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在运行条件下大规模改造的风险评估
2016-03-16刘钧
刘钧
【摘要】 为了提高变电站整体的工作效率,必须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从根本上为变电站的正常工作带来可靠地保障。结合电网中变电站在运行条件下的大规模改造的内容进行研究,有利于风险评估理论模型的建立。本文将通过对正常工作电压下的变电站改造特点的深入分析,提出风险评估的有效方法,为相关的研究工作带来一定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 变电站 改造 风险评估 理论模型 方法
输电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客观地决定了变电站大规模改造的必要性。一般情况下,为了增加经济效益,某些企业会进行较小规模的变电站设备更换。但从长远的发展角度看,这样的措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变电站供电效率较低、复杂线路老化等实际问题,变电站正常的工作状态依然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而采用重新选址建设新变电站的方式,相关的工作流程也较为复杂,不利于变电站长期正常的运行。因此,在运行条件下进行大规模改造是提高变电站整体工作效率的有效方法。在具体的改造过程中,相关影响因素的存在为变电站的改造工程带来了一定的风险,间接地影响了整个电网的系统安全性。因此,建立和完善风险评估机制,是提高变电站运行能力的有效方式。
一、运行条件下变电站改造中运行风险的表现形式
变电站在正常的运行状态下进行相关的改造工作,很容易受到一些相关因素的影响,为电力系统的正常工作埋下潜在的安全隐患。因此,必须做好运行条件下变电站改造中运行风险的评估工作,制定出科学的评估报告,创造出变电站正常工作的理想环境。运行风险的评估机制主要包括:各元件的工作状态;系统的安全性能;正常工作中的设备参数比对;评估风险的具体指标等。运行条件下变电站改造中风险发生的几率更大,影响范围更广。运行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有:(1)改造过程中系统的升级;配电线路的调整;输电设备的改造;老化线路的改造等。在具体的改造环节中,参考标准的不同,使得相关的风险评估的方法也有较大的差异,影响了整体的评估工作;(2)针对不同装置的改造,首先应该注重对历史运行数据的分析,并找出相关的影响因素。比如设备线路的老化、自然条件的影响、环境质量的影响等。这些因素的存在为变电站改造工程带来一定的风险;(3)由于改造工程信息时刻都发生着变化,系统内部元件的工作参数及工作环境也在发生着变化,为系统的安全性能带来了一些潜在的风险;(4)改造工程中的风险评估与电力系统整体的评估时间不一致,导致了一些短期不确定因素的出现,也会产生相应的影响。
二、改造工程中风险评估的主要方法
2.1失效元件的风险评估法
变电站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元件组成有:断路器、输电线路、主线等。为了对变电站系统内部已经失去作用的元件进行综合地评估,需要建立元件的失效模型。这种模型构建的主要思路是:当变电站的电压值处于恒定的状态时,系统内部的失效需要通过各元件的失效模型来反映。这种失效模型客观地反映出了不同元件的结构特点。主线的失效可以利用整体元件失效的参考模型进行一定地分析;断路器失效的分析工作可以参照变电站故障状态下的参考模型等。通过对这些方面风险评估工作的有效开展,为元件的失效模型风险评估带来科学的参考资料。
2.2系统状态评定的风险评估法
电力风险评估方法的选择有着不同的参考标准。其中,根据系统状态的好坏做出一定的评定,也是变电站改造过程中风险评估法的一种。它涉及了许多的分析方法,主要有:枚举法、模型构建法、故障参考法等。利用枚举法开展相关的风险评估工作,可以为实际的变电站改造工程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有利于保证风险评估相关数据的真实可靠性。
2.3故障分类的风险评估法
变电站改造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故障问题。这些故障的发生客观地说明了系统内部的相关元件在正常的工作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给系统的正常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因此,及时地找到故障发生的原因,做好后续的分析研究工作,有利于维持变电站的正常工作状态。通过系统内部的故障分类,展开相应的风险评估工作,对于变电站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结束语
变电站在运行条件下大规模改造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容易为系统的正常工作带来潜在的威胁。因此,做好相关的风险评估工作,对于变电站整体工作性能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相对传统的风险评估方法,变电站改造过程中的风险评估流程更加复杂,但实际的参考价值更大。做好变电站改造过程中的风险评估工作,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 考 文 献
[1]袁天清. 大规模风电脱网后地区电网应急调度策略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4,(06).
[2]于光远.山东济南电网220kV变电站在运行条件下的大规模改造[D].上海交通大学,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