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中国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的传承
2016-03-16朱丽霞
朱丽霞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珠海 519000)
新媒体环境下中国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的传承
朱丽霞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珠海519000)
摘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人文精神,是保持中华民族特色的必然要求。新媒体技术的兴起与应用改变了传统信息传播与接受模式,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人文精神传承面临着新的机遇,也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一形势下,如果对传播主体与受众进行定位与分层,将“传”与“承”的对象厘清,必要时候,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人文精神剥离开来分别赋予新的载体,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各种途径传承,或许传承问题会变得简单些。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传统人文精神新媒体环境传承
引言
2015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6.68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随着网民规模的增长进入平台期,互联网对个人生活方式的影响进一步深化,从基于信息获取和沟通娱乐需求的个性化应用,发展到与医疗、教育、交通等公用服务深度融合的民生服务。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出台,互联网将带动传统产业的变革和创新①。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全方位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全新的生活方式与传统的文化精神是否背道而驰,传承是否面临了更多挑战?笔者认为如果用开放的眼光、创新的思维来面对这一新的形势,或许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传承并没有那么悲观。戴维·莫利就提醒人们不要夸大新媒体对于人文传统的冲击力和影响力,“最新的技术也可被用于最传统的目的”②。
一、新媒体及新媒体环境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概念,“新”与“传统”相对。目前所说的新媒体是指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下,立足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借助电脑、手机、互动式电视等载体传播互动式信息的媒体,它“主要包括各种网络媒体(搜索引擎、网站论坛、微博博客、网络报刊等)、手机媒体(手机报刊、短信彩信等)和具有互动性的数字广播电视等”③。数字化与互动性是其最本质的特征。
新媒体环境是 “相对于传统媒体所形成的新的人际传播环境,是传播者借助新媒体进行信息传播和人际互动所形成的氛围”④。新媒体环境下,信息资源极度丰富,而且信息呈现可以图文并茂、声相一体,这种多维立体的呈现方式对受众的感官形成极大的刺激。同时,信息的传播方式也完全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模式,任何人都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和接受者,美国Online杂志将新媒体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进行的传播”正是对新媒体环境中信息传播的开放性、活跃性最好的说明。再者,在新媒体及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人际沟通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虚拟的网络沟通体系消解了时空、身份、地位、年龄、性别的界限,参与无限制。
新媒体环境会滋生新的大学生生活方式,也会改变并造就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人文精神的生存与传承环境。
其一,新媒体提供技术支持也造成技术依赖。在中国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被冷落,而国家大力复兴之际,新媒体和新媒体技术的出现无疑为中国传统文化及人文精神的传播提供了新的载体与机遇。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之一,许多高职院校都已开始借助网站、微信公众号来传播主流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文化。但高职学生对新媒体及新媒体技术的过分依赖性,又造成新的困境。目前在校高职大学生以“95后”为主,他们深受新媒体技术和氛围的熏染,了解社会信息、阅读、娱乐、消费基本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完成。如果离开电脑、离开手机,很多表达交流可能都无法进行,甚至大部分学生可能会觉得无所适从,“低头族”在课堂、饭堂、马路无处没有,沉迷网络的大有人在。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依然是书籍,纸质阅读、文学文化、甚至大部分理论课程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
