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香树愈伤组织诱导研究

2016-03-16师春娟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愈伤组织诱导

师春娟, 王 齐

(1.云南省林业科学院,云南昆明 650201;2.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昆明 650224)



连香树愈伤组织诱导研究

师春娟1, 王 齐2*

(1.云南省林业科学院,云南昆明 650201;2.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昆明 650224)

摘要[目的] 为珍稀濒危树种连香树寻求组培快繁方法。[方法]以1/4MS、1/2MS、MS添加不同浓度的NAA、KT、GA3为培养基,以连香树当年生带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结果]以 4月份采集的带芽茎段作为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效果相对较好;在1/4MS+NAA 1.0 mg/L + KT 0.2 mg/L+GA3 1.00 mg/L培养基中愈伤组织诱导效果相对较好,但总体而言愈伤组织诱导率较低。[结论] 连香树愈伤组织诱导具有可行性,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连香树;愈伤组织;诱导

Study on Callus Induction ofCercidiphyllumjaponicumSieb.

SHI Chun-juan1, WANG Qi2*(1.Yunnan Academy of Forest, Kunming, Yunnan 650201; 2.Yunnan Forestry Technological College, Kunming, Yunnan 650224)

Abstact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seek a way of tissue culture propagation toCercidiphyllumjaponicum.[Method]Calli were induced from young stem with a bud ofC.japonicumas experimental explants, callus induction was studied on 1/4 MS,1/2 MS,MS basal medium add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hormone NAA, KT, and GA3.[Result] The effect of calli induced with explants collected in April was better than other time; and the optimum cultural medium was 1/4MS+NAA 1.0 mg/L + KT 0.2 mg/L+GA31.0 mg/L, as a whole, the callus induction rate was low.[Conclusion] The induction of callus is feasible and needs to be further studied.

Key wordsCercidiphyllumjaponicum; Callus; Induction

连香树CercidiphyllumjaponicumSieb.et Zuce.又名山白果、子母树、紫荆叶木,属连香树科Cercidiphyllaceae连香树属Cercidiphyllum,是一种古老稀有的珍贵落叶高大乔木,属古老孑遗植物之一。其星散分布于皖、浙、赣、鄂、川、陕、甘、豫及晋东南地区,为第三纪孑遗植物,因其种子细小,难以成苗,天然更新能力极差,加上人为破坏,种群已处于完全衰退状态[1]。小陇山林区位于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湿润,物种丰富,区内有许多珍稀濒危树种,如国内分布很少的红豆杉(Taxus)、连香树、金钱槭(Dipteroniasinensis)、庙台槭(AcermiaotaienseP.)等,这些珍稀濒危树种不仅对维持该地区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还具有很多用途,但由于受其本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适应的生态环境独特,数量稀少;且具有竞争性能弱、繁殖能力差、自然更新困难的特点[2-5]。目前,连香树的繁殖大部分采用种子播种、扦插等方法[6-7]。笔者应用组织培养技术,以连香树带芽茎段为材料,探索连香树应用组织培养方法进行繁殖过程中愈伤组织诱导适宜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为进一步研究连香树的组培快繁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及处理供试材料为云南省林业科学院内所栽植连香树苗木。剪取连香树当年生带芽茎段为外植体,长度1~5 cm;先用洗洁精清洗,自来水流水冲洗1~2 h;再用0.1%氯化汞溶液浸泡消毒4~5 min,后用无菌水冲洗4~6 次。在超净工作台上吸干水分后,切成0.5 cm长的带芽茎段,分别接种于试验培养基中,每个处理30瓶,每瓶1株。

1.2培养基分别选用1/4MS、1/2MS、MS 作为诱导培养基及继代生长培养基,附加1 g/L活性炭、7~8 g/L琼脂和30 g/L蔗糖,用0.1 mol/L NaOH溶液及0.1 mol/L HCl溶液将pH调至5.4~5.8,培养基在121 ℃灭菌25~30 min。1~5号培养基分别为MS+NAA 1.0 mg/L + KT 0.1 mg/L;1/2MS+NAA 1.0 mg/L + KT 0.1 mg/L+GA31.00 mg/L;1/2MS+NAA 0.2 mg/L + KT 1.0 mg/L+GA31.00 mg/L;1/4MS+NAA 1.0 mg/L + KT 0.2 mg/L+GA31.00 mg/L;1/4MS+NAA 0.2 mg/L + KT 0.2 mg/L+GA30.75 mg/L。

1.3试验方法于4~10月,每月10日采取当年生带芽茎段作为外植体,分别采用上述5种培养基进行诱导试验,比较其愈伤组织生长情况,以确定最适宜的外植体采取时间。同时观察记录每种培养基上愈伤组织生长及形成情况,以愈伤组织生长最好月份的统计数据为主,分析对比相对适宜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

1.4培养条件将接种好的外植体置于光照培养箱中培养,培养温度为(24±2)℃,湿度80%~90%,暗培养7~14 d后,在正常条件下培养,即光照时间12 h/d,光照强度2 000~3 000 lx。

1.5数据分析自接种后,每7 d对各处理外植体的生长及愈伤组织形成情况进行观察记录,统计愈伤组织的萌动数量及生长变化情况,持续进行49 d。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生长期带芽茎段外植体对连香树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通过试验观测,连香树在初培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且不同生长期连香树带芽茎段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的情况不同(表2)。由表2可知,在4月份树体开始萌发时采集的带芽茎段外植体最适宜进行愈伤组织诱导,与其他月份相比,4月份接种的外植体生长状况好,基端膨大出现的时间短,几乎无污染现象,且愈伤组织萌动生长较快。与其他月份相比,7、8月采集的外植体愈伤组织生长相对较差,易污染,生长很慢,部分在生长过程中死亡,不易形成愈伤组织。

