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危机与对策

2016-03-17张蕴薇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危机对策

张蕴薇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北京100193)

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危机与对策

张蕴薇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北京100193)

摘要通过对我国目前高等农业教育体系的梳理和思考,发现在学校定位、生源稳定、农科特色等方面存在弊端和危机,可能会降低我国农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针对这些问题,从国家层面和学校层面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如完善国家农业教育网络,扶持农业特色专业招生,开拓农业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渠道等,以期为我国农业教育发展、农村人口素质提高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等农业教育;危机;对策;扶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不仅体现在农业生产总值占比大,即我国农业以7 %的耕地养活世界上20 %的人口,更体现在我国13亿人口中,农村人口占50.32%。我国是以农为本的人口大国,农业和农村是我国发展的短板。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和知识水平,改善农村生活质量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各地区均衡发展的重要步骤。从长期看,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措施也应在教育,在于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和整体素质。目前我国面临着农业产业急需科技支撑,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人才短缺的困境,但也同时存在着高校毕业生工作难求与农业院校门庭冷落的矛盾。民众对现代农业的认知度不高,缺乏对农业的尊重,农村人口外流,甚至认为多年的教育就是为了脱离农业。这种社会现状应该引起我国农业教育领域的重视。

1我国高等农业教育面临的危机

建国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有了长足发展,“211”工程的实施打造了一批国家重点院校,“985”工程建设进一步推动了研究型大学的进步,逐步为实现国际一流大学的目标而努力。“211”院校中的农业高校有6所,“985”工程两期有两所农业大学获批,这些院校报考热门,分数线飙高,表明农业教育并没有被国家和民众遗忘,但也应该看到在表面繁华的背后已经显露的一些危机。

1.1我国农业教育力度不足农业院校是与农业关系最近的高等教育。我国农业高等教育严重不足,难以与人口基数匹配。美国农业人口只占1%,但有农业教育学科的大学约占高等院校总数的4%~5%[1]。而我国有7亿农村人口,涉农高等本科院校有40所,占普通本科院校总数的3.49%,其中名字中有“农业”的就有25所[2]。

近年来,农业高等院校纷纷向着综合性大学的方向发展,导致定位偏离核心,大量增设非农专业,大量招收经济学、管理学等热门专业学生的现象。另外,由于在高校扩招以后,许多高校的基础建设,包括师资、硬件设备等都没有及时同步,高校教学资源不足,所以在盲目增设非农学科后必然会削弱优势学科的教学资源,导致优势学科特色弱化[2]。经济效益引导下,传统的涉农专业学科缺乏政府和学校的政策保护,致使部分特色专业招生困难,甚至被取消[3]。

1.2价值评价体系不合理目前各高校都融入到争创一流的氛围中,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专科还是综合的,衡量标准都是文章、人才、经费。为了出高影响因子的文章,农业院校中本该研究家畜、作物的都改为研究模式动、植物。人才引进也只考虑是否有高影响因子文章,越来越缺乏兼顾他们的农业相关基础和背景的考量。而农业院校特色的成果品种、农业推广、农业人才培养等在考核评定体系中分量极低。国外引进一名年轻人,因发了高水平SCI晋升为教授,而在产业中声名赫赫的副教授却可能因为文章水平不高而得不到晋升,只能永远停留在不受重视的层次。科研人员不全力攻克SCI就很难在大学生存下去,根本没有精力和心思去关心产业需求。发展定位的偏离导致学校渐渐失去了对我国农业科技的引领地位,师资向理论和基础聚集,学生培养也远离产业。长此以往,我国将陷入无高水平农业人才可用的境地。农业院校的成果应该是为农牧业培养了多少后备力量,选育了多少动植物品种,把农业知识传播了多远,为农业产业做了多少贡献,在我国农业发展中起到了多大作用。“把文章写在大地上”并没有过时,至少目前阶段还应该被视为农业教育研究的定位。

1.3农业类学生流失严重首先,社会导向、价值观误导高考考生对农业专业存在偏见。尽管有几所农业院校分数线一再攀高、生源质量逐步升高,但是学生多半是为了农业大学中的非农类专业而来。

