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进平安大庆建设优化转型可持续发展环境
2016-03-17中共大庆市委大庆市人民政府
中共大庆市委大庆市人民政府
全力推进平安大庆建设优化转型可持续发展环境
中共大庆市委
大庆市人民政府
2015年以来,大庆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关于“大庆发展、民生、稳定工作要有冲击力”的要求,坚持促发展、惠民生、敢担当、有作为,扎实推进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法治化社会治理、网格化责任管理“三大体系”建设,加快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公共安全网,全面提升平安大庆建设水平,为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铸牢安全理念,切实担负起平安建设政治责任
大庆是全国重要的石油石化生产基地,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保持城市安全、群众安心、社会安定,既是完成各项改革任务的根本保障,也是优化发展环境、实现转型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基础。把平安建设纳入大局谋划。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平安建设和公共安全纳入全市大局,牢固树立稳定是根本大局、平安是基本民生的发展观,抓发展是政绩、保安全也是政绩的政绩观,把深化“三大体系”建设、维护公共安全作为“发展的前提、稳定的基础、头号的民生”,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规划,实现改革、发展、稳定三位一体统筹推进。在全市“十三五”规划的40个专项规划中,把平安大庆建设纳入其中,涉及重点项目21项、资金近13亿元。全面落实公共安全领导责任。不断强化风险意识、责任意识,以最严格的要求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以最坚决的态度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公共安全工作的重要部署,以最大的勇气推进公共安全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坚持公共安全每天从“零”开始,真正把安全理念贯穿于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民生事业和企业生产全过程,努力打造公共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命运共同体,切实担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积极构建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市委、市政府不断深化与石油石化大企业、驻地军队、各大高校等单位的互通合作,广泛调动社会力量,牢固树立风险防控理念,积极参与风险防控实践,大力培育公共安全文化,建立多方参与、风险预警、责任共担、协调联动工作机制,推动公共安全工作从单一到合作、从封闭到开放、从分散到整合、从粗放到精细的根本性转变,以理念上的认同和行动上的高度协同,构建政府和社会共同有效管控公共安全风险的良好局面。
二、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升群众平安建设满意度
平安,为了人民;平安,依靠人民。创建平安大庆,必须把平安建设根植于广大人民群众当中,尊重群众意愿,汇集群众智慧,满足群众需求,注重群众感受,让群众顺心、安心、舒心,这样才能更好地严控社会风险“燃点”,舒缓社会不良心态,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让人民群众成为平安建设的主体力量。坚持顺应群众需求。2015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主持召开不同层面的民生工作座谈会、网友代表座谈会、老干部代表座谈会16次,面对面地征求各方意见。开展党员下基层活动,近千名优秀党员干部沉下身去,深入社区、村(居)开展工作。搭建网络问政平台、大庆论坛、市长热线、政务微博等“连心桥”,准确掌握社情民意,使各项工作真正与群众需求挂上钩、接上轨,使党委政府决策更接地气、更顺民心、更加科学民主。坚持办好民生实事。立足群众期盼,更加注重民生工作的整体性和均衡性,促进群众意见更多更快地转化为民生项目。特别是在2015年经济下行、财政减收的情况下,全市民生支出不降反增,达到103.2亿元,同比增长6.5%,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60.88%,比上一年同期提高6.02个百分点。投资1.37亿元新建、改建寄宿制学校,统一城乡医保住院补偿比例,调整18.44万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热源联通、热费降价、水利城防改造、增建公立幼儿园、扶持全民创业等一系列民生实事陆续落地,为深化平安建设夯实了牢固的民心基础。坚持群众广泛参与。全市共培育发展“两类组织”6262家,以党建引领社区共建共治。深化居民自治机制,完善居民议事会议制度,建立社区民主协商会,通过建立“有事好商量”微信群等形式,做到了民生民议、民理民评、民事民办。壮大群防群治力量,组建平安志愿者队伍,大力表彰见义勇为人员,组织121名见义勇为人员免费体检,为见义勇为人员设立综合意外伤害保险、开辟救治绿色通道,落实教育奖励政策、提供法律援助等“七件实事”,弘正气、扬正风、聚集正能量在大庆已蔚然成风。
三、突出问题导向,有效预防化解管控公共安全风险
深化平安建设、维护公共安全,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把工作着力点聚焦到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的整治上,不断提高有效预防化解管控公共安全风险的能力。市委、市政府对影响全市安全稳定的各类因素进行了全面疏理,重点对信访问题、油化企业、金融、流通、交通、消防、环保、校园、治安和食品药品领域存在的问题隐患进行排查整治,一大批问题隐患得到有效治理。2015年前三季度,全市“八类”主要刑事案件同比下降5.3%,侵害油田案件同比下降38%,生产、交通、火灾等公共安全事故同比下降14.6%,未发生有影响的群体性事件和公共安全事故。群众平安建设满意度由2013年的96%上升到目前的97.2%。集中整治安全隐患。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深化“打非治违”和专项整治、占压油气管线清理、危爆物品寄递物流业整顿、机场车站秩序治理等专项行动,整改了一批隐患问题。全市共成立督查检查组667个,检查单位4180家,整改一般隐患问题2011个,查封企业38家,责令“三停”10家。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加大涉油犯罪打击力度,紧紧围绕“盗不走、囤不住、运不出”的工作目标,坚持露头就打、连根拔掉、除恶务尽,破获了一系列大案要案,竭力为油田创造稳定安全的生产环境,努力使大庆油田成为全国治安环境最好的油田。保持对严重暴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涉众型经济犯罪、毒品犯罪的高压态势,形成有力震慑,社会治安秩序保持平稳。合力解决信访稳定难题。