其二,新媒体成为连接纽带也带来外部冲击。新媒体作为当代大学与社会联系的重要纽带,它打通了大学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连接的通道,学校不再是远离世俗的象牙塔,而成为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新媒体在连接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与地方文化方面的作用更是功不可没,海量的信息为师生了解社会、拓宽视野提供了便利。但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准入门槛不高、信息内容良莠不齐,加之学生对信息的判断力不足,一些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价值观侵蚀了学生年轻的心灵和学校单纯的环境,也形成了对传统人文精神的冲击。传统的正道直行、自强不息等优秀精神的传承被削弱,而主要依靠报纸、杂志、书籍传播的传统文化则直接受到了新媒体文化的冲击。如笔者曾对某高职院校某班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全班40多人“四大名著”全部读过的只有1人;谈到《三国演义》很多同学表示只知其名,但说到《三国杀》大家却津津乐道。大部分同学表示如果名著改编电视剧并压缩一下长度还可以接受,但对阅读原著却表示很有压力。
全新的环境与生活方式下,“传统”的生存与传承该选择什么样的路径?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人文精神的传承
“所谓传统文化,广义地说就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创造的一切,狭义地说,是指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创造的思想文化。”⑤(本文取后者)它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如果就其存在形式来说,中国传统文学、艺术、习俗、节日、民俗、历法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范围。但是从历时的角度来看,其实没有纯粹的“中国传统文化”,因为文化必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更新,每个时代的文化都都会注入一些时代的因素,每代人传承下去的都是带有这代人精神印记的文化。黑格尔说:“传统并不仅仅是一个管家婆,只是把它接受过来的忠实地保存着,然后毫不改变地保持着并传给后代。”“我们自己的民族的过去的事物必须和我们现在的状况、生活和存在密切相关,他们才算是我们的。”⑥中国传统文化也一样,它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状态,在与时代的对话与碰撞中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形成符合时代的文化氛围与形式,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既然传统文化不是绝对的“传统”而带有时代色彩,那么它的传承也不可能保证其绝对的“原汁原味”。如果将“传”理解为传授,“承”理解为继承,笔者认为,文化形式是可“传”但难“承”的,后代人需要并可能继承的主要是文化中蕴含的精神,而非文化的形式。如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唐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但是对唐诗的形式、规格的继承难度很大,因为它与现代人的表达方式、写作方式差距太大,唐诗的写作方式很难被承接,但是唐诗中蕴含的唐代精神风貌永存,会被永远流传下去;古琴曲《高山流水》的旋律非专业人士不能解,但它的内涵——知音难求却是现代人共同的体验。
高等教育(包含高职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也是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大学生既承担着传承的重任,又肩负着创新的使命。然而,正如“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样,如果将“传统文化”置于一个历时的环境中,在历史的长河中“传统”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环境的变化必然导致“传统文化”不断扬弃与更新。在这一过程中,变化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而经扬弃留存下来的更重要的是其精神。张岱年先生认为:“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⑦李宗桂先生则把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正道直行、贵和持中、民为邦本、平均平等、求是务实、豁达乐观、以道制欲八个方面⑧。两位先生所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其实即传统的人文精神,如“以人为本”“民为邦本”正是对人的价值的尊重与肯定;“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是对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路径的坚守;“天人合一”“贵和尚(持)中”倡导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凡此等等,无不符合“人文精神”的内涵。李宗桂先生指出:“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价值的肯定,是对人之所以为人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回答,是对人这个族类的精神追求和探讨、提升,是对民族文化的兴衰存亡的终极关怀和自觉奉献。”⑨社会进步、文化兴盛甚至国家富强都与人文教育、人文素质密切相关。虽然人文精神的内容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但以上所提传统人文精神对现代社会仍然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高职院校培养的主要是高技能、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其中“高素质”必然包含人文精神。高职教育在进行技术训练的同时,培养对生命的尊重、对人的关怀、对社会的使命绝对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所以高职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较本科要求弱,重“传”而少“承”,但是对传统人文精神的传承却势在必行。
以上讨论,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人文精神分开阐述,中国传统文化中也蕴含着鲜明的传统人文精神,二者都需要传承,那么二者可以剥离开来,分别传承吗?
