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合作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6-03-17凌家明

考试周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欧姆定律实验探究创造力

凌家明

摘 要: 合作意识及团队合作能力,是现今社会人才所应具备的常规素质。而学生几乎每天都处在一个集体环境中,故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显得尤为必要。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又能促成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既是一种教学方法,又是一种学习方式。本文对初中物理在实际教学中开展合作化学习及提高其实效性的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 实验探究 欧姆定律 创造力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基石,而一次有效的实验探究往往不是个人能够独立完成的,或者说个人完成的效果不一定最好。合作探究相对于个人探究而言,不拘泥于教学中师与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而是将教学重心转移到学生之间的互动。只有这样的互动才能体现出每个不同学生个体在围绕同一个探究任务时所发挥出的不同智力选择。而每一个选择既可能是相似的,又可能是相悖的,于是会产生辩论,所谓“理,不辩不明”,有了辩论便燃起了他们求索的欲望,有了辩论便激起了他们创造的火花。短暂的辩论后每个同学便会进入自己探究任务的角色分工中,这时的他们不是盲目遵从教师或教材,而是集合了大家的看法和选择,对实验的操作和现象是从大家的分析角度看的,看出不当的操作后果,看出现象背后的知识,这便是合作的力量。从合作中交流看法,在合作中完善选择,又从合作中丰富经验,这便是合作学习的精髓。而独自探究或者让学生按照教材或教师设计的所谓完美步骤按部就班地实验便显得很苍白和无趣。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虽好,但在实际教学中的实施又会是怎样的呢?我们又该注意些什么呢?

一、实际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合作学习问题

1.合作学习不是相互配合

听过这样一节公开课,课题是《欧姆定律》,相信所有初中物理教师也都开设或者旁听过这节内容。这一节课的重点自然是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现如今,实验探究本身就是物理教学的基础。作为公开课,学生实验过程甚至是这节课的全部精华,这当然也是合作学习方式所提倡的。那么你所听过的课是否是这样的?

首先,教师提出“影响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讨论得出电压、电阻这两个可能因素。接下来,结合控制变量的探究方法,帮助学生设计出相应电路图和实验步骤。然后,学生分组合作进行实验,得出数据及结论。一节课下来,教师有精彩点拨,学生有动手实验,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但细看细想一下,这节课学生只有配合,没有相互间合作。一开始,配合教师得出两个有效的影响因素,接下来配合同学,尤其是配合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完成实验步骤。中间也会听到一些讨论,可大多是互相询问诸如“接下来怎么做?”、“这是做什么的?”这类提示性问题。总之,只是使应有的合作变成了相互的配合而已。

以上问题在教学中十分多见,说好探究实验硬生生地就这么变成了实验重复。长此以往,不仅是学生,老师也没有了合作意向,学生和老师之间没有了提出建议、表达新思路的看法,学生和学生之间也少了辩证机会。即使这样没有耽误学生知识的学习,但是能力培养又从何谈起?

2.刻意形式化的合作

许多教师在上课时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抑或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就时常给学生抛出一些“问题”让其讨论,再由学生代表发言回答。可是这些问题有的没有质量,问题难度及深度都不大,大部分学生一想便知、一看便懂,根本不需要研究讨论、合作探究,通过独立思考完全能够自我解决。那么在教师要求他们讨论的时候,很多学生并没有太大兴趣参与这种没有挑战的问题中,也没有从别的同学的发言中学到或看到自己所未能考虑到的地方。

所谓合作学习,是让学生从参与中集思广益、取长补短,而不是仅仅形式上的交头接耳。如果课堂上让学生在不需要的情况下进行不必要的讨论,那么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仅会降低课堂教学效率,而且会助长部分学生不良的上课讲废话、闲话的习惯。

二、合作学习的实施建议

面对问题我们如何构建真正有效的合作学习课堂,使学生能从课堂交流中互助互促,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且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及能力呢?

1.教师应努力营造适合合作学习的课堂氛围。

课堂的民主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是合作学习所必需的课堂原则。课堂中的民主氛围能让学生开放思维,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主张,学生的个体差异万千,不精确或者是错误的想法并不都是没有价值的。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表达,而不是判断回答的对错,对于学生的回答要给予鼓励的回应并适当地加以点拨和启发,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自信心,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学生是学习主体,只有让他们积极主动,先勇于表达才会善于表达,先善于表达才能精与合作。

2.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过程。

目前物理教材中很多知识都是适合并提倡进行合作性学习的。如果教师选择进行合作学习的方式,则有必要先选择一些特别适合的内容或问题作为开端,让学生逐渐习惯于这种学习方式。不要把什么问题都拿来小组讨论,要精选有价值的物理现象或实验,通过学生多人合作能体现出比独立完成更好的效果,否则,就没有必要制造学生相互干扰的机会。

合作学习时的目标要明确、易于操作,精心创设学生共同未知的物理问题情境,以此为共同学习和兴趣目标,通过有效的准备及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分工,让学生明确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规划出具有启发性、思考性、探究性、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使学生思维和探索欲不断处于最佳状态,这样才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小组合作的积极性,才能发挥学习团队的创造力。

同样以学习欧姆定律内容为例,在教学中让学生小组讨论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时,有的小组讨论的方案与教材方案不同,但他们通过比较认为新方案比教材方案操作更为简单,设计原理也更为易懂。他们认为不需要通过每次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控制不同阻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只要将不同阻值的电阻采用并联方式连接,用电流表分别测出各支路电流即可。这样的看法又引发了学生的一番舌战,我便让两组学生按不同方案,认真准备器材,组员协调分工合作,确定具体操作步骤后进行比试,其他小组任选方案。结果提出新方案的小组利用三个电流表果然在很短的时间内便结束了实验,而且数据完全符合规律。从这样的比试中,我能明显感受到所有学生都意识到了什么,他们意识到了他们的想法的价值,意识到了学习不仅仅只能通过课本,通过他们自己的探讨也能做到,甚至比课本还好。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有效进行合作学习,既能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又能激发学生活跃的创造力,更能培养学生自强自信的气质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研究。

[2]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欧姆定律实验探究创造力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解读欧姆定律
解读欧姆定律易错点
细说欧姆定律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吃透欧姆定律
“实验探究”与“微观认知”的巧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