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产业建设“棋至中盘”

2016-03-17中国大数据金融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常务副理事长金电联行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范晓忻

中国科技产业 2016年2期
关键词:电联企业

◎中国大数据金融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常务副理事长 金电联行(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范晓忻

大数据产业建设“棋至中盘”

◎中国大数据金融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常务副理事长 金电联行(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范晓忻

编者按: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交汇融合引发了数据迅猛增长,数据已成为我国基础性战略资源。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达到115.9亿元,增速达38%。预计在未来3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还将维持40%的高速增长态势。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后,大数据已经升级成为一个国家级战略。数据作为重要的战略资产,不仅得到了各个行业、产业的研究与应用,更得到了各个地方政府、乃至中央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新常态下,在我国一些非发达地区,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一个新的产业起到带头、推动的作用。而在传统的发达省份,例如江浙地区、长三角地带,它们需要的是一个可以引领整个产业变革,进而走向新纪元的方法。

在这里,大数据是可以满足这两种需求的“新”产业。

大数据发展正逢其时

从目前的发展形势看,很多地区在发展传统产业时,都会遇到各种问题,包括经济基础的劣势、交通的不便、人才的短缺等;然而,产业的发展需要集聚才能产生更大的协同效应,可是对于一个新产业来说,这是很难在短期内实现的。

大数据产业则不同,因为数据的连通、传递是没有地理属性和限制的。同时,大数据产业也不像传统行业那样必须聚在一起才能降低成本、实现规模经济。因此,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转型进入深水期的今天,无论是从产业特征还是前景来看,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可谓正逢其时。

2015年9月,金电联行(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范晓忻(左一)与义乌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运用应用大数据帮助义乌市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打造“诚信义乌”。

大数据的开发与挖掘

对于大数据产业的发展,第一件事就是大数据本身的开发与挖掘。

从金电联行(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这8年深耕大数据产业的经验来看,数据方面,无论是政府、行业还是企业,大家都有了极大的积累,很多方面甚至早已超越西方国家。

中国的税务基础工程就是一例,各地方政府累积多年的税务数据,而且这些税务数据的结构性、完整性非常好。此外,类似的还有社保数据、工商数据、能耗数据、交通数据以及政府掌握各个类型的数据。这些真实、完整的数据一旦能真正运用起来,其价值是难以估量的。

然而,数据大了、多了,问题也就来了:我们如何更好地使用这些数据呢?需要指出的是,大量数据,或者说“数据大”,本质上并不是“大数据”:只有从“数据大”中攫取到的真正价值才是大数据。

以一个在天猫经营的电商企业为例,它一个月销售额过亿元,打印出来的订单有许多本字典那么厚,但是如果这些数据没有经过有效分析,那么就是“大量数据”的堆积而已,没有任何价值。

所谓大数据,就是去挖掘深入的关联关系,比如哪些品类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度,交易之间相关性是怎样的。只有分析出这些,数据才真正地产生了价值,才是真正的大数据。

政府类数据也是一样。一些地区开放交通数据后,很多人、企业甚至科研院所就开始进行研究。这里,仅有数据是没有意义的,“某条道路的汽车通过量比上一年度增长20%”,这是对比原始数据获得的信息,而非应用,我们更希望知道的是,未来的一个预测走势,这才是大数据真正能产生的价值。

大数据应用:大数据+

在大数据的应用过程中,毫无疑问,要将大数据应用与产业进行结合,打造出适合产业特性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形成“大数据+X”的模式。作为我国大数据产业的领军企业,金电联行在8年多的实践中,着力打造了三大应用。

金电联行(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荣获2015中国城市发展价值贡献企业奖

首先是“大数据+金融”。所谓金融,本质就是两件事:其一是帮助有钱人理财,其二就是帮助没钱的人融资。金电联行走的是第二条路,以金融的核心——“信用”——为起点,通过大数据的客观分析,找出优秀的中小企业,并帮助他们获得基于信用的纯信用、无抵押贷款。

我国有几千万家中小企业,大都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由于传统的贷款模式更多关注于抵押物、资产负债表,那么缺乏相关抵押物的中小企业几乎无法获得贷款——即使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也是如此。

针对于这些企业,金电联行在2007年开发出了我国首个客观信用标准,并在2010年发放了第一笔无抵押、纯信用贷款,额度达到1500万元。在1年后,金电联行又发布了完整的客观信用体系模型,并得到了数十家银行、金融机构的认可。

