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工业之花”挺起航空强国脊梁——国防科技工业“十二五”成就系列报道之二

2016-03-18本刊编辑部

中国军转民 2016年2期
关键词:新舟风挡航空工业

■ 本刊编辑部



“大工业之花”挺起航空强国脊梁——国防科技工业“十二五”成就系列报道之二

■ 本刊编辑部

中国飞机制造走向国际:大型直升机迅速问世。歼10一飞冲天、“太行”发动机研制成功、大型直升机迅速问世,“十二五”,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突破一项又一项关键技术,自主创新硕果累累,实现了我国航空工业与世界先进水平从“望尘莫及”到“同台竞技”、从“捉襟见肘”到“得心应手”的转变,挺起航空强国的脊梁。

“大型客机研发和生产制造能力是一个国家航空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重要标志。制造大飞机承载着几代中国人的航空梦。”——习近平

中国飞机制造走向国际:大型直升机迅速问世。歼10一飞冲天、“太行”发动机研制成功、大型直升机迅速问世,“十二五”,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突破一项又一项关键技术,自主创新硕果累累,实现了我国航空工业与世界先进水平从“望尘莫及”到“同台竞技”、从“捉襟见肘”到“得心应手”的转变,挺起航空强国的脊梁。以歼10飞机研制成功为标志,中国航空工业实现了我国军机从第二代向第三代的跨越。2015年11月2日,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在上海中国商飞公司总装下线。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我们要做一个强国,就一定要把装备制造业搞上去,把大飞机搞上去,起带动作用、标志性作用。中国是最大的飞机市场,过去有人说造不如买、买不如租,这个逻辑要倒过来,要花更多资金来研发、制造自己的大飞机!”

一、“十二五”开局之年传喜讯,航空工业迎来黄金时代,世界航空业格局因中国而改变

翻开“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被列入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航空工业大力发展,我国对航空工业发展给予持续、稳定和有利的政策支持,重点支持航空发动机、直升机、通用飞机、机载系统技术、国家飞行试验资源进步和产业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国装备制造能力,加快建设航空工业强国,我国航空工业迎来历史上重大的发展拐点。

目标引领:中国志做航空大国,十年销售规模赶超欧美;实力支撑稳步发展,我国航空销售收入每年递增18.5%

据相关专家介绍,建设成航空强国的标志有两个方面:第一,航空产品的销售收入要达到相当的规模;第二,我国的研究开发能力要大幅度的提升,能够满足军用和民用航空市场对航空工业的要求。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张洪飚回忆说,当初在“十二五”开局之际,记者采访时我曾回顾“十五”和“十一五”的十年时间,我国航空工业取得长足的进展,从2000年到2010年,我国航空产品的销售收入平均每年以37%的速度递增。如果说从现在开始到2020年,我们只要保持18.5%递增速度,我们的销售收入将要超过波音公司和欧洲宇航防务集团(空客的母公司)。中国航空工业的销售规模将实现550亿美元到600亿美元,到2020年我国有可能建设成为航空强国。

在研发实力上,我国航空工业这几年实现了自主设计,精确设计,研制周期和生产周期大幅度缩短。在“十一五”结束,“十二五”到来之际,航空工业面临着非常关键的时刻,呈现出重大的发展拐点。 “十二五”规划能够在“十一五”规划的基础之上,进行全面的科学安排,真正突出重点,突破关键,尤其强调的是要重点支持航空发动机、直升机、通用飞机、机载设备飞行实验以及航空发展有关的新材料新工艺。

张洪飚表示,在研发实力上,我国航空工业这两年实现了自主设计,精确设计,研制周期和生产周期大幅度缩短。在“十二五”结束,“十三五”到来之际,航空工业面临着非常关键的时刻,呈现出重大的发展拐点。

将飞行试验资源作为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集中建设

飞行试验资源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性资源,是开展飞行试验的基础,其建设、管理和维护需要国家较大规模投入,建设好、管理好和使用好飞行试验资源对航空科技发展、国防建设乃至国民经济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事实上,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国相对比较薄弱,航空大国飞行试验台不止一个,有的甚至十多个,在飞机定型和适航取证当中起到的作用,是其他试验设备不能替代的。专家建议国家把飞行试验资源作为国家重大基础设施进行集中建设,尽快启动国家民机试飞基地建设,设立试验机发展专项计划,建立研制飞机定型后留用及后续保障机制,建立试飞员培养和使用机制。

