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相对论视角下的概念迁移研究述评
2016-03-17李勤
李 勤
(宿迁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宿迁 223800)
语言相对论视角下的概念迁移研究述评
李 勤
(宿迁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宿迁 223800)
概念迁移假说是语言迁移研究的最新发展,语言相对论是概念迁移研究的理论基础,概念迁移的研究促进了语言迁移理论发展。学者认为,概念迁移实际上就是二语习得领域涉及语言相对论的研究。二语学习中概念习得的复杂性要求教师应创设语境,有意识引导学生注意二语的思维方式和习惯,促进学习者二语概念体系的形成。
语言相对论;语言迁移;概念迁移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一直是哲学家、语言学家、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关注的话题。在语言学领域,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两大学派:语言普遍论和语言相对论。语言普遍论认为,尽管语言存在差别,但是所有思想是一致的、普遍的。语言相对论认为语言影响其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语言相对论的代表人物B.L.Whorf指出,一个人所讲的某种语言会影响他的思维方式,语言是思维的一部分,而思维又可称之为“语言思维”或“概念思维”。[1]20世纪90年代,随着跨学科领域的融合,从语言相对论视角研究语言迁移受到学界关注。语言迁移研究的领军人物Odlin指出,语义迁移研究的一个根本问题是语言和思维的关系问题。[2]Slobin认为,母语习得的过程就是母语特有的世界观形成的过程,这个世界观会影响随后的、对另一种语言的习得。[3]22学者们意识到语言相对论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作用,开始从语言与认知的接口处来考察语言迁移现象,他们把这类影响称为“概念迁移”。Jarvis & Pavlenko认为,用语言相对论解释语言迁移现象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语言迁移研究中最重要的成果。[3]20
一、概念迁移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语言相对论溯源
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们就已经开始了对语言和思维关系的哲学思考。巴门尼德认为语言影响并制约着思维:“能够被思维的和能够存在的乃是一回事。……因为你绝不能发现一个思想是没有它所要表达的存在物的。”换言之,凡是可以思想、可以用语言来命名和表达的,都是真实的,存在的。[4]这一观点说明语言直接反映客观世界,语言和客观世界的联系是被动的。13 世纪英国哲学家罗杰·培根对古希腊语、古罗马语和希伯来语的比较研究发现,长期使用某些熟悉的词语会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与事物的真实相距甚远的理念。这一发现与现代语言相对论的基本观点一致。17世纪末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大师约翰·洛克认为语言与观念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中间筹码”,主张语言范畴对经验的构建作用。[5]18 世纪初意大利哲学家维科认为,不同文化的成员对同样的人和事物看法是不同的,提出“文化相对论”,形成当代语言相对论假设的雏形。这一时期为语言相对论假设的形成作出重大贡献的是赫伯,他认为语言是人类思想的工具、内容和形式,每一个民族怎么思考就怎么说话,怎么说话就怎么思考。[6]19世纪,德国思想家威廉·洪堡特初次提出“语言世界观学说”。他认为“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而语言世界观在他看来就是“语言和思维的关系问题”。[4]洪堡特认为语言决定了一个人的思维。受其影响的美国人类语言学家鲍阿斯则认为“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是单向的”。[7]萨丕尔继承了鲍阿斯的语言观,认为语言影响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人不仅仅生活在客观世界之中,也不仅仅像一般人所理解的那样独自生活在社会活动之中,人在更大程度上要承受已经成为社会交际工具的那种语言的支配。”[8]萨丕尔的观点被他的学生沃尔夫做了进一步扩充,提出了“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在讨论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问题时,沃尔夫认为,任何科学都是从语言开始而到语言结束。不同语言的人会因受其语言语法特性的影响而倾向于对世界进行不同的观察,对相似的观察作出不同的估价,最终会获得不同的世界图式。[9]
