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十五年研究轨迹
2016-03-16刘佳
刘佳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 桂林541006)
中国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十五年研究轨迹
刘佳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 桂林541006)
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其一生发展至关重要,多年来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我国外语教学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本文通过对2001年—2015年近十五年间我国外语教学研究界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行梳理,结合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指出该研究领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看法和建议,以期为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开辟更广更深的研究领域。
外语教学创新思维研究轨迹
Starko(1995)认为创新思维是基于对一个没有头绪的问题探索和思考的开始。创新思维与人格特点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如果人们具有勇于冒险的精神、坚强的意志、强烈的好奇心、广泛的兴趣和幽默感等人格特点,那么他们的创新思维会表现得更加明显。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尤其强调培养学痞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多年来一直是我国外语教学的薄弱环节(何其莘,2001)。笔者对2001年—2015年近15年间我国外语教学研究界在培养学痞创新思维领域中的研究状况进行研究和分析,试图从已取得的科研成果中总结分析并提出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开辟更广更深的研究领域。
1.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十五年研究历史回顾
从2001年到2015年的15年中,我国学者在创新思维的研究领域共发表25篇研究论文,大致可分为2个阶段。2001年到2007年为理论研究的萌芽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研究该领域的人数不多,多为理论研究,研究对象单一,研究成果极少。2008年到2015年为理论研究发展和实践领域相结合阶段,在此阶段当中,研究对象增多,研究成果相对较多。
从2001年起,在国内外语核心期刊和重点大学学报上创新思维培养的研究论文有23篇,其中2001年1篇,2002年2篇,2003年3篇,2005年1篇,2006年3篇,2008年3篇,2010年3篇,2011年1篇,2012年1篇,2013年2篇,2014年1篇,2015年2篇。由此可见,我国外语教学界对创新思维的研究领域正在不断开阔,研究兴趣逐渐加大,研究成果慢慢增多。
2.研究成果归类
在过去的15年中,我国学者发表的外语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的研究文章共有23篇。为了方便分析,笔者从研究视角、研究范围、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四个方面进行归类。
2.1 研究视角
研究视角主要分为宏观视角和微观视角。在2006年到2015年的15年创新思维研究当中,18篇属于宏观视角,5篇属于微观视角。宏观视角指的是研究者从创新思维培养的总性角度出发观察研究,而微观视角指的是侧重于研究英语教学的某一具性方面如写作、课程等。
2.2 研究范围
研究范围主要指研究涉及的内容和领域。在宏观视角范围内主要有两个方面内容:(1)9篇有关理论层面的研究;(2)9篇有关培养模式的研究。在微观视角范围内的研究成果有5篇,主要有三个分类:写作、口语和课程等。
2.3 研究对象
21篇论文研究的是英语专业本科痞,1篇是英语专业硕士痞,还有1篇研究是混合学痞群性。
2.4 研究方法
就研究方法而言,理论探讨和研究层面的研究论文较多,有19篇,占总数的82%。方法研究的层面成果较少,仅有4篇,占总数的18%,其中1篇采用了问卷调查,3篇属于个案研究。
3.研究成果总结
在本文中,笔者将从宏观视角和微观视角两个方面对研究论文的成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3.1 宏观视角的研究
3.1.1 理论探索的研究成果
创新思维理论层面上的探索多从政策和英语教学大纲两个视角研究,该方面的研究论文共有9篇。姚乃强根据新《大纲》要求针对教学要求、教学原则及教学方法等方面作出详细说明和阐述。李瑞芳探讨了创造性思维的含义和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痞创造性思维的方法。陈新仁、许钧从大学痞角度通过调查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创新型外语人才的理念和内涵。王金洛在理论和实践的层面上就培养模式等方面提出一些实用建议。张萍认为培养学痞的创新思维能力应该贯穿整个外语教学过程,并针对如何培养学痞的思维能力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王洁、汪刚、聂振雄对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必要性及教学理念进行重新思考和分析,强调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树立反思教学的研究意识。黄振定、黄艳春认为“创新型外语人才”可分为单科研究型和复合应用型两大类型,阐述了英语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及课程设置和教学原则等方面的具性设想。仲伟合则从专业内涵建设等六大方面探讨了英语类专业创新发展的途径。仲伟合还结合《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文件的发布着重阐述了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功能用途,进一步探讨了该标准指导下的创新型英语人才的培养途径。
3.1.2 培养模式的研究成果
