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有效教学引导 提升学生作文技能

2016-03-17王道兴

关键词:小学作文策略

王道兴

【摘要】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对于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积累、进行素材的运用、进行思维的创新、进行情感的抒发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特别是在小学时期,正处于学生各项思维习惯、情感认知的养成阶段,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培养学生科学的作文认知、引导学生进行素材的有效积累、做好写作技巧的指导、引导学生勤于练笔、及时开展科学的教学评价,通过有效的教学引导来提升学生的作文技能,实现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小学 作文 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178-02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自身的心智发育不完善,对于作文缺乏科学的认知,加上学生的素材积累相对较少、写作经验不足,对于作文写作常常感到头疼。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自身科学的教学引导测量、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开展有效的作文写作实践。

一、培养学生正确作文认知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例如寓言故事、动漫小说往往有着积极的求知欲望,而对于教师布置的作业则有着天然的抗拒心理。在作文学习中更是如此:传统教学中作文往往是教师硬塞给学生的“作业”,学生对教师布置的任务往往会存在应付、敷衍心理,由于缺乏科学的学习认知,导致学生的作文效率一直不高。新课改确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主体地位,更加关注学生自身的学习体验与学习感知,作文作为一项重要的学习项目,既是学生自身基础知识、情感认知的展现,也是学生自主意识的产物,在作文写作的过程中,学生自身的写作兴趣、写作积极性起着重要的作用。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拥有良好的学习兴趣就会拥有积极的学习自主性,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对于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特别是要端正学生的作文认知,让学生能够科学、正面的面对作文,而不是简单的“恐惧”、“应付”。正所谓“文如其人”,每篇作文都是每个学生自身的观念代表与思想展现,既是学生自己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也是自己思维见解的一个基本说明。让学生能够重视自己的作文写作、避免简单的敷衍了事。另外教学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作文的实质就是“书面化的语言”,作文其实就是讲述自己周围的事情、讲述人物的言行举止、描绘世界的多姿多彩,写作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发现美、分享美的过程,大家在相互的分享、交流中讲述自己对于周围事物的认知,这能够很好的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

二、重视学生基础素材积累

《劝学》中提到“不及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作文水平的提升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由量变到质变、厚积薄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基础素材的积累是最重要的。正如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一定的基础素材,是不可能完成一篇好的作文的。教学中教师要丰富学生的学习途径,拓展学生的素材积累范围,以便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基础材料的积累,为有效的教学活动打好基础。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定期开展“阅读会”,交流阅读心得、分享阅读内容,不断的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另外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从生活中积累素材。都说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只有真正地引导学生认识生活、去感受生活,我们的作文才会是有本之木,有源之水,才会打动人。“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们的生活中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春耕夏耘、秋收冬藏都是作文的素材源泉,云卷云舒、花开花落都可以是学生写作的对象,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素材积累,为学生的写作提供良好的基础素材来源,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让他们在日后的写作中信手拈来、科学调用。

三、注重写作方法有效引导

以往布置作文之后,不少学生就开始“咬笔杆”,不知从何下手是造成学生作文难的一个重要因素。小学时期学生的写作经验不足、写作技能不高,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认识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注重对于学生写作方法、写作技巧的科学引导。例如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学会作文写作的基本步骤,从审题、提纲、段落、语句、标点、结尾等多个角度入手,例如“虎头豹尾”,即开头和结尾都要精彩。“首尾呼应要牢记,过渡句段莫牵强。用词造句应确切,语句连贯便通畅。修饰词语有讲究,生动活泼感人强。防止错字不涂改,书写工整又清爽,句逗分冒引问叹,标点正确不能忘。”教师教学中要教给学生这些写作口诀,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写作方法,这对于提升他们的写作技能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同时有了一定的“纲领性”内容,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也能够有效的规范自己的写作,这样也能够很好的提升学生的写作效率。

四、鼓励学生勤于练笔实践

单靠丰富的素材、良好的构思是远远不够的,作文只有写出来才能够算是达到了目的。教学中教师在教会学生一些理论知识、写作技巧之后,更要注重对于学生动笔练习、实践技能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能单纯的采用“一刀切”式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大同小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也要培养学生多样化的写作技能,例如如从不同的角度去选材表现同一中心的题材内容安排可“先分后总”或“先总后分”,还可按“顺序”、“插叙”、“倒叙”去进行一题多练。先扶后放,从仿到创,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方法。通过有效的写作训练能够引导学生将自身的知识及时的进行运用,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通过写作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反过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写作技能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五、及时开展科学作文评价

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发现:写作中学生最重视的教师的评语,每次拿到作文本最喜欢的是看教师的评价。所以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重视作文评价,通过科学的作文评价来提升学生的作文综合认知。因为教师的作文评价对于学生的作文写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教师的评价既是对于学生作文质量的评判,也是对于学生优点、缺点的划分,同时对于学生的日后写作方向、写作技巧也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在学生的写作生涯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对于基础差、兴趣低的学生,教师要以鼓励、赞扬为主,让他们能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调动他们的写作热情;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则要注重引导他们进行不足之处的改进,让他们能够不断超越自己。

总之,教学中教师要采取科学的引导策略,解决学生“不想写”、“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么写”的认知误区,同时也要通过丰富学生的写作经验、科学开展作文评价来引导学生不断进步、逐步提升,为他们的语文综合技能提升打好基础。

猜你喜欢

小学作文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