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一线需求 把脉行业未来
2016-03-16徐峰赵媛媛万晗赖松吕杨欧阳潇
徐峰 赵媛媛 万晗 赖松 吕杨 欧阳潇
原料与生产成本调研组:成本增加是企业利润减少的重要因素
2月28日~3月2日,中纺联春季调研原料与生产成本组一行奔赴江苏无锡、江阴地区,通过企业座谈会和企业实地考察等形式,深入了解行业和企业当前运行情况,以及在生产经营中的需求与建议。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会长谢明、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朱北娜、中纺联产业集群工作委员会秘书长邢冠蕾、江苏省服装协会会长郁冰以及中纺联相关部门和相关专业协会领导参加调研。
在2月29日举行的座谈会上,红豆集团、无锡一棉、东渡、华芳等企业负责人畅所欲言,重点围绕市场需求、产能规模、成本结构发表了意见,并针对国内外市场分析、生产要素变化和政策环境提出了相关建议。
原材料、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增加是企业家们普遍感到头疼的问题,很多人都表示,成本的居高不下是订单流失的最主要原因,也是企业利润减少的重要因素。一些规模较大的优势企业尚可以通过产品调整、品牌附加值等来应对,而一些小企业则受影响较大,很难消化。针对其他影响企业成本较大的税收、劳动法、电价、能源价格、人民币汇率等问题,与会企业家也提出了很多建议,希望政府和有关部门能够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增加扶持力度,以提升纺织产业的利润空间,为当地经济和就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棉花问题也是讨论的焦点。会上很多企业家表示,虽然当前国家在棉花政策上做出了一些政策调整和改革,也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仍需进一步推进,以使企业切切实实得到好处。比如棉花配额、高征低扣等问题仍在制约企业的发展,现在棉花无论是价格还是数量,都很难让企业真正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
3月1日,调研组兵分两路,继续进行深入调研。王天凯、谢明在红豆集团总裁周海江等陪同下,先后参观了红豆西服车间、红豆杉培育基地、红豆居家和服装展厅等业务板块,对红豆集团的历史变迁、品牌定位、经营现状等进行了详细的了解。
王天凯对红豆集团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肯定。他指出,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红豆踏踏实实走出了一条转型升级之路,为行业树立了标杆和榜样。未来,红豆集团要继续坚持改革调整,不断适应新形势新环境,加快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努力提升品牌影响力,将红豆打造成中国纺织行业的典范企业,为纺织行业和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此外,调研组在江阴也再次召开座谈会,江阴市政府有关领导以及来自周庄镇、祝塘镇、顾山镇等产业集群和阳光、海澜、红柳等企业的负责人,针对原材料价格、棉花政策、成本提升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品质提升调研组:科技创新是硬道理
3月1~3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勇、副秘书长孙淮滨,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副会长郑俊林等带队的品质提升调研组在山东滨州、济宁等地开始了“质量纺织”专题调研。
3月1日,调研组来到了位于山东省阳信县的龙福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再生化纤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龙福环能开发的再生涤纶长丝产品在业内可谓独树一帜,成为了国内首个打破该项生产技术壁垒的企业。公司董事长段建国说,龙福的健康发展得益于两大战略,一是科技创新,二是主动调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而这两者始终紧密结合在一起,相辅相成。
在山东立昌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调研组了解到,近年来,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立昌的运营受到了较大冲击。董事长蒋迎辉表示,近年来棉花价格波动也一直制约企业的发展,成了棉纺企业发展的一大障碍。他希望能从根本上解决让人头疼的“棉花问题”。
3月2日,调研组一行参观了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和愉悦家纺有限公司,并和亚光家纺、华纺股份等相关企业负责人、员工代表举行了座谈会。
市场产能成本调研组:把视角转到“有效供给”上来
2月28日~3月3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长丝织造协会会长徐文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执行理事长江建明等一行9人组成的中纺联市场产能成本调研组深入浙江萧山、绍兴、嘉兴、桐乡,针对企业目前在市场、产能、成本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展开调研。
调研组先后参观了浙江双兔新材料有限公司、杭州聚合顺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佳宝新纤维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佳人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古纤道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并与企业代表进行座谈。通过走访座谈,进一步加深了这样一个共识:产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推进供给侧改革,行业企业要从自身做起。正如徐文英在调研中所说,目前原料价格相对处于低位,人工成本、能源消耗较上一个年度也没有太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出来的产品再卖不动,说明这种产品与市场需求是脱节的,而生产这种产品的产能也就真的是过剩产能了。