其次,一些大学“无门槛转专业”的试点实行发现,一些学生以较低的分数进入大学,通过转专业方式再进入学校其他热门专业,进一步加剧了农业类学科人才培养比例下降的局面。

第三,目前国内传统农业领域的很多相关工作岗位收入、工作环境、社会认可度等的确比不上金融、财经等热门领域。本科生毕业后能够直接找到工作的专业相关职位达不到学生的期望值,大部分学生离开了本专业、本学科。

2发展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对策

2.1国家层面

2.1.1增加基础教育阶段的农业实践。作为农业大国,美国农业产值仅占美国经济的1.2%。美国住在农村地区的人仅占约2%,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更是不到1%[3]。美国有各级农业教育网络,从不同层次覆盖了农业人口及对农业有兴趣的人的培养和技能培训,已经形成一个农业教育全覆盖的网络。完善的农业教育是其农业发展的基础,更是保障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如在基础教育阶段,美国有各种促进农业基础教育的非政府组织,如美国未来农民组织和四健会。爱荷华州几乎每所中学都有农业相关项目,以方便城市中长大的学生参与农业实践活动,学习种植庄稼,从事园艺,饲养家禽家畜和培养农业管理能力等技能,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农业了解很多也接触较多。

我国的农业人口、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等决定了与农业相关的事情都是大事,但是社会价值导向却非常不利于农业发展。当整个社会大部分人都不了解、看不起农业时,农业发展前途必然堪忧。现在,从幼儿园到高中、大学,农业接触和相关教育基本缺失。基础教育不容忽视,数理化英不断强化,素质教育很流行,琴棋书画几乎人人报班,建议也应该把农业认知和实践列入基础教育实践,让学生从小在实地了解吃的菜、肉、粮都是怎么来的,减轻对农业的排斥感。

2.1.2完善农业高等教育体系和招生就业政策。加快农业院校的分类进度,明确不同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科研还是应用,相应加强建设。一些高等农业院校中,涉农专业学生数量远低于非农专业,应当优化学科结构,适当限制一些与农学无关学科的增长。农业是个大领域,与很多其他领域和新领域都有交叉,而恰恰交叉领域是最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因此要注重强化与农业有关的前沿学科、交叉学科以及高新技术学科的发展力度。尽量打破院系的界限,盘活整个学校的资源,按学科整合优化资源,推动相关学院、专业之间的合作办学,实现教学、实验、科研资源的高效利用。

由于社会在一定范围内对高等农林教育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见,加之国家对农林学生就读期间的优惠政策不多,以及农业企业不发达、农业推广体系基本瘫痪、农业事业单位编制压缩等原因,涉农专业的毕业生通往农业基层的就业渠道不畅,毕业后面临着择业难、薪酬低的窘境,这些不利因素使得涉农专业在招生中明显处于劣势[4]。基于高等农业教育的特殊性,政府应对高等农业院校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国家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农业院校毕业生的待遇和地位,制定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激励、引导农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有利于改变农学专业毕业生很少流入与农学相关岗位的现状,扭转农学人才资源浪费的局面。如近几年实行的“村官”政策,在各级政府部门特设部分定向招收“村官”的岗位,为基层储备了人才,也为农业院校毕业生开创了一条出路。进一步强化农业专业人才在涉农政府部门的配置有可能为农业教育吸引力加分。

2.1.3建立行业性大学评价体系。 行业特色型大学有别于其他综合性大学的特殊之处是它培养的更多的应该是专门性的应用人才,所以国家应充分考虑行业特色型高校的特殊性,尽快制定科学的大学分类和评估标准并发挥引导作用,指导高等农业院校科学定位。在学科评估的各项指标中,将新品种栽培面积、农民培训人次、带动地区农业发展、帮扶企业等加入评价体系,长远来看有助于推动农业发展。

2.2学校层面

2.2.1明确培养人才类型。明确学校的发展定位、培养目标是农业教育的重中之重,这样才能为国家培养真正的人才,减少重复建设,提高人才使用效率。一所农业院校可以培养通识高素质的管理兼容型人才,培养高科技研究人员,也可以培养技术过硬的专业从业人员,但要明确主次关系,这是每所院校都该仔细考量的,这样才能制定好相应的培养方案。毕竟只有约160个学分,也只有4年的时间,需要研讨重点放在训练操作技能,多学科交叉融会贯通,或培养科研创新思维。学校只有在正确定位和科学的培养方案指导下,有针对性地加强师资和硬件建设,才可能有特色、有生命力。