(二)语言相对论与语言迁移研究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对西方哲学界在语言和思维关系问题上的思考做了批判继承,同时通过对美洲印第安语的研究,把人类对语言和思维关系问题的讨论推进到对语言自身理论的研究和实证分析阶段,弥补了哲学家对语言自身研究的缺憾。洪堡特和沃尔夫都认为母语对一个人的思维有一种约束力,但沃尔夫认为二语学习者的母语元语言意识能帮助其摆脱这种约束力,有利于促进二语学习。在西方学术界洪堡特的语言观和早期“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曾被冠以“语言决定论”的帽子一度遭到否定。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学者们从实证研究中为语言相对论找到新的证据。Lucy通过实证为语言相对论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让人们开始重新认识语言和思维的关系。Kellerman虽然没提沃尔夫的观点,实际是对沃尔夫思想的肯定。迁移研究领军人物Odlin对Kellerman的观点给出评价,含蓄支持了语言相对论。Jarvis和Pavlenko赞同沃尔夫认为的二语学习可以让人们更全面完整认识世界的观点,并在迁移实证研究中找出支持语言相对论的大量依据。对语言与思维关系的重新思考推动了“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发展,“新沃尔夫主义”的出现推进了概念迁移假说的形成。概念迁移的深入研究让人们开始重新评价语言相对论,而语言相对论的发展又为概念迁移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概念迁移研究
(一)概念迁移的提出
在经历了对比分析假设时期、早期中介语假设时期之后,语言迁移研究与认知理论结合获得了新的发展。在“概念迁移”这一术语提出之前,已有不少研究涉及到概念层面的语言迁移现象,但并未受到重视。20世纪末21世纪初,在一系列从语言相对论视角展开的研究中,学者们开始使用“基于概念的迁移”、“基于概念的影响”等说法。1998年Pavlenko在其论文SLAandAcculturation:ConceptualTransferinL2Learners’Narratives中首次使用“概念迁移”这一术语。同年,俄亥俄大学的Jarvis在著作ConceptualTransferintheInterlingualLexicon中首次把概念迁移这一术语用到语言迁移研究中。在2000年Jarvis和Pavlenko发表的论文ConceptualTransfer:NewPerspectivesontheStudyofCross-linguisticInfluence和2005年Pavlenko出版的论著BilingualismandThought中“概念迁移”得到进一步阐释。Odlin也发表系列论文公开支持“概念迁移”这一说法。作为语言迁移研究的一个新视角,概念迁移研究出现的标志是“概念迁移”术语的正式提出。[3]145
(二)概念迁移的内涵
Odlin认为概念迁移实际上就是二语习得领域涉及语言相对论的研究。[10]2008年美国俄亥俄大学副教授Jarvis和坦普尔大学Aneta Pavlenko经过十几年的系统研究合作发表《语言和认知中的跨语言影响》(CrosslinguisticInfluenceinLanguageandCognition),该书总结了自Odlin之后迁移领域研究的新发展,并结合语言和认知领域正在进行的研究,首次对概念迁移进行了系统的理论阐释。Jarvis指出概念迁移的主要研究任务是“探讨深层的非语言(或超语言)概念表征对学习者或双语者母语和二语使用的影响”。[11]可以从观察、方法及假设三个不同层次来理解概念迁移。[12]第一层面是指概念表达方式,通过观察不同语言背景下的二语学习者或双语者在物体、事件、质量以及关系的表达上表现出的不同概念表达方式;第二层面指一种研究方法,即在考察语际影响时采用的新理论和实证方法;第三层面指把概念迁移假设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人们已掌握的另一语言的概念以及概念化模式在人们思维表达中体现出的跨语言影响的现象。这三个层面从具体语言现象描述的微观观察到语言理论阐述与构建的宏观表达对概念迁移现象作了深层剖析。
同时Jarvis和Pavlenko还提出,概念的发展变化体现为新概念的内化与二语影响下概念的重构、合并、转变和磨蚀,这一过程相互关联,不断发展。母语概念会对二语学习产生影响,反过来新习得的语言也会导致基于母语的概念表征发生变化。他们指出概念迁移研究可以从物体、情感、人称、性别、数、时间、空间和运动等八个基本概念域的语际差异着手。在以语言为媒介的物体、情感、人称、性别、数五个概念域中,学习者习得另一语言文化中的词汇时会把二语词语和某些心理表征重新连接,并对其进行概念重构,从而形成概念迁移。对感知和归类周围客观世界的时间、空间和运动三个概念域,每个概念域中的跨语言差异都可能会导致概念迁移。
(三)概念迁移研究新进展