3月2日,王天凯在结束了对江苏纺织企业的调研后专程赶到浙江,与市场产能成本调研组成员一同考察了浙江海利集团及桐昆集团。
在海盐海利企业,王天凯参观了生产车间及产品展厅,详细询问了企业的原料、生产、成本等方面的情况,并就石油原料价格低迷对循环利用行业的影响等问题与企业进行了交流探讨。王天凯指出,从事循环再生利用的行业企业,原料成本主要来自废旧物品回收的人工成本。无论是否做循环再生,每个企业都肩负着绿色环保使命,企业自身首先要是绿色的。
在桐乡市临杭经济区,调研组召开了由萧山、桐乡、绍兴、宁波等周边地区部分企业参加的座谈会,集中听取了企业的建议和呼声。徐文英在分析当前经济形势以及纺织工业所面临的发展环境时表示,在经济减速慢行的当今时代,纺织工业企业应该重新审视产能、成本等方面的问题,应该把视角转换到“有效供给”上来。
两化融合调研组:智能化是必须坚持的发展方向
2月29日~3月2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夏令敏、中纺联信息统计部常务副主任翟燕驹等一行12人组成的两化融合调研组先后深入山东华兴,江苏常熟、吴江展开调研。
2月29日,调研组在山东华兴集团进行调研参观及座谈。在座谈会上,山东华兴集团董事长胡广敏表示,智能化是企业必须坚持的发展方向。华兴集团的智能化实现路径可以归结为三条:通过物联网技术形成物联,将全部生产线进行联接管控;通过互联网技术形成软联,实现生产、经营数据的集成与共享;将智能理念植入各个项目当中,逐步实现主动性的经营管控。
3月1日,调研组来到了常州旭荣公司,旭荣集团总管理处专案经理林宗霖特意从台湾来到常州,做了旭荣两化融合发展报告。在常州旭荣针织印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国成的带领下,调研组参观了污水处理厂、生产车间、研发中心。旭荣领先的中水回用处理、有机玻璃形成的圆机隔断以及面料新品选样的扫码系统给调研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夏令敏表示,智能化、信息化的应用落实,对棉纺企业的提升作用十分显著。纺织行业要始终坚持以科技进步作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明确以信息化与纺织工业深度融合作为促进行业整体提升和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方式。
产业转移调研组:不是简单的搬迁,而是立体化的产业创新
2月29日~3月4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纪委书记王久新、中国纺织企业家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兼中纺联产业转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杨峻等一行12人组成的产业转移调研组先后深入河南郑州、湖北武汉走访企业、召开座谈会,了解经济新常态形势下,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动向和新布局,以及企业应对新常态和战略实施的情况。
在河南郑州,调研组了解到,近些年来,随着行业的阶段性发展和生产转移的需求,河南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的优势也逐步显现。河南服装行业保持了平稳的增长,订单量和品质均有提升,“十二五”期间服装产量在全国排名第六。2015年,河南省通过安家工程、品质提升工程、融资工程、中国巧媳妇工程以及新兴市场等五大工程的发展实施,为河南服装“打造世界服装工厂,做中国服装高效产能引擎”的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王久新在会上肯定了河南服装行业做出的成绩。他表示,河南历来是纺织服装大省,希望将河南省更多的经验推广出去,为其他中西部地区的承接转移提供参考借鉴。
在武汉,调研组了解到,近两年来,湖北省纺织服装产业在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特色产业集群健康发展,品牌建设日见成效,商业模式取得进展。调研组建议,在汉正街厚重的历史背景之下,武汉除了注重市场的发展外,还要提升设计、创意、研发的核心竞争力。
国内国际市场调研组:有特色的产品就有市场
2月29日~3月2日,国际国内市场调研组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助理、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常务副会长徐迎新,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兼外事办主任袁红萍、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杨金纯、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副会长瞿静的带领下,先后来到博洋家纺有限公司、维科集团、宁波中鑫毛纺集团、宁波狮丹努集团、宁波太平鸟时尚服饰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调研。
博洋家纺作为行业渠道创新的探路者,自2010年以来,其线上营销取得了快速发展。博洋家纺总经理何平波透露,2013年博洋家纺营收同比增长了15%,2014年这一数字变为30%。宁波博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蒋武吉指出,博洋家纺的不断发展主要得益于新渠道扩展。“目前我们有线上、线下两条渠道在扩展业务,都是独立运营,连产品设计研发都是独立的。”
维科集团拥有完整的纺织全产业链,下辖30余家涵盖从原料生产、纺纱织造到品牌运营、内销外贸等业务的公司,是中国纺织行业少数几家能够掌握上下游供应链的大型企业集团之一。维科控股集团公司总裁何承命表示,目前公司纺织板块营业收入约为35亿元左右,随着集团公司其他业务板块的发展,纺织板块的业务也在积极转型,一方面是以品牌为基础的家纺产品向家居延伸,走高端路线,另一方面则是积极发展科技含量高的产业用纺织品。
徐迎新指出,去年行业发展形势虽然不太乐观,但是企业发展依然稳定,这说明行业企业能够正确认清形势,并积极进行转型升级。他表示,无论行业形势如何变化,有特色产品且能够引导消费需求的企业总是能取得稳步的发展,希望企业能够继续在这方面下功夫,积极研究消费需求导向,生产出更多有特色的产品,从而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