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科技成果产业化难点及对策建议
2016-03-16余政哲李瀛张红颖张涛
余政哲 李瀛 张红颖 张涛
(中国民航大学 天津 300300)
民航科技成果产业化难点及对策建议
余政哲李瀛张红颖张涛
(中国民航大学天津300300)
随着我国民航经济的蓬勃发展,民航科技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地位也呈现出日益突出的趋势。如何将民航科技成果产业化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产业化现状及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民航科技成果;产业化;制约因素;对策建议
自20世纪50年代起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民航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规模也日益扩大,从航班数量和机场吞吐量等指标来看早已成为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的航空大国。但由于起步较晚,与科技的结合不够紧密,民航业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率依然偏低,严重制约我国民航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国内外竞争并存的环境中,民航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占领一席之地,并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必须根据自身需求,将好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加快民航科技产业化步伐,这将是我国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迈进的重中之重。
一、我国民航产业化发展的难点分析
虽然民航产业的发展情况以及科技产业化水平在我国各地不尽相同,但在产业化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重点问题却具有普遍规律性。
1.供需双方着眼点不一致。企业关注更多的是安全与效益,对是否能成为高科技企业并不看重,在很多情况下,不太成熟的高科技产品反而不如传统产品的作业方法,由于使用不当或者产品自身原因很容易出现问题,造成较大困扰;科研机构很大程度上与市场脱节,没有对市场进行认真细致的需求分析而进行盲目立项、做课题,导致研发产品与实际需求脱节,也直接影响其产业化的进程。
2.资金与政策的支持。每一项成功应用于实际生产的科技成果并非一蹴而就,都需要经历长期的研究、试验过程,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耗费很多人力与资金,在付出艰辛工作之后得出的结论有时并不如意,相当一部分企业综合考虑成本与效益,不愿推进科技产业化,所以是否有足够的资金和政策支持至关重要。
3.技术垄断。综合考虑价格、性能、可靠性等因素,目前民航产业大多采用进口设备,所以设备配件采购、更新及维修等一系列的工作均需要由原厂家协助,这无疑阻碍了我国相关企业研发工作的开展。
二、促进民航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通过从实践中借鉴和吸取经验教训,在参阅相关文献资料、认真分析总结发达国家的成功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正视自我发展,积极应对局势
作为一个新兴行业,我国民航业的发展要落后发达国家很多年,但在某些方面也具备一定的优势和竞争力,例如在机场助航灯光等设备的研制与开发上,设计理念与产品可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民航业的涉足领域很宽泛,产品更是数以万计,当前,我国民航产业要采取国际一流创新型技术,将民航科技成果和产品做强做精,力争在国际民航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对于目前生产的普通民航产品,要从中挑选一部分优势产品作为重点,集中人才、技术、资金等多方面资源攻克难关。正如20世纪的巴西,民航产业实力较弱,当地政府采取了地方保护、政策支持、资金倾斜等一系列的措施以后,成效非常明显,目前巴西航空年产值平均增长率达到为32%。又如几十年前的美国,在民航业发展落后的情况下积极寻求新的发展思路,创造出产学研结合的生产经营模式,推动了民航科技的发展,加上政府的资金支持,极大推动了美国民航业的发展。因此,我国可以借鉴这些国家的发展经验,针对当前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策略,提升民航科技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随着我国对民航科技产业的高度重视,试验设施和工作条件得到不断改善,创新能力得以迅速提升,与民航生产、建设相关的科研课题不断被攻破,民航产业科技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同时,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要在认清自身技术短板和发展瓶颈的基础上,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改进核心技术,积极培养科技人才和研发团队,实现民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整合优势资源,促进科技发展
当前,我国的科技产业要向资源开发和精深加工发展,向优势产业和产品延伸升级发展,向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发展。要积极引进外来战略投资者,选好用好各方面人才,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科技优势,整合国内优质资源,共同为实现民航科技成果产业化目标作出贡献。同时要密切关注与现代科技发展相关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寻求实现民航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发展路径,对于能够连续出成果、成熟度较高的领域,可以通过技术入股成立公司将科技成果直接产业化,对于共用技术可以通过成立技术服务公司实现产业化,或将部分成果通过技术成果产权转让实现产业化。
1950年之后,我国为了集中力量发展航空航天事业,将航空与民航分成了两个系统管辖,自此之后,航天事业发展蒸蒸日上,神舟系列飞船载人计划的顺利实施,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随着民航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承担的社会责任也越来越大,民航发展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而民航业的发展情况却不容乐观,因此,有必要将航空系统与民航系统统一管理、整合优势资源,大力推动民航科技的发展。由于民航科技兼有民航部门的公共性和科技研发部门的高投入性,所以成为各国财政支持的重要领域。近年来,我国民航企业在社会上的融资大部分用于购买飞行设备和新机场基地的建设,通过各种渠道吸引的资金只有很小一部分用于科技研发。为此,政府主管部门根据民航产业的发展特色,设立民航投资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民航建设,加大投资与政策支持力度,为实现民航科技产业化发展提供支持。
3.建立科技成果转化风险分担机制
自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后,政府在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所需资金投入的同时,也要根据民航产业高投入、高风险的特性,制定一些政策法规,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和团体注资,并由政府出面建立企业科技成果转化风险分担机制。鼓励科研学者专家与企业开展科研项目合作,共享利益成果。同时要进一步制定成果转化、科技合作政策,解决科研人员与企业的后顾之忧,在实现科技成果资本化过程中,使科研成果能够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4.建设技术成果转移平台
作为科研工作者和企业家连接的平台,中介机构能更有效地推进技术成果转化为产品,因此应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发挥技术人员、技术经纪人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在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建设中,要使其从通用型向服务主导产业型升级,集中发挥优势资源。同时,打造由政府主导大型产业研究院,使其服务于区域某一个主导产业,建立技术输出中心、技术服务中心和人才培养中心。当前,企业获得信息的渠道更为丰富,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对于科技资源的需求和以往相比也发生了变化,在这个新的背景下,探索构建全新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更有效地推进产学研的合作,为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提供有力支持。
三、总结
科技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成果应用与产业化,只有通过产业化才能把科研成果更好的转化为生产力,进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而科技发展的灵魂在创新,通过掌握核心科技,可以将科技成果产业化链及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做到更好。所以,需要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在民航强国建设中的支撑作用。
在民航产业发展道路上,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民航产业发展的优秀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和规划民航科技产业化发展之路。在此过程中,政府应给予更多的政策与资金支持,加大投资力度,促进科研项目的研究与落实,鼓励企业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经营模式,让更多的科技成果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目前民航业在国内外的竞争已从基本的生产经营向更深层的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变,我国民航企业及科研院校应认清形势,了解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严峻性和重要性,全面实施民航科技产业化计划。
[1]李艳华,李微微,崔婷.天津民航科技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8(6).
[2]吴桐水,马志超.积极重视与发展中国民航科技产业[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06,24(z1).
[3]李艳华,吕宗平,王振国.我国民航科技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国际航空,2006(4).
[4]陈元江,陈奕名.从战略高度加强民航科技人才队伍建设[J].中国民用航空,2006(9).
[5]邹建新.科技活动对民航产业结构调整作用的定量分析[J].Economic Research Guide,2013(4).
[6]战雪丽.建设新一代民航运输系统的民航产业技术创新主体研究[J].时代经贸,2010(22).
责任编辑:张明
*项目名称:民航科技成果产业化战略研究,项目编号:31122015Z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