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信息化教学模式下教学资源建设策略

2016-03-16支元

无线互联科技 2016年2期
关键词:资源建设信息化教学教学模式

支元

摘要:信息化的教学模式成为了当前教学的主要趋势。文章首先对信息化教学模式下教学资源的内涵做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分析了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阐述了发展理论,最后对如何建设信息化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资源提出了几点策略,希望能对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模式

信息化教学模式属于一种特殊的教育模式,并且是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还在不断发展的事物。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教学资源的建设亟待解决。只有更好的利用资源,加强教学资源体系的建设,才能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突破教育中存在的困境。

1 信息化教学模式下教学资源的内涵

1.1 信息化教学下教学资源的概念

信息化教学资源就是指能够辅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要素,也就是传统教学资源的数字化。通过数字化的处理、加工、制作使资源能够在信息环境下呈现出来。其最终的目的是支持教学活动。

1.2 信息化教学下教学资源的层次

信息化教学资源共包括4个层次:其一,资源层,即各方面的资源和资源库。其二,服务层,即对资源的共享、管理以及其他各种协议。其三,应用层,即各种类型的服务,便于人们更好的利用资源。其四,用户层,即教学资源最终的使用者。在建设教学资源的过程中,服务层、应用层与资源层同样重要。

1.3 信息化教学下教学资源的类型

信息化教学模式下教学资源的类型可以分为4类:其一,信息资源,即为教学所用的信息、资料,例如文档、图片、视频等。其二,环境资源,即硬件设备,例如计算机、网络、软件等。其三,工具资源及软件工具,例如通讯工具、教学软件等。其四,人力资源及教师、专家、学者。

2 信息化教学模式下教学资源建设的发展理念

2.1 空间观

所谓学习空间就是学习发生的场所。早期的空间主要为实体空间,例如课堂、图书馆等,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网络的学习空间逐步被人们所熟知,虚拟性质逐渐增强。在信息化的教学模式下,建立了数字化教学空间,例如网络学习平台,虚拟学习空间等,实现了从实体到虚拟空间的转化,对教与学带来了更好的服务。

2.2 再生观

将再生观的概念引入到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当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首先,对教学资源要进行更新。其次,对教学资源进行拓展。最后,对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创造。再生观的概念引入实际上是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动态化补充。

2.3 服务观

当前教学信息服务化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作为根本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满足学生通过信息化环境来学习和生活的需求。为此,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过程中,必须转变以往的服务观念,发挥管理者的主导作用,为学生提供积极主动的服务,强调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利用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多多为学习者提供多层次的帮助,形成协作式的学习环境。在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中,可以学习亚马逊等企业的服务理念,重视个性化的推送服务,依据资源属性对资源进行分类,这可以为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提供启示,例如为学习者主动推送不同的学习资源。

3 信息化教学模式下教学资源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在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重视程度不均衡的现象。这不仅导致教学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而且还会使其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在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3.1 注重扩展性

教学资源的建设是一个系统且长期的过程,在建设的过程中涉及到教学资源的扩充,需要对教学素材进行及时的更新和丰富,因此必须注意教学资源建设的扩展性,要注意教学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时刻以需求为建设导向。

3.2 注重专业性

在资源建设的过程当中.务必要保障资源的专业性。当前教学资源的来源非常丰富,既有传统的基础性教学资源,又有新兴的、丰富的网络素材资源,因此必须加强对资源的甄选,保证资源的专业性。在资源建设的过程中,既要根据学科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划分课程体系,实现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又要注重资源的质量和内容,不能流于形式或出现千篇一律的问题。

3.3 注重集成性

信息化教学资源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内容,涉及到不同类别的多个方面,因此资源集成性问题就是重点需要考虑的内容,如果忽视集成性必然会造成管理问题。所以在进行信息资源建设时,必须从总体规划上入手,全面协调各项工作,处理好总体与局部的关系,形成集成优势,达到资源全面开发利用的目的,为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坚实而有力的保障。

3.4 处理好不同类型教学资源的建设

在信息化资源建设的过程当中,必然会遇到不同类型的教学资源,需要对这些教学资源的类型有充分的认识,特别是关注其媒体承载传播形式。在资源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对资源的应用条件进行全面考量,处理好资源建设与应用的关系,避免出现脱节问题。

4 信息化教学模式下教学资源建设的策略分析

4.1 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当前各项管理工作都必须遵循的理念,因为管理的本质最终要落到人的因素上。然而当前一些学校过于关注升学率,将教师作为管理上的工具,忽视了,人本主义的管理理念,缺乏管理过程中的人性关怀。如果社会活动是一种非本能化的活动,人在这种情况下会表现出动力、活力不足,这也是为什么要在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中引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通过尊重建设人员的主体地位,可以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从而激发起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深入分析各种建设人员的层次,对于不同类型的管理、技术、教学人员,充分掌握其物质和精神上需求,通过各种政策支持或其它有效手段给予人文关怀,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而促进教学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4.2 加强环境与有机体之间的交流

所谓的边缘效应,是指一个科研单位需要通过科学的人才流动、学术交流、知识更新等形式,形成新的边缘动态,进而使该科研单位在发明创造上有所突破。同样,花盆效益指的是个体或群体一旦离开了小的生态环境,就无法继续适应和生存。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敢于突破自己固有的环境,迈向新的环境。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成为个体学习或共同学习的一个主要手段。我国网络QQ群,MSN,教育论坛,微博博客等平台,都是教师进行网络学习的主要阵地。学习管理人员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可以分析团体、组织内部的人员关系,描绘组织内部资源传统结构,分析资源传播和共享的阻碍,使管理者能够全面分析推动或阻碍资源传播的交互关系,有效的进行资源共享和交流工作,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关制定。

4.3 坚持系统化规划

所谓限制因子就是超过限度的因子。在教育界,限制因子可以发散到社会和精神两个方面,每一个因子并不是单独的发挥作用,而是共同发挥作用,而且某个因子还会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所以要想使教学资源的建设更加平衡就必须要掌握方法,通过系统的规划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在当前信息化的教学模式下,教学资源的能量流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三个方面的要素,从微观方面来看为潜流,迁移不明显,而从宏观上来看为径流,迁移比较明显,例如国家对教育部门的自己扶持,首先通过银行转到学校,即径流,然后再由学校分散到系、教研室,这一过程即为潜流,所以手段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加强沟通和合作才能避免限制因子产生的消极作用。

4.4 把握客观规律

信息化教学资源虽然发挥出了极大的优势,但是也出现了不平衡的现象。只有把握客观规律,才能使其更加的平衡。下面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一,在资源方面,要积极的利用、整合现有的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资源更好的为教育提供服务。其二,在环境方面,学校内部资源对教师的影响最为密切。一般来说,同一层次的不同学校在生态位方面相近,有着相似的资源条件和环境,因此在竞争方面较为多样。这种竞争对于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科研用环境因素弥补教师力量的不足。其三,从人力资源方面来看,教师是应用信息化技术的主体,因此需要有针对性的对教师进修培训。首先需转变教师的传统观念,鼓励其掌握现代的教育技术。其次要完善制度的建设,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最后要完善评价体系,挖掘教师最大潜力。

5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能够看出,在当前信息化的教学模式之下,建设教学资源是一项急需思考的工作,要想推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以人文本、坚持客观规律,加强环境与有机体之间的交流,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资源充满活力,推动信息化建设更好的发展下去。

猜你喜欢

资源建设信息化教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保定旅游资源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