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考化学图示推断题的解题策略

2016-03-17唐殿华

初中生学习·高 2016年3期
关键词:稀硫酸氧化铜一氧化碳

唐殿华

本文提到的图示推断题,是指通过给出几种物质间反应转化关系框图,考查对各类物质间的转化规律及应用的掌握。此类题由于涉及的知识点多、综合性强、难度大,因此是各地中考中的热点题型。此类题虽千变万化,但解题过程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主要步骤包括:(1)寻找挖掘“题眼”,即解题的突破口,比如某种物质的特性(如特殊的颜色、沉淀,特殊反应及转化规律等);(2)根据“题眼”按图索骥,顺藤摸瓜,确定答案;(3)对照答案验证是否符合要求。下面通过典例剖析来总结解答此类题的一些策略。

例1: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和E都可以做燃料,其中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反应②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3)E物质做燃料的优点是 (答一点)。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在通电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的是水,据此可判断D是水,其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由于E能做燃料,因此E是氢气,B是氧气。联想常用燃料中,其充分燃烧生成两种物质的应该是甲烷,除生成水外,还生成二氧化碳,因此A是甲烷,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CH4+2O2 CO2+2H2O。(2)电解水发生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3)氢气做燃料的优点是:燃烧热值高;生成物是水,污染少;制取氢气的原料是水,来源广。答出一点即可。

答案:(1)CH4+2O2 CO2+2H2O;(2)分解反应;(3)污染少(合理即可)。

点拨:解答本题的突破口是反应的条件。

策略:利用特殊反应条件来判断物质。

(1)需要使用催化剂的反应: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氯酸钾制取氧气,其中用氯酸钾制取时须加热。

(2)高温条件下的反应: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氧化铜及氧化铁的反应、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及四氧化三铁的反应、碳酸钙高温分解。

(3)需要加热的反应: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4)需要通电的反应:水的分解反应。

(5)需要点燃的反应:碳、硫、磷、镁、铁、氢气、一氧化碳、甲烷、酒精等物质与氧气发生的燃烧反应。

解答此类题时,先根据转化关系中的反应条件与所学知识进行对照,确定物质的范围,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判断出具体物质,再根据题目要求完成答案。

例2:如右图A、B、C、D均为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表示物质间能够转化,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如果A是一种黑色粉末,D是一种红色固体,C中溶质含两种元素,则A的化学式为 ,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如果A是一种炉具清洁剂的主要成分,B、C、D均为可溶的盐,D中含有两种元素,写出D的化学式

解析:(1)根据题给现象可知,由A转化为D的现象是黑色变成红色,联想所学知识,可判断出符合要求的是黑色的氧化铜与碳或一氧化碳反应后生成红色的铜,据此可确定出A是氧化铜。由于氧化铜还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转化成可溶性铜盐,而C中溶质含两种元素,则C只能是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铜;氯化铜转化为铜可通过与铁、锌等比较活泼的金属发生反应来实现,与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Cl2+Fe=Cu+ FeCl2 。(2)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氢氧化钠可用作炉具清洁剂的主要成分,因此可确定A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分别与二氧化碳、盐酸或硫酸、硫酸铜或氯化铜等物质反应后都有盐生成,但所学盐类中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只能是氯化物(或盐酸盐),因此D一定是氯化钠。

答案:(1)CuO,CuCl2+Fe=Cu+ FeCl2(其他合理答案均可);(2)NaCl。

点拨:解答本题的突破口一是特殊物质的颜色变化,二是重要物质的主要用途。

策略:一是利用特殊物质间发生的颜色变化来判断。

(1)红色变黑色:考虑的方向是氧化铁与碳、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铜在加热时与氧气反应变成氧化铜。

(2)黑色变红色:考虑的方向是氧化铜与碳、氧化铜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

(3)红色变黄色:考虑的方向是稀盐酸或稀硫酸与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反应生成对应的铁盐溶液。

(4)黑色变成蓝色溶液:考虑的方向是氧化铜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对应的铜盐溶液。

(5)蓝色溶液与蓝色沉淀相互转化:考虑的方向是可溶性铜盐与氢氧化钠等碱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氢氧化铜蓝色沉淀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形成蓝色溶液。

(5)无色变成浅绿色:考虑的方向是铁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或硫酸亚铁和氢气。

(6)蓝色溶液变成浅绿色:考虑的方向是铁与可溶性铜盐反应。

(7)黄色溶液变成红褐色沉淀及两者相互转化:考虑的方向是可溶性铁盐与氢氧化钠等碱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形成黄色溶液。

解答此类题时,先根据转化关系中颜色的变化确定物质的范围,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判断出具体物质,再按照题目要求完成答案。