笔者借用宋俊华先生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生态”与“衍生态”的观点:本生态侧重于生态中时空稳定的、体现本质的生态;衍生态是时空变化的、衍生的部分,前者是传承中必须坚守的部分,后者是可以发展的部分⑩。据此,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精神可看做本生态,而文化形式却可视为衍生态,会随着时间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如果确保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炎黄子孙代代传承,中华民族也能保持其独特面貌。
的确,人文学科和人文精神曾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引起过两次大的论争,并一直以来得到广泛关注。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价值观念一直并将长远影响着中华民族。我们呼吁加强传统文化修养,培育人文精神,但同时我们必须指出的是,了解中国文化的深厚渊源是大学生应有的基本素养,但对传统文化进行具体阐释与研究的,则应该是研究者的使命。普通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通常是通过课程教学及经典阅读来实现的,但在目前的环境下,开设传统文化类课程的专业除中文外也所剩无几,高职教育更甚。那么,中国大学生是否已经脱离了“传统”?当然不是。笔者认为,孕育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一直通过各种渠道影响中国人,这不仅是学校的师生传授,更是大的文化环境使然。陈平原先生认为,目前应该重视的是“大学精神”而不是“专业训练”,也在于对精神的强调。与其要求所有大学生都去传承传统文化,不如有选择的传承中国文化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除了传统文化外,会以各种形式存在。这并不是说高职教育中不需要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但是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去传承。即使在遥远的古代文化系统中,儒家经典《论语》也不见得人人都必须掌握,但是论语所传达的精神却被社会广泛认同。现代社会更是如此,要求人人出口成章,背诵经典是理想状态,但是接受经典中的精神确是需要的,尤其是大学生。
据此,我们不妨大胆假设:即使传统文化的形式被改变或消解,传统人文精神依然可以借助其他形式更广泛地传播。而这个,比坚守传统文化的形式进行传承显得更重要。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的存在不仅是在过去,它还必须与现代发生关联,才有生存下去的可能。所以,我们在传承传统文化时,不能墨守成规,而要与时俱进。
1.承认传统文化的小众性,进行受众的分层与传播模式的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以不同方式影响着中国人民的生活,但时代的发展,新事物的不断涌现,传统与现代的距离感导致了其必然是小众的文化。而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分层严重,各层级对于传统文化的接收能力和接受程度各不相同,传播模式必须个性化。可以利用新媒体时代大数据分析的优势,依据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与接受能力将受众进行分层。对于兴趣不大、接受能力一般的受众,不妨借用新媒体带来的便利,以“视觉艺术”的优势,通过历史剧、动画、网上博物馆、经典改编等方式,展示传统文化的基本样貌,达到“传”的目的。而对于有一定基础,对传统文化兴趣浓厚的受众,则可以模仿“学术派”的作风,从文化艺术作品入手,对文化产品的原貌进行解读,以期达成不仅“传”而且能“承”的目标。
2.认可市场选择,进行传播主体的定位与分层。
中国传统文化能否商业化,这是毋庸置疑的话题,目前文化创意产业的触角无处不在,传统文化也未能幸免是对这一问题的实践回答。问题的关键是,谁可以将传统文化商业化,谁必须坚守传统文化之“传统”,这与传播主体的定位与分层密切相关。如果传播主体自负盈亏,虽然他从事的是传统文化的相关行业,但在市场导向之下,他所传播的传统文化有迎合观众,有“俗”化倾向,这是无可厚非的,也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自然选择。比如粤剧,为吸引年轻观众,表演过程中追求舞台效果的酷炫、唱腔流行歌曲化、内容喜剧化,但如果它有市场,不传播低俗内容就应该允许它的存在,毕竟粤剧作为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之一得到了传承的可能。如果传播主体享受财政支持,定位是传承传统,则要求它必须走“雅”的道路,维持传统文化的本来面貌。其次,在主体内部,也可以雅俗分野,根据受众的不同进行不同版本的传播。如针对一般读者,演历史剧、说评书等是否是真实的历史关系不大,了解历史概貌即可;而对于专业读者,则必须是尊重历史本来面貌的。所以,在国家大力提倡文化复兴的同时,应该有相应的机制,给予不同主体各自不同的生存空间,在评价系统上进行修订。
3.充分利用新媒体及技术,利用多种媒介形式进行传统文化传播。
