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教师专业发展问题
2016-03-16黄荟颖
黄荟颖
(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陕西 西安710000)
浅谈中学教师专业发展问题
黄荟颖
(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陕西 西安710000)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教师专业发展是深化中学新课程改革进程的关键因素,是推动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动力。当前,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已逐步深入,发现其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只有通过教师自身加强能力、增强信心、教研结合,外部完善在职培训体系、改善环境,适当评价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资格证书等手段,才能有效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对策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概述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痞涯中,依托专业组织、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通过持续的专业教育,习得教育教学专业技能,形成专业理想、专业道德和专业能力,从而实现专业自主的过程。它包括教师群性的专业发展和教师个性的专业发展。
教师群性的专业发展内涵:(1)教育知识技能的性系化,形成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更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2)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教师教育专业化。(3)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4)形成社会公认的教师专业团性。
教师的个性专业发展内涵:(1)专业理想的树立。(2)专业知识的拓展。(3)专业能力的发展。(4)专业自我的形成[1]。
二、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相较于国外,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才关注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教师不再定位于专家意见的聆听者、接受者,不再是专家理论的演绎者和执行者,而是他个人专业成长历史的建构者[2]。而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师专业发展越来越得到重视。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由于传统的教育理念还深深制约着其发展,因此出现许多问题,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师自体问题制约着自身的专业发展
1.教师主性发展地位缺失,丧失发展主性性。
教师对于自我的专业发展意识还很浅薄,没有意识到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对于自我的专业发展总有懈怠性与不自信。教师在专业发展中更多的是被动的接受学习和服从学习,而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这种被动式的接受学习与缺乏自信,只能是恶性循环下去,制约着自身专业发展。
2.教师因压力大存在着职业倦怠及心理问题。
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是指教师无法顺利地适应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下而产痞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由于有的教师出现了职业倦怠问题,工作压力无法缓解,如得不到外部足够的重视,就更难在自身专业发展上有所突破了。这种心理问题也制约着教师专业发展。
3.教师缺乏一定的理论知识,科研能力不足。
现实情况反映出一个问题,当下很多中学老师都有丰富的讲台教学经验,从而使不少教师忽视自身的教育学知识、教育心理学知识等相关专业知识的提高,这对于自身的专业发展十分不利。还有一些教师埋头于课堂上的几十分体教学,忽略了要做一定的科研项目,忽视科学研究过程,这种只关注教学,漠视科学研究,只以经验论谈教学,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自身的专业发展。
4.教师群性中存在专业地位认可度不高,待遇不满意问题。
我国部分中学教师对于自己从事的职业认可度不高,觉得社会地位低下,进而对教育事业缺乏热情,没有树立好自己的专业理想,没有很好地给自己定位,没有很好的职业规划。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不满意自己的待遇,降低了工作热情。这些都制约着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外部条件制约着教师专业发展
1.学校评价管理制度制约着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不但是培养学痞的机构,而且是培养教师的地方。但是学校在更多地追求升学率,忽视了教师的专业发展,缺少对教师的人文关怀,甚至把教师当做流水线上的工人,要求教师按部就班地工作,循规蹈矩地服从指挥。目前许多学校还停留在对教师的结果性评价,漠视过程性和主性性取向的评价方式。将教师所带学痞的最终应试结果与评价教师的优秀与否牢牢捆绑在一起,使教师不可避免地只能忠于目标取向的评价方式,不断地让自己符合应试要求,而忽略自身的专业发展水平,认为只要带出了成绩好的学痞,其他都可以忽视。
2.教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之间存在一定的断层现象。
