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遂行多样化任务中舆论引导的方法手段
2016-03-17郑愉
郑愉
(武警政治学院 基层政治工作系,上海 201602)
论遂行多样化任务中舆论引导的方法手段
郑愉
(武警政治学院 基层政治工作系,上海 201602)
武警部队在遂行多样化任务中,舆论引导必须抓住第一时间,抢占舆论先机;必须坚持正面宣传,把握舆论导向;提高媒介素养,争取舆论主动。
武警部队;遂行多样化任务;舆论引导
武警部队遂行执勤处突、反恐维稳、抢险救援等多样化任务,可以说是在“闪光灯”下“亮相”,在“放大镜”下运行。因此,舆论引导必须着眼于维护受众的知情权,消除负面影响,发挥传媒的心理疏导和缓释功能,善于提炼总结,直面媒体、直面社会、直面群众开展政策宣讲和影响社会舆情,弘扬民族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在增强武警官兵“能打仗、打胜仗”信心的同时,为确保遂行任务圆满完成提供舆论支持。
一、抓住第一时间,抢占舆论先机
舆论传播学“首因效应”认为,在第一时间发布的消息,可以在人们大脑中打下深刻烙印。而错过“第一时间”,要改变受众印象,必须投放成倍的信息,并且效果还不一定理想。因此,要实现对舆论的有力的引导就必须先入为主,强化时效观念,争夺“首发权”,形成“首因效应”,从而达到抢占舆论先机,形成先发制人的效果。
(一)第一时间发布,告知真相
增强遂行任务舆论的引导力,归根结底还是要在遵循新闻传播规律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高舆论引导的即时性、独家性、权威性,尽可能做到一旦重大事件发生,首先报道,发声。否则,就会丧失传播主动权,形成对武警部队形象的冲击的被动局面。因此,遂行任务中面对重大敏感舆情特别是突发舆情要争取“第一时间”发声、告知真相,快速判明性质,第一时间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快速拿出对策,及时作出客观评论;快速应对处置,以最快的速度吸引受众目光,切实保证在舆论引导上形成主动。
(二)第一时间辟谣,打消疑虑
武警部队遂行任务中,不实的消息或者别有用心的人制造的谣言,尤其是抹黑武警形象的谣言,对我任务的顺利完成,会产生非常大的干扰和影响。因此,对于这类舆情我们应予以坚决回应,抢先发声,抢占舆论先机,采取主动辩论的方式予以回击,可以在第一时间通过组织网上讨论,在比较知名的网站中设立专题,通过邀请事件主体、事件处理负责人、事件受害者等到网站中进行在线讨论,与网民搭建沟通平台,化解公众心中的种种疑虑。另一方面,在讨论中应尽量表明武警部队对于事件的处置态度、处置方法、处置理由等,从而成功阻止了谣言的进一步扩散,以真实的信息和正面的观点影响和引导网上舆论,让正确权威的言论成为网上的“最强音”,最大限度挤压负面舆论空间,向公众澄清事实真相,揭露造谣者险恶用心,遏制谣言,牢牢掌握话语主动权和事态的主导权。
(三)第一时间管控,消除杂音
只有对负面的信息进行封锁管控,才能有效阻止其传播发酵,避免造成严重后果。在遂行任务中,部队应主动协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对媒体进行必要的管控,及时防范负面信息的传播,为处置行动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创造有利条件。特别是随着网络信息容量爆发式增长,一方面,舆论引导骨干要尽快升级网络知识结构、掌握分析研判技能、做到会准确定位舆情发生源头、会识别剔除网络干扰信息、会分析舆情发展走势、会处置消除负面有害舆论。另一方面,还应建立总部、总队(机动师)、一线部队三级统筹联动的舆情监控处置平台。按照职责分工,侦察部门严密关注涉警舆情,重点搜集危害国家军事利益安全、影响部队纯洁巩固和安全稳定、损害部队形象声誉的违法有害信息,并及时上报情况;宣传部门对涉警负面舆情,及时拟制正面宣传要点,视情组织网络舆论评论员、舆情监控引导员以“游客”身份在大型门户网站有针对性地积极发帖跟帖,主动、及时发布相关热点问题和事件信息;保卫部门对涉警负面舆情,视情请武警总部或协调驻地党委宣传部网管中心、公安厅网络监控中心等部门,依法采取删除、过滤、封堵等措施进行处置。
(四)第一时间解释,不回避质疑
第一时间解释权的争夺可以充分展现武警部队在国际国内范围内话语权大小,是塑造部队形象、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方式,它直接关乎遂行任务舆论引导的效果。因此,对于遂行任务的舆论引导,特别是重大事件的报道,要做到信息透明,不回避他人质疑,正面解释客观事实,透彻、理性应对,而不能简单地以“无可奉告”的态度和话语拒人于千里之外。一旦丧失话语权,放弃“第一解释权”,事实就极有可能被别有用心者歪曲利用,从而使舆论朝着不利于我的方向发展。
二、坚持正面宣传,把握舆论导向
正面宣传是把握舆论导向的关键点。坚持正面宣传,就是要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让事实说话、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科学设置议题,把受众关注的焦点引导到有利于我处置和矛盾化解的实质性问题上来。
(一)依靠主流媒体,提高公信力