截至目前,金电联行已经扶持了几千家中小企业,最大单笔受信额度达到6800万元,发放超过60亿元授信,并在授信后帮助金融机构进行风险监管,监管金额已经近千亿元。

可以说,“大数据+金融”、“大数据+中小企业融资”已经使大数据这项技术的应用成为了现实。

其次是“大数据+产业”。就是将大数据直接和产业进行整合,进而提升产业效率、改革产业原有桎梏。比如,近期金电联行就在与松原市进行合作,探讨农业大数据的问题。

农业大数据的特点在于数据采集方式的不同:一方面,因为它除了大规模的养殖、种植以外,更常见的情况是“小而散”,因此缺乏相应数据;另一方面,农业不会通过“人”本身而得到数据,必须通过各类设备。这时候,如果能很好地结合物联网的属性,那么就可以获得土壤的酸碱度、温度、湿度等各类真实、完整、即时的数据。

从实践来看,只要有相应的设备部署在正确的位置,就会产生新的数据。这些数据不仅能帮助农民们从源头了解农作物的情况,进而预测产量、品质,对于终端用户来说,只要开放一部分数据,那么就可以让他们从源头了解自己购买的这些农产品,可以说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所以,从“大数据+产业”的角度看,只要数据采集能够到位,数据的基础能够做好,那么未来数据应用前景将会非常好。农业作为最传统的产业都已经开始走向“大数据时代”,这也证明了其他产业也可以和大数据进行结合,进而产生新的价值。

最后是“大数据+政府”。通过大数据手段,可以帮助地方政府进行量化监管。金电联行现在做的就是基于大数据的社会治理研究。

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很多地方政府都愿意对企业进行扶持与帮助。但是问题在于,这家企业是否真的有良好的发展潜力,是否真的值得帮助呢?在以前,这是一个很难量化的难题,不过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就可以通过大数据的量化进而告诉地方政府,这个企业是否值得帮助;如果值得帮助,那么应该进行多少资金的扶持。

这就是所谓的“基于大数据的企业分层分级”。哪些企业是蒸蒸日上的,哪些企业已经江河日下,哪些企业已经孵化?通过金电联行的分层分级的大数据分析,都可以实现量化,进而通过科学手段来辅助地方政府作出正确的判断河决策。这时候,政府这个“有形的手”才能更高效地发挥作用。

以南京为例,每年南京都会筛选出200家企业,不过不同的是,原来是专家选择,在一定程度上,看的可能就是PPT是否做得出色。在2015年,金电联行让大数据说话,对这些企业进行“大数据体检”,找出了真正有高成长潜力的企业。对于这些企业,政府的退税、政策倾斜甚至资金扶持才会发挥真正的效果。

布局大数据产业建设

现在,当大数据产业已经发展到中期,除了从细节角度和与各个产业进行协作以外,大数据产业本身也应该从曾经 的“粗放型”发展,转入可持续发展、精细化发展的轨道上来。可以说,当前大数据产业不仅已经形成,更进入了产业建设的新时代。

大数据资产评估

对于大数据产业来说,数据的资产化时代或者说“大数据资产评估与交易时代”已经来临,需要的就是对于大数据资产进行评估。

无论国内、国外,亦或是政府、企业都积累了海量数据,如何更好地应用这些数据,已经摆在了大数据产业的面前。

既然数据将要成为真正的资产,那就必须进入资产负债表,因此就必须有一个各方都认可的公允价值。很多时候,一个机构拥有的数据价值甚至会超过这个机构自身的资产价值,但这里需要一个科学的分析评估手段和计算方法,并且需要长期的实践检验。因此,可以说这不应该是一个机构、一个地方政府要做的事情,而是整个大数据产业内的各方力量同心协力要做的事。

在2016年中国大数据金融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大会上,金电联行携手各方成立了贵阳大数据资产评估实验室,并发布了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传播效果评估系统”的数据资产评估成果。

金电联行通过市场定价法——价格断点法模型——对人民日报‘传播效果评估平台’的数据服务进行了评估,得出平台在基准日的定价为69.3414万元。这可谓是我国大数据资产评估的第一个成果。未来,必将有更多的成果出现在产业内。

