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在他乡还好么

2016-03-16陶短房

世界博览 2016年4期
关键词:温哥华北美华裔

陶短房

北美是海外华侨华人重镇,也是华人文化和当地文化碰撞较多、讨论最热烈的地方,这种碰撞和讨论并未如上世纪80年代一些华人、非华人分析家所预言的那样,会随着彼此间的融合而趋于淡化。

几乎在北美大多数华人较集中的城镇,都会从部分华人口中听到所谓“春节的困惑”——到底是像个华人那样去过“团圆年”,还是像个当地人那样,随口说一声“Happy Chinese new year”就该干啥干啥。如今的北美较诸以往,似乎有了更多的华人气息,原本是中国“土特产”的春节,如今也已俨然成为一个被普遍认同的节日。

春节的困惑

在美国《功夫熊猫》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强烈象征

1994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成为北美首个承认春节节假日地位的城市,自翌年起该市公立中小学春节放假一天,但第二个争取到这一待遇的城市却足足等了21年——2015年美国纽约市通过承认春节节假日地位的决定,也就是说,2016年的春节,这座美、加两国最大的城市,公立中小学将和中国一样放假。

而第三座春节放假的北美城市呢?很遗憾,至今还没有。华人移民人数众多、辖区内拥有全北美华人比例最高城市列治文市(2013年统计,华裔常住居民比例高达45.4%)的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2012年宣布自2013年起在每年2月第二个星期一设立放假一天的“家庭日”(Family Day),尽管许多人都相信,这个“年轻”的假期是为了迎合华裔过春节的习俗(今年恰好就是大年初一),但官方的说法却是“2月没有假日不太合适”、“这样的目的是填补2月假日空白”。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在加拿大,近几任联邦总理、几个大省省长和三级政要,都已习惯在春节前上媒体、去华人社区公开拜年,甚至用生硬的汉语(往往是粤语)说一声“恭喜发财”,但自去年起韩国、越南裔移民却提出异议,认为“Chinese new yers”的提法忽视了他们这些非华裔却同样过春节者的“尊严”,要求换一个“中性名称”,不过这种喧闹照例过完年便销声匿迹——当然今年又会再度冒出来。

对于当地商家而言,春节照例是“华人购物节”,华人较多的大城市,即便是西人商场、超市如今也挂春联、舞龙舞狮,摆出一副“中国人不买后悔”的热闹架势,奢侈品行当则更打起中国本土游客的主意,有较成规模华裔社区的城市,春节照例有花车巡游等活动,像旧金山、温哥华等著名华埠所在地,给春节巡游的狮子点睛,照例是市长的专利,巡游的出发地也常常放在市政厅,参加巡游的不仅有华裔、亚裔,还有什么节日都会出来凑热闹的其它族裔,以及警察、消防等政府服务部门。

美国纽约,唐人街举行春节大游行

以往春节前后是各种华社团拜会扎堆的时候,大抵是小圈子操作,且有一搭没一搭的,若逢选举年,“串桌”的各级政要常常喧宾夺主,迟到、抢“台面”等北美华社“传统”也在这一时段集体大爆发,一些华社要么因年轻人缺乏兴趣变成“老年会所”,要么成为几派势力厮斗的“擂台”,还有些则是徒具空壳的夫妻老婆店。“买桌”、“买票”大抵成为一种拉关系的手段,春节期间的文艺表演也多半是“两会”(庙会、堂会)水平。近两年这种情况有了很大改善,像加拿大大温哥华地区,今年春节期间据不完全统计,大型、对外公开售票的春节演出就有21场之多,且不少具有相当专业的水准。

但对华人而言,北美的春节还是“欠缺了点味道”:绝大多数州/省并没有春节假期,这样一来,即便最热闹的春节花车巡游,往往也只能凑最近或最合适的周末,而无法正好放在大年初一;春节对华人而言,最讲究的是阖家团圆,但许多北美华人家庭却在这方面颇有遗憾:新移民的父母常常远在中国,老移民的下一代又往往对“中国年”看得很淡,或已在外地、外国上学、工作,没办法赶回来。一些在北美“生根开花”的新移民家庭想带在当地出生的孩子回国跟老人们团聚,却因北美中小学寒假比中国早得多(12月底至1月初,为期两周),只能放弃或“翘课”。

有人戏言,在北美最容易让华人一下记起年三十、春节究竟是哪一天的,并不是国内亲友的拜年电话或微信(因为许多人算不准时差),而是本地中餐馆——那些将华裔当作主要客户群的“本色中餐馆”,年初一照例要关门谢客的。

身份的认同

海外华人究竟该如何自我定位?他首先是华人还是美国、加拿大人?