二是利用常见典型物质的用途来判断。

(1)氧气:主要用于供给呼吸、支持燃烧及炼钢炼铁,它还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来源。

(2)二氧化碳:主要用于生产各种饮料、灭火、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它还是造成温室效应的元凶。

(3)一氧化碳:主要做燃料,工业用于炼铁,有剧毒。

(4)盐酸:主要用于除锈,人的胃液中含有适量盐酸帮助消化。厕所清洁剂的成分中含有盐酸。

(5)硫酸:主要用于除锈,浓的可做干燥剂,有强腐蚀性和吸水性。

(6)氢氧化钠:广泛应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炉具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用于除油污。固体可做干燥剂。

(7)氢氧化钙:建筑材料;在树木上涂刷含有硫磺粉的石灰浆,可防止树木冻伤及害虫生卵;农业上可用石灰乳与硫酸铜配制农药波尔多液,还可改良酸性土壤。

(8)氧化钙:主要用于食品干燥剂。

(9)纯碱:广泛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等工业和洗涤剂的生产等。

解答此类题时,先根据题给物质的用途确定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然后根据题目的转化关系逐一判断并确定全部物质,再按照题目要求完成答案。

例3: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表示在一定条件下由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图中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已知甲、乙、丙均为氧化物,丁为红色固体单质,乙为一种有毒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丁物质为 。

(2)甲物质的用途是 (填一种即可)。

(3)写出乙物质与丙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解析:(1)根据丁为红色固体单质,且与丙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可判断其是金属铜,丙是氧化铜。(2)根据乙是氧化物且是一种有毒气体,且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可知乙应该是一氧化碳;能与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且是氧化物的甲只能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有很多用途,如灭火等。(3)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CO Cu+CO2。

答案:(1)铜(Cu);(2)灭火(合理即可);

(3) CuO+CO Cu+CO2。

点拨:本题的突破口是各类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策略:利用常见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来判断。

(1)两种气体间互相转化有:CO CO2 。

(2)两种物质间的互相转化主要有:

CO2 H2CO3、CO2 Na2CO3、CO2 CaCO3,

H2(或O2) H2O , Ca(OH)2 H2O,

H2CO3 H2O,Cu(OH)2 CuSO4(或CuCl2),

Fe(OH)3 FeCl3 [或Fe 2(SO4)3],

Na2CO3 NaOH,CaCl2 CaCO3,

BaCl2 BaCO3 ,等。

(3)三角关系转化:主要有碳与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三者之间的转化;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三者之间的转化。

(4)重要物质之间的转化:主要有氢氧化钙→氢氧化钠、二氧化碳→水、氧化铁(或氧化铜)→水。

解答此类题时,先根据题给转化关系信息,联系以上所学物质间转化规律进行对照,确定其中的一种物质,然后根据题目的转化关系逐一确定全部物质,再按照题目要求完成答案。

例4:A~I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为铝土矿的主要成分,通常情况下F是一种液体,C、D、H、I为气体,H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G为黑色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G的化学式是 。

(2)H+单质碳→I,其反应条件是 。

(3)A B+C的化学方程式是 。

(4)I+F(气体) H+D的化学方程式是 。

解析:(1)根据G为黑色固体,且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溶液,可知G应该是氧化铜。(2)根据H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知H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的条件是高温。(3)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根据其组成元素可知其在通电条件下会分解成铝和氧气,由于C为气体,因此C是氧气,据此可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O3 4Al+3O2↑。(4)根据通常情况下F是一种液体,且在通电条件下能发生分解反应,可知F是水。由于C是氧气,因此D是氢气。根据气体I能与氧化铜反应,可知I是一氧化碳。这样反应物是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条件是催化剂和高温,因此可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H2O CO2+H2 。

答案:(1)CuO;(2)高温;

(3)2Al2O3 4Al+3O2↑;

(4)CO+H2O CO2+H2 。

点拨:解答本题(1)的突破口为颜色的变化,(2)的突破口为常用物质的用途,(3)和(4)的突破口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总之,在解图示推断题时,要根据题给具体信息,分别选择不同的突破口进行判断。

猜你喜欢

稀硫酸氧化铜一氧化碳
煤气中毒后应该怎么办?
去除稀硫酸中游离氯方法的对比
实时动态监测纳米氧化铜作用于CHL细胞的毒性效应
氯碱工业稀硫酸回用于联二脲的生产
硫酸亚铁水合物在稀硫酸中溶解度的测定及其晶体存在形式
某氧化铜钴矿硫酸浸出试验研究
高压一氧化碳压缩机气阀及控制系统的改进
四川某难选氧化铜矿石选别试验
浅谈浓硫酸和稀硫酸的鉴别
现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