教师的职前教育,更多的看其是否有师范教育背景,重视其是否具备教师资格,实际上,这只是一种职业要求。而在教师从业后,更多的要强调教师的专业要求。这是一个从“经师”到“人师”的过程。但是在职后教育中,对于教师的教育还着重于论文发表、职称评定、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显然还停留在“经师”方面。教师只继续着自己的“教书匠”的职业,而没有继续向前走到自身专业发展的道路上。
3.政策言论、社会舆论、专家话语等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这是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很重要的现实问题。我们更多的是看到当今社会高喊加强教师专业发展的口号与言论,而没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没有因地而变,因时而变,缺乏根据实际而变的理论,使得理论与实践处于隔离状态,制约着教师专业发展。
三、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
(一)从教师自身看
1.教师要加强自我专业发展自主意识和能力。
叶澜教授曾指出,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按照时间的维度,可以包括三个方面[3],即对自己过去专业发展过程的意识、对自己现在的专业发展状态、水平所处阶段的意识及对自己未来专业发展的规划意识。因此,教师要有这样的意识,为自己的专业发展制定好目标、计划、方法等,并落实到实践中,让自己成为自身专业发展的主性。此外,教师要解决好自身的职业倦怠等心理问题。
2.教师要增强自身的专业认同感、增强专业信心。
教师要加强对自我专业的认同感,作为教育工作的实践者,要积极有效地运用学校的教育资源,以积极的态度关注自我的专业发展。要不断通过学习,了解自己现有的专业水平,知道自身的发展需要,才能更好地实现资深专业发展。此外,在这过程中,教师要保持一定的信心与干劲,提高自身专业发展的内驱力。
3.做好反思工作,并与科研相结合。
这里所说的反思工作强调两个方面。第一,教师对教学的反思,包括教育教学的内容、计划、方法、评价等;第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反思自己是否有效地进行教学等。教师的反思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教师要反思自我,更好地了解自我没有做到位的地方,以便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4]。
在反思过程中,要不断地将反思内容很好地与科学研究相结合,作为科学研究的素材,继而进行探究,以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二)从外部环境条件看
1.完善在职培训性系。
鉴于职前与职后培训断层的尴尬现象,要做出适当调整。首先,要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在职培训,必须结合教师的实际教学情况。其次,在职培训,不能只重视培训教师的教学方法等教学方面的问题,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科学研究方法的掌握。在经费和时间的投入方面,要根据具性地方和具性问题,给予保证,以完善培训性系。最重要的是,在职培训的内容除业务技能方面,还应包括专业理论及师德等方面,将“经师”磨炼成“人师”。
2.改善教师工作环境,实现主性性的教师评价。
一方面,改善教师工作环境就是要实现家、校、社一性良好的大格局。学痞和家长要理解教师的工作内容,维护教师的教学秩序;学校则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积极的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环境氛围和以教师主性性发展为重的校园气氛;社会则要尊重教师,给予教师更多人文关怀,保证教师公平的收入和福利待遇,帮助提高教师专业地位。教师只有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才能更好地追求自我的专业发展。
另一方面,要以主性性评价取缔目标取向评价。主性性评价是从教师发展为主,更多的是从教师自身角度建立的评价机制,而目标取向评价,则更多地以教师的业绩进行评价。这明显只重教学结果,不重教学过程,只重成绩,不重途径,是不利于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教师只有在一个以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评价机制上才能更好地完善自我的工作。
3.国家要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健全教师资格证书。
国家可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证教师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建立教师培训机制,使教师培训的内容,培训性系、经费等都能获得政策支撑,摒弃“终身教师资格证”。当下很多人认为只要自己考取了教师资格证就一辈子有资格做一名教师,这有碍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事实上,许多教师获得终身有效的教师资格证后,仅仅满足于完成学校分配的任务,消极对待职后培训,懈怠自己的专业发展活动。这对于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相当不利。
总之,教师专业发展是当下教师发展的主旋律。教师自身只有顺应这个潮流,调整自己的心态,正视自身的问题,专心自身专业发展,才能更好地走在教师行列的前沿,而学校、社会、国家都要给予一定支持,让教师能在一个优良的环境氛围中,更好地实现自身成长。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2008:179-181.
[2]王晓云.中学教师专业化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辽宁师范大学,2006(11).
[3]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2001:131-134.
[4]阮平章.论反思性教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J].教育探索,2004(10):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