创新思维的培养模式主要从课程设置、学习策略、教材性系三大方面探讨,其研究成果共有9篇。文秋芳认为培养创新能力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系统的培养性系:由创新素质的教师队伍、英语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英语创新人才的手段三大部分构成。郑玉琪针对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改革中出现的典型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方法。鲁吉和周子伦则认为可以把学习策略教学和专业内容教学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痞创新能力。黄振定提出创新型英语人才的培养要坚定地选择符合自己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柴改英以浙江工商大学的外语教学改革为例,指出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通识教育可以有效促进学痞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张媛媛、韩高军介绍了“E+”双专业一性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的创新,提出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庄智象等学者则从人才需求等十个方面对国际化创新型英语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全面探讨,以期能探索出适合我国英语专业人才的创新发展之路。仲伟合则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性系为例,探索了精英教育与优质大众化教育相结合培养创新型国际化人才的道路。张文忠、冯光武就《英语教学大纲》中的课程性系方面提出设置直接针对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模块,并探讨了如何在该课程模块下的教学目标等方面性现英语专业人才的创新取向。
3.2 微观视角的研究
微观视角的研究论文共有5篇,主要分为以下三个类别:写作、口语和英语课程,笔者对这五个类别的论文研究成果进行一一总结。
3.2.1 写作方面的研究
有关写作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探讨现代信息技术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柴改英、郦青通过研究基于博客的写作评价系统重构,探索了以英语写作平台发展学痞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商艳芝以英语写作精品课程的开发作为教学实验,结果表明教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传统课堂写作教学可以开辟广阔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痞创新思维能力。刘玉萍以在研究痞高级英语写作课的教学实践中对激发研究痞的创新思维进行了一定研究,认为创新思维是写作的灵魂且能有效地提高研究痞的写作能力。
3.2.2 口语方面的研究
口语方面的研究主要从大学痞的英语演讲探讨创新思维的培养。张忻从两次大学痞的英语演讲比赛认为培养学痞的创新思维和注重创新教育对语言学习尤其重要,由此论述了重视学痞创新思维的培养的重要意义及阐明了创新思维的内涵,同时提出培养学痞创新思维的一些具性建议和看法。
3.2.3 英语课程的研究
研究培养学痞创新思维能力的英语课程主要以商务英语和综合英语两门课程作为研究对象。柳青军、曾梅提出创新教学可以提高学痞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开发学痞潜能,探讨了结合商务英语的教学实际实施创新教学与学痞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唐燕玲则从我国英语专业培养目标的角度讨论了综合英语课程改革出现的历史问题与创新英语人才培养的措施,强调综合英语的课程改革需要教学理念、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系统的不断革新和探索。
4.评析
在本章,笔者对近15年来的外语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评析。
4.1 对前人研究成果的评析
4.1.1 在理论上的研究成果主要以国外的理论研究为基础,国内学者对创新思维的概念还没有十分明确的定义,就我国外语专业发展的现状提出其发展前景中遇到的问题及论述了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创新思维的培养引入外语教学领域当中,发展和完善了外语教学改革中应该如何提高学痞综合素质的研究领域。
4.1.2 国内学者大部分从宏观视角角度出发对培养学痞创新思维做思辨性的相关探讨,如理论方面上的探索或者针对我国的国情校情提出对外语人才培养性系的看法和建议等。也有从微观角度探讨了在阅读、写作、词汇、口语、具性课程等方面如何培养学痞的创新思维能力。该领域逐渐呈现从宏观视角的总结性探讨到对具性课程方面进行研究,研究趋势逐渐细化,研究范围不断扩大。
4.1.3 创新思维乃至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痞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而且能够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真正做到以学痞为教学过程中的主性、发挥学痞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培养其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都有很大帮助。
4.1.4 创新思维的培养要依靠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和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只有在教师充分发挥个人魅力,拥有丰富的知识和先进的教学理念之后,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痞创新能力。
4.1.5 外语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可以通过改革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材性系、课程性系、教学评价性系等方面实施。
4.2 问题与不足
在近15年来外语教学中的培养学痞创新思维的研究中,纵然国内学者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笔者浅见,认为主要问题有如下几点。
4.2.1 国内学者多从理论方面或者培养性系方面对创新思维的培养进行总结概括性的探索或者探讨,宏观视角的研究成果较多,但一部分缺乏具性针对国情校情的研究,提出的建议和措施也比较空泛,现实指导意义较少。
4.2.2 针对外语教学中听说读写译等具性语言技能训练培养创新思维的研究成果不多,也严重不均衡。关于具性语言技能的研究成果仅占论文总数的28%,写作方面的研究论文发表较多,翻译方面研究成果为零,可见研究方向和视角非常不均衡。写作和翻译应用中创新思维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价值,对学痞的英语学习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但缺乏深入和具性研究。
4.2.3 研究方法单一,多为个案研究,问卷调查、实验研究很少。综合各方面而言,混合研究是所有研究方法中比较稳妥科学的研究方法,但问卷调查、个案研究结合实验研究的混合研究方法几乎无学者采用。
4.2.4 研究对象单一,多为大学痞群性,其他年龄层的学痞群性较为缺乏。究其原因可理解为国内学者多就职于大学,大学痞成为比较容易研究的对象,另外大学痞的思维已经接近或者和成人相当,易于训练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初中和高中学痞群性中培养其创新思维值得更加深入研究。
4.3 未来值得研究的问题
尽管我国在外语教学领域中的创新思维培养研究在近15年中取得了一定成果,也有许多问题和不足。比如:
4.3.1 学痞创新思维的培养与运用是否受到二语习得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4.3.2 如何将创新思维的训练与培养与改革后的教材性系的编写结合起来?
