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交往能力调查分析报告

2016-03-17段西娟

关键词:小班同伴创设

段西娟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201-02

一、调查目的

交往是人类生存的一种基本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目前我国独生子女比例在儿童人数中占绝对多数,特别是城市独生子女加之普遍的单元楼高层住宅的居住环境、家庭环境造成孩子缺少交往机会。家长对孩子的宠爱也导致孩子自私,任性,不会与人相处,不懂得如何交往,孤僻,常与同伴发生冲突,不能与人合作等心理不健康的现象。为了向家长了解幼儿交往能力的现状和家长在培养幼儿交往能力方面的存在的问题,制定《幼儿交往能力调查表》,从而更有效地开展幼儿交往能力培养的课题研究。

二、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主要是小、中、大班(共四个班参与)采取问卷式调查方式。向调查对象发放调查表123份,收回调查表123份,回收率为100%。其中小班收回40份;中班收回40份;大班收回43份。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课题调查结果

(二)结果分析

通过回收、整理和分析本次的调查表,我们发现无论是小、中、大班,幼儿最喜欢玩的方式是与同伴一起嬉耍。

通过三个不同年龄段幼儿在交往能力方面的表现上看,年龄越小的幼儿的交往能力就越弱。如:经常主动发起与小朋友的交往的小班占22.5%;中班30%;大班占37.2%。小班家长对培养幼儿交往能力方面的主要建议有:多给孩子提供交往的机会,引导幼儿与同伴交往,多鼓励幼儿,多组织集体活动和户外活动。教师与家长多沟通,组织分享活动,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心态。中班家长对培养幼儿交往能力方面的主要建议有:多给孩子创设交往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游戏活动,引导幼儿积极交往,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大班家长对培养幼儿交往能力方面的主要建议有:营造自由、宽松、愉快的环境,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开展各种活动,为幼儿的交往创造更多的机会,教给幼儿交往的技能,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提高。

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小班到大班独自玩耍的人数呈递减的趋势,而与同伴共同玩耍的人数则明显上升,同时与同伴交往行为方面小班到大班也逐渐增强。这些数值说明经过教师对幼儿交往能力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的发展及引导,幼儿的社会化过程得以加速、同伴交往能力明显提高。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表2家长对幼儿交往认识态度调查显示小、中、大三个不同年龄段的班级中家长对幼儿同伴交往的态度没有本质的变化,甚至在“主动请同伴到家中玩”一项中随班级年龄段的增高,家长认可邀请孩子同伴到家中做客嬉戏的人数在相对减少,但表1的统计数值却呈反向走势:幼儿与同伴嬉戏的人数在增加,与家长(成人)嬉戏的人数在减少。这从某一角度验证了本课题的效率和必要性——在家长对幼儿同伴交往的态度及行为趋恒的情况下,幼儿园对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规范性培养对促进幼儿社会化进程和交往能力的提高及养成起着重要作用,甚至这种作用有着决定性的意义。表1“与客人(成人)交往的行为”一览的统计结论似乎也在告诉我们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提升同时也促进幼儿与成人交往能力的发展,使得他们的社会交往行为更趋积极和娴熟。

我们认为幼儿的交往虽然可划分为同伴交往和成人交往两个分支,且幼儿在幼儿园更多地生活在同伴交往的环境中,但我们应当关注幼儿与社会交往的一种“合力”,这种交往合力可以在幼儿同伴交往的生活和嬉戏环境中获得发展,对幼儿与成人的交往亦有促进作用;反之,在幼儿园之外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幼儿所获得的交往能力亦促进幼儿园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提升。

四、解决方案

(一)教师开展理论学习,强化业务能力

要有效开展幼儿交往能力的研究,教师必须对幼儿交往理论和知识有较为全面、透彻的了解。我们建议幼儿园精选部分与幼儿社会性发展及交往相关的学术理论图书,列出清单,把教师自我发展学习和定期集体交流探讨相结合,以取得积极的成效。在提升教师理论水平及业务能力的同时,我们倡导教师将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促进了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为他们将来成为社会的人奠定了基础。

(二)制定目标,明确行动方向

幼儿同伴交往的培养是一个分阶段、长期且循序渐进的过程,制定相关的教育行动目标十分重要,这样便为自己明确了行动的方向和所期待的结果。我们要求各班老师,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在活动中,注意随机的教育策略,保证活动的效果。

(三)帮助幼儿建立及巩固“伙伴意识”

在幼儿社会交往的培养中,幼儿“伙伴意识”的建立和巩固是他们对外交往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低龄幼儿群体中培养、发展他们的“伙伴意识”成为交往能力训练和发展的重中之重,就大龄段幼儿而言,巩固“伙伴意识”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四)注意获得幼儿家庭力量的支持、配合

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还需要家长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所以要注意加强家园的沟通,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达到5+2≧7的效果。

(五)创设各种环境及条件,促成幼儿交往,提升交往能力

从环境创设入手,注重人际交往情境的创设,引导幼儿学习交往的技巧,以各种方式向幼儿传递正确的交往技巧,将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渗透于一日活动之中。通过榜样教育、情境感染、竞赛激励等方法,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帮助幼儿体验到交往的乐趣,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

猜你喜欢

小班同伴创设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