在大飞机项目带动上下游产业方面,全国人大代表、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孟祥凯表示,C919国产大飞机项目不仅要求国外厂商和国内厂商合作,还为民间资本创造了很好的进入航空工业的机会,包括民用标准件、民用飞机原材料方面,对地方经济和产业的拉动都非常大。

实施航空发动机重大专项,斥巨资着力研发高性能航空发动机

航空发动机在被誉为大工业之花的航空工业领域中,犹如皇冠上那颗最璀璨的明珠。由于西方国家对我国实施封锁,航空发动机等高技术是其实施对华禁运的重要领域,所以必须加大国家对研发的投资力度。

当中国《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大飞机项目成为16个重大专项之一时,国际上一些量级人士深知,C919已经不仅仅是一架飞机,它的背后是中国长远战略利益的考量,中国不仅希望能够成为受国际认可的第二大经济体,还希望国际社会认可自己是科技创新的引擎。要想做到这一点,中国需要证明自己拥有国产任何工业产品的能力,尤其是大飞机,它关乎的是一个国家的荣誉。

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建设新型国产干支线飞机、通用飞机、直升机产业化平台”。在2012年的两会上,人大代表提议在“十二五”规划中,应加强航空发动机、直升机、通用飞机、飞行试验及新材料、新工艺的规划,加大对航空工业的投资力度。”

“1000亿元是中国研制航空发动机的资金缺口,虽然国家已经在这方面有所投入,但远远不足。为此国家实施航空发动机重大专项,如同“两弹一星”工程一样,加大投入,完善技术体系,培养人才队伍。针对航空发动机投资,代表们建议由国家每年增加投入15亿元,连续投资20年,共投入300亿元。按照航空发动机的潜在需求,推出按型谱系列的发动机验证机,形成准货架的产品。在航空发动机原材料、元器件、制造与试验装备领域再增加投入600亿元,总投资约为1000亿元,连续20年对航空发动机的平均年投入为50亿元。

针对发展直升机产业,以及加大直升机产业投资力度,航空界代表、委员曾在“两会”上提议,应把重型直升机列入国家重大专项,以国家为主、企业为辅的形式,解决约200亿元研制资金,加快推进项目研制。同时,建议在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对直升机、警用直升机等政府采购中,优先采购国产直升机。

在通用航空领域,两会代表还建议国家加大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通用飞机,以及相关设备研制改进的投入力度,通过减免费用、税收或补贴等政策,鼓励用户使用国产通用飞机和相关设备。国家制定扶持政策,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国产大型民机机载系统的发展。

我国大型民机机载设备系统是民机的三大关键系统之一,其成本约占民机总成本的40%。我国国产大型民机机载设备系统,主要为国外配套,专家建议应该扩大转包生产,推动机载设备产业化。民间资本目前介入了国产大型客机C919项目,对拉动地方经济和航空产业有很大帮助。

“十一五”期间,在研究开发方面,我国大飞机重大专项积极推进,ARJ21新支线飞机今年将完成适航取证。在高新工程推动下,从2000年到2010年,我国航空产品的销售收入平均每年递增37%。中航科技委主任张洪飚认为,保守一点估算,“如果到2020年,平均每年递增18.5%,我国航空工业销售收入将超过波音、欧洲航空航天防务公司两大巨头,成为真正的航空工业强国。”

二、民航市场的挑剔苛刻程度,甚至高于卫星及发射市场,堪称是高精尖工业水平之集大成者。当年商飞启动C919项目时,很多人并不看好这个项目。然而,商飞最终交出了超预期的优秀答卷

一架全面达到了21世纪设计水平,可以成功切入商业市场的优秀产品,并且国产化率预计可达60%以上。中国航空工业在民航领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毫无疑问是一份优秀的答卷。

C919是个成功的跨越,我们应当为中国商飞的成功点赞。

一架飞机和一架可以成功切入商业市场的民航飞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现代民航市场是世界上所有商业市场中最为苛刻的少数几个领域之一,在经济性、安全性、舒适性各方面都有极高要求:第一你要能造出来;第二你光是能造出来还不行,得技术过硬,造得好——又便宜又好使,安全可靠性能高;第三你有了技术造出好飞机还不够,还得摸准市场的脉搏,造出符合市场需求,符合消费者需要的好飞机。

