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好数学的方法之记笔记

2016-03-17王希俊

学周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有效引导

王希俊

摘 要:做笔记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可使学生积累起零碎的知识点,更好地构建知识体系,最终使学生的学习成绩有质的飞跃。因此,教师应对学生做笔记进行有效引导,实施分层做笔记的要求,并加强监督力度,使学生形成做笔记的好习惯,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知识。

关键词:有效引导;技巧指导;知识资源库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0-0245-209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0.071

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巴纳特以大学生为被试验对象做了一个实验,研究了做笔记与不做笔记对听课学习的影响。大学生学习的材料为1800个词的介绍美国公路发展史的文章,以每分钟120个词的中等速度读给他们听。把大学生分成三组,每组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学习。甲组为做摘要组,要求他们一边听课,一边摘出要点;乙组为看摘要组,他们在听课的同时,能看到已列好的要点,但自己不动手写;丙组为无摘要组,他们只是单纯听讲,既不动手写,也看不到有关的要点。学习之后,对所有学生进行回忆测验,检查对文章的记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听课的同时,自己动手写摘要组的学习成绩最好;在听课的同时看摘要,但自己不动手组的学习成绩次之;单纯听讲而不做笔记,也看不到摘要组成绩最差。可见,“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动笔的习惯无疑为学习增加了助推力。

从教十多年来,我一直从事数学教学,一直重视落实对学生做笔记的要求,因为,我觉得要想学好数学首先应该做好笔记,常规的科学方法坚持做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好方法。

一、注重引导,使学生切身感觉到做笔记的好处

(一)强化记忆,做笔记可以复活知识

课堂记忆是短暂的,做笔记可以弥补记忆的空缺,所以首先使学生认识到记笔记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我每接一级学生,做笔记是我的刚性要求,一段时间以后,不同层次的学生就会感到得到了做笔记的益处,数学思路清晰了,对知识点的记忆深刻了,学习成绩见长了。一位平时对数学学习为难发愁的学生告诉我,“我和咱班的部分同学一样,起初对您必须做笔记的要求不理解,可现在我要感谢您,我通过课堂认真听讲和课后反复看笔记,我对数学有感觉了,我的成绩提高了。”

(二)有效课堂,做笔记使学生听课更专心

初中学生学习状况复杂,习惯也多种多样。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而言,听课时心不在焉等,像局外人;还有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听得懂,但不会做题,不能活用教师上课的内容、思维方法和解题步骤。针对学生听课容易走神的诸多现象,我严格组织课堂,让学生随手做笔记,他们边听边记边思考边消化,所有学生跟着我的课堂节奏,聚精会神,有张有弛,我有意时时提示学生记笔记,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专心听讲。如果有学生听课“开小差”,我除了适时提示,下课后我会检查他的课堂笔记,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导、鼓励,时时拉着学生“上路”。当学生适应了我的讲课方式,适应了听课做笔记的要求,学生都能集中精力边听边记,“开小差”的现象销声匿迹了。

(三)总结知识,笔记成了资源库

无论章节复习还是期中、期末复习,学生拿出一本本课堂笔记,快速浏览着,绝大多数学生就能迅速构建知识框架,建立进新旧知识的联系,以此作为学习、复习的资源库,增强了落实知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学生于实战中体会到,记笔记的过程是一种咀嚼、消化的过程,复习翻阅的过程是一种抽取、构建知识体系阶段。学生体验到了正确学习方法,也学会了通过听课、做笔记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进行及时有效地监控和评价。

二、对症下药,对笔记分层要求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管学习哪门功课,都要勤于动笔,手脑并用,才能学有所获。在我的数学教学中,我发现有一些学生的数学成绩总是事倍功半。我认为是这些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对,没有形成勤于动笔的习惯。于是我告诉他们,如果不动手做笔记,不注重积累笔记,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内容的增多,留在他们头脑里的知识就不是一个有联系的、有层次的、有规律的知识结构,而是一大堆模糊不清的、杂乱无章的材料。在教学过程中,我一有时间就检查学生的笔记,采用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做笔记的要求也有不同的方法。对于学困生,最起码要边听边记下教师的课堂板书,课后再细细体会或请教教师、同学;对于中游学生,要求听明白一节课的内容,并记下重点、难点,同时课下要整理一些典型题目;对于班里的数学尖子生,要求他们除了记重点、难点外,还能梳理记忆解题方法、解题规律以及解题技巧,并且把一些易错题和典型题目记下来。坚持一段时间后,学生不但养成了做笔记的习惯,而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进步,提高了所教学生整体的数学素质。

由此可见,学好数学并不难,只要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学习,讲究科学学习的方法,勤于动笔,坚持做课堂笔记,课后回顾体味,日有所学,日有所得,长期积累,数学成绩见长是情理之中的事。

三、技巧指导,使学生学会科学做笔记

(一)记疑点

每堂新课之前,做到先预习,特别要把难点或不懂之处用彩笔划出,以便上课时更加注意。当教师讲完这些知识点后,把这些疑点整理到笔记上。对于有的问题,教师讲完后还不明白,可以做好标记,课后找教师询问,弄明白后整理下来。

(二)记重点、难点

每一节课教师会把重点和难点,有条理地写在黑板上,因此比较重要,所以记下来。

(三)记方法、规律、技巧

通过教师对一些典型题目的讲解,从中学会从多角度、多层次的总结归类。如思想分类、解题方法归类、知识的应用上分类等。勤记教师讲的解题技巧、思路及方法,这样对于启迪思维,开阔视野,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并对提高解题水平是很有帮助的。还要善于发现规律,善于总结规律。

(四)记有特点的题目

在练习课中,教师所讲的题有针对性和代表性,它们能反映相关知识的应用方法或特殊的解题技巧。课上不要单纯地抄教师的解题步骤,而是课下总结典型例题中某些知识的用法,此类题目的解法,掌握一些解题技巧。测试后,自己容易出错的题,技巧性较强的题目,或自己感觉有特点的题目,把它整理到笔记本上。

做笔记,既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又使学生应该养成的学习习惯。通过长期的坚持和锻炼,我教的学生不同程度地收到了做笔记的益处。

[1] 马小为.中学数学教学参考[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5(8).

[2] 姚林.初中数学教与学[M].江苏扬州大学出版社,2015(9).

[3] 黄根发.中学数学研究[M].中学数学研究杂志社编辑部,2015(5).

Application of Note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WANG Xi-jun

(Sancha Central School, Yiyuan Shandong, 256100, China)

Abstract: Taking notes is a good method of study, which can make the students to accumulate fragmentary knowledge, better build a knowledge system, and eventually have a qualitative leap in grades. Therefore, teachers should effectively guide students to take notes and strengthen supervision, so that students can form a good habit of taking notes and learn knowledge better.

Key words: effective guidance; technical instruction; knowledge resources library

[ 责任编辑 赵建荣 ]

猜你喜欢

有效引导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引导学生预习
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引导”策略与应用研究
教师的有效引导与数学教学效益的提高
中职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的有效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