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到50岁就不躁了
2016-03-16铭铭
当代工人(B版) 2016年4期
·铭铭
他到50岁就不躁了
·铭铭
我采访过一个优秀的国企班长。
他是工人子弟,自知家里没有背景,所以工作起来格外不惜力气,用他自己的话说,“穷人的孩子眼里有活儿。”因为这个,他读技校时就当上了班长,并因此分配进了这家国企。
然后,他接着发挥他的优点。在一次重要的外派工作,他帮忙解决了一个本不在他工作范畴内的难题,让管技术的领导对他另眼相看。
后来,他当了班长,学着制定规章制度,努力解决90后新人的管理问题,甚至为此研究了一套上下互动的流程,据说效果不错……
采访那年,他刚刚30岁,身材高挑、五官俊朗,不仅是厂里最年轻的大班长(相当于段长,管理60余人),而且是新当选的市级劳模,厂领导都要高看一眼。
少年得志,让他对未来很有信心,希望继续晋升,进厂机关,为此翻看了不少管理学书籍,还用业余时间修习大专课程,尽力弥补学历欠缺。
可我知道,在大部分国企,一纸文凭就是一道干部和工人的分水岭,非大学生出身的工人有着天然的职业天花板,想不断晋升基本不可能。我婉转提问,他笑答,“干得好,总会有机会。”
我总忘不了他说这句话时意气风发的样子,同样印象深刻的,还有我与这个厂领导就这个话题的对话:
“30岁时干得好的工人总以为自己能干上去,铆着劲儿干活儿,这几年他们最幸福;40岁左右是他们最焦躁的几年,因为意识到自己几乎没有晋升的可能。”领导说。
“到了50岁呢?”我问。
“50岁就不躁了,那时他们已经知道,这辈子就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