而在军用领域,为了解决有无问题,长期忍受各种问题,是正常的。一种战斗机服役常常十年后才能逐步完善到当初宣称的性能要求,期间经历无数次返工、趴窝甚至重大事故,是中外各国极为常见的情况。

C919四片风挡的创新设计使中国制造超越了欧洲

相比发动机、飞行驾驶控制与雷达这些为人所熟知的核心技术,座舱风挡似乎不是什么高技术含量的核心技术,但事实上正是这看似不起眼的风挡,却实实在在的体现了客机研发单位的技术实力。目前C919采用的是四片风挡,即整个驾驶舱的风挡由4片组成,在C919之前仅有美国的波音787客机采用了类似设计,相比之下,欧洲目前最新的A350客机采用的则是六片风挡设计。对于飞行员而言,风挡的数量越少视野好,此前曾发生过风挡立柱遮挡视线险些酿成空难的情况。不仅如此,风挡数量越少,飞机阻力也越小,这对于目前为拓展航程与增强飞行经济性而在飞行阻力上斤斤计较的客机而言,无疑相当重要。

但风挡数量越少强度要求越高。美军F16战机的无撑整体座舱盖的材料强度就比同时代的F15有撑座舱高近2倍。而在C919客机上,其四片风挡在材料强度无疑比传统风挡更高。不仅如此,C919的四片风挡为承载,风挡的承重结构提升了飞机结构的承载效率,降低了整机重量。以波音787客机为例,其承载式风挡结构就比波音777的非承载式风挡减重近300千克,该重量相当于可多搭载3名乘客或延长18海里的航程。不仅如此,C919的四片风挡也绝不是对波音787的简单复制,其研发人员为装备四片承载式风挡对机头进行了重新吹风,并并优化了风挡位置与安装角度,而这一切,中国都走在了整个欧洲的前面。

不仅如此,如四片风挡一样,全新机翼也对材料与整体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C919客机的机翼与活动翼面全部是由中航工业西飞完成。参照波音787客机的机翼结构来看,只有全新设计的以碳纤复合维材料为主,铝锂合金、钛合金为辅的机翼结构才能满足全新机翼的强度要求。此前欧洲于1985年首次将复合材料应用在A310客机的尾翼,A350客机的机翼也大量采用了复合材料,波音787客机更将复合材料在机身、机翼上进行了广泛使用。如果中国在C919客机的机翼上采用了类似等级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则预示中国的客机材料与加工技术已取得突破式进步,整体水平已居于世界前列。中国敢于在首款量产型国产大飞机上采用如此高端的技术,这本身就体现出了中国的霸气与底气。当然,对于刚刚下线的民航机而言,C919日后还要经历漫长的试飞、调试与服役后飞行时数积累,但对于C919以及更大的C929客机而言,日后终将与空客、波音三足鼎立。

2010年,C919样机于珠海航展首次亮相。两大飞机制造公司看到C919的设计远远超过737和A320时吓了一跳,因为他们看到,C919的机型在很多方面优于737和A320。比如,C919机载新一代发动机LEAPX1C,机身使用复合材料,将比B737 和A320具有优势。特别是飞机减重14%、减阻5%、减噪10个分贝、污染排放物减少50%、油耗下降12%-15%。

ARJ21客机首架交付,标志我国航空工业又有重大突破

标志1:我国走完喷气式支线客机设计、试制、试验、试飞、取证、生产、交付全过程,具备喷气式支线客机的研制能力和适航审定能力。

标志2:我国航线上首次拥有按照国际标准自主研制的喷气式支线客机

白色机身,尾部一抹鲜红,即将投入民航航线飞行的ARJ21-700飞机英姿初现。按照计划,2014年6月18日,ARJ21首架交付机“105架机”在上海首次飞行。之后,中国商飞于7月开展功能和可靠性试飞,以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为主运营基地,全面模拟航空公司的运行。

ARJ21-700飞机是我国第一款完全按照国际标准研制的涡扇喷气支线客机,是继2013年11月初C919大型客机总装下线后,我国航空工业的又一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走完了喷气式支线客机设计、试制、试验、试飞、取证、生产、交付全过程,具备了喷气式支线客机的研制能力和适航审定能力。同时,也标志着我国航线上首次拥有按照国际标准自主研制的喷气式支线客机。

