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学习英语方法引导

2016-03-17陈海飞

教育 2015年52期
关键词:英语教学高职英语

陈海飞

当下,社会就业环境对高职英语教学提出了新要求。然而由于高职学生的学情实际,经常会听到高职英语教师抱怨,高职的英语教学太难了,经常会看到高职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兴趣索然、提不起精神的现象。如何让高职学生从内心提升学习英语的兴趣已成为教学研究的一大课题。

合理分析客观原因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深厚的兴趣,才会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学习起来才能乐此不疲。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欲的强大动力,兴趣是创造的先导。那么,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缺乏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

目前的高职学生一般是未能考上普通高校的学生。他们在高中学习时品尝过太多失败滋味,尤其是高职的男生对英语学习没有几个人认为自己能行。学习失败的经验已使他们失去了学好英语的兴趣和信心。

高职学生入学后,一部分学生一开始还是有在高职好好学习,从头开始的想法,且他们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也有所认识。然而在短短几年高职学习中,既要完成基础英语的学习任务又要完成专业英语的学习任务,还要完成其他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学习任务,学习任务较为艰巨,难以兼顾。英语基础较差的高职学生就产生了畏惧心理,或“破罐破摔”的思想,认为自己反正学不好,不如不学了。他们欠缺学习英语所必须的毅力。高职英语教师的进修机会不多,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存在着问题,难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高职的英语教材目前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大学英语,一种是专业英语。现在高职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新编实用英语》(基本版)编排合理、内容新颖,贴近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但专业英语的教材种类繁杂,如:《烹饪英语》《计算机英语》《饭店服务英语》《导游实用英语》等。这些教材重知识的传授,符合高职学生年龄、学习特点的很少,高职的英语教师在上专业英语课时,如果照本宣科,不灵活应用的话就会使专业英语课枯燥无味。

我市地处偏僻海岛,学生的英语学习环境、生活条件、家庭环境等条件不及大城市。一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够关心。据我校不完全统计,高职学生中有英语词典的学生人数不到30%,有录音机或复读机的人数不到10%。

营造和谐教学氛围

英语教师首先要树立信心,坚信高职学生也一样能教好。高职的学生身上,往往总有某些闪光点,他们虽然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而可能对别的学习感兴趣。教师不应对他们的闪光点视而不见,应把他们的其他兴趣转移到英语上来。同时教师应加强自身素质,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教学方法,并把学到的理论和方法灵活地运用于自己的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设法把“枯燥”的专业英语的教材教“活”。

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英语教学氛围。教学中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气氛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先决条件。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人的五层需要,其中“尊重需要”已被广大教师所重视,并已经在教学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我们的教学对象是高职学生,如果教师把教学看成“教师灌、学生装”,那就看不到学生的潜能和主动精神,也就不会把学生看成值得尊重的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并对他们充满关心和期待,会对学生的心理和智力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期待通过言辞交际和非言辞交际传达给学生,会使学生们的主体意识增强,学习的潜力得到发挥,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充实人的主题意识不仅是哲学的重要命题,也是英语学科深化教改的重点。罗森塔尔效应(Rosenthal Effect)和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都证明了人是需要关心和尊重的。针对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基础相对较差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对学生的评价要多用激励的语言,如“Very good!”“Excellent!”“Well done!”等。表扬和赞美是培养高职学生学习兴趣的一贴良药。高职学生自尊心一般较强,尤其对于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更应多鼓励,多表扬他们的每一步进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信心。第二,“宽容”学生的英语语言错误。高职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相对较差,对于他们所犯的语言错误,只要不影响正常交际的进行,教师应采用宽容的态度,这样有利于减轻高职学生讲英语时怕犯错误的心理压力,增强学习信心。第三,教师应了解高职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差异。每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他们有不同的学习动机、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学习风格。如果对每个学生都作整体划一的要求,会使他们对学习目标望而生畏,扼杀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提升教学手段

