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对新课改下语文教学工作的一点思考

2016-03-17罗绍美

关键词:思考新课改小学

罗绍美

【摘要】语文是一项综合性学科,既影响着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也关乎着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培养。教学中需要教师能够树立长远的发展理念与高度历史责任感,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提升。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就需要教师能够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也要引导学生创新学习方式,加强对于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的培养;还要树立“大语文”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通过语文学习不断丰富基础认知、不断完善学生的认知体系。

【关键词】小学 语文 新课改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144-01

一、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课改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也就是说强调了课程的功能,要从以往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注重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综合技能提升的培养。以往的教学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学习的结果,而忽略了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和策略来学习的。死记硬背,题海训练得到的高分,掩盖了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存在的问题。没有适合自己的正确的学习方法又怎能终身学习呢?所以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崔栾同志曾经说:“一个民族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靠民族凝聚力,二靠高科技。民族凝聚力是一个民族的魂,这个魂的核心是价值观。”教师要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就语文学科而言,语文学科的特点是文中有情,学中生情。因此教师要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的情感体验。语文教学中价值观的培养,绝不能是简单的说教,因为说教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厌恶。科学的教学理念应是教师以情激情,熏陶感染,在“润物细无声”中,使学生动情,心灵受到震撼,使学生在学语文的同时学做人,做有爱国心、进取心,高尚的中国人。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就需要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之外,还要能够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课文中心思想、作者情感内涵的总结与归纳,通过对于深层次课文内容的把握与理解,更好的提升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点的有效把握, 为实现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做好引导。

二、树立长远发展理念,培养学生良好学习认知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宏大的工程,教学中教师要树立长远的发展理念,摒弃急功近利的教学思维,注重对于学生学习理念、思想观念的培养教育,以便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软实力”,引导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能够自主学习、全面提升。新的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转变传统教学中的“教师本位”教学理念,注重对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培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是用什么样的方法获得知识的。以前我们提倡不要死记硬背,教师要“少讲多练”。让学生通过大量做题练习。现在我们应该提倡“少讲多学”,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在解决问题中去学习。

课改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教学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让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呢?首先,教师应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教师要在课堂上营造融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宽松,愉悦,平等的心理环境中学习。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更应该是学生探究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课堂上,应该出现这样的画面,学生只要有疑问,随时可以提出,只要有想法,随时可以发表,师生平等对话,同学间无拘无束地交流,人人都全身心地投入,人人都是学习的主人。其次,要发掘学习内容的魅力,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有时,我们却恰恰忽略了学生那种蕴含在知识本身中的兴趣。知识本身的魅力才是学生自主、探究,从而更努力、更深入学习的内驱力。第三,教师要让每个学生看到成功的机会。在教学中我们发现越是基础好的学生越是容易得到教师的青睐,越是教师喜欢的学生学习积极性越高、知识基础相对更好,这样的循环模式教师要运用到全部学生身上,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重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中我们不仅仅要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是最好的动力。”这样的道理,而且也要将其运用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学生思维释放的空间,展示思维个性的舞台。教师要不断地给每个学生创设展示的机会,展示课内学习所得,展示课外学习收获,肯定每个学生学习的进步,使每个学生特别是使“后进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愉悦。让学生们个个都是成功者,个个都企盼获得更多、更大的成功。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式的学习方式。

三、树立“大语文”教学理念,注重语文课程的综合化发展

语文知识博大精深,涉及面广、对于学生的影响也最大。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树立“大语文”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学习到更多的道理,不断的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不断的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提升打好基础。首先,综合课使学科知识学习走向综合化,要设法让学生在各科知识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对所学知识要有一个综合的认识。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数学中的相关表达式、公式进行描述,看谁表达的最简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其次,综合课程在内容选择上注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结合,既传授科学知识和方法,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注重兴趣、动机、意志的培养。例如让学生通过对于大自然的观察、了解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通过对于音乐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技能与内在修养。再次,综合课程强调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强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学习不应该只是解题目,而应该联系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来说是终身受益的。

猜你喜欢

思考新课改小学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