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方文学让老师的阅卷生活更灿烂

2016-03-16林雪涛

高考金刊·理科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阿喀琉斯魔盒潘多拉

林雪涛

有好多位资深高考作文阅卷老师都向我抱怨:在语文学科的所有阅卷工作当中,评阅作文是最痛苦的,因为老师们特别容易被考生的作文搞得人生暗淡、生活无光。

比如,有位老师说批阅十篇作文,其中有七八个同学的文章都谈到李白、杜甫,看得这位老师晚上做梦都梦到李白、杜甫——李白和杜甫都给老师托梦了,而且全是噩梦!从此,这位老师看到同学写李白、杜甫,内心就满是忐忑。

岂止是李白和杜甫呢?无数的考生在作文里反反复复使用的素材还有诸如屈子投江、太史公遭受宫刑等,可以想象,阅卷老师翻来覆去,前前后后都是这些素材,他们的心绪是多么无聊,心情是多么沉重,看得他们都想投江了。

所以,批阅作文的阅卷老师多么希望同学们能用到一些闪光的素材,让他们的阅卷生活更加灿烂。

过去,总有同学向我咨询如何活用素材、如何避免素材撞车的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呢?

我在全国各地的讲座上,总会抛给同学们一个夺取高分作文的杀手锏——西方文学素材。

走向世界方能获得救赎

我们常说的“素材撞车”,其实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素材上,尤其像刚刚提到的中国古典文学素材。当前同学们写作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当我们写作文组织素材的时候,总喜欢使用中国文学素材,却忽略了外国文学素材。

文学,仅仅是中国的吗?答案肯定不是,文学是世界的。譬如西方文学就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中国考生的高考作文中却很少运用。

有同学说:“我们的‘语文是指中国语言文学或说汉语言文学,难道不应该理直气壮地弘扬中国文化吗?”没错,但是,尽管如此,我们的语文也不排斥外国文学呀。比如我们的课本当中,不也有国外作家的名篇吗?

如果考生在一篇作文当中,为了论证某一个观点,他既能用到中国文学素材,又能用到西方文学素材,做到中西文化融会贯通,那么,我们首先就可以给他一个基本评价:这位同学已经不是站在中国文学的高度写作文,而是站在世界文学的高度写作文——这是一个很高的评价呀,不是每个考生都可以得到的。

像小学语文一样简单

有同学问:“哪些西方素材可以用呢?怎么用呢?会很难吗?”我说:“很简单,我们从小学就开始在积累了。”

比如“潘多拉的魔盒”这个素材,想必很多同学都听说过。这是来自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这个故事就是接着同学们上小学时学过的一篇课文来的——《普罗米修斯》。话说普罗米修斯从天上给人类盗取了火种,人类学会了使用火,主神宙斯因此十分愤怒。于是,宙斯命令火神将普罗米修斯捆锁在高加索山上,让凶恶的鹫鹰啄食他的肝脏,如此用痛苦来惩罚普罗米修斯。

宙斯一方面要惩罚普罗米修斯,一方面还要惩罚人类,于是有了“潘多拉的魔盒”。宙斯命令火神用泥土制作了一个漂亮的女人,给她取名“潘多拉”。宙斯给潘多拉一个盒子,里面装满了祸害、灾难和瘟疫,让她带到人间。智慧女神雅典娜为了挽救人类的命运,悄悄地在盒子底层放了一样美好的东西—一“希望”。当潘多拉来到人间,打开盒子,里边所有罪恶的东西都飞了出来;希望还没来得及飞出来,盒子却被关上了。因此,这个典故代指人类一切罪恶的根源。

有同学说:“我们的高考作文,怎么能写罪恶的东西呢?不是应该写充满正能量、积极向上的内容吗?”

我告诉同学们,学习讲究活学活用。

尽管“潘多拉的魔盒”原指人类一切罪恶的根源,但是,这个盒子里的东西多着呢,有好的,也有坏的。我们在高考作文当中运用这个典故,一定是强调它“希望”的那一面。

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都有两面性,因此我们需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于是,曾经有一段时间,“双刃剑”这个词特别流行,比如说“网络是把双刃剑”。现在看来,这样的表达简直太怂太土太掉渣。说“网络是个潘多拉的魔盒”,这样的表达才算够新鲜、有内涵。意思是说,中学生如果仅仅把网络当成娱乐消遣的玩具,无疑是自己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放出了罪恶,如果把网络当成促进自己学习的工具,那就是放飞了盒子里边的希望。

类似的用法还有很多,比如,写环境问题,如果破坏环境,人类就是自己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放出了罪恶;而我们应该保护环境,留住绿水青山,这样才能放飞希望。

从没文化到“高富帅”

四年前,当我还是初级编辑的时候,我在《中国青年报》上看到一篇文章,题目叫《蒋方舟副主编的阿喀琉斯之踵》。看了一眼,没看懂,我愣住了,于是又读了三遍,还是没读懂。连标题都看不懂——作为一个经常以“语文尖子”自居,经常被人称作“课堂内外青年才子”的人,我顿时觉得无地白容,深刻地体会到“没文化真可怕”的含义。

文章说,被称为“美少女作家”、曾被清华大学降60分录取的蒋方舟,一毕业就被《新周刊》任命为副主编。于是有人认为,蒋方舟在从业经验、社会阅历等方面都还有所缺陷,还应该直面更多的考验。

我赶紧去查“阿喀琉斯之踵”的含义。原来,阿喀琉斯之踵也是一个古希腊神话典故,原指战神阿喀琉斯的脚跟,是他身上唯一没有被神水浸泡到的地方,成为他全身唯一的死穴。后来,在特洛伊战争中,阿喀琉斯被人一箭射中脚后跟,顷刻间,一个曾经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的英雄轰然倒下。这个典故后来被引申为弱点、不足、缺点、软肋、要害的意思。

原来这么简单!果然,没文化就是屌丝,有文化就是“高富帅”。

“阿喀琉斯之踵”常被用来隐喻即使再强大的英雄,也有自己的软肋。正如中国的一句古话所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其实,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当中,有一个人物,他的命运和阿喀琉斯是一样的。这部作品就是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西游记》,同学们不要总是用武打片的眼光来看待它,要多从文学的角度去分析。《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不就是东方的阿喀琉斯吗?阿喀琉斯是战神,但他有软肋——脚后跟;孙悟空也是战神,他的死穴是紧箍咒。

因此,我让同学们体会:如果你写一篇议论文,要论证“再强大的英雄也有自己的弱点”这个中心论点时,你既能想到古希腊神话中的阿喀琉斯之踵,又能想到中国文学名著中的孙悟空和紧箍咒,把两部伟大的文学作品——《荷马史诗》和《西游记》联系到一起,中西贯通,你的作文就初步体现出了世界比较文学思想,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文学思维呀!

猜你喜欢

阿喀琉斯魔盒潘多拉
阿喀琉斯之踵,特洛伊木马之父
盼望
阿喀琉斯的脚后跟
阿喀琉斯
在线支付平台贝宝(PayPal)与潘多拉媒体就字母“P”纠纷达成和解
都是美丽惹的祸
科技的“潘多拉”
另类玩具玩不得
潘多拉手袋
盒子里的古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