表2不同生长期带芽茎段外植体对连香树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Table 2Effects of different primary culture period on callus induction ofC.japonicum

采集时期Collectingmonth外植体生长表现Explantgrowthperformance采集时期Collectingmonth外植体生长表现Explantgrowthperformance4月April外植体生长良好,部分基端膨大,35d后呈蓬松的愈伤组织;部分长出嫩绿的新叶,呈生长状8月August外植体生长一般5月May外植体生长良好,部分基端膨大,但愈伤组织形成很慢,且不明显9月September外植体长势较好,但不易形成愈伤组织6月June外植体生长良好,不易形成愈伤组织10月October外植体长势较好,基端膨大,但生长变化很慢7月July生长一般,易污染,不易形成愈伤组织,部分在生长过程中死亡

2.2不同培养基对连香树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由表3可知,1~5号培养基连香树愈伤组织诱导率均很低,3号和4号培养基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分别达17%和20%,1号培养基相对最差,未形成愈伤组织。

表3不同培养基对连香树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Table 3Effects of different culture medium on callus induction ofC.japonicum

培养基Culturemedium接种数Inoculationnumber∥个萌动数Germinationnumber∥个诱导率Inductionrate∥%1号No.130002号No.230273号No.3305174号No.4306205号No.530310

3结论与讨论

连香树在中国与日本间断分布,我国残遗分布于暖温带及亚热带地区,雌雄异株,结实率低,幼苗易受暴雨、病虫等危害,天然更新极困难,种子播种、扦插等人工繁殖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在生产上仍存在一定困难[8-9]。目前关于连香树再生体系建立也有相关的研究[10-15]。陈荣珠等[11]研究表明,基本培养基类型、6-BA浓度、NAA浓度对连香树丛生芽增殖系数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3种因素对腋芽增殖系数影响的效果为6-BA> NAA> 基本培养基,同时采用2,4-D及6-BA进行组合,获得较高的愈伤组织诱导率。该试验以不同月份采集的连香树带芽茎段为外植体,在5种不同种类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结果表明,连香树带芽茎段在4月份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相对较好,相对适宜的培养基是1/4MS+NAA 1.0 mg/L + KT 0.2 mg/L+GA31.00 mg/L,但总体而言,愈伤组织诱导率很低,与上述研究结果不一致[11,14],其原因可能是培养基选取过于单一,激素配比不够合理所致。但从木本植物进行组培快繁的研究来看,由于一些木本植物本身的生物学特性所致,在组培快繁中也存在一定的困难,仍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宋朝枢,徐荣章,张清华, 等.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

[2] 宋爱芳.小陇山林区连香树资源现状与繁育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5(9):93-94.

[3] 李俊.连香树的培育与利用[J].安徽林业科技,2013(3):68-70.

[4] 张立旺.秦岭林区连香树的栽培与经营[J].陕西林业科技,2014(1):116-118.

[5] 王永生, 于植磊, 刘国臣, 等.珍稀濒危植物连香树的培育与利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5(7):275.

[6] 任重英, 李银梅, 马丽娜.连香树不同插穗类型及质量对生根的影响[J].现代园艺,2015(4):7-8.

[7] 杨斌苏, 李大标, 郑楼福, 等.连香树种苗繁育和扦插培育试验研究[J].华东森林经理,2014(1):16-18.

[8] 王煜,刘胜祥.湖北省连香树自然种群分布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6(1) :93-95.

[9] 曹基武,唐文东,朱喜云.连香树的森林群落调查及栽培技术[J].林业科技开发,2002,16(6) :30-32.

[10] 杜敏华, 柯涛, 韩雪梅, 等.连香树下胚轴高频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J].江苏农业科学,2013(10):47-49.

[11] 陈荣珠, 沈应柏, 罗晓芳, 等.连香树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体系的初步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1):16-21.

[12] 麦苗苗,石大兴,王米力.连香树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5,41(6):801.

[13] 麦苗苗,石大兴,王米力.连香树离体快繁初步研究[J].园艺学报,2006,33(1):186-189.

[14] 张先云,袁秀云,马杰,等.连香树再生体系的建立[J].北方园艺,2009(9):77-79.

[15] 甘烦远,郑光植,彭丽萍,等.云南红豆杉细胞的悬浮培养[J].植物生理学报,1997,23(1):43-46.

科技论文写作规范——讨论

着重于研究中新的发现和重要方面,以及从中得出的结论。不必重复在结果中已评述过的资料,也不要用模棱两可的语言,或随意扩大范围,讨论与文中无多大关联的内容。

收稿日期2015-12-24

作者简介师春娟(1978- ), 女,甘肃临洮人,助理工程师, 从事绿化苗木种苗繁育工作。*通讯作者,副教授,从事草业科学研究。

基金项目云南省高职高专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项目。

中图分类号S 723.1+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6)03-131-02

猜你喜欢

愈伤组织诱导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及诱导公式
齐次核诱导的p进制积分算子及其应用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及诱导公式
当药黄素对H2O2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续断水提液诱导HeLa细胞的凋亡
大型诱导标在隧道夜间照明中的应用
不同外植体和植物激素对大蒜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