中国传统文化的存在形式以书籍为主,但目前口传身授、纸面阅读已经不能满足受众需求。视觉文化时代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已逐渐从读书转向了读图、读屏,文化传播也开始由以文字和语言为中心的理性形态日益转向以影视为中心的感性形态。新媒体技术的数字化、互动性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新的契机。古典文学、艺术等传统文化形式数字化、影像化,借助手机、网络增强阅读、欣赏的可能性是非常必要的途径。新媒体开启的新时代也同样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促使其更易为影像所影响,更倾向于直观感性,所以在高职院校“依据微信的功能设立传统文化公众平台”,“通过设计娱乐类APP提高社会兴趣,传播中华传统文化”⑪是不错的选择。
(二)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传承
人文精神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生存的灵魂。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对保持民族特色,指导当代人的生活依然发挥重要作用。结合时代传承传统是其必然的选择。
1.提炼总结当今时代需要传承的传统人文精神。
如前所述,人文精神具有时代内涵,不同的受众也需要不同的精神支撑,所以作为传播传统的主体,应该做好总结工作,然后将这些精神赋予新的形式中。《电子竞技》将体育与游戏结合对我们是很好的启示。在高职院校,“笃行”“自强不息”“诚信”等精神各院校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取出来,然后赋予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之中,有意识地进行传统人文精神的宣扬与传承。
2.增强“传统”与“现代”的互动。
传统人文精神并不仅仅存在于传统的文学、音乐、建筑、绘画等艺术中,也不仅仅属于知识分子所独有,它其实存在于日常。如果将传统人文精神提炼出来,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无意之间的传播效果也会很惊人。如《牡丹亭》题词“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被多位学生列为QQ签名;“和为贵”公益广告成为学生口头禅;上海世博会的中国国家馆曾以《清明上河图》为原型,利用新媒体数字技术在近百米长卷上以场景动画的方式再现北宋汴京的繁华景象吸引众多观众……凡此种种,会发现传统与现代其实有很多可以互动的地方,也许普通百姓对《牡丹亭》不了解,但是它所传达的“情”却是能引起普遍共鸣的;也许“和”本身的内涵大众并无兴趣了解,但简单的“和为贵”却代表了中国人的普遍生活态度;《清明上河图》的艺术我们也许不关心,但是宋朝百姓生活的风貌还是能引起好奇。如若在高职院校进行人文精神的普及,从课程入手效果就会更好。可以先从一些人文类的课程入手,提取为大学生所需要的传统人文精神,然后将其应用到应用型课程中,想必这也是高职课改的重要途径。
3.建立传统人文精神人文教育的新媒体平台,并重视自媒体的传播。
新媒体语境下,信息的流向不是单一的由媒介导向受众,而是人们主动获取与参与信息。如果学校的微信公众号能有意识地传递人文精神,并给予学生互动的机会,这会是一个很好的阵地。
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人文精神的传承在新媒体时代遇到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但传承下去是保持中华民族特色的必然要求。在传承过程中,对传播主体与受众都要进行定位与分层,将“传”与“承”的对象分清,必要时候,还可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人文精神剥离开来,通过不同途径达到传承的目的。
注释:
①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507/23/t20150723 _6022843_3.shtml.
②戴维·莫利,著.张道建,译.媒介理论、文化消费与技术变化[J].文艺研究,2011(4).
③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J].国际新闻界,2008(6).
④陈小雷.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6.
⑤李宗桂.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J].学术研究,2013(11).
⑥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M].商务印书馆,1997,第一卷:8.
⑦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86.
⑧⑨李宗桂.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352-368,157.
⑩宋俊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114.
⑪王凌芳.新媒体时代下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策略[J].四川戏剧,2015(8).