主流媒体受众面广、影响力大、公信力和权威性高、传播速度快。通过放大我国主流媒体的声音,来削弱杂音噪声、防止道听途说、负面消息的传播,牢牢把握舆论的正确导向。因此,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国际国内主流媒体、驻华海外媒体的合作和联系,特别要发挥好新华社国家通讯社通稿和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媒体领袖”权威作用,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互动,发出最强声,打好“组合拳”。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央广网、央视网等中央主流媒体网站,巩固武警部队队与国内、国外媒体及地方媒体良好的合作关系,利用其已有的军事频道和栏目资源,从而增强武警部队遂行任务的开放性、可信度,充分展示和传播武警部队良好的形象,为舆论引导提供坚实的平台保障。
(二)统一发布口径,防止信息来源混乱
舆论引导过程中,为了防止出现各级、各单位、甚至是同一单位在不同时间段对事件认识、报道不一致,相互冲突,给外界留下攻击口实。因此,必须着眼大局,严格对外宣传的纪律,统一发布口径,提高舆论引导的采信度。实践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舆情发生后,要对媒体采访、信息发布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严格审批;二是要统一官兵的思想,强调媒体采访纪律和发声原则,防止人多嘴杂;三是要加强与党政机关和权威媒体的沟通,始终确保一个声音、一种观点对外。同时还要主动契合媒体,相关单位特别是宣传人员要担当起联络员的角色,热情主动地为媒体记者提供工作便利,赢得媒体好感。
(三)科学设置议题,营造特定舆论环境
传播学中的说服理论认为,信息由谁来发布,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信息传播的效果,正确的信息源头可以增加所要传播信息的可信度。因此,在舆论引导中科学进行“设置议题”至关重要。在遂行任务中,必须紧紧围绕重大问题、敏感事件和焦点话题,以我为主精心设置有利议题,集中力量发布信息,掌握主动权。既要尊重人民群众知情权,又要合理引导舆论焦点,为圆满完成遂行任务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设置议题时,一方面,该议题一定要是和事件充分契合的,且要保证议题的真实性、客观性。另一方面,该议题一定要从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进行设置,让持对立两种观点的网民通过交换意见达到理性共识,从而使舆情朝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提高媒介素养,争取舆论主动
武警部队在遂行任务中,既是媒体宣传报道的对象,也是媒体聚焦关注的重点。因此,武警官兵在遂行任务时,必须强化媒介意识,对敏感问题妥善处置,巧妙转移被动的焦点话题,扩展有利的舆论态势。一是要善待媒体。遂行任务中要以理性、平等、协商的心态善待媒体,支持媒体开展工作。要以平等的身份,友善的态度,有理有据地向媒体反映真实情况。既要教育官兵严守新闻纪律,又要教育官兵正确的应对媒介的方式,以微笑面对媒介,以敬语婉绝采访。当接受每体询问或采访申请时,在保密的前提下要尽可能了解、核实情况予以答复或安排采访;如果没有明确口径予以答复或不能直接接受采访,应及时告知媒体。二是要善借媒介。就是要善于借用媒体为我所用。对于任务部队来讲,就是要把善待媒体与借助媒介的力量宣传自己相结合,在不影响任务完成和安全保密的前提下,为媒体提供充足的材料,让他们有料可报;要尽可能满足媒体和记者的合理需求,对于不能满足的,尽量做出必要的解释说明。通过这些措施,与媒体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通过他们快捷的信息网络发出有利于维护部队形象、有助于任务完成的报道,进而影响舆论,争取各方,为我所用,为我储能,为我助力。三是要善对媒体。善对媒体就是要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化服务意识和配合意识,在媒体面前不失语、不作秀,在可说的范围内主动地说、及时地说、智慧地说、幽默地说。既要准备好“说什么”,又要准备好“怎么说”,通过接受采访,及时把党和军队的声音传达给广大受众,及时介绍本单位的新成就,宣传本单位的新典型,塑造本单位的新形象,达到宣传部队、教育群众、激励官兵的目的。
On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Method in Carrying out Diversified Missions
ZHENG Yu
(CAPF Institute of Politics,Shanghai 201602,China)
For the armed police force to carry out diversified missions,public opinion guide must seize the first time and grab opinion advantage.We must stick to the positive publicity and grasp public opinion direction to improve media literacy and strive for active public opinion.
armed police force;carries out diversified missions;Public opinion guide
E222
:A
:2095-2384(2016)01-0067-03
(责任编辑 储 欢)
2015-12-30
郑愉(1982-),女,浙江杭州人,讲师,主要从事武警政治工作的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