较之往年增多,A1班还出现了几年未见的满分现象。虽然有个别学生成绩存在小范围的波动,但是总体平均分数得到了一个较为明显的提升。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的A2班则没有明显的变化,成绩比A1班要低,也可说明纯德语教学法收到更好的成果。
在B1班也出现了一定的分化现象,一部分没能很好适应该教学法的学生成绩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虽然幅度不算很夸张,但是有20%左右的退后;另一方面来说,能良好接受纯德语教学法学生的成绩有一定的提升,但有提升的学生总体提升水平不如A1班幅度来得明显,也有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作为对照组的B2班与A2班情况基本相同,排除个别特殊情况的学生,与上次测验成绩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线。
五、结束语
纯德语教学法在本身德语底子较好,学习积极性较高的学生身上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不仅于客观成绩上有了明显提升,口语、听力等“软实力”也有了正面的反馈,以实践印证了该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但是对于本身德语基础并不扎实的学生来说,对该方法接受起来还有难度,甚至造成抵触情绪,从而对成绩产生负面影响。如何消除这样的负面影响,并帮助希望达到中等德语水平、但基础薄弱的学生成为纯德语教学的一个难点和挑战。
参考文献
[1]冯英.汉语结构类型的历史演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
[2]蓝纯.外语教学与研究[Z].1995.
[3]王京平.德语语言学教程[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132-13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2-0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