大数据标准化

在大数据进行资产评估的同时,整个产业也需要一个所有人都认可的标准。

2015年11月份,金电联行和贵阳市人民政府、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我国首个大数据资产评估的标准。

其中,五方各尽其能:金电联行进行研究、提供算法,国家标准化研究院进行总结归纳,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提供实验室实验环境,贵阳提供数据和产地,德勤通过在传统资产评估领域积累的经验,为标准的建立提供支持和经验。此举,可谓强强联合。

一个产业走向成熟的标准就是能形成一套标准化的体系,有了大家公认的标准,才能有符合实际的公允价值。这也正是金电联行作为产业领军者最希望能做到的。

由此可见,对于我国大数据产业来说,未来的方向一定是走向标准化和资产化,数据本身成为资产,让投资、融资、借贷等行为除了有法可依,更能“有数可依”。

大数据产业未来两大难题

在中国,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可谓“棋至中盘”。金电联行通过大数据技术帮助中小企业获得纯信用贷款、帮助产业实现转型升级,更帮助地方政府实现了基于大数据的量化地方治理。

对于产业的未来,我们依然面临着两大问题。第一是大数据产业中的实践者们各自为战,数据缺乏分享、沟通与交换的机制;第二是如何针对数据进行更深入的挖掘与研究。

打破“数据孤岛”

数据量正在以几何级爆炸,甚至不少企业都拥有了自己的“海量数据”,但是这些数据被“人为地”隔绝开来,拥有数据的企业们、大数据实践者们都在各自为战。

当我们提到海量数据时,金融、银行、电信行业其实就拥有极其恐怖的数据量,这些数据的确可以帮助企业对用户进行极好的了解,甚至对他们的行为进行预测。但是在实践中,金电联行发现,这些真实的数据看起来很大,其实是“小数据”,因为它们聚焦于一个行业内,缺乏横向和纵向的整合与分析,这就极大地限制了这些数据发挥更大的价值。

在大数据产业中,目前的情况是,企业间、行业间不愿意交换数据,因为强势企业不愿意数据开放,而弱势企业惧怕数据开放,因此形成了“数据孤岛”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金电联行有一个解决思路,就是建立一个具有强大数据处理能力的第三方机构,然后其他企业、行业将数据交给这个机构,由这个机构进行清洗、处理和分析,进而产生新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数据又不完全互通,保证了各个机构数据的独立性。但是,这一切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2015年11月,金电联行(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范晓忻(右一)与大数据标准化五方签约。

为此,金电联行也做了一些努力。2016年1月,金电联行和贵阳市政府等机构在贵阳成立中国大数据金融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就是希望能解决这个问题。联盟将联合产业内的产业、学界、研究机构、金融机构等,共同进行算法的整合、数据的分享和未来的合作。

数据的更深入挖掘与应用

越来越多的企业数据、行业数据、政府数据将开放出来,这是一种必然趋势。对于整个大数据产业来说,未来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应用和解决方案,这样才能将大数据更好地与产业结合起来。

数据就像一个海洋,能够做出来的应用“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随着数据量的进一步增大,我们能从数据中得到的知识和获得的帮助将会更多,将实现很多曾经完全没有想过的可能。比如,美国的Palantir公司,将大数据和反恐结合起来,帮助美国政府找到了本☒拉登,狠狠打击了恐怖主义。这是曾经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是如今已经真实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大数据就是“数据+算法”,数据有了以后,算法如果跟不上,那么再大的数据都没有意义。作为大数据产业的领军企业,金电联行认为,整个产业还是要静下心来,就像当年创业时一样,继续潜心钻研技术,打造适合中国国情的大数据解决方案。因为现在大数据已经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个切实的应用,“只说不做”的大数据企业很快就将被市场淘汰。

大数据产业还将保持超高速的增长,这不仅仅因为大数据本身,更因为大数据能和各个传统产业进行无缝对接,为之转型提供新的动力,进而保障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未来的大数据产业不仅需要产业内的机构、企业们埋头苦干,更需要所有人携手共进。

猜你喜欢

电联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热电联供系统复合除湿空调系统动态仿真
东方氢能首套商用氢燃料电池冷热电联供系统正式交付
微型冷热电联供系统制冷工况性能实验研究
热源循环泵流量对热电联供系统优化运行影响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