在这点上美国和加拿大是很不同的。

美国一直强调“种族熔炉”,鼓励甚至推动各国移民从一切方面“美国化”,具体办法就是“逼着你变成美国人”,而加拿大自二战后始终强调自己是多元文化国家,自称“种族调色板”,鼓励移民保留自己的各种文化、传统和习惯。

这种差异自然而然地造成了国人所熟知的美加华人在“融入主流社会”方面认知和实践的巨大落差:旅美华裔将之视作理所当然,即便有腹诽,迫于生计也不能不踉跄跟进,久而久之他们越来越“美国化”;旅加华裔则两极分化,有的人“加拿大化”得比旅美同胞还要厉害,甚至到了明明懂国语,在华人圈发个言都要故意弄个翻译“转载”的地步,有的人却跟在中国没什么两样,说中文,吃中餐,和汉语圈交往,甚至连时差都“没倒过来”。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之一,是两个“主流社会”气场不同:美国是世界第一强国,“主流文化”自视甚高,“融入”后的好处很大,反之则害处很大,由不得你三心二意;加拿大则是个让许多新移民由不得反问一句“什么是主流社会”的国家,在华人集中的城镇甚至不需要会英/法语就能过得很舒服(如大温哥华地区不但到处有中文招牌,许多商店、饭馆、办事机构都有会说中文的营业员,甚至机场、轨道交通系统都有中文提示,连考驾照笔试都可以选中文),且高薪工作机会有限,让一些人产生“融入也未必来得及”的感觉。

但耐人寻味的是,到了华裔移民第二代情况却有些不同:美国华裔家庭如今普遍较重视让子女保持华人色彩,重视让第二代学汉语、汉字,而加拿大华裔家庭在这方面则相形见绌,在美国,近年来汉语教学十分火爆,不少汉语课余学校、教师赚得盆满钵满,而加拿大的汉语课余学校、教师却大多勉力支撑。更有趣的是,2010年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贵林、本拿比两座城镇市政府、议会先后表决在公立学校学前班和一年级设置普通话/英语双语教学课程议案,提案和投赞成票的多为西人,而华裔则许多反对意见(最后因西人学部委员比例过半而通过)。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加拿大华裔中许多人抱着“我来不及融入,我的孩子却不能再落后了”的心态,惟恐自己的孩子不够本地化,重蹈自己当年的遗憾,而美国华裔则许多已经历了那个过程,或本人“融入”较成功,开始有更多余裕去考虑让孩子保留“中国根”,或有更多余力让孩子多掌握一门“外语”——毕竟汉语是一门越来越有“钱途”的国际语言了。

无论如何“我是谁”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旅美华人及其后代。如今已成为加拿大国会议员的华裔关慧贞女士曾表示,自己直到大学毕业前回广东祖籍旅行,才“突然找到自己的族裔认同”。惩于许多家庭的前鉴,笔者一直很重视这一问题,如今8岁的长子在被问及此事时会毫不犹豫地说“我是加拿大的华人”,这是他和我都能认同的、有关他自己的族裔定位。

另眼相看?

美国和加拿大的发展都离不开华裔先民的贡献,横贯东西的美国、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的落成,都拜大量华裔劳工所赐。但铁路落成后两国却“过河拆桥”,以种种理由、手段排斥华裔。如加拿大,自1885年起对华裔移民征收“人头税”,此后这一政策延续60年之久且两次涨价,1923年更通过《排华法案》,禁止华人进入加拿大(此前已禁止华人女性进入),

《排华法案》直到1947年才废除,而“人头税”政策一直等到2006年6月22日,才听到加拿大时任总理哈珀的一声粤语“加拿大、道歉”。

除了国家级别,当时还有许多北美城市制订了排华地方性法规,如曾是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会的新西敏市,1908年市议会公然通过议案,剥夺华裔公民的市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此后还通过各种歧视性议案,迫使当地人不敢租房子给华裔,而华裔自己建造的房屋,则以各种“整治”借口加以强拆,1912年,市议会以“火险”为由,下令拆除大部分木结构华人房屋,改造成工业区;次年市议会更通过决议,不许任何商家雇佣华裔,甚至不允许政府机关从雇佣华裔员工的商家采购。在这种歧视和排斥下,曾经拥有10000以上华裔居民和北美最古老华埠之一的新西敏,华埠居然在二战前夕消失,华裔也成批迁走,1941年全市华裔仅剩下不到400人。

2009年,由于一桩拆迁公案让人们重新发现了华裔“祖坟”——如今变成中学停车场的华裔公墓,新西敏各界发起对昔日排华错误的反思,最终在2010 年通过市政附例,市长维恩莱特宣读一份声明,正式就1860-1926,长达87年间的一系列排华政策,向华裔社区公开道歉——这仅是北美第一个为当年排华政策而作出公开正式道歉的市政府。