在飞机交付活动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指出,ARJ21新支线飞机首架交付,是我国民用航空工业又一重大突破,也是我国在深入落实“中国制造2025”、加快推进制造强国建设方面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民用航空工业发展是“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信部将一如既往地推动我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以此带动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ARJ21新支线飞机是我国首次按照国际民航规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短程新型涡扇支线飞机,包括基本型、货运型和公务机型等系列型号,座级78--90座,航程2225--3700公里,主要满足从中心城市向周边中小城市辐射型航线的使用要求。

据介绍,客机在总装下线后,还要经过试飞,这是在真实的大气条件下,对飞机、发动机及机载设备进行探索研究、验证和鉴定的系统工程。其中有部分试飞,需要在特殊气象与自然环境下进行,包括高温、高湿热、高原、高寒、大侧风、模拟冰型与自然结冰、噪声、热气候燃油试验、湿跑道、溅水、排烟、排液、除雨等。如果这些特殊气象国内没有,还要到国外找。只有经得起国内外极端气象与自然环境的考验,大型客机在全球的飞行才能有安全保证。

哈飞运12F支线客机完成中国民航局审定试飞

2015年10月23日,由中航工业哈飞自主研制的运12F飞机在黑河机场完成中国民航局审定试飞全部科目。试飞结果符合适航规章要求。同时,运12F飞机将启动FAA局方试飞工作。哈飞和中国民航局试飞团队先后对运12F飞机失速速度、失速特性、纵横向操纵性、纵横向稳定性等20余个科目的符合性进行全面验证,并对飞机的性能特性进行抽查。试飞结果表明,运12F飞机的飞行性能和飞行品质完全符合适航规章要求,这一结果为该型机年内取得型号合格证奠定了良好基础。

新舟700获国内外185架订单

2015年8月18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在西安阎良举行新舟700飞机市场启动发布会。宣布新型涡桨支线飞机(“新舟”700)项目市场工作全面启动,并与奥凯航空等11家国内外客商签订了185架订单。这是继2013年12月19日正式宣布该项目全面启动研制工作以来又一重大里程碑,标志着新舟700飞机研制即将转入工程发展。随着新舟700的推向市场,中国民用飞机“一干两支”谱系羽翼渐丰。

作为70座级的新一代涡桨支线飞机,新舟700飞机采用了高效气动力设计、电传操纵和综合模块化航电系统等支线飞机先进技术,实现速度与经济性的完美的平衡,将成为最适合短航线运营的支线飞机。项目启动以来,已圆满完成飞机的概念定义和顶层设计工作,飞机设计方案和设计参数已经冻结,飞机研制即将转入工程发展的全新阶段。按照预期,新舟700飞机将于2016年完成部装、2017年总装下线并首飞。新舟700飞机市场启动并签订大批量启动订单,航空公司、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等共同介入到项目的研制之中,为国产支线飞机事业提供技术、市场、资金和政策支持,国产民机发展新模式呼之欲出,引领新舟700飞机由研制成功走向商业成功。

该款新舟700全尺寸等比样机充分展现出了新一代涡桨支线飞机的先进技术。凭借高效的综合电子系统,精致、宽敞的客舱环境和舒适的乘坐体验,新舟700将为每一位驾驶者和乘坐的旅客提供优良的工作环境和和旅行休息环境。同时,该款机型还装备了新一代的综合航空电子系统和中央综合维护系统,将进一步改善人机功效,在降低机组劳动强度的同时,使飞机的安全性和维护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国内首架“新舟”60人工增雨飞机飞向长春

2015年12月4日,一架机身印有“中国气象”的“新舟”60增雨飞机由阎良出发,经过5小时的长途飞行抵达长春,成为东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中心的新成员。该机将在吉林、黑龙江、辽宁以及内蒙古部分地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大显“身手”。这架由国产“新舟”60中型客机改造而成的增雨飞机,添载了最全面的催化剂装载设备和先进的探测设备,跟以往的增雨飞机相比,它载弹药量大、飞行高度高、续航能力强,单机飞行作业功能和实效大幅提升。而第二架“新舟”60增雨飞机也将于近期交付该中心,两架飞机的主要停靠地在长春,也可根据需要调往其他地区使用。

三、“中国制造”刮起“中国旋风”,近年来,中国以核心展商的形象呈现在国际舞台,特别是敢于携带正在研制的机型参展,不仅实现了参展能力的跨代提升,也展现了航空工业乃至国家的自信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中国战机表现卓越

