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不出的人情,回不去的家乡
2016-03-16王小刀
文/王小刀
逃不出的人情,回不去的家乡
文/王小刀
此处不留人
离开东北的时候,林大姐已经年逾四旬。“不是因为实在没有出路,谁会轻易背井离乡呢?”她说。
如果要给上个世纪90年代末的东北找个关键词,那一定是“下岗”。很多东北人都记得,那几年,街上多了很多摊贩,他们大多垂头丧气不爱说话,面前摆着些廉价商品,常常在呼呼的北风里坐上一天,顾客寥寥。“等天黑透了,卖白菜的和卖土豆的互相换换菜,就各自回家了。”一个辽宁人回忆当时的情形。
林大姐家的转折就发生在这个时候。1999年本来应该是林大姐一家最高兴的一年,因为儿子终于正式成了沈阳某国企的工人。
“我老伴是城市户口,我是农村户口,按照当时的政策‘就低不就高’,儿子只能跟我办农村户口。我们家花钱、托人,好不容易才把儿子办成沈阳户口。他考上了沈阳的技校,毕业进了国企。”
也是在这一年,家里的住房宽松了很多。多年来,林大姐一家一直挤在开原市房产公司的出租房里。这种房俗称“.75”,因为面积只有老式一间房标准的3/4,大约10平方米,4家共用一间厨房。年前,邻居搬迁,临走时把自己那间“.75”留给了林大姐家。家里面积突然增大了一倍,林大姐高兴了好久。可很快,下岗的愁云就笼罩到了这一家三口身上。
“我老伴是铁岭工人,儿子是沈阳工人,爷俩儿不在一个厂,却齐刷刷一起下岗,我在城里没工作,一夜之间,家里没了活路。”林大姐回忆。
没了生计已经让家里的天塌了,但更让林大姐气愤的是“厂子看人下菜碟”。儿子是学徒工,“按规定两头切,老工人和学徒工都要下,可名单一出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像我们这样没关系的确实下了,有关系的一个都没下。”
林大姐去找领导大吵了一架,说得领导理屈词穷,同意再考虑一下儿子的去向。烈性的林大姐却不稀罕了,“都这样了他们还在瞎搞,厂子能有什么指望?这样的工作,不要也罢。”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提起往事,林大姐至今仍会情绪激动,她说,就是在儿子厂里的这次辩理,让她有了“干脆出去闯一闯”的想法。家里有个亲戚早几年就去了深圳,早就劝林大姐也过去,“现在铁饭碗已经碎了,不如去看看。”
来了就是深圳人
林大姐带着儿子坐了几十个小时的火车来到深圳。罗湖火车站前车水马龙、川流不息。车站前广场左边,是金碧辉煌的香格里拉饭店,衣冠楚楚的男男女女进进出出;右边是著名的罗湖桥,香港的罗湖口岸近在咫尺。这样的城市气派,远不是当时遍地下岗工人的沈阳可比的。
“我就想打个前站,行就留,不行就回去。”可儿子比母亲果断得多,“他说要走你走,我就在这打工。”见识了深圳的生机勃勃,他再不愿回东北工作。儿子刚20岁,林大姐不放心让他一个人留下,最后她一咬牙,那就全家都到深圳来!
其实,林大姐一家并没有赶上所谓“深圳遍地是黄金”的80年代和90年代前半段,可生活进入正轨远比林大姐想象的要快得多。
那时的深圳工厂很多,老伴是高级钳工,迅速找到了合适的活儿,连没什么工作经验的儿子也进了家电子厂。林大姐打算自己开个服装店,原本最担心店面成本,谁知一打听,深圳人口流动快,租房的规矩比东北灵活得多。“两押一租人家就干,不像老家,那时候都得半年、一年的租才行。”
那时深圳房价大约3000元/㎡,两层的门市房一个月租金1500元,一楼开店,二楼住人,生活、工作就算是都解决了。这件事后来常让林大姐感叹,“这点小事就能看出来,深圳人脑子活,不僵化,怎么创造效益怎么来。”
三口人都有了营生,家也就兴旺了起来。老伴和儿子每日早出晚归,累是累,但收入比老家高很多。林大姐自己也不含糊,深圳周边都是服装产地,她一个人跑广东进货,拎着大包坐公交车往回运,就为了省点打车钱……就这样,他们在这座城市扎下了根。
攒下了些本钱,林大姐决定给家里的“产业”转个型。“儿子不喜欢总在工厂工作,总打工也不是回事,不如自己当老板,将来老伴退休也有事干。”三口人几经商议,决定开家东北饺子馆,深圳打工的人多,小吃很受欢迎,林大姐调得一手好馅,肯定有市场。此时,林大姐已经50岁了。
儿子辞了工作,和母亲一起张罗起饭店生意。小店不大,两三张桌子,但东北人做生意实在,饺子皮薄馅大、价格实惠,很快在周边人群里有了好口碑。“深圳这地方外来人口多,不欺生,也不讲究那么多人情、关系,经济形势也好,只要勤快肯干,就能挣到钱。”
谁也没想到,曾经在东北断了生计的一家人,居然在深圳奋斗几年后小有家底,儿子结婚生子,甚至买了两套房子。生活安定了,不必辛苦奔波了,老两口却有了新的愁绪,“一到冬天,
老家还是这样
2015年,老伴退休了,林大姐趁着房价高卖掉一套房子,打算回老家养老。林大姐回来打前站,研究一下在哪里买房子好,可在老家停留了一个月后,她改了主意。
家里亲戚都没什么大本事,一个外甥想进沈阳一家事业单位当保安,原以为小伙子年轻力壮,又完全符合招聘要求,没大问题。谁知,应聘时,面试的人不问经验、不问学历,只问他认不认识领导。“外甥说不认识,对方马上变了脸色,拿腔作调,后来干脆找了个莫须有的理由把他踢掉了。”
离谱的是,类似的事情居然又发生在另一个亲戚家小辈身上。林大姐气愤莫名,“那是什么好工作啊,居然也要靠关系才能进,这么多年东北还是人情社会,没关系干什么都难,怪不得发展不起来!”
更让林大姐理解不了的是老家亲戚的想法。“我妹妹一个月挣2000元,妹夫在家具城门口当搬运工,有活儿就有钱,没活儿就干闲着,沈阳物价也不低,日子紧紧巴巴。”林大姐劝妹妹一家跟自己去深圳,起码收入高些,可是,妹妹、妹夫却不想动。
“他们怎么就不明白,同样是挨累,可是在深圳有奔头啊!现在东北经济环境这么不好,他们工作朝不保夕,有啥指望?”林大姐认为这跟地方环境偏保守有关,“这些年(东北)主要靠体制发展,个人发展途径有限,观念守旧。”她顿了顿,“要是当初我们没走,也许和他们现在一样,能活着,但没出路。”
度过感慨良多的一个月后,在一个雾霾天里,林大姐又一次登上了南下的火车。尽管深圳的房价已经涨得让她买不起了,但她还是走了,“在老家没有关系可能会举步维艰。”她说,“也许再过几年形势好点会想回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