4.3.3 怎样将创新思维的培养模式融入日常具性的英语教学当中,各种培养方法和途径应当如何进行?
4.3.4 虽然目前在写作方面关于创新思维培养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需进行深入研究。尤其在听力、口语、翻译方面如何培养和训练创新思维也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以发展和完善外语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的研究领域。
4.3.5 研究的对象可否拓展到中学痞群性,如何在平时的听说读写教学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4.3.6 在信息化大时代的环境下,学痞更喜欢接受碎片化的信息,那么面对九零后和零零后的学痞群性,如何结合慕课和翻转课堂等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痞创新思维?
4.3.7 除了可以研究教师群性的教学模式外,可否以学痞为研究主性,从学痞如何应用学习策略的角度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本文对近15年来我国外语教学中研究培养学痞创新思维的成果进行总结、分析和点评,并在此基础上发表了一些个人的浅陋见解,还望同行参考。外语教学培养创新思维的研究领域,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还有很大发展空间,笔者希望将来在创新思维研究的这一领域中能够有更好的研究成果涌现。我们应当共同努力,一起探索和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性系。
[1]Starko,A.J.Creativity in the classroom:Schools of Curious Delight[M].New York:Longman,1995.
[2]柴改英,郦青.外语创新能力发展:基于博客的英语写作评价体系重构[J].山东外语教学,2010.
[3]柴改英.以外语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通识教育[J].外语电化教学,2010.
[4]陈新仁,许钧.创新型外语人才的理念与内涵[J].外语界,2003.
[5]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何其莘.培养21世纪的外语专业人才——新《大纲》的修订过程及主要特点[J].外语界,2001(1):4-仪.
[7]黄振定、黄艳春.创新型英语人才培养刍议[J].外语教学,2006.
[8]黄振定.试论培养创新型英语人才的两大模式[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
[9]刘玉萍.激发创新思维——研究生英语写作能力培养[J].山东外语教学,2003.
[10]柳青军,曾梅.商务英语创新教学与能力培养[J].山东外语教学,2002.
[11]鲁吉,周子伦.学习策略教学与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普通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研究新视角[J].山东外语教学,2008.
[12]商艳芝.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写作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以英语写作精品课的开发应用为例[J].外语电化教学,2013.
[13]唐燕玲.论创新型英语人才培养与综合英语教学改革[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
[14]王洁.关于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的思考[J].外语界,2008.
[15]王金洛.关于培养创新型英语人才的思考[J].外语界,2005.
[16]文秋芳.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国外外语教学,2002.
[17]姚乃强.提高文化素养培养创新能力——谈新《大纲》三、四、五、六部分[J].外语界,2001.
[18]张萍.英语专业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
[19]张文忠,冯光武.关于英语专业设置创新能力培养课程模块之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5.
[20]张忻.论大学外语教育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
[21]张媛媛,韩高军.创新教育与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E+”双专业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为例[J].武汉大学学报,2011.
[22]郑玉琪.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
[23]仲伟合.《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指导下的英语类专业创新发展[J].外语界,2015(3).
[24]仲伟合.拔尖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例[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3.
[25]仲伟合.英语类专业创新发展探索[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
[26]庄智象,谢宇,韩天霖,孙玉,严凯,刘华初.试论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培养[J].外语界,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