尽管如此,平心而论如今在北美,这种被歧视的“另眼相看”即便不能说消除,也已经大为减轻,在许多当地人和其它族裔心目中,华裔已经不再是弱者,而是理应“礼让”的强者,因此美国加州等曾多次试图以“平权”为由“改革”大学录取形式,改“成绩好的优先”为“按族裔人头比例摊派名额”,而加拿大华人最多的列治文等城镇则屡屡出现针对华裔的侮辱性、歧视性涂鸦,甚至有其它族裔公开在汽车上涂抹辱华标语,对此竟然有人以“华裔已经很强了,该让让弱势族裔”为由,劝华裔忍让。

另一方面,另一种“另眼相看”也悄然在北美兴起,如在美国和加拿大一些华裔聚居的城市,当地房地产业者为造势,常常人为渲染“华裔买家抢购房产”的信息,在当地造成“华裔把房价炒高”的声势,并引发买不起房的当地人对华裔的不满,如在温哥华,2011年Landcor Data曾给出“温西和列治文74%高档住房被貌似中国大陆买家购买”的“研究结果”,而主张“限外”、要求省府和市府“痛下决心”的前高盛雇员、Sokanu Inc公司总裁法尔德(Saeid Fard)则于2015年6月9日在《亚太邮报》上“个人估计”被外来投资移民购买的温哥华物业比例高达30-50%,他在文章中更引述大温房地产经纪刘志元(Julia Lau)的“经验之谈”,称“近80%高档物业被疑似大陆人买走”。

这种说辞在选举周期往往成为政客炒作的热点,如2014年卑诗省市镇选举,温哥华房价问题一度成为温哥华市选博弈的焦点,三大主要市级政党中,进步选民联盟(COPE)候选人王璐更直接提出开征房屋空置税、限制海外人士来本埠购房、规定每个家庭用于房屋的开支不超过家庭收入三成等“刚性措施”,引起一片哗然,而最终获胜的市长罗品信(Gregor Robertson)也一度放话,称要和卑诗省府就开征房屋空置税“好好谈谈”。就在不久前,列治文威灵顿公寓10位说英语业主将业主委员会告上法庭,理由是业委会居然用汉语普通话开会(全公寓54名业主中70%以上说汉语),又让“中国人哄抬房价说”被不大不小地推波助澜了一把。

其实许多许多专业数据分析并不支持上述说法,如2013年《温哥华太阳报》一份统计指出,大温物业购买者中来自本国的比率高达95%,其中来自大温哥华地区的就占75%左右,海外购房者中,3%来自美国,来自美国以外国家者仅占2%,而中国大陆购房者则仅是这2%中的一部分。即便一些房地产业者也坦承,今年春节,华裔、尤其海外购房者看的多,买的少(当年房地产促销公司MAC在农历春节期间安排两名本地华裔雇员冒充“大陆购房姐妹”蒙骗加拿大官方传媒CBC,渲染“中国大陆客蜂拥来大温抢房”,结果被两雇员熟人识破曝光,引发轰动),对“外来需求”不应过度渲染和高估。而当地政府也对“中国人炒热房产说”态度谨慎,称“不能武断”,更有人根据数据分析指出,真正炒热大温房地产价格的,是为拉生意无原则“放水”的当地房贷机构。

对于这新一类的“另眼相看”,华裔的态度是两极分化的。

来的较早的、有港台背景的华裔往往习惯性主张“忍”、“让”、自省,如近期列治文市多次有人提出市政附例动议,主张禁止商家使用纯中文招牌,引发激烈争议,出面支持立法规范或者建议华人“自律”的往往是华人,尤其来的早一些的说粤语华人, 2010年第一次表决前发表支持立法的几位列治文民意代表都是华裔,2015年表决前,建议华人商家自愿在店招上使用中英文双语以表达“善意”的,是中侨互助会前任主席、曾经在媒体上主持节目的华裔香港移民董达成Kenneth Tung,而两次在关键时刻站出来反对立法、说限制中文招牌“有歧视华人之嫌”、“涉嫌违宪”的市长马保定,却是不折不扣的西人。

而来的较迟、主要来自大陆的新华裔移民的态度则往往是“法无可禁则皆为合法”,对无原则的“自省”和“忍让”会本能地喊出一声“凭什么”,日前在一次加拿大中文电台的互动节目中,一位华裔嘉宾用普通话大声说出“华裔人口在列治文过半,我们才是列治文的‘主流社会”这一历史性的语言,赢得一片喝彩声。

尽管仍有许多烦恼,但华裔在北美这个异国他乡,似乎过得越来越好了。当然,乡愁仍是难免的,“另眼相看”也会长久存在,“我是谁”这样的问题,或许也会一直这么一边适应、融入,一边无休止地问和自问下去。

猜你喜欢

温哥华北美华裔
多措并举加强和改进华裔新生代工作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北美灰熊被杀案
陶欣伯:熠熠生辉的华裔实业家
王赣骏:首位华裔太空人
向西!穿越北美
北美纪行
下一站,温哥华!
温哥华 自然倾城
在温哥华坐“老年人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