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参与真人秀或受严控
2016-03-16
这也是对明星子女的一种爱护
平沙
这个消息传出后几天后,也传来了《爸爸去哪儿》第四季将停录的消息。虽然上述两则消息都还没有正式的书面告知,但是从某些方面考虑,应该不是空穴来风。为什么,因为“未成年人参加真人秀”这个现象已经到了不得不严肃对待的地步。
《爸爸去哪儿》第一季播出时,大家都很惊叹于这种新颖的形式,但是少有人意识到背后的不妥。节目中的孩子们在大人的安排下,进入到特定的环境中完成特定的场景。也许我们看起来很好玩,但是殊不知,节目在一些方面侵犯了儿童的权益。首先是隐私权,因为节目中会展现孩子的个人信息、日常活动和心理状态。再有,对儿童的安全也不利,该节目中也出现了儿童受伤的问题。还有,该节目是用成人视角拍摄的,也许会对孩子的未来价值观等产生负面影响。
未成年人参加的真人秀节目,大多是明星亲子类节目,有其积极的意义,比如关于怎么教育孩子,体现家庭的温暖等等,但是这种积极的意义不应该由未成年孩子在节目中的表现来体现。孩子的天空是蔚蓝的,不应该让他们过早接触到所谓的“节目”、所谓的“娱乐”、所谓的“明星”、所谓的“代言”中来。
如果广电总局的这次“限娱令”发布,可以说,也是对明星子女的一种爱护。
别让真人秀消费童年
程戈
从《爸爸去哪儿》收视大热开始,近几年内地迎来了“亲子综艺”的全新时代,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育儿类节目又有回升趋势,这个时候传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将严控未成年人参加真人秀的消息,“限娱令”的当头棒喝十分及时。
明星携子女参加真人秀之风,从开始到现在都是争议不断。不可否认,这样的形式新鲜好看,有观众捧场,收视率和广告收入绝对高回报。电视台收获满满的同时,嘉宾更是名利双收。一些“过气”或“默默无闻”者,通过真人秀节目“咸鱼翻身”甚至大红大紫,而一些明星子女更是一夜间成为全民宠儿。这些繁花似锦的热闹从“造星”能力最强的《爸爸去哪儿》和《爸爸回来了》节目的影响就可以看出。
但是这样的节目对参与的孩子们来说,真的合适吗?一个三五岁的孩子,还属于刚刚认识世界的懵懂阶段,就要在大人的刻意安排下去吃苦、去卖萌、去懂事、去争斗、去“恋爱”……把自己的一言一行暴露在全国观众面前,从此过上万众瞩目的生活,被疯狂粉丝追捧,遭遇莫名其妙的谩骂攻击,当然,还有各种节目邀约、产品代言、影视参演……一场真人秀下来,大人收获的是真金白银,孩子收获的是被别人做了决定的人生。这样的一个高起点,对他们以后的发展不知道是好还是坏。当年有多少红极一时的童星,长大后苦苦挣扎,找不准自己的人生定位。
著名作家毕淑敏说过:“童年经验对孩子有深远的影响。弗洛伊德甚至认为,一个人一生的脚本,在6岁以前都已完成。参与这样的节目,对孩子的一生将产生怎样深远的影响,可能要到几十年以后才能完整看出。而参加亲子真人秀,孩子是被动的。父母和商业机构安排了一切,孩子成为表演的道具和傀儡。如何从生命的意义上尊重一个幼小的孩子,是成人世界需要严肃讨论的议题。”而拒绝上亲子节目的佟大为也谈到了自己的顾虑,“孩子瞬间被关注,之后这个关注又过去了,她肯定会觉得很失落。这种事情或许会改变孩子未来的价值观——对于家长来说,结果无法预测。”
孩子的童年是永远无法重来的经历,对他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不能因为成人的乐趣和商业的利益,来决定孩子的童年,消费孩子的童年,对于明星子女的过度消费,广电总局这盆冷水泼得好。
影视明星的岗位应该在拍戏现场
郭大誌
前些时,在采访时曾有老演员质疑明星热衷于上“真人秀”节目,认为是“不务正业”!当时我听了还没太以为然,现在看到广电总局或将发布的“限娱令”,“不得在娱乐节目、娱乐报道等宣传中炒作明星子女,防止包装造星一夜成名”的报道,仔细一想,确实是这么回事——影视明星的岗位,绝对应该在拍戏现场啊!整天热衷于参加“真人秀”节目,钱是挣了;可时间一长,长期脱离本职工作——拍戏,表演的“手艺”丢了,那不也是得不偿失吗?
老演员经过几十年表演实践的千锤百炼,“手艺”早已游刃有余,尚且孜孜不倦地精益求精。很多明星,尤其是那些年轻演员本身就术业不精,正是该多学多练的时候,俗话说“艺不压身”,但却“急功近利”,为钱丢“艺”,难道就不曾动动脑子考虑考虑自己的未来吗?
说明星“急功近利”,其实板子也不能全打在明星身上。某些电视台的电视制作人员、编导,不肯下力气策划制作原创的、传播知识、传播正能量、对受众有教益的优秀电视节目。却一方面是在那儿不肯费力气、不肯动脑子的热衷于“一窝蜂”,一个节目火了,就纷纷克隆复制。另一方面是在那儿热衷于低俗、浅薄地炒作明星,炒作明星子女,炒作明星家庭。
这种“急功近利”实在要不得,毋庸置疑,有明星和明星子女参与的节目,往往都有高收视,但是高收视并不意味高品质,亲子节目泛滥,确实到了该刹车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