创新建立“4+X”重大敏感时期应急响应机制,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国家安全局、市信访局和涉事的有关部门、油化大企业、属地党委政府联合组成工作领导小组,多部门联合部署、联合排查、联合化解、联合处置、联合督导,形成齐抓共管的大维稳格局。开展领导干部带案下访、领导定期接访、信访积案包保化解和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三人一组”包案攻坚等活动,一批疑难复杂信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深化“大调解”工作,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建立医患纠纷、交通事故、物业管理等10类专业化调解委员会,健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学专家、公益律师等第三方参与的矛盾调处机制,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2万件。重点加强特殊人群管控。特殊人群容易引起公共安全问题,也需要给予特殊关心和帮助。制定《大庆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办法》,市县区设立1200多万元专项救助资金,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实行政府兜底救治,做到应治尽治。在全省率先推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全面加强社区服刑人员、刑满释放人员、不良行为青少年等特殊群体服务管理,积极构建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关怀帮扶体系,4000余名特殊群体人员得到社会救助。
四、强化依法治理,不断提高平安建设法治化水平
市委、市政府把法治作为平安建设的方向和引领,坚持用法治思维谋划思路、用法治精神引领实践、用法治方式破解难题,法治成为平安大庆建设提档升级的重要保障。注重提升依法决策能力。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严格履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健全重大决策第三方听证、专家咨询、政府法律顾问等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因决策不当引发各类风险。注重提升法治化治理能力。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行业监管,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规范自由裁量权行使,加强执法信息化建设,落实执法责任制度,组织开展多层次法治创建活动,推进各领域各行业依法治理监管,社会治理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注重提升依法化解矛盾能力。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的权威地位,建立社会矛盾预警、群众利益表达、社会矛盾预防等工作机制,完善诉讼与非诉讼紧密衔接的多元矛盾化解体系,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切实把信访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建立信访法律服务中心,80名律师无偿入驻,有理的帮助解决,无理的劝解息访。注重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积极推进公正司法,坚持打造“阳光政法”、“为民政法”和“服务政法”,优化完善司法职权配置,推进执法司法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强化司法活动监督,加强案件管理,开展案件评查、执法司法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大力推进司法公开,最大限度地增加执法司法透明度,做到以公开促公正,政法部门初信初访大幅下降,执法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注重提升法律服务能力。开展全民创业政法服务年活动,市直政法部门出台具体服务举措38条。拓展服务范围,把法律服务纳入民生项目。加强法律援助,配备村屯法律援助联络员,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初步建成“半小时法律援助工作圈”。深化司法救助,累计救助924件、1377人,发放救助资金2030.3万元。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培育法治文化,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创新“法律七进”等活动载体,努力提升全民学法知法遵法自觉性。
五、打牢基层基础,为平安大庆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基层稳则全局稳、基础牢则全局安。平安建设重点在基层,关键在基础,必须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久久为功的恒心韧劲,不断把基层基础工作夯实筑牢。织密防控网络。全市公安机关建立健全了扁平化、实战型的应急指挥体系,一级响应的四层巡逻防控体系,以重点人为牵动的实有人口管控体系,专业的情报研判工作体系等“八大体系”,推进社会面防控网、重点行业治安防控网、基层治安防控网、机关企事业内部安全等防控网建设,实现实战指挥处置一体化、打防管控一体化,构建起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强化科技支撑。建立多元化视频监控系统、研发应用物流业信息管理系统、重点单位管理系统,建成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数字化城管指挥系统、四级综治信息平台、油化企业重点部位远程监控等系统,全市平安建设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推进网格管理。改变原来部门自己划自己网格、各自为政的工作状态,在全市重新划分3309个社区网格居民小组,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模式,为辖区居民提供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有力促进了社区工作重心下移、职能下摆、力量下沉,实现了人在格中管、题在格中解、策在格中谋、案在格中防。农村网格化试点工作正在着力推进,已初见成效。落实保障措施。加强基层综治维稳机构建设,将乡镇、社区综治办作为常设单列机构,设立乡镇、社区综治维稳中心、村(居)综治维稳工作站,配齐配强专兼职工作人员。平安建设经费、综治办公经费、治安防范经费全部足额纳入财政预算。严细工作责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责任状签订延伸到村(居)组织。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完善综治考核奖惩机制,平安建设成效同责任人政绩和工资实行挂钩,形成了切实管用的平安建设责任保障体系。
责任编辑/王晓燕wangxiaoyan@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