高职英语教学应与其他专业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英语学习包括知识性和实践性两方面。不能把英语作为单纯的知识来学,忽视对语言的应用和实践,语言环境对英语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英语教室只满足于课堂上的教材讲解而缺少实际的应用,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就无法提高。高职英语教材中有许多专业性词汇和用语。如烹饪专业英语单词的学习,烹饪班绝大多数是男生,而男生对英语普遍厌学,但他们中的许多人对自己的专业还是挺感兴趣,如烹饪专业中的雕刻,几根不起眼的萝卜、大头菜在他们灵巧的手中不一会儿就变成了栩栩如生的龙飞凤舞、百鸟争鸣……英语教师不妨与专业教师联合开一个烹饪作品展览会,把每件作品都贴上英文名,并请同学或教师扮演外宾进行参观品尝,请烹饪班的同学用英语介绍。再如涉外导游专业的导游词学习,如果教师一味地让学生在课堂中背诵导游词,学生就会觉得枯燥无味,不容易记住,且缺乏应用的灵活性。我院今年四月请来几位外宾作客,去朱家尖的沙雕广场观光旅游,学生在导游过程中深感自己英语学习的紧迫性,当几位表现出色的同学受到外宾的夸奖时,其他同学羡慕不已,此举大大提高了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开辟英语第二课堂

多媒体软件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它的直观形象为学生学习英语创造了良好的听说语言环境,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突破了教学信息传播的“时”“空”界限,把抽象的知识信息转化为客观的、可听的直观性较强的知识信息,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生动的图像、声音、文字和动画表现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开辟英语第二课堂,培养学习兴趣。学生每周的英语课时有限,因此在课余时间开展第二课堂就成为一种非常有益的培养兴趣的形式。比如:开设英语角,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为目标,强化听、说训练,提升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组织英语歌唱团,以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课余学习、生活为目标,训练学生英语歌曲演唱、合唱技巧,并在每年一度的学校文艺界上演出(或校外演出);英语话剧团,以培养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丰富学生文化生活为目标,培养学生话剧语言表达技巧;文学翻译室,以培养学生对浅易的中英文小说、诗歌等的文学笔译能力为目标,定期批阅学生习作,并把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评奖,展出。第二课堂是教学的必要引申和发展,高职学生往往个性差异较大,有各自的爱好、兴趣和才能,如果一味地强迫学生坐在教室里读死书,就会扼杀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反而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教师应认真分析每个学生的具体特点,并正确引导,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兴趣和才能。利用英语第二课堂使学生的视野得到开阔,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加强学习方法的引导

学习兴趣与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认知策略的改进总伴随着学习动机水平的提高。良好的认知策略能帮助学生积极有效地进行信息加工,因而与学习的过程和效果都是有直接的联系。因此,乐学必须依赖于会学,不会学,学不好,最后自然会产生厌学现象。因此,教师应该知道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这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是必不可少的。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当今世界信息量大,知识更新快、更新周期短,终身教育已经是许多人的共识。作为一名英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把怎样得到知识的方法教给学生,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掌握住“渔”的方法去积极主动学习,变“死学”为“活学”,变“苦学”为“乐学”。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考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要考虑高职学生的需求、爱好等心理,也就是说,不仅要考虑教师怎样教,同时要考虑学生怎样学,如何接受,在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并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培养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首先要热情帮助他们,不断启发他们学习英语的自觉性,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教师要认真研究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不断研究教学方法,从而做到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并且持之以恒,用富有成效的教学手段来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布鲁姆认为,如果有能适合学生个性特点的学习条件,就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增强学习信心。

参考文献

[1]施爱菊.浅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J].临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

[2]马小文.情感教育与英语教学[J].中州大学学院学报,2011.

[3]权朝鲁.心理与教育统计[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62-68.

[4]鄢丹,从君.浅谈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7.

[5]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6]徐倩.关于外语学习中动机因素作用的调查[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8).

[7]杨心德.学生的自我有效感与学习动机[J].教育研究,1991(3):67-71.

(作者单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英语教学高职英语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读英语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酷酷英语林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