随着概念迁移研究成为二语习得领域的热点,有关概念迁移研究的成果越来越多。2008年Jarvis和Pavlenko合作发表的《语言与认知中的跨语言影响》被认为是体现语言迁移发展新阶段的经典之作。随后Odlin发表《概念迁移研究过程中的两个注意事项》指出,语言对思维的影响会体现在理解和表达上,而这样的影响也会体现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甚至第三、第四语言,且影响是双向的。Odlin认为,概念迁移可定义为在这些影响事例中涉及语言相对论的部分,尤其是在二语习得过程中。[10]Odlin通过对系列动词的迁移问题,特别是对中文系列动词的习得预测研究提出在概念迁移研究议程中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有些与概念迁移相关的构想可能还达不到成为概念迁移的个案,这些构想还是很有价值的,即使什么叫做概念迁移,什么算不上概念迁移之间的界限并不明确。二是对比分析假设预测的结果探讨很重要,不管这样的结果能否说明概念迁移。Jarvis也对概念迁移研究作出进一步探讨,提出符合概念迁移研究的问题和研究方法范畴,提醒研究者不能过度阐释概念迁移,避免把缺乏足够证据或通过传统语义结构分析能解释的迁移现象归为概念迁移。[13]
三、语言相对论视角下概念迁移研究的意义
(一)对促进语言迁移理论发展的意义
语言相对论视角研究迁移现象拓宽了语言迁移研究的视角,让更多研究者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角度认识到语言表层下的概念迁移;该研究拓展了语言迁移研究的领域,利用该理论可以对语言迁移现象中的“回避”、“过渡使用”等现象进行研究,这些通常都是目前研究较少或尚未发现的曲折、隐晦的深层次迁移现象;语言相对论视角为语言迁移现象提供新的理论解释,通过实证研究方法获取大量实验数据能建立具有较强解释力的语言迁移机制模型。语言相对论视角使语言迁移研究具有自主研究领域成为可能,实证研究的使用弥补了学界长期只重视总结语言迁移规律的不足,统一理论框架的构建使语言迁移摆脱对别的研究领域的长期依附成为可能。
(二)对二语学习和教学的指导意义
“母语怎样影响二语习得”位列Pica列出的外语教学工作者们最为关注的十大问题之首。[14]Ellis认为语言迁移问题一直是二语习得领域关注的重要课题。[15]文秋芳把语言迁移问题列为二语习得重点问题研究之一。[16]概念迁移研究的深入不仅促进了研究者重新思索和认识语言相对论,推动理论语言学的发展,而且也大大推动了二语习得研究。[17]Kecskes认为不同语言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形式结构上,也表现在底层的概念化方式上。[3]155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语言的特定形式结构和学习与这些形式结构紧密相连的概念结构对学习者而言同等重要。否则便会产出符合二语形式结构,但却不具有二语语义内容的非地道、非标准表达,按照母语概念系统生成的交际信息在深层的概念体系上会与二语很不匹配,因为学习者在使用二语时,常常按照母语的模式来对要表达的内容进行编码。[18]
对二语学习中概念习得复杂性的新认识对外语教师的教学实践也有一定启示。教师应意识到二语底层概念的习得与内化和表层语言结构的学习过程可能并不是重合的,学习者受母语概念系统影响而产出的非地道表达会持续很长时间。概念的内化需要持续循环的学习,是一个比仅习得语言表层结构更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即使语言能力已经很高的学习者也可能一直受到母语“束缚力”的控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语境,有意识引导学生注意二语的思维方式和习惯,促进学习者二语概念体系的形成。另外概念的发展变化过程是相互关联的,二语与母语相互影响,母语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课堂上可以充分利用母语的积极作用,帮助学生意识到迁移的发生从而对新概念的内化产生积极影响。
四、结语
从语言相对论视角研究概念迁移是推动迁移研究转向的最新理论发展,拓宽了语言迁移研究的空间。同时实证研究为该理论提供的更多支撑依据让概念迁移理论框架的构建更具客观性、科学性。但主要采用图片描述和复述电影短片收集数据的研究方法相对单一,使得有关概念迁移研究的设计和执行比较困难,导致结论常有不一致之处。另外如何区分概念迁移和语义迁移是一大难题,有些看似概念迁移的案例其实从语义迁移角度也能解释。研究者应该避免没有足够证据就用概念迁移去解释跨语言影响的案例。以新构建的理论框架为基础从深度和广度上拓展概念迁移的基本证据,并进一步修正和完善该理论框架是目前及今后概念迁移研究者应关注的课题。
[1]卢植. 语言相对论对当代认知语言学的影响[J]. 外语学刊, 2006(3): 32-37,112.
[2] Odlin T.LanguageTransfer[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71.
[3] 俞理明. 语言迁移研究新视角[M].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
[4] 姚小平.作为人文主义语言思想家的洪堡特[J].外国语,2003(1): 36-42.
[5]卓新贤.洛克的语言观[J].外国语, 1997(4): 16-21.
[6]刘仪蒙.“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述评[J].语文学刊,2013(10): 16-18.
[7]Foley, W.A.AnthropologicalLinguistics:AnIntroduction[M].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1997: 195.
