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展示初中化学教学的魅力
2016-03-18王学红
王学红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要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就要理解化学,理解化学就要求学生多动脑、动手,要积极主动地亲身参与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果,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密切化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渗透环保意识,使学生掌握治理污染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彩的化学世界,使学生由害怕学习化学到喜欢学习化学,学好化学.
一、用活化学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中的一些知识,特别是化学方程式枯燥乏味,刚刚学习化学的很多学生会感到头疼,加之教师照本宣科,教死书,学生提不起兴趣,厌倦化学,导致一些学生成为化学的学困生.优秀的化学教师,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中采用灵活多变、丰富多彩的事例,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促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欲望.兴趣是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可以点燃学生的激情.例如,在给学生上第一节课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现象提出问题:阴雨天的夜晚桂花地里(有坟茔的地方)夜晚为什么会出现“鬼火”?为什么三鹿奶粉会导致大头娃娃?为什么假酒会导致人失明?老师做的小魔术,如烧不坏的手帕,为什么烧不坏?家中发酵的发面闻起来酸酸的,可是加点碱水,酸味就没有了,怎么回事呢?这些奇怪的现象,能诱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觉得化学太神奇了,从而带着极大的兴趣融入于化学教学活动中.
二、展现实验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化学是以实验探究为基本特征的科学,非常神奇,而且妙趣横生,从理论到实践展现出无穷的魅力.例如,在讲“氧气的性质”时,我拿着一根带火星木条伸到装满O2的瓶里,发现带火星的木条剧烈燃烧起来.当学生看得惊奇时,我提问:O2具有什么性质?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可燃性.接着我用点燃的木条放在一个收集好的气体瓶里,发现点燃的木条迅速熄灭.在学生兴趣很浓时,我提问:大家估计这是什么气体?为什么会灭火?请大家在课本中找答案.学生带着好奇心参与教学,比起教师的滔滔不绝的苦口婆心,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学生在快乐中接受了化学知识.我请同学们想一想,过去经常听到或者看到这样的报道,在寒冷的冬天有的人煤气中毒身亡,煤气是什么呢?让学生带着这个疑问看化学课本.原来煤气就是化学上说的CO,煤燃烧不完全就会产生CO,CO是有毒气体,人体中毒不及时治疗,会导致生命危险,所以让学生宣传CO的知识,并防范冬天CO中毒.
三、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
环保意识保护环境已成为当前和未来的一项全球性的重大课题.新教材中介绍了臭氧层的破坏、酸雨、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白色垃圾、土壤以及水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及其防治.并将“居室中化学污染及防治”、“生活中常见污染物和防治污染”放在选学教材中.教师要将环保教育渗透于教学活动中,强调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明白,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树立起强烈的环境意识.当讲到涉及环保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介绍一些实例,加深学生的印象,拓宽学生的视野.
四、走进生活化学,感受生活和化学的关系
新课标提倡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学习化学的兴趣是学习化学的主要动机之一.生活中的化学与学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人手,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展开探究,增强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加深他们对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认识.例如,在讲“酸的通性、pH”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完成家庭小实验:用pH试纸测定肥皂水、食醋、矿泉水、洗发剂等液体的pH,判断各种液体的酸碱性,使学生亲身体验到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源于生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对于化学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具有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最佳途径.科学探究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学中可采用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有利于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揭示化学现象的本质.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并开展自制仪器、自制实验装置评比活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促使学生关注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化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思路要清晰,视野要开阔,不断进行学后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探究化学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