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辅导员在贫困生心理脱贫教育过程中的角色研究
2016-03-17王丹
王丹
独立学院辅导员在贫困生心理脱贫教育过程中的角色研究
王丹
相对于普通高等院校的贫困生,独立学院的贫困生更容易产生自卑、孤独、无助、迷茫、过度敏感的心理,形成内向性的性格,在学习、人际交往、工作等能力方面略显不足。为此,本文试图探讨高校辅导员在提升独立学院贫困生的学习、人际交往、工作等能力过程中的角色,即在贫困生心理脱贫教育中的角色,以便于独立学院学生工作者有针对性地为贫困生进行心理脱贫辅导提供帮助。
贫困生心理脱贫;独立学院;辅导员;角色
也许有的学者认为独立学院的贫困生教育问题相对于普通高等院校的贫困生教育问题较少,但是笔者在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认识到独立学院贫困生教育,尤其是在帮助贫困生建立健康的心理机制方面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有研究的必要性。
一、独立学院贫困生群体特点
独立学院是我国民办高等普通院校,其学费一般超出普通本科高等院校一倍或两倍,虽然独立学院的学生大部分家庭经济宽裕,但是迫于升学压力,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也会选择独立院校就读,这部分同学生活在贫富差距大、家庭环境迥异、生活方式不同的同辈群体环境中,这样的环境使他们更容易产生自卑、孤独、无助、迷茫、过度敏感的心理,形成内向性的性格,从而在学习、人际交往、工作等方面缺乏自信、自强的精神。
另外,在校期间因家庭变故(尤其是家族企业经营不善、家人患病离世等原因)也会有部分原本家庭经济富裕的同学陷入经济困难的处境,这就构成了独立学院的贫困生另一类群体,经此变故的学生心理创伤大而选择隐忍,他们最大的困难是接受既定事实,重建新的世界观和生活方式,重新确定人生规划。
二、独立学院辅导员在贫困生心理脱贫教育中的角色
目前,我国大学生资助系统日益完善,尤其是学生经济支持体系相对完善,从生源地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国家奖学金到校内兼职等制度安排可确保贫困生不会因经济原因不能上学。但是,笔者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发现虽然贫困生获得的经济支持可以使其继续完成学业,但是由于原生家庭的生存状态没有发生变化,原生家庭对他们的影响模式并未改变,他们认知世界的心理模式也没有发生改变。基于此,笔者认为独立学院辅导员应结合贫困生群体特点辅导贫困生实现心理脱贫,其中,辅导员应承担如下角色:
1.辅导员应作为经济帮扶者
经济是基础,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为贫困生解决了经济忧虑,他们才会安心于学业。目前,我国国家资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大学贫困学生的经济问题(例如,生源地贷款等制度),基本能保证其安心于学业,但是具体到每一位大学生而言,辅导员要给予一对一的指导,针对贫困生家庭经济困难的状况、个性特征和学习成绩,帮助学生有的放矢地申请国家资助项目,提高获得资助的概率。例如,学习成绩优异的贫困生,可以建议其争取满足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的条件以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学习成绩一般而实践能力强的同学,可以推荐其参加校内或校外的兼职工作。
2.辅导员应作为心理辅导者
针对独立学院贫困生群体心理特点,辅导员应运用积极心理辅导法一对一地为学生提供心理指导。因材施教,解开每一位学生的“心结”,帮助学生减轻原生家庭对其在世界观、价值观、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不良影响,鼓励并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使其健康、自信地与同辈交往,健康自信地规划自己的未来。
针对独立学院贫困生群体心理特点,辅导员应在学工部心理咨询中心的协助下运用团体辅导法,为贫困生建立互助组织,通过在组织内开展定期的沙龙活动,让贫困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改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其幸福感。另外,可以带领贫困生互助组织开展社会或校内公益活动,让贫困生在被关爱的同时关爱他人,在角色互换中,提升其感恩意识。
3.辅导员应作为学业指导者
独立学院贫困生大多因为自卑而不愿与同辈有过多交往,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学习能力的发展(例如,贫困生缺乏自信、不敢于独立组队参与大学生挑战杯一类的项目);另外,部分贫困生家庭生活贫困,父母文化程度低,不能给孩子更多的学业指导或建议,学生因其家庭生活环境所限,他们的学业规划能力低;再有,部分因家庭意外致贫的学生由于接受不了现实的转变,往往因逃避现实而耽误学业。
针对以上提到的贫困生学习压力,辅导员应分门别类地帮助贫困生端正学习态度、制定科学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监督、指导学生实施学习计划,一步步地实现既定的学习规划目标,提高贫困生的学习能力,尤其是综合素质。
再有,也是很重要的一点,贫困生中有个别同学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德智体4.辅导员应作为职业规划者
全面发展,辅导员可以以此为贫困生群体树立榜样(或是一对一结对子),让更多的贫困学生看到向上的力量和希望,发挥优秀带后进的效应。
贫困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社会关系单薄、自信心不足、社会交往能力普遍较弱,针对贫困生就业的压力,辅导员应从大学一年级在确认贫困生资格后开始跟踪帮助工作。结合霍兰德职业指导理论,帮助贫困生分析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从大一起就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并且一旦确定其自身的职业发展方向,辅导员应积极、定期地监督贫困生同学实施计划的情况,并在其碰到困难时积极引导或帮助,以便科学地解决贫困生的就业问题,为其家庭脱贫提供可能。
三、独立学院辅导员在贫困生心理脱贫教育中角色扮演的注意事项
结合工作经验,笔者认为独立学院辅导员在贫困生心理脱贫教育中,以下两点要极其重要,不能忽视。
1.建立朋友关系
在心理脱贫教育过程中,辅导员要与学生建立平等、尊重的朋友关系,获得走进贫困生“心灵”的机会。用平等、友善的方式,而不是命令的、说教的方式与贫困生学生交流这是一个关键点,这样的交往方式可以让贫困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关爱,在此基础上才易于走进贫困生的生活、打开贫困生的心结,进而进行多元化的辅导。
但是这也是难点,由于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年龄差距、辅导员自身的性格特点和人际交往方式、学生性格内向倾向的特点等,辅导员要与学生建立“无所不谈”的朋友关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辅导员应多学习社会学、积极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知识和技巧,不断提升辅导学生的能力。
2.与原生家庭建立较密切联系
独立学院贫困生心理脱贫的问题看似是心理教育问题,实则是与贫困生的家庭问题有着根深蒂固的联系。为了更好地解决贫困生心理脱贫的问题,独立学院辅导员要做好其家庭的工作,获得家长的认同和支持,甚至在帮助其家庭经济脱贫方面做出力所能及的努力。
[1]葛慧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独立学院贫困生心理脱贫[J].继续教育研究,2009(5): 93-94.
[2]许美玲.独立学院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探究[J].现代阅读,2013(2):2-3.
[3]雷红,旭红,陈凯.独立学院贫困生心理问题及对策探究[J].法制与社会,2011(5):231-232.
[4]欧贤才,牙向阳.广西独立学院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测查分析[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54-56.
[5]陈为旭,郑夏妍.独立学院贫困生心理扶助体系的构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3):66-68.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