2015年9月3日胜利日阅兵后一周,中国空军于9月10日在长春再次举行航空开放活动。继空警-500、轰6-K等新型装备亮相天安门广场,空军14个型号的武器装备亦于此次向公众开放。以空前自信的姿态展示装备,被空军司令部军事理论研究部原部长安士东视为“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空军转型的一个标点”---显然它不是句号。

时间向前追溯11年,中国空军于2004年提出了“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战略指导,其具体解释为:逐步实现由机械化向信息化、由航空型向航空航天型、由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由战役战术型向战略型的转变。再前推至上世纪90年代初,以海湾战争为标志的一系列现代高科技战争,促动中国空军踏上漫长的升级之路。

现代军队转型必须以装备的提升乃至变革为基础,比如第三代战机的列装,使整个空军的指挥、支援体系必须适应更远、更快的要求。“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特别是经过军事斗争准备的实践探索,空军战略转型的发展路径、建设目标、战略举措更加清晰明确,步伐更加坚定有力。”安士东说。

“我们的规模优势已经建立起来”

受阅式上,12架歼-11B组成经典的“右机楔队”,在师长雷凯的率领下从天安门广场上空飞过。

阅兵场上的装备,必然是该军种的主战装备,至少“已经服役、性能稳定、数量够多。由此可见,这6年来空军主战飞机的整体质量上了一个大台阶”。空军指挥学院教授王明亮告诉记者,2009年中国空军三代战机的数量与周边对手“刚刚持平”,而今天,“我们的规模优势已经建立起来了”。

此次受阅的10个空中梯队中,混编梯队占到6个。预警机带指挥通信机、指挥通信机带歼击机、加油机带歼击机,以及海航的警戒侦察机带歼击轰炸机、陆航的多型武装直升机……“未来空中战场的体系作战一定是由多个机种、多个要素组成的。”国防大学教授吴国辉对记者说,“受阅飞机这种‘模块化’的编组,正是反映了我军体系化作战的构想。”

作为体系作战中的不同角色,除了最近备受关注的空警-500,运-8指挥通信机也一再亮相。“与预警机相比,指通机虽然没有预警探测等功能,但它的指挥容量、通信距离都比前者高,可以与预警机搭配使用、各显其能。它还可以处理一些仅靠卫星不能完成的短程、大容量通信,战场生存能力也更强。”王明亮说,这种飞机就是要解决体系化作战的需求。指通机的另一个意义是满足远程、远海作战的需要。“它实现的是一个信息‘中继’的功能,在本土之外,将通信信号向更远的距离传输。”王明亮说,“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一个国家空军能够实现远程机动作战的重要标志。”

2015年展示的新一代预警机,它可以在空中指挥整个梯队,范围更大。如果在战时,它就可以告诉飞行员去哪里最有利、哪里威胁最大,哪里飞来导弹。这就是体系作战能力,“我们具备了维护国家领空安全的能力,对于我们的对手是有一定威慑力的,我们的领空安全是有保障的。”王明亮说。

迪拜国际航展,尽显中国战机雄姿

2015年11月8日上午,在阿联酋第14届迪拜国际航空展期间,中航工业以“全力开拓航空产品国际市场”为主题,携旗下具有国际市场潜力的主要军机、民机、无人机等航空产品参展,依托迪拜航展辐射中东、非洲和亚太市场的国际影响力,聚焦航空产品外贸,特别是军贸出口。参观者可以近距离了解“鹘鹰”(FC-31)战斗机、直19E武装直升机、“枭龙”战斗机、直9WE军用直升机、“猎鹰”高级教练机、“山鹰”高级教练机、“翼龙”无人机、“新舟”60涡桨支线飞机、运12F通用飞机、AC312民用直升机等多种机型产品,其中“鹘鹰”四代机、直19E强势亮相,受到媒体及客户追捧,实现了军贸产品跨代式转变。

航展期间,中航工业率“鹘鹰”战机缩比模型参加静态展示。这是“鹘鹰”战机继2014年珠海航展进行飞行表演、静态模型展示之后,首次走出国门、参加国际大型综合性航展,引起了国内外强烈关注,成为迪拜航展的一大亮点。“鹘鹰”是一款具有全向高隐身、先进任务系统及自主后勤保障等典型特征的高性价比的第四代战斗机,综合作战效能优异。通过参展模型可以看出,“鹘鹰”战机在设计上相比之前亮相的验证机,采取了梯形垂尾改后掠垂尾、换装整体座舱盖及优化内埋武器舱结构等外形更改,提升了机动性能、隐身性能及挂载能力。