[8]Edward Sapir.SelectedWritingsofEdwardSapir:InLanguage,CultureandPersonality[M]. California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49: 162.
[9]王跃平,张莉莉. “语言相对论”思想的发展轨迹[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 128-132.
[10]Terence Odlin.概念迁移研究议程中的两个注意事项[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5(4): 25-31,42.
[11]Jarvis S. Semantic and Conceptual transfer [J].Bilingualism:LanguageandCognition, 2000(3): 19-21.
[12]Jarvis S. Conceptual Transfer: Crosslinguistic effects in categorization and construal [J].Bilingualism:LanguageandCognition, 2011 (1):1-8.
[13]Scott Jarvis.概念迁移研究的根本性问题[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5(4): 32-36.
[14]Pica. Questions from the language classroom research perspectives[J].TESOLQuarterly, 1994(1): 49-79.
[15]Ellis R.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 Shanghai :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0: 299.
[16]文秋芳. 二语习得重点问题研究[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17]孙鑫,俞理明. 语言相对论在二语习得中的深化和拓展——认知和语境的视角[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54-158.
[18]姜孟,邬德平. 语义迁移的六类证据及其解释[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1): 144-152.
(责任编辑 文双全)
A Review of the Study of Concept Transf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nguistic Relativity
LI Qi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uqian College, Suqian 223800, Jiangsu, China)
The concept transfer hypothesis is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transfer research, and the theory of linguistic relativity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study of concept transfer whichhas promoted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transfer theory. Scholars believe that the concept transfer is actually the research involved in the study of linguistic relativity in SLA. The complexity of concept acquisition in SLA requires teachers to create context, to consciously guide student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mode of thinking and habits of asecond language, and to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the second language concept system of the learners.
linguistic relativity; language transfer; concept transfer
2016-01-08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SLA中基于语言相对论视角的概念迁移研究(2015SJD797)
李 勤(1978-),女,江苏泗阳人,宿迁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
H08
A
1671-9247(2016)02-006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