2.2.2课程设置更具有农业大学特色。目前农业院校本科生培养都重视通识教育,艺术、人文、体育、经管等都有一定学分要求,但是往往都没有把农业类课程视为必备的通识教育,加强非农专业的农业意识。教育部应该尽快出台意见,指导农业类院校在通识教育中开设农业类课程,要求农业院校中非农业类专业必修一定学分。此外,即使是农业院校向综合性大学靠拢,也应该增强其非农专业向农业方向的倾斜。在农业院校农业研究的基础上,将非农学科与农业交叉符合培养最好的农业法律、农业经济、农业外语、农业金融等专业的要求,更符合农业院校特色,也更具社会竞争力。农业是人类生存的根本,哺育了人类,也需要社会的反哺,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社会对农业的冷漠已经向全民教育发出了警报。建议所有大学里都开设农业通识课,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农业,减少对农业的疏离感,强化对农业的尊重。

目前农业教育的实践课以实验为主,但是农业类的应用性实验往往不是一两个学时就能告一段落的,而是一个时间段内连续的过程。目前把整体系统的实践分割成不同的小部分,分在每天的不同时间上课,失去了时间的系统和连贯性,也很难实现到实地去实践,更多的是在实验室模拟进行。学生读完4年农学专业,可能没有见过成片的农田,读完食品专业,也可能没有完整地看完一条食品生产线。按照各产业环节将实践课程整体化,按照核心课程配备核心实践课,集中在几天或者一周完成,对于提高专业实践操作能力和对专业整体的概念构建非常必要。

2.2.3冷门农业专业的扶持政策。行业性大学经常会出现一些冷门专业,农业大学也是如此。专业不等于职业,单纯地依据就业率决定一个专业的招生数量,对冷门专业限招等,不是一所大学的胸怀。相反,冷门只要是特色就该被支持。培养的学生多了,社会上知道这个专业的人就多了,冷门才能慢慢不冷。冷门专业不是社会不需要人才,而是愿意从事的人少,所教育不该由市场调节。因此,对于冷门特色专业设置扶持政策,如优先录取,免学费,并且在招生政策中给予扶持,提高专业定向生、生源地定向生比例,给予一定的低于录取线的照顾,以招揽愿意学习农业冷门专业,有可能投入到农业领域的年轻人[5]。

3结语

农业教育担负着把体力型农民培养成智力型农民的重任。及时审视现有教育体系的健康状况,发现弊端,对症下药,才能保证我国高等农业教育茁壮发展。在提高高等农业教育效率的同时,还要扩大农业职业中学的比重,并在农村地区普及农业教育课程,将我国农业教育联成网络,把更多的农业相关人口连接在网络里。为改变我国高等教育目前向13 亿人口招生,却主要向仅有3 亿多人口的城市就业的现状,还要全国一盘棋,研究如何扩大各级农业院校学生的比例,打通通往农村的就业之路,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杨静,花亚纯.美国高等农业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07(11):86-88.

[2] 王艺蓉.高等农业院校定位现状及对策:基于全国40所高等农业本科院校的调查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4(6):4-8.

[3] 王宗凯,蒋旭峰.走进美国农业:农民占人口不到1% “门槛”高[EB/OL].(2013-05-30)[2016-02-03].http://www.chinanews.com/gj/2013/05-30/4874071.shtml.

[4] 曹素英.浅析全球化时代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4(45):1-3.

[5] 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十大热点问题[EB/OL].(2014-11-03)[2016-02-03]http://www.chnsourcing.com.cn/outsourcing-news/article/90279.html.

Cri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Higher Agricultural Education in China

ZHANG Yun-wei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3)

AbstractBased on the carding and thinking of higher agricultural education system in China at present, we found out the disadvantages and crises in the aspects of college orientation, steady student number, agri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so on. These might reduce the training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talents in China. According to these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from both county level and school level, such as improving the network of national agricultural education, supporting the enrollment of agri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specialty, and expanding the employment channels of students in agricultural specialty. This research provided referen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education in China and the improvement of rural population quality.

Key wordsHigher agricultural education; Crisis; Countermeasures; Support

基金项目中国农业大学教改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张蕴薇(1974-),女,蒙古族,内蒙古根河人,教授,博士,从事草学教学与科研工作。

收稿日期2016-03-23

中图分类号S-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6)12-306-03

猜你喜欢

危机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危机来临
中年你危机了吗?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危机”中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