不仅如此,在不久前结束的第三届中国直升机博览会上,由中航工业自主研制的直19E出口型武装直升机首次在公众面前亮相即博取万众青睐,获得好评声不断。此次,“黑旋风”直19E首次在境外国际航展上展出,该机型作为目前可出口的专用武装直升机,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直升机军贸产品谱系,被外界普遍看好,具有不俗的国际市场竞争潜力。依托迪拜航展平台优势,直19E正逐渐成长为中航工业军贸产品,乃至中国装备产品的新旗帜,走出国门,在国际航空市场掀起一股中国“黑旋风”。

中航工业作为我国航空工业的主力军企业,积极响应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等国家战略,结合集团公司发展需求,大力推进航空产品国际市场开拓,不断提升国际合作层次。这种合作,不是简单的产能转移,而是利用全球资源积极拓展国际业务,实现合作共赢,已经取得了良好成效。中国航空工业在国际航空展会的角色正不断发生改变,从30年前初来乍到的旁观者,到带着零部件、分系统小规模的崭露头角,再到携缩比模型、真机静展和飞行表演以核心展商的形象呈现在国际舞台,特别是敢于携带正在研制的机型参展,不仅实现了参展能力的跨代提升,也展现了航空工业乃至国家的自信。

未来包括直升机在内的飞机需求潜力巨大

作为产品实力的印证及市场拓展的需要,国产飞机出口势在必行。继续加强技术研发是国产飞机得到国际市场认可的关键所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则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遇。

中航工业直升机公司总经理余枫向记者表示,“一带一路”区域沿线近70个国家,覆盖人口超过40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未来包括直升机在内的飞机需求潜力巨大。“在‘一带一路’的宽阔舞台上,通过互联互通,实现产能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余枫说,通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互联互通,实现飞机产业链之间的横向合作,可以充分盘活“一带一路”范围内的飞机产业优势资源。

在出口的同时,开拓国内市场也极为重要。业内人士认为,开拓国内市场不但可为国产飞机赢得良好口碑,而且可以在运行、维修、保养等方面积累大量经验,从而提高国产飞机的海外适应性。

银光集团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

1月13日,甘肃银光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所属聚银公司启动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以“两化”深度融合推动企业持续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甘肃省首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单位,银光集团聚银公司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紧紧围绕“智能制造、智能协作”两个战略布局,依托MES生产执行系统、商业智能系统等信息化重点项目建设,建立了数据采集、存储和管理的一体化应用平台,实现按照不同信息化管理需求整合信息资源,并已在科技创新与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银光集团通过贯标工作,重点构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提升互联网+管控能力、信息化营销能力、服务能力等新型能力,推进企业信息化管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将信息化与生产装备、生产过程相融合,集成企业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把信息化融合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深度挖掘公司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制造能力,积极向工业4.0方向迈进。”银光集团董事、聚银公司总经理张晋龙表示。(樊庆涛)

福清核电6号机组核岛FCD圆满完成

近日由中国核建所属中核二四公司承建的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第二台示范工程——福清核电6号机组核岛FCD(第一罐混凝土浇筑)圆满完成。随着一声响亮的开罐指令和一串清脆的汽笛声,6号机组正式拉开核岛主体工程开工建设大幕,各项建设工作均汲取应用了福清核电5号机组的良好建造经验。6号机组自场地移交至第一罐混凝土浇筑共历时113天,经过填平补齐、地下防水、廊道主体、钢筋工程等精心施工准备阶段,现场质量、安全、进度全面受控。据悉,此次浇筑混凝土总量2516立方米,平均浇筑速度达114立方米/小时。“华龙一号”示范工程5、6号机组相继顺利开工建设将为后续同类型机组建立良好的借鉴经验,助力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走出去”,打造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核电名片”。(邹家利)

猜你喜欢

新舟风挡航空工业
不同形式的风挡对高速列车气动阻力及升力的影响
航空工业综合技术研究所
国产新舟60遥感飞机交付验收
摄影
我国自主研发的高性能新舟60遥感飞机交付验收
波音737驾驶舱风挡加温故障分析
波音737驾驶舱风挡加温故障分析
新舟60遥感飞机成功首飞
航空工业向阳:战略引领 砥砺前行
风